一种叉车全自由门架向属具的过渡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8914发布日期:2020-08-14 19:38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全自由门架向属具的过渡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全自由门架向属具的过渡管路。



背景技术:

叉车门架是叉车取物装置的主要承重结构,其主要由内门架、外门架、货叉架、货叉、链轮、链条、起升油缸和倾斜油缸等组成,货叉起升而内门架不动时货叉所能起升的最大高度叫做自由提升高度,一般部分自由提升高度为150毫米左右,而当货叉架沿内门架移动全部行程时,内门架静止不动,叉车外形高度保持不变,称为全自由门架。

现阶段全自由门架在配属具时需安装第三组或者第三、四组胶管,因增加附属胶管就要考虑布置及成本、后期维修方便性。现有的第三组或者第三、四组胶管直接采用一根或者两根胶管从多路阀经过门架布置直接到属具,这样会给装配带来一定难度,另外使用过程中某些位置磨损后,必须更换整根胶管,这就会造成更换困难及维修成本增加,同时属具连接端胶管固定,无法适应不同属具的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叉车全自由门架向属具的过渡管路,该过渡管路通过三段分段式胶管将油路从多路阀传递至属具,在第三胶管处设有支架和直角隔板接头可调整第三胶管的角度,从而降低了后期维修更换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管路磨损后必须更换整根胶管,且无法适应不同属具装配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全自由门架向属具的过渡管路,所述全自由门架包括门架总成、前缸和支架总成,所述过渡管路包括:

多路阀;

第一胶管,固设于所述门架总成的内门架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多路阀连通,且绕经固设于所述支架总成内的第一滑轮;

过渡钢管,其固设于所述门架总成的底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胶管的另一端连通;

第二胶管,其一端与所述过渡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且绕经所述前缸上端的第二滑轮;

支架,其固设于所述门架总成的下部,所述支架上设有直角隔板接头,所述直角隔板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胶管的另一端连通;

第三胶管,其一端与所述直角隔板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属具连接。

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渡钢管为u型钢管。

进一步方案,所述门架总成包括货叉架,所述货叉架上设有胶管固定支架,所述第三胶管通过所述胶管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货叉架上。

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直角隔板接头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固定板,其固设于所述门架总成的底部且与所述安装板平行;

连接板,其垂直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架铆接或螺接固设于所述门架总成的下部。

与现有的管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三段分段式实现油路从多路阀传递到属具,和一根胶管装备相比降低了难度,主要是降低了后期维修更换的成本,尤其是直角隔板接头连接的第三胶管,由于第三胶管暴露在前端,因此容易损坏,通过这种分段接法,可有效解决更换难度并节约成本,特别的,由于直角隔板接头可在支架上调整任意方向,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属具装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过渡管路在全自由门架后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过渡管路在全自由门架前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支架8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支架8与直角隔板接头7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多路阀,2-第一胶管,3-第一滑轮,4-过渡钢管,5-第二胶管,6-第二滑轮,7-直角隔板接头,8-支架,9-第三胶管,10-前缸,11-胶管固定支架,81-安装板,82-固定板,8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叉车全自由门架向属具的过渡管路,这里的叉车全自由门架为现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其包括门架总成、支架总成和前缸,具体来说,门架总成主要包括外门架、中门架、内门架和货叉架,前缸10固设于所述外门架与所述货叉架之间,在前缸10的上端设有滑轮组,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二滑轮6,在门架总成的顶部设有支架总成,支架总成内设有第一滑轮3,第一滑轮3位于所述内门架中所述多路阀所在的一侧,由于叉车全自由门架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具体的,如图1中所示的,所述过渡管路包括多路阀1、第一胶管2、第一滑轮3、过渡钢管4、第二胶管5、第二滑轮6、直角隔板接头7、支架8、第三胶管9和胶管固定支架11。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胶管2位于所示门架总成的内门架一侧,其绕经第一滑轮3,其一端与多路阀1连通,其远离多路阀1的端部与过渡钢管4连通。如图2中所示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过渡钢管4为u型钢管,过渡钢管4设于内门架的底部,其固设方式可采用卡扣等本领域常规的规定方式,这里不再详细赘述,过渡钢管4远离第一胶管2的端部与第二胶管5的一端连通。请结合图1和图3,如图中所示的,第二胶管5绕经第二滑轮6,第二胶管5的另一端与直角隔板接头7的一端连通,直角隔板接头7的另一端与第三胶管9的一端连通,第三胶管9的另一端与属具连通。更进一步的,如图4中所示的,在门架总成的下部设有支架8,具体的,其固定位置为门架总成外门架的底部,直角隔板接头7设于支架8内,可沿支架8调整任意方向,从而很好的适应不同属具的装配需求。

具体的,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支架8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的,其包括安装板81、固定板82和连接板83,安装板81与固定板82平行设置,连接板83与安装板81、固定板82垂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3连接于安装板81与固定板82的同一侧边,且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架8为一体成型结构。更具体的,在安装板81上开设有安装孔,直角隔板接头7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在支架8上,如图6中所示的,从而使得直角隔板接头7可在安装孔内调整方向,满足不同属具的装配要求。更进一步的,在固定板82可以焊接在门架总成的底部实现支架8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82上开设有通孔,可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将支架8固定在门架总成的底部,优选的,为了后期更换方便,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3设于远离货叉架的一侧,直角隔板接头7的水平段设于所述安装板81和所述固定板82之间,也就是说在安装板81和固定板82之间有一容纳空间,可以便于收纳部分第三胶管9,同时在装配不同属具时,也便于调整第三胶管9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如图1中所示的,在门架总成的货叉架上设有胶管固定支架11,从而将第三胶管9固定在货叉架上,胶管固定支架11的具体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需要安装的属具要求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