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2039发布日期:2020-05-29 14:1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向电动化演进。国外国内涌现了大量的造车新势力,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是最为热门的两种汽车。上述两种汽车都需要充电桩进行充电。而现有技术的充电桩的充电线伸出充电桩外并且显露出一段距离,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汽车的充电口位置,甚至有时候将充电线拉直以后充电枪也无法够到汽车充电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包括沿纵向可转动的设在充电桩内的右置方杆、左置方杆,还包括:

调阻箱体,可滑动的套设在左置方杆、右置方杆上,所述调阻箱体设有至少两只;

夹线叉臂,设在对应的调阻箱体右侧,至少包括右置环体以及设在右置环体左侧的左置环体,所述右置环体、左置环体相对转动;

所述右置环体内壁成型有右置环槽,所述右置环体侧面设有右置叉臂,所述右置叉臂止端设有右置线夹;

所述左置环体内壁成型有左置环槽,所述左置环体侧面设有左置叉臂,所述左置叉臂止端设有左置线夹;

所述调阻箱体用以调节右置叉臂、左置叉臂相对转动时的阻尼,所述调阻箱体包括:

右置腔室,包括沿纵向贯穿所述调阻箱体右前方的用以容设右置方杆转动的右置圆孔、由右置圆孔中部扩宽成型的右置宽孔、连通设在右置宽孔后方的蜗轮腔室,所述蜗轮腔室右侧设有贯通调阻箱体的蜗轮右孔;

左置腔室,包括沿纵向贯穿所述调阻箱体左前方的用以容设左置方杆转动的左置通孔、由左置通孔下半部分扩宽成型的左置宽孔、连通设在所述左置宽孔右侧的齿轮腔室,所述齿轮腔室右侧设有与蜗轮腔室连通的连通右孔;

右环同步组件,设在左置腔室内并经由连通右孔、蜗轮右孔后插入右置环体,所述右环同步组件锁止右置环体并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右环同步组件包括:

主动锥轮,横截面呈外圆内方状,所述主动锥轮可转动的套设在左置方杆上并可转动的设在左置宽孔内;

从动锥轮,绕左右方向设置的转轴为中心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齿轮腔室内,所述从动锥轮与主动锥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轮右侧成型有从动齿轮;

轴移齿环,设在齿轮腔室内,所述轴移齿环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轴移齿环的内环周向均布有第一凹槽;

轴移连杆,插设在轴移齿环内环中,所述轴移连杆向右依次穿过连通右孔、蜗轮腔室、蜗轮右孔后插入右置环体内,所述轴移连杆左端与第一凹槽对应处周向均布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外部包覆有软质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第一压簧,套设在所述轴移连杆上,所述第一压簧抵靠在轴移齿环右侧;

第一圆筒,固定在轴移连杆右侧,所述第一圆筒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右置环体内壁,所述第一圆筒外壁成型有与所述右置环槽插接配合的第一齿环,所述右置环槽左侧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齿环锁止配合的环齿;

左环同步组件,设在右置腔室内并经由蜗轮右孔插入左置环体,所述左环同步组件锁止左置环体并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左环同步组件包括:

主动蜗杆,横截面呈外圆内方状,所述主动蜗杆套设在所述右置方杆上并可转动的设在右置宽孔内;

从动蜗轮,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蜗轮腔室内,所述从动蜗轮与主动蜗杆传动配合,所述从动蜗轮内沿其轴向成型有蜗轮轴孔,所述蜗轮轴孔内壁右半部分还扩宽成型有方形滑槽;

轴移套筒,可滑动的插设在蜗轮轴孔内并穿过蜗轮右孔后插入左置环体内壁,所述轴移套筒外壁周向均布有第二凹槽,所述轴移套筒右侧成型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右侧成型有可滑动设置在第二凹槽内的第二齿环,所述左置环槽右侧成型有与第二齿环锁止配合的环齿;

轴移滑环,截面呈外方内圆状,所述轴移滑环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方形滑槽内并套设在轴移套筒外壁,所述轴移滑环内壁周向均布有与第二凹槽插接配合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外部包覆有软质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第二压簧,套设在所述轴移套筒位于方形滑槽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压簧位于所述轴移滑环左侧;

调阻扭簧,设在右置环体、左置环体内,所述调阻扭簧一端与右环同步组件连接而另一端与左环同步组件连接,所述调阻扭簧驱动所述右置环体、左置环体相对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右置叉臂、左置叉臂常态下相对扣合;所述调阻扭簧套设在所述轴移连杆上,所述调阻扭簧一端与第一圆筒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圆筒连接;

