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0426发布日期:2020-10-17 02: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一个基坑,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坑中的垃圾箱中转机构,一个与所述垃圾箱中转机构连通的垃圾箱收集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在所述垃圾箱中转机构、以及垃圾收集机构之间进行循环的垃圾箱,所述垃圾箱包括一个框体,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两侧壁上的吊孔,以及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底部的滚轮,所述垃圾箱的高度等于所述基坑的深度,所述垃圾箱中转机构包括一个支架,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中转架,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用于升降所述中转架的升降机构,所述支架的高度为所述基坑深度的两倍,所述中转架的高度与所述基坑深度相等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中转导轨,所述中转导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垃圾箱设置在所述中转架中时所述垃圾箱的滚轮架设在所述中转导轨上,所述垃圾箱收集机构包括一个框架,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推送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吊送机构,所述框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基坑深度的三倍,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传送轨道,在输送垃圾箱时两个所述传送轨道之间的距离等于两排滚轮之间的距离,所述传送轨道到基坑底部的距离等于基坑的深度,所述吊送机构用于将垃圾箱包括一个吊架,以及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吊架的两侧的吊钩,所述推送机构将垃圾箱从垃圾箱收集机构送入垃圾箱中转机构并由升降机构降入基坑底部,所述垃圾箱在倾斜的中转导轨的作用下滑入框架所对应的基坑底部以进行填装垃圾,所述吊送机构将垃圾箱吊送到框架的顶部以倒料并倒料后的垃圾箱放置在推送机构以循环利用该垃圾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框体上的卸料门,所述卸料门位于所述吊钩与滚轮所在的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门包括一个枢接在所述框体上的门板,一个设置在门板两侧的门锁,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门板与门框之间的启闭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并与所述卸料门相对设置的推料门,所述推料门沿推料平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机构上的垃圾倾倒机构,所述垃圾倾倒机构包括一个电机,至少一个由该电机驱动的螺杆,以及一个由该螺杆推动的推板,所述推板推动所述卸料门以将垃圾箱中的垃圾推送出垃圾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长度为两个所述垃圾箱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也设置有导轨,该导轨与所述中转导轨相接,所述导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与所述中转导轨的倾斜方向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送机构还包括两个与所述吊架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每一个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液压机,以及一个由所述液压机驱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吊架固定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还包括一个驱动所述传送轨道以减小或扩大两个传送轨道之间的距离的液压缸,在所述液压缸的推送下使两个传送轨道之间的距离符合两排所述滚轮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一种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基坑,垃圾箱中转机构,垃圾箱收集机构,以及垃圾箱。所述垃圾箱中转机构包括支架,中转架,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支架的高度为所述基坑深度的两倍。所述中转架的高度与所述基坑深度相等并包括中转导轨。所述中转导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推送机构将垃圾箱从垃圾箱收集机构送入垃圾箱中转机构并由升降机构降入基坑底部,所述垃圾箱在倾斜的中转导轨的作用下滑入框架所对应的基坑底部以进行填装垃圾,所述吊送机构将垃圾箱吊送到框架的顶部以倒料并倒料后的垃圾箱放置在推送机构以循环利用该垃圾箱。本垃圾箱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垃圾箱的高效循环利用,同时此间也无需人工深度参与,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青草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