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478发布日期:2020-09-04 14:1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由于轿厢是一个密闭空间,因此,常常在轿厢顶部设置通风结构。申请号为20192002957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该专利在轿顶、轿壁间设置通风间隙,并在轿顶上方设置由阶梯折板、底安装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围成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通过通风间隙与轿厢内部连通,实现轿厢箱顶的通风。

为了对通风通道的气流进行流向控制,该专利还设置了贯流风扇,但贯流风扇固定在通风通道内部,当需要对贯流风扇进行维护或维修时,需要先拆开通风通道,将整个阶梯折板拆下来,才能取出贯流风扇,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包括轿顶和轿壁,且轿顶和轿壁间设有通风间隙;轿顶上方设有由阶梯折板、底安装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围成的通风通道,通风通道通过通风间隙与轿厢内部连通;所述阶梯折板包括靠近底安装板的水平板;

所述水平板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为长方形,检修口的长度方向与左侧板垂直,且检修口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靠近左侧板和右侧板;检修口配有弹性密封环,该密封环包括:固设于检修口内周壁上的长方形主环部,以及由主环部顶端外翻至水平板顶面的长方形外环部;

所述检修口由平置的盖板封闭,盖板为长方形,且盖板的长度方向与检修口的长度方向一致;盖板的底面压在密封环的外环部上,且盖板底面与水平板顶面之间由密封环的外环部密封;

所述盖板的外侧设有一对轴座,该对轴座分设在盖板的一对对角处,且该对轴座固设在水平板的顶面;该对轴座分别安装有平置的轴杆,轴杆贯穿轴座,且轴杆与轴座滑动配合;各轴杆的一端分别伸至盖板的上方,且轴杆压在盖板的顶面上;各轴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凸环,且凸环与轴杆共轴心;各轴杆上分别套装有弹簧,弹簧位于凸环和轴座之间,且弹簧的一端与凸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轴座连接;

所述盖板的底面固设有平置的塞板,塞板为长方形,且塞板的长度方向与检修口的长度方向一致;塞板塞入检修口中,塞板的侧周壁与密封环主环部的内圈抵靠,且塞板侧周壁与检修口内周壁之间由密封环的主环部密封;

所述塞板的底面安装有一排贯流风扇,该排贯流风扇沿塞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各贯流风扇都在塞板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外环部与水平板顶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塞板的底面四边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面四边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面还固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分设于盖板长度方向两端的一对竖杆部,以及与该对竖杆部顶端分别连接的横杆部。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面还固设有接线座,各贯流风扇通过贯穿盖板和塞板的电线与接线座连接,且盖板和塞板设有供电线走线的过线孔。

优选的,所述过线孔通过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在靠近底安装板的水平板上开设检修口,方便取放贯流风扇,便于贯流风扇的安装、维护和维修。

需要取出贯流风扇时,先将轴杆拉离盖板,再将盖板提起,即可将贯流风扇从通风通道中取出。

需要将贯流风扇安装到通风通道中时,先外拉轴杆,使轴杆避开贯流风扇、塞板和盖板,再将塞板与检修口对准,将贯流风扇置入通风通道中,直至塞板塞入检修口中,且盖板的底面贴在密封环的外环部上,此时再用力下压盖板(密封环的外环部有弹性),使盖板略低于轴杆,再松开轴杆,弹簧会驱动轴杆伸至盖板的上方,再松开盖板,密封环的外环部会将盖板略微抬起,轴杆即可压在盖板的顶面上,且此时,塞板侧周壁与检修口内周壁之间由密封环的主环部密封,盖板底面与水平板顶面之间由密封环的外环部密封。

检修口有良好的密封,可防止通风通道中的气流由检修口溢出,故不会影响通风通道的性能。

轴座分设在盖板的一对对角处,即轴杆压在盖板的一对对角处,可将盖板稳定地压在检修口上。

塞板的底面四边设置倒角,便于塞板塞入检修口。

盖板的顶面四边设置倒角,便于轴杆伸至盖板的上方。

盖板的顶面设置把手,便于将盖板提起,也便于下压盖板。

盖板的顶面设置接线座,便于贯流风扇连接外部电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箱顶的通风结构,包括轿顶10和轿壁,且轿顶10和轿壁间设有通风间隙;轿顶10上方设有由阶梯折板、底安装板21、左侧板和右侧板所围成的通风通道20,通风通道20通过通风间隙与轿厢内部连通;所述阶梯折板包括靠近底安装板21的水平板22;