所述轴移齿环左端面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偏移组件,所述轴移滑环右端面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偏移组件,每只偏移组件包括偏移盲孔、沿径向设在偏移盲孔内的偏移芯轴、可转动的套设在偏移芯轴上的斜劈转臂,所述斜劈转臂端部成型为斜劈端部,所述斜劈转臂顺时针抵靠在偏移盲孔内时其斜劈端部保持与偏移盲孔孔口平齐,所述斜劈转臂逆时针抵靠在偏移盲孔内时其斜劈端部高于偏移盲孔;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常态下,充电线弯折:

常态下,充电桩内的充电线在充电桩底部被固定住形成一个固定点,然后再向上依次被各个夹线叉臂固定,即所述充电线被每个夹线叉臂的右置线夹、左置线夹夹持固定;

常态下所述右置叉臂、左置叉臂相对扣合,进而实现所述充电线在每个夹线叉臂内的弯折;

步骤2,使用时,充电线拉直舒张:

使用时,充电线上端穿过开口并连接有充电枪,拉动充电枪即带动充电线向上移动,所述充电线带动各个夹线叉臂伸直,同时带动各个调阻箱体沿着右置方杆、左置方杆上移,所述充电线和充电枪不断从充电桩内抽出以便有足够长度插到新能源汽车内:

由于所述充电线的向上拉动,带动所述夹线叉臂的右置插臂、左置叉臂相对转动,带动所述右置环体、左置环体克服所述调阻扭簧的阻力进行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置叉臂包括设在左置环体外壁上的纵段、设在所述纵段端部右侧的横段、设在所述横段端部并沿左置环体径向向外设置的主臂。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左置叉臂的主臂与右置叉臂在左右方向上保持平齐,使得左置叉臂与右置叉臂弯折到极限后只能对折,避免两者过度的相对转动进而将充电线缠绕打结。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锥轮轴心位置设有固定在齿轮腔室右侧的从动锥轮轴,所述从动锥轮轴左侧成型有膨大的突出部。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从动锥轮、从动齿轮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右置环体左侧和左置环体右侧分别成型有一圈限位外环,一对限位外环外沿设有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内壁设有容设一对限位外环相对转动的限位凹槽。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右置环体与左置环体之间可以进行相对转动而不会相互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壳体还设有开口,所述充电线穿过开口后伸出充电桩壳体。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在充电桩外部拉动充电枪即可带动充电线从开口处拉出。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常态下收折充电桩内的充电线,使得外露在充电桩外的充电线不至于过长,可以避免充电线零乱的外露在充电桩外造成缠绕打结甚至绊倒使用者的情况。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在充电时可以释放充电线,使得使用者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可以将充电线拉出足够的距离以至于可以将充电枪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通过抽动充电线即可将充电线从充电桩内向外抽出,而充电结束之后松开手,所述调阻箱体由于其自重及自动沿着右置方杆和左置方杆下滑,并且所述夹线叉臂的右置叉臂和左置叉臂也相对扣合将充电线从充电桩外再次抽回到充电桩内,完成复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预调节方法,还可以调节所述夹线叉臂伸开时的阻尼,并且提供了快速调节和精确调节两种实施方案:

快速调节:

转动所述左置方杆驱动所述右环同步组件动作,调节所述调阻扭簧常态下的扭转程度和弹力,进而改变所述电线收折装置的夹线叉臂伸直时的阻尼。

精确调节:

转动所述右置方杆驱动所述左环同步组件动作,调节所述调阻扭簧常态下的扭转程度和弹力,进而改变所述电线收折装置的夹线叉臂伸直时的阻尼。

由于所述左环同步组件传动系统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其相对于右环同步组件的齿轮传动来讲,其具有极高的减速比,即可能够实现更好的减速效果和调节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所述电线收折装置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所述电线收折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所述电线收折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a-a截面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b-b截面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b-b截面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c截面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从动锥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d截面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d-d截面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所述滑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右置方杆;

2.左置方杆;

3.调阻箱体;

31.右置腔室,31a.右置圆孔,31b.右置宽孔,31c.蜗轮腔室,31d.蜗轮右孔;

32.左置腔室,32a.左置通孔,32b.左置宽孔,32c.齿轮腔室,32d.连通右孔;

33.右环同步组件,33a.主动锥轮,33b.从动锥轮,33b-1.从动锥轮轴,33b-2.突出部,33c.从动齿轮,33d.轴移齿环,33e.第一凹槽,33f.轴移连杆,33g.第一凸块,33h.第一压簧,33i.第一圆筒,33j.第一齿环;

