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的翻板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3975发布日期:2020-06-16 21:0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板的翻板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板的翻板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外墙板,又名外墙挂板。从建筑上说,外墙挂板是一种施工方法,是将板材通过干挂等施工方法悬挂于墙体的外面,以达到装饰或保温等效果。从产品上说,外墙挂板是一类建筑材料,是用于外墙的建筑板材。外墙挂板必须具有防腐蚀、耐高温、抗老化、无辐射、防火、防虫、不变形等基本性能,同时还要求造型美观、施工简便、环保节能等。常见的外墙挂板有纤维水泥板、铝塑板、pvc板、石材等。

外墙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外墙板的正反两面喷涂各种涂层,如防水涂层、防火涂层等。因此,在流水线生产时,需要进行对外墙板进行翻面,以分别对外墙板的正反面进行加工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人工进行翻板,人工翻板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在外墙板较重时,给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工作难度,并且人工在一个工序结束后需要取出外墙板进行翻转,翻转后需要转移至下一工序,在此过程中容易发生手滑或操作不当,从而造成外墙板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墙板的翻板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翻板效率底、翻转需要在传送带搬运、运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墙板的翻板转运装置,包括横向平行地设置的主旋转杆和副旋转杆;

所述主旋转杆上通过第一连接轴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承接处于一侧传送带上外墙板的主承接台,所述主承接台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外墙板的循环锁定机构,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用于旋转所述主承接台并锁定以翻转外墙板的翻转机构;

所述主承接台在所述主旋转杆旋转下使外墙板从所述主旋转杆的一侧运输至另一侧并释放外墙板,在所述副旋转杆上通过第二连接轴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承接所述主承接台释放外墙板的副承接台,所述副承接台在所述副旋转杆旋转下使外墙板从所述副旋转杆一侧运至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外墙板脱出所述副承接台并使外墙板滑至另一侧传送带的自浮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承接台并用于对外墙板进行限位的u形套槽,所述主承接台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循环轨迹槽,所述循环轨迹槽之间嵌套有摩擦轴,所述摩擦轴通过电机驱动旋转通过转动产生摩擦力沿所述循环轨迹槽做循环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摩擦轴上通过轴承铰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底端通过弹性结构安装有用于固定外墙板的移动挤压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t形杆的顶端两端均设有限制滑块,并且两个所述限制滑块依次嵌套在两个所述循环轨迹槽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形套槽无上底面,并且所述u形套槽下底面与传送带齐平,并且传送带上的外墙板经过所述u形套槽槽口进入其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浮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安装底板,所述副承接台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内侧,所述副承接台的另一端通过周期性升降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周期性升降件包括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垂直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侧面转动安装有周期板,并且所述周期板顶端转动安装在副承接台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周期板和连接板的接触面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锁定圆盘、第二锁定圆盘,在所述第一锁定圆盘上设有环形锁槽,在所述第二锁定圆盘上设有用于咬合所述环形锁槽以防止所述第一锁定圆盘反向转动的配合锁槽,所述第二锁定圆盘通过弹性复位件可浮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30°,所述副承接台上设有用于对外墙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护栏,并且所述所述副承接台上还安装有防撞气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连接所述主承接台和第一连接轴的轴承,在所述主承接台上安装有具有自锁功能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与所述锥齿轮啮合的咬合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主旋转杆和副旋转杆的协同作用,可自动完成外墙板的翻转和转运,以无缝对接上、下两个工序,只需调节主旋转杆和副旋转杆的安装位置、两者的间距,且相应调节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长度,可调节翻转后传输的距离,以对接适应不同间距的两个工序,使装置的适应能力增强;通过并列安装多个副承接台和主承接台,且使用通过同一主旋转杆和副旋转杆进行驱动,可以同步完成多个并行传送带上外墙板的处理,极大增加外墙板处理的效率,且并行重叠的安装方式节省了装置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t形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循环轨迹槽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周期性升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圆盘和第二锁定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旋转杆;2-副旋转杆;3-第一连接轴;4-主承接台;5-循环锁定机构;6-翻转机构;7-第二连接轴;8-副承接台;9-自浮动机构;

51-u形套槽;52-循环轨迹槽;53-摩擦轴;54-t形杆;55-弹性结构;56-移动挤压板;57-限制滑块;

91-安装底板;92-周期性升降件;93-限位护栏;94-防撞气囊;

921-旋转轴;922-连接板;923-周期板;924-第一锁定圆盘;925-第二锁定圆盘;926-环形锁槽;927-配合锁槽;928-弹性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墙板的翻板转运装置,包括横向平行地设置的主旋转杆1和副旋转杆2;所述主旋转杆1上通过第一连接轴3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承接处于一侧传送带上外墙板的主承接台4,所述主承接台4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外墙板的循环锁定机构5,所述第一连接轴3上设有用于旋转所述主承接台4并锁定以翻转外墙板的翻转机构6。

并且,所述主承接台4在所述主旋转杆1旋转下使外墙板从所述主旋转杆1的一侧运输至另一侧并释放外墙板,在所述副旋转杆2上通过第二连接轴7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承接所述主承接台4释放外墙板的副承接台8,所述副承接台8在所述副旋转杆2旋转下使外墙板从所述副旋转杆2一侧运至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轴7上安装有用于防止外墙板脱出所述副承接台8并使外墙板滑至另一侧传送带的自浮动机构9。