所述水平板22开设有检修口23,检修口23为长方形,检修口23的长度方向与左侧板垂直,且检修口2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靠近左侧板和右侧板;检修口23配有弹性密封环30,该密封环30包括:固设于检修口23内周壁上的长方形主环部31,以及由主环部31顶端外翻至水平板22顶面的长方形外环部32;

所述检修口23由平置的盖板41封闭,盖板41为长方形,且盖板41的长度方向与检修口23的长度方向一致;盖板41的底面压在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上,且盖板41底面与水平板22顶面之间由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密封;

所述盖板41的外侧设有一对轴座51,该对轴座51分设在盖板41的一对对角处,且该对轴座51固设在水平板22的顶面;该对轴座51分别安装有平置的轴杆52,轴杆52贯穿轴座51,且轴杆52与轴座51滑动配合;各轴杆52的一端分别伸至盖板41的上方,且轴杆52压在盖板41的顶面上;各轴杆5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凸环53,且凸环53与轴杆52共轴心;各轴杆52上分别套装有弹簧54,弹簧54位于凸环53和轴座51之间,且弹簧54的一端与凸环53连接,弹簧54的另一端与轴座51连接;

所述盖板41的底面固设有平置的塞板42,塞板42为长方形,且塞板42的长度方向与检修口23的长度方向一致;塞板42塞入检修口23中,塞板42的侧周壁与密封环30主环部31的内圈抵靠,且塞板42侧周壁与检修口23内周壁之间由密封环30的主环部31密封;

所述塞板42的底面安装有一排贯流风扇60,该排贯流风扇60沿塞板4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各贯流风扇60都在塞板42的正下方。

所述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与水平板22顶面固接。

所述塞板42的底面四边设有倒角。

所述盖板41的顶面四边设有倒角。

所述盖板41的顶面还固设有把手70。

所述把手70包括:分设于盖板41长度方向两端的一对竖杆部,以及与该对竖杆部顶端分别连接的横杆部。

所述盖板41的顶面还固设有接线座80,各贯流风扇60通过贯穿盖板41和塞板42的电线与接线座80连接,且盖板41和塞板42设有供电线走线的过线孔。

所述过线孔通过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在靠近底安装板21的水平板22上开设检修口23,方便取放贯流风扇60,便于贯流风扇60的安装、维护和维修。

需要取出贯流风扇60时,先将轴杆52拉离盖板41,再将盖板41提起,即可将贯流风扇60从通风通道20中取出。

需要将贯流风扇60安装到通风通道20中时,先外拉轴杆52,使轴杆52避开贯流风扇60、塞板42和盖板41,再将塞板42与检修口23对准,将贯流风扇60置入通风通道20中,直至塞板42塞入检修口23中,且盖板41的底面贴在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上,此时再用力下压盖板41(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有弹性),使盖板41略低于轴杆52,再松开轴杆52,弹簧54会驱动轴杆52伸至盖板41的上方,再松开盖板41,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会将盖板41略微抬起,轴杆52即可压在盖板41的顶面上,且此时,塞板42侧周壁与检修口23内周壁之间由密封环30的主环部31密封,盖板41底面与水平板22顶面之间由密封环30的外环部32密封。

检修口23有良好的密封,可防止通风通道20中的气流由检修口23溢出,故不会影响通风通道20的性能。

轴座51分设在盖板41的一对对角处,即轴杆52压在盖板41的一对对角处,可将盖板41稳定地压在检修口23上。

塞板42的底面四边设置倒角,便于塞板42塞入检修口23。

盖板41的顶面四边设置倒角,便于轴杆52伸至盖板41的上方。

盖板41的顶面设置把手70,便于将盖板41提起,也便于下压盖板41。

盖板41的顶面设置接线座80,便于贯流风扇60连接外部电线。

本实用新型是对申请号为201920029574.x的中国专利进行局部改进,主要是在靠近底安装板21的水平板22(即该专利中的左水平板)上开设检修口23,通风通道20的具体结构和安装方法可参阅该专利的说明书,故本申请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