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6148发布日期:2020-07-04 04:28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散货装卸及清淤、疏浚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抓斗为短承梁长撑杆式抓斗,由两瓣斗瓣组成,两瓣斗瓣将物料夹在中间后闭合构成一斗状机构承载物料,通过两瓣斗瓣的开合抓取输送物料,斗瓣斗尖的理论运行轨迹为山峰状或凹坑状,致使抓取后料堆凹凸不平,一是极大的影响了抓取效率,二是对有些特殊物料或特殊工艺(疏浚工程等),还要求其抓取后料堆或坑底尽量平坦,无凹凸不平现象。目前可通过plc自动控制、平行连杆机构或撑杆升降机构等解决方案,但都存在成本高、机构复杂的疑难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平挖抓斗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解决了散货装卸及清淤、疏浚工程机械领域的抓取问题,提高抓取效率,通过合理的设计结构,使抓取后物料料堆或坑底近乎平坦无凹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包括上承梁、撑杆、斗体、由上滑轮与下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和下承梁,所述上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承梁的顶部内侧,所述下滑轮设置在所述下承梁的上部,所述上滑轮与所述下滑轮之间通过设置开闭绳相连接,所述上承梁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承梁的底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斗体的鄂部活动连接,所述斗体由一对相互对称的左侧斗体和右侧斗体构成,所述左侧斗体和所述右侧斗体的鄂部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承梁下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承梁底端的一侧通过两根所述撑杆与所述左侧斗体鄂部活动连接,所述上承梁底端的另一侧通过两根所述撑杆与所述右侧斗体鄂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斗体和所述右侧斗体的鄂部内侧均固定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左侧斗体和所述右侧斗体内均设置有一固定撑杆,所述固定撑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并与其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斗体的鄂部之间通过设置撑杆轴活动连接,所述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承梁底端之间通过设置所述撑杆轴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上承梁的上部铰接有上滑轮轴,所述上滑轮套在所述上滑轮轴上。

具体地,所述下承梁的上部铰接有下滑轮轴,所述下滑轮套在所述下滑轮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承梁与所述撑杆的长度比为1:1.0-1:1.2,在此范围内斗体的斗尖向下的距离与撑杆向上同时带动斗尖向上的距离互相抵消,斗体的斗尖向上的距离与撑杆向下同时带动斗尖向下的距离互相抵消,使斗尖的轨迹近似成直线水平运动,从而实现斗体挖掘物料的轨迹为水平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上承梁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起升吊耳,所述起升吊耳通过钢丝绳与起重机头部连接,所述开闭绳的数量为2,所述开闭绳与起重机头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解决散货装卸及清淤、疏浚工程机械领域困扰的物料抓取后料堆或坑底凹凸不平的问题,提高了抓取效率,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优于传统的plc自动控制、平行连杆机构或撑杆升降机构等解决方案,同时因无多余的机构,更适于水下等复杂环境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斗体打开时挖料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斗体打开至关闭状态时挖料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斗体关闭时挖料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抓取物料坑道轨迹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为提供技术对比出示的普通长撑杆抓斗抓取物料坑道轨迹示意图。

图中:1-上承梁,2-撑杠,3-斗体,4-下承梁,31-左侧斗体,32-右侧斗体,5-上滑轮,6-上滑轮轴,7-下滑轮,8-下滑轮轴,9-连接板,10-撑杆轴,11-固定撑杆,12-销轴,13-开闭绳,14-起升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长承梁短撑杆式平挖抓斗,包括上承梁1、撑杆2、斗体3、由上滑轮5与下滑轮7组成的滑轮组和下承梁4,上滑轮5固定设置在上承梁1的顶部内侧,下滑轮7设置在下承梁4的上部,上滑轮5与下滑轮7之间通过设置开闭绳13相连接,上承梁1的底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撑杆2,撑杆2的一端与上承梁1的底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斗体3的鄂部活动连接,斗体3由一对相互对称的左侧斗体31和右侧斗体32构成,左侧斗体31和右侧斗体32的鄂部内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下承梁4下部通过销轴12转动连接,。

上承梁1底端的一侧通过两根撑杆2与左侧斗体31鄂部活动连接,上承梁1底端的另一侧通过两根撑杆2与右侧斗体32鄂部活动连接;左侧斗体31和右侧斗体32的鄂部内侧均固定设置有两块连接板9,左侧斗体31和右侧斗体32内均设置有一固定撑杆11,固定撑杆11穿过连接板9并与其固定连接。

撑杆2的一端与连接板9以及斗体3的鄂部之间通过设置撑杆轴10活动连接,撑杆2的另一端与上承梁1底端之间通过设置撑杆轴10活动连接。

上承梁1的上部铰接有上滑轮轴6,上滑轮5套在上滑轮轴6上;下承梁4的上部铰接有下滑轮轴8,下滑轮7套在下滑轮轴8上。

上承梁1与撑杆2的长度比为1:1.0-1:1.2;上承梁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起升吊耳14,起升吊耳14通过钢丝绳与起重机头部连接;开闭绳的数量为2,开闭绳13与起重机头部连接。

本发明的具体动作说明:斗体3通过下承梁4从a1到a0再到a2的上升,其斗尖绕其与撑杆2相连的撑杆轴10摆动(图3中的c0点),撑杆轴10(图3中的c0点)又在撑杆2的带动下,绕下承梁4上的撑杆铰点(图3中的o1点)摆动。当下承梁4上升到a0点时,斗尖由图3中的b1点,“向下”摆动到b0点,撑杆轴10则由图3中的c0点“向上”摆动到c1点;当下承梁4继续上升到a2点时,斗尖由图4中的b0点,“向上”摆动到b2点,撑杆轴10则由图4中的c1点“向下”摆动到c2点;综上,斗尖按“先下再上”摆动(具体见图3、4、5),撑杆轴10按“先上再下”摆动,斗体的斗尖向下的距离与撑杆向上同时带动斗尖向上的距离互相抵消,斗体的斗尖向上的距离与撑杆向下同时带动斗尖向下的距离互相抵消,使斗尖的轨迹近似成直线水平运动,从而实现斗体挖掘物料的轨迹为水平轨迹,挖掘轨迹图示见图6。

具体工艺要求为:抓取物料时首先应保证抓斗下落到一定高度(即斗体刃口插入物料堆一定深度l)后,始终固定不动,此时再通过开闭绳的提升使下承梁4上升,进而带动斗体3绕撑杆2摆动,撑杆2又同时绕下承梁4摆动。当斗体完全闭合时,完成抓取任务。

而现普通抓斗由于撑杆较长,摆动时铰点高差变化较小,无法抵消斗体转动带来的高低差,使料堆上留有凸起部分,为此在同样斗型的情况下,需要该抓斗多下降一定高度(即斗体刃口插入物料堆深度需增加),才能抓满物料。挖掘轨迹图示见图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