34.左环同步组件,34a.主动蜗杆,34b.从动蜗轮,34c.蜗轮通孔,34d.方形滑槽,34e.轴移套筒,34f.第二凹槽,34g.第二圆筒,34h.第二齿环,34i.轴移滑环,34j.第二凸块,34k.第二压簧;

35.调阻压簧;

4.夹线叉臂;

41.右置环体,41a.右置环槽,41b.右置叉臂,41c.右置线夹;

42.左置环体,42a.左置环槽,42b.右置叉臂,42c.右置线夹,42b-1.纵段,42b-2.横段,42b-3.主臂;

a.偏移组件,a-1.偏移盲孔,a-2.偏移芯轴,a-3.斜劈转臂;

m.限位外环,n.限位套环,p.限位凹槽;

r.滑轮,r1.横轴,r2.纵轴,r3.滑轮本体,r4.限位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包括沿纵向可转动的设在充电桩内的右置方杆1、左置方杆2,还包括:

调阻箱体3,可滑动的套设在左置方杆2、右置方杆1上,所述调阻箱体3设有至少两只;

夹线叉臂4,设在对应的调阻箱体3右侧,至少包括右置环体41以及设在右置环体41左侧的左置环体42,所述右置环体41、左置环体42相对转动;

所述右置环体41内壁成型有右置环槽41a,所述右置环体41侧面设有右置叉臂41b,所述右置叉臂41b止端设有右置线夹41c;

所述左置环体42内壁成型有左置环槽42a,所述左置环体42侧面设有左置叉臂42b,所述左置叉臂42b止端设有左置线夹42c;

所述调阻箱体3用以调节右置叉臂41b、左置叉臂42b相对转动时的阻尼,所述调阻箱体3包括:

右置腔室31,包括沿纵向贯穿所述调阻箱体3右前方的用以容设右置方杆1转动的右置圆孔31a、由右置圆孔31a中部扩宽成型的右置宽孔31b、连通设在右置宽孔31b后方的蜗轮腔室31c,所述蜗轮腔室31c右侧设有贯通调阻箱体3的蜗轮右孔31d;

左置腔室32,包括沿纵向贯穿所述调阻箱体3左前方的用以容设左置方杆2转动的左置通孔32a、由左置通孔32a下半部分扩宽成型的左置宽孔32b、连通设在所述左置宽孔32b右侧的齿轮腔室32c,所述齿轮腔室32c右侧设有与蜗轮腔室31c连通的连通右孔32d;

右环同步组件33,设在左置腔室32内并经由连通右孔32d、蜗轮右孔31d后插入右置环体41,所述右环同步组件33锁止右置环体41并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右环同步组件33包括:

主动锥轮33a,横截面呈外圆内方状,所述主动锥轮33a可转动的套设在左置方杆2上并可转动的设在左置宽孔32b内;

从动锥轮33b,绕左右方向设置的转轴为中心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齿轮腔室32c内,所述从动锥轮33b与主动锥轮33a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锥轮33b右侧成型有从动齿轮33c;

轴移齿环33d,设在齿轮腔室32c内,所述轴移齿环33d与从动齿轮33c传动连接,所述轴移齿环33d的内环周向均布有第一凹槽33e;

轴移连杆33f,插设在轴移齿环33d内环中,所述轴移连杆33f向右依次穿过连通右孔32d、蜗轮腔室31c、蜗轮右孔31d后插入右置环体41内,所述轴移连杆33f左端与第一凹槽33e对应处周向均布有第一凸块33g,所述第一凸块33g外部包覆有软质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第一压簧33h,套设在所述轴移连杆33f上,所述第一压簧33f抵靠在轴移齿环33d右侧;

第一圆筒33i,固定在轴移连杆33f右侧,所述第一圆筒33i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右置环体41内壁,所述第一圆筒33i外壁成型有与所述右置环槽41a插接配合的第一齿环33j,所述右置环槽41a左侧成型有与所述第一齿环33j锁止配合的环齿;

左环同步组件34,设在右置腔室31内并经由蜗轮右孔31d插入左置环体42,所述左环同步组件34锁止左置环体42并与其保持同步转动,所述左环同步组件34包括:

主动蜗杆34a,横截面呈外圆内方状,所述主动蜗杆34a套设在所述右置方杆1上并可转动的设在右置宽孔31b内;

从动蜗轮34b,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蜗轮腔室31c内,所述从动蜗轮34b与主动蜗杆34a传动配合,所述从动蜗轮34b内沿其轴向成型有蜗轮轴孔34c,所述蜗轮轴孔34c内壁右半部分还扩宽成型有方形滑槽34d;