本发明的核心方案在于,通过主旋转杆1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3上的主承接台4转动,使得主承接台4对接左侧的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将外墙板移动至主承接台4,利用循环锁定机构5锁定外墙板,利用翻转机构6旋转外墙板后锁定,并同时在主旋转杆1转动下运至另一侧,利用副旋转杆2转动,使得副承接台8移动至主承接台4下方且与主承接台4重叠,再利用循环锁定机构5释放外墙板,使外墙板掉落至副承接台8,再通过副旋转杆2转动,使得副承接台8对接右侧传送带,通过自浮动机构9使外墙板滑落右侧传送带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主旋转杆1和副旋转杆2的协同作用,可自动完成外墙板的翻转和转运,以无缝对接上、下两个工序,只需调节主旋转杆1和副旋转杆2的安装位置、两者的间距,且相应调节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7的长度,可调节翻转后传输的距离,以对接适应不同间距的两个工序,使装置的适应能力增强;通过并列安装多个副承接台8和主承接台4,且使用通过同一主旋转杆1和副旋转杆2进行驱动,可以同步完成多个并行传送带上外墙板的处理,极大增加外墙板处理的效率,且并行重叠的安装方式节省了装置的占地空间。

本发明的特征点之一在于,所述循环锁定结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承接台4并用于对外墙板进行限位的u形套槽51,所述主承接台4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循环轨迹槽52,所述循环轨迹槽52之间嵌套有摩擦轴53,所述摩擦轴53通过电机驱动旋转通过转动产生摩擦力沿所述循环轨迹槽52做循环运动。

通过摩擦轴53在循环轨迹槽52转动产生的摩擦力,使得摩擦轴53沿循环轨迹槽52作环形轨迹运动,使得摩擦轴53周期性地处在主承接台4上方和不在主承接台4上方。

当摩擦轴53处在主承接台4上方时,t形杆54跟随摩擦轴53移动,通过t形杆54底端的移动挤压板56挤压在外墙板的表面,从而使外墙板固定在u形套槽51内,从而通过控制摩擦轴53在循环轨迹槽52内的移动速度,可控制外墙板在u形套槽51内的固定时间,从而配合副承接台8进行释放。

其中,所述摩擦轴53上通过轴承铰接有t形杆54,所述t形杆54底端通过弹性结构55安装有用于固定外墙板的移动挤压板56。

其中,所述t形杆54的顶端两端均设有限制滑块57,并且两个所述限制滑块57依次嵌套在两个所述循环轨迹槽52内滑动。

上述安装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得t形杆54跟随摩擦轴53座环形轨迹的运动,且使得t形杆54不跟随摩擦轴53发生旋转,使得t形杆54底端永远朝向内侧。

其中,所述u形套槽51无上底面,并且所述u形套槽51下底面与传送带齐平,并且传送带上的外墙板经过所述u形套槽51槽口进入其内。

本发明的特征点之二在于,所述自浮动机构9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轴7的安装底板91,所述副承接台8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91的内侧,所述副承接台8的另一端通过周期性升降件92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91的外侧。

通过周期性升降件92的具有周期性规律地伸缩,使得副承接台8的安装角度发生变化,当副承接台8向左侧倾斜时,副承接台8的右端逐步靠近外墙板,从而可缩小外墙板掉落的时间,降低外墙板掉落时的冲击,并且副承接台8的左侧设有限位护栏93,所以左侧倾斜的副承接台8使掉落的外墙板向左侧滑动,从而被限位护栏93阻挡而防止外墙板脱出副承接台8;再通过副承接台8逐步向右侧倾斜,从而使外墙板向右滑动至传送带上。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周期性升降件92包括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底板91的旋转轴921,所述旋转轴921垂直安装有连接板922,所述连接板922的一侧侧面转动安装有周期板923,并且所述周期板923顶端转动安装在副承接台8的一侧。

通过连接板922的旋转,周期板923底端跟随连接板922旋转,使得连接板922至竖直向上时,副承接台8的右端达到最高点,使得连接板922至竖直向下时,副承接台8的右端达到最地点,从而形成周期性高度变化。

本发明的特征点之三在于,在所述周期板923和连接板922的接触面上依次安装有第一锁定圆盘924、第二锁定圆盘925,在所述第一锁定圆盘924上设有环形锁槽926,在所述第二锁定圆盘925上设有用于咬合所述环形锁槽926以防止所述第一锁定圆盘924反向转动的配合锁槽927,所述第二锁定圆盘925通过弹性复位件928可浮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922上。

环形锁槽92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环形锁槽926通过斜面挤压配合锁槽927,从而使得第二锁定圆盘925上向一侧移动并挤压弹性复位件928,使得第一锁定圆盘924和第二锁定圆盘925间相对滑动,而环形锁槽926向反方向旋转时,环形锁槽926通过平面挤压配合锁槽927的阻挡面上,使得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通过这种特殊的运动方式,使得第一锁定圆盘924和第二锁定圆盘925只能向一侧方向转动,从而避免在某些特殊位置时,周期板923在重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反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对电机造成较大伤害。

其中,所述安装底板9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30°,所述副承接台8上设有用于对外墙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护栏93,并且所述所述副承接台8上还安装有防撞气囊94。

如图6所示,所述翻转机构6包括连接所述主承接台4和第一连接轴3的轴承,在所述主承接台4上安装有具有自锁功能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3上套设有与所述锥齿轮啮合的咬合轮。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