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50425发布日期:2020-10-17 02:2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折叠用柔性面板时,会将该柔性面板与具有一定刚性的支撑结构贴合在一起,以使柔性面板具有与所述支撑结构相匹配的形态。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柔性面板与平面结构的支撑结构10贴合,这种贴合方式虽然能够将所述柔性面板形成为平面的形态,但贴合后的产品外观无法实现3d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实现了在将折叠用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贴合后,产品外观能够具有3d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平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所述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边界线,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边界线为弯折轴线呈弯折状态。

可选的,所述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

可选的,沿所述边界线的延伸方向,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长度,在所述平面部分所在的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的方向,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可选的,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

可选的,在所述平面部分的法线方向上,所述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一侧,两个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二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钢片。

基于上述支撑结构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支撑结构。

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贴合。

可选的,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结构重合。

可选的,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正投影被所述支撑结构包围。

可选的,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基于上述支撑结构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支撑结构,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所述支撑结构的平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所述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之间具有边界线,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平面部分和曲面部分,使得在将折叠用柔性面板与所述结构的支撑结构贴合后,柔性面板包括与所述平面部分贴合的平面区域,以及与所述曲面部分贴合的曲面区域,从而使得贴合后的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面结构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1a2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的支撑结构20,包括:平面部分201,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所述曲面部分202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边界线203,所述曲面部分202以所述边界线203为弯折轴线呈弯折状态。

具体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平面部分201和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示例性的,所述平面部分201与所述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的,所述平面部分201为四边形结构,可具体选为矩形结构。

示例性的,所述曲面部分202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一侧,所述曲面部分202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边界线203,所述曲面部分202能够以所述边界线203为转轴弯曲。值得注意,所述边界线203为所述平面部分201在所述第一侧的边界,所述边界线203是在所述第一侧平面部分201与曲面部分202之间的交界。

由于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平面部分201和曲面部分202,因此在将折叠用柔性面板与所述结构的支撑结构20贴合后,该柔性面板包括与所述平面部分201贴合的平面区域,以及与所述曲面部分202贴合的曲面区域。因此,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结构的支撑结构20贴合后,贴合后的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效果,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由于柔性面板的盖板一般采用聚酰亚胺制作,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盖板容易反弹,导致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降低产品性能。

请参阅图2和图3,基于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r大于或等于9mm。

示例性的,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88mm。

更详细地说,沿a1a2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曲面部分202为连续的曲线,将该曲线细化为多段具有一定长度的曲线段,每段曲线段均具有对应的曲率半径。示例性的,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为各曲线段对应的曲率半径中最小的曲率半径。

上述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而由于所述曲面部分202的曲率半径越大,所述曲面部分202弯曲的弧度越小,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沿所述边界线203的延伸方向,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第一长度l,在所述平面部分201所在的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203的方向,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第一宽度w,所述第一长度l与所述第一宽度w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示例性的,沿所述边界线203的延伸方向,所述平面部分201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l相等。沿垂直于所述边界线203的方向,所述平面部分20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长度l与所述第一宽度w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897。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长宽比,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上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h小于或等于0.75mm。

示例性的,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48mm。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以及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更有利于提升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效果,以及柔性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一侧,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二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具体地,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一边界线,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一边界线为转轴弯曲;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所述第一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两个所述曲面部分202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第二边界线,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二边界线为转轴弯曲;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9mm;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所述第二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为右侧,所述第二侧为左侧。

上述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所述第一曲面部分202和所述第二曲面部分202,使得所述支撑结构20能够在相对的两侧实现弯曲,从而使得与该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柔性面板能够实现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钢片。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采用sus钢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在与柔性面板贴合后,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效果。而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通过设置较大的曲率半径,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弯曲的弧度较小,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而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通过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长宽比,使得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上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以及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更有利于提升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效果,以及柔性面板的显示效果。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支撑结构20时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

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折叠用柔性面板,示例性的,折叠用柔性面板在实际应用时,能够在柔性面板的中间显示区域发生折叠。

将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完全贴合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支撑结构20重合。这种情况下,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的面积相同,二者贴合在一起后,边界完全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的正投影被所述支撑结构20包围。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撑结构20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支撑结构20的边界之间的最小距离在0.5mm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设置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使得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撑结构20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20,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所述支撑结构20的平面部分201,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201周边的至少一个曲面部分202,所述曲面部分202与所述平面部分201之间具有边界线,所述曲面部分202以所述边界线为转轴弯曲。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在与柔性面板贴合后,产品外观能够实现3d效果。而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弯曲的弧度较小,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而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中,设置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较大的长宽比,使得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柔性面板中贴合在曲面部分202上的部分所受到的反弹力较小,从而降低了柔性面板中盖板发生反弹的概率,更好的避免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之间发生分离,有效提升了柔性面板与支撑结构20贴合后的产品性能。

另外,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支撑结构20中,设置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或等于5.34mm,以及在所述平面部分201的法线方向上,所述曲面部分20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使得所述曲面部分202具有合适的宽度和高度,这样在将柔性面板与所述支撑结构20贴合时,更有利于提升所述柔性面板的弯折效果,以及柔性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耦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