轴移套筒34e,可滑动的插设在蜗轮轴孔34c内并穿过蜗轮右孔31d后插入左置环体42内壁,所述轴移套筒34e外壁周向均布有第二凹槽34f,所述轴移套筒34e右侧成型有第二圆筒34g,所述第二圆筒34g右侧成型有可滑动设置在第二凹槽34f内的第二齿环34h,所述左置环槽42a右侧成型有与第二齿环34h锁止配合的环齿;

轴移滑环34i,截面呈外方内圆状,所述轴移滑环34i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方形滑槽34d内并套设在轴移套筒34e外壁,所述轴移滑环34i内壁周向均布有与第二凹槽34f插接配合的第二凸块34j,所述第二凸块34j外部包覆有软质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第二压簧34k,套设在所述轴移套筒34e位于方形滑槽34d内的部分,所述第二压簧34k位于所述轴移滑环34i左侧;

调阻扭簧35,设在右置环体41、左置环体42内,所述调阻扭簧35一端与右环同步组件33连接而另一端与左环同步组件34连接,所述调阻扭簧35驱动所述右置环体41、左置环体42相对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右置叉臂41b、左置叉臂42b常态下相对扣合;所述调阻扭簧35套设在所述轴移连杆33f上,所述调阻扭簧35一端与第一圆筒33i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圆筒34g连接;

所述轴移齿环33d左端面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偏移组件a,所述轴移滑环34i右端面周向均布有至少三只偏移组件a,每只偏移组件a包括偏移盲孔a-1、沿径向设在偏移盲孔a-1内的偏移芯轴a-2、可转动的套设在偏移芯轴a-2上的斜劈转臂a-3,所述斜劈转臂a-3端部成型为斜劈端部,所述斜劈转臂a-3顺时针抵靠在偏移盲孔a-1内时其斜劈端部保持与偏移盲孔a-1孔口平齐,所述斜劈转臂a-3逆时针抵靠在偏移盲孔a-1内时其斜劈端部高于偏移盲孔a-1;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常态下,充电线5弯折:

常态下,充电桩内的充电线5在充电桩底部被固定住形成一个固定点,然后再向上依次被各个夹线叉臂4固定,即所述充电线5被每个夹线叉臂4的右置线夹41c、左置线夹42c夹持固定;

常态下所述右置叉臂41b、左置叉臂42b相对扣合,进而实现所述充电线5在每个夹线叉臂4内的弯折;

步骤2,使用时,充电线5拉直舒张:

使用时,充电线5上端穿过开口q并连接有充电枪,拉动充电枪即带动充电线5向上移动,所述充电线5带动各个夹线叉臂4伸直,同时带动各个调阻箱体3沿着右置方杆1、左置方杆2上移,所述充电线5和充电枪不断从充电桩内抽出以便有足够长度插到新能源汽车内:

由于所述充电线5的向上拉动,带动所述夹线叉臂4的右置插臂41b、左置叉臂42b相对转动,带动所述右置环体41、左置环体42克服所述调阻扭簧35的阻力进行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置叉臂42b包括设在左置环体42外壁上的纵段42b-1、设在所述纵段41b-1端部右侧的横段42b-2、设在所述横段42b-2端部并沿左置环体42径向向外设置的主臂42b-3。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左置叉臂42b的主臂42b-3与右置叉臂41b在左右方向上保持平齐,使得左置叉臂42b与右置叉臂41b弯折到极限后只能对折,避免两者过度的相对转动进而将充电线5缠绕打结。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锥轮33b轴心位置设有固定在齿轮腔室32c右侧的从动锥轮轴33b-1,所述从动锥轮轴33b-1左侧成型有膨大的突出部33b-2。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从动锥轮33b、从动齿轮33c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右置环体41左侧和左置环体42右侧分别成型有一圈限位外环m,一对限位外环m外沿设有限位套环n,所述限位套环n内壁设有容设一对限位外环m相对转动的限位凹槽p。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右置环体41与左置环体42之间可以进行相对转动而不会相互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壳体还设有开口q,所述充电线5穿过开口q后伸出充电桩壳体。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在充电桩外部拉动充电枪即可带动充电线5从开口q处拉出。

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快速调节模式:

转动所述左置方杆2,带动所述主动锥轮33a转动;

所述主动锥轮33a驱动从动锥轮33b、从动齿轮33c、轴移齿环33d转动;

所述轴移齿环33d、第一凹槽33e转动较小的角度:由于所述轴移连杆33f、第一凸块33g、第一圆筒33i、第一齿环33j相对于右置环槽41a保持锁止姿态,所述第一凸块33g外部包覆的缓冲层被挤压收缩即可容许所述轴移齿环33d、第一凹槽33e转动较小的角度;

所述轴移齿环33d转动带动其左端面的偏移组件a执行偏移动作:由于所述斜劈转臂a-3左端抵接在齿轮腔室32c左壁而被锁止,使得所述偏移组件a的斜劈转臂a-3绕所述偏移芯轴a-2逆时针转动并最终凸出于偏移盲孔a-1;

所述斜劈转臂a-3带动所述轴移齿环33d、第一凹槽33e、轴移连杆33f、第一凸块33g、第一圆筒33i、第一齿环33j克服第一压簧33h的弹力向右移动距离l,所述第一齿环33j与右置环槽41a脱离接触而解锁;

继续转动所述左置方杆2,带动所述主动锥轮33a转动,进而驱动从动锥轮33b、从动齿轮33c、轴移齿环33d、第一凹槽33e转动,进而驱动第一凸块33g、轴移连杆33f、第一圆筒33i、第一齿环33j转动,改变所述调阻扭簧35常态下的扭转程度和弹力,进而改变所述电线收折装置的夹线叉臂4伸直时的阻尼;

反向转动所述左置方杆2较小角度,所述轴移齿环33d上的偏移组件a复位,所述第一压簧33h驱动轴移齿环33d、第一凹槽33e、轴移连杆33f、第一凸块33g、第一圆筒33i、第一齿环33j左移复位,所述第一齿环33j与右置环槽41a复位常态即接触锁止;

步骤2,精确调节模式:

转动所述右置方杆1,带动主动蜗杆34a转动;

所述主动蜗杆34a带动从动蜗轮34b、方形滑槽34d转动,所述轴移滑环34i、第二凸块34j转动较小角度:由于所述轴移套筒34e、第二凹槽34f、第二圆筒34g、第二齿环34h与左置环槽42a锁止配合,所述第二凸块34j外部包覆的缓冲层被挤压收缩即可容许所述轴移滑环34i、第二凸块34j转动较小角度;

所述轴移滑环34i转动驱动其右侧的偏移组件a执行偏移动作:由于所述斜劈转臂a-3右端抵接在蜗轮腔室31c右壁而被锁止,使得所述偏移组件a的斜劈转臂a-3绕所述偏移芯轴a-2逆时针转动并最终凸出于偏移盲孔a-1;

所述斜劈转臂a-3带动所述轴移滑环34i、第二凸块34j、第二凹槽34f、轴移套筒34e、第二圆筒34g、第二齿环34h克服第二压簧34k的弹力向左移动距离l,所述第二齿环34h与左置环槽42a脱离接触而解锁;

继续转动所述右置方杆1带动主动蜗杆34a,进而带动从动蜗轮34b、方形滑槽34d、轴移滑环34i、第二凸块34j转动,进而带动轴移套筒34e、第二凹槽34f、第二圆筒34g转动,进而改变所述调阻扭簧35常态下的扭转程度和弹力,进而改变所述夹线叉臂4伸直时的阻尼;

反向转动所述右置方杆1较小角度,所述轴移齿环33d上的偏移组件a复位,所述第二压簧34k驱动轴移滑环34i、第二凸块34j、第二凹槽34f、轴移套筒34e、第二圆筒34g、第二齿环34h复位,所述第二齿环34h与左置环槽42a复位常态即接触锁止。

再进一步的,所述开口q设在充电桩上壁或者侧壁的上方。

再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壳体内壁位于开口q下方处设有滑轮r,所处充电线5经由滑轮r后穿过开口q;再进一步的,所述滑轮r至少包括横轴r1、设在横轴r1两端的用以固定在充电桩壳体上的纵轴r2、可转动的设在横轴r1上的滑轮本体r3、固定在横轴r1上的用以拘限充电线5避免其脱出的限位横杆r4。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滑轮r使用者在充电桩外部抽拉充电线5时,所述充电线5位于充电桩内的部分向上移动,所述滑轮r既可以改变充电线5的移动方向,还可以减少摩擦,并且所述限位横杆r4还可以避免充电线5从滑轮r内滑脱。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调阻箱体3还设有配重,使得所述调阻箱体3具有足够的重量,在充电完成之后所述调阻箱体3由于其自重自动下滑并将外露在充电桩的充电线5拉回充电桩,完成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