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心磨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3847发布日期:2021-03-12 13:0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心磨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辅助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心磨插针机。



背景技术:

物料100呈长条状,物料100成型后转入下个工序前,通常将物料100放置在物料盘3内,物料盘3设有若干个容料腔30,一个物料100放置在一个容料腔30内,不仅方便统计物料100的数量,而且方便转运物料100,传统采用人工放置物料100在物料盘3的方式,导致存在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不符合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转运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心磨插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心磨插针机,包括机架,还包括供料件、物料转运组件、物料盘、第一输送件、料盘转运组件及第二输送件;

所述物料转运组件包括角度驱动件、承载件及推料组件,所述角度驱动件设于机架并驱动承载件转动,所述推料组件滑动连接于机架,所述推料组件将位于供料件出料口的外界物料推至承载件;

所述物料盘设于第一输送件,所述物料盘位于承载件的下方;

所述料盘转运组件设于机架,所述第二输送件设于机架,所述料盘转运组件将物料盘转运至第二输送件;

所述物料盘设有若干个容料腔;

所述物料盘包括顶板、中托板及底板,所述顶板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中托板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底板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组成一个容料腔。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转运组件还包括座体及固定连接于座体的挡板;

所述座体设有容置腔及送料通道,所在承载件转动连接于容置腔内,所述承载件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凹设于承载件并靠近推料组件设置,所述凹槽与所述送料通道连通,所述凹槽始自承载件的侧壁并朝向远离侧壁的方向延伸;

所述挡板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沿挡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挡板,外界物料经长条孔进入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转运组件还包括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导料驱动件、活动板、导套及伸缩件,所述导料驱动件设于座体并驱动活动板升降,所述导套设于活动板并位于送料通道的下方,所述伸缩件两端分别连接导套和送料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设有导料孔,所述导套嵌于导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座体,所述活动板与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转运组件还包括感应件及压料件,所述感应件设于机架并靠近供料件的出料口,所述压料件设于座体,所述压料件位于推料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料盘转运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安装板、第二驱动件、夹持件及第三输送件;

所述第三输送件设于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滑动连接于第三输送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于安装板,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夹持件取放物料盘。

进一步的,述夹持件包括左夹板及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及右夹板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左夹板和右夹板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设于垫板,所述垫板分别设于左夹板及右夹板互相靠近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供料件、物料转运组件、物料盘、第一输送件、料盘转运组件及第二输送件,完成物料的自动转运,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物料转运组件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载件、座体及挡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物料盘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料盘转运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供料件2—物料转运组件21—角度驱动件

22—承载件221—凹槽23—推料组件

24—座体241—容置腔242—送料通道

25—挡板251—长条孔26—导料组件

261—导料驱动件262—活动板263—导套

264—伸缩件265—滑块27—感应件

28—压料件3—物料盘30—容料腔

31—顶板311—第一通孔32—中托板

321—第二通孔33—底板331—第三通孔

4—第一输送件5—料盘转运组件51—第一驱动件

52—安装板53—第二驱动件54—夹持件

540—垫板541—左夹板542—右夹板

55—第三输送件6—第二输送件10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的一种无心磨插针机,包括机架,还包括供料件1、物料转运组件2、物料盘3、第一输送件4、料盘转运组件5及第二输送件6;

所述物料转运组件2包括角度驱动件21、承载件22及推料组件23,所述角度驱动件21设于机架并驱动承载件22转动,所述推料组件23滑动连接于机架,所述推料组件23将位于供料件1出料口的外界物料100推至承载件22;

所述物料盘3设于第一输送件4,所述物料盘3位于承载件22的下方;

所述料盘转运组件5设于机架,所述第二输送件6设于机架,所述料盘转运组件5将物料盘3转运至第二输送件6;

所述物料盘3设有若干个容料腔30,若干个容料腔30呈矩阵式排布;

所述物料盘3设有顶板31、中托板32及底板33,所述顶板31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中托板32设有第二通孔321,所述底板33设有第三通孔331,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中心轴线、第二通孔321的中心轴线、第三通孔331的中心轴线重合,一个第一通孔311、一个第二通孔321及一个第三通孔331组成一个容料腔3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供料件1为直线输送器,物料100为长条针头,物料100呈水平状逐一送至供料件1的出料口,推料组件23包括气缸及推板,气缸驱动推板推动水平状的物料100运动,使得物料100进入承载件22,角度驱动件21为电机机构驱动承载件22转动,承载件22携带物料100同步转动90°后使得物料100呈垂直状,物料1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物料盘3,完成物料100的转运,物料盘3包括彼此平行且间距设置的顶板31、中托板32及底板33,顶板31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311,中托板32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321,底板33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331,第一通孔31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321的直径,第二通孔321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331的直径,一个第一通孔311、一个第二通孔321及一个第三通孔331组成一个容料腔30,一个第一通孔311、一个第二通孔321及一个第三通孔331对物料100进行固定,第一输送件4包括横向输送装置和纵向输送装置,驱动物料盘3做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使得每个容料腔30均位于承载件22的正下方,实现若干个物料100由承载件22下落至不同的容料腔30内,实现若干个物料100的自动转运目的,当物料盘3满载物料100时,料盘转运组件5将满载的物料盘3转运至第二输送件6,第二输送件6将物料盘3转运至下个工序。

通过设置供料件1、物料转运组件2、物料盘3、第一输送件4、料盘转运组件5及第二输送件6,完成物料100的自动转运,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物料转运组件2还包括座体24及固定连接于座体24的挡板25;

所述座体24设有容置腔241及送料通道242,所在承载件22转动连接于容置腔241内,所述承载件22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凹设于承载件22并靠近推料组件23设置,所述凹槽221与所述送料通道242连通,所述凹槽221始自承载件22的侧壁并朝向远离侧壁的方向延伸,凹槽221沿承载件22的长度方向贯穿承载件22,凹槽221的设置具有对物料100进行定位的目的,进一步确保物料100精确落至物料盘3的容料腔30内;

所述挡板25设有长条孔251,所述长条孔251沿挡板25的厚度方向贯穿挡板25,外界物料100经长条孔251进入凹槽221,挡板25的设置,避免承载件22在转动时物料100的掉落,进一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所述物料转运组件2还包括导料组件26,所述导料组件26包括导料驱动件261、活动板262、导套263及伸缩件264,所述导料驱动件261设于座体24并驱动活动板262升降,所述导套263设于活动板262并位于送料通道242的下方,所述伸缩件264两端分别连接导套263和送料通道242,送料通道242、伸缩件264及导套263组成筒状输送通道,确保物料100由承载件22、送料通道242顺利进入物料盘3的容料腔30内,伸缩件264采用弹簧结构,导料驱动件261为气缸驱动机构,导料驱动件261驱动活动板262升降时,伸缩件264的长度自由调整,进一步确保由送料通道242、伸缩件264及导套263组成的筒状输送通道完整性,确保物料100输送过程的安全性,满足不同规格物料100的生产要求。

所述活动板262设有导料孔,所述导套263嵌于导料孔,确保导套263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导料组件还包括滑块265,所述滑块265滑动连接于座体24,所述活动板262与滑板265连接,滑块265的设置,确保活动板262升降过程中运动方向的稳定性。

所述物料转运组件2还包括感应件27及压料件28,所述感应件27设于机架并靠近供料件1的出料口,所述压料件28设于座体24,所述压料件28位于推料组件23的上方,当感应件27感应到物料100时,将感应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输出信号给推料组件23,推料组件23将物料100推送至承载件22,压料件28对推料组件23推送的物料100进行限位,防止物料100发生翘曲、偏转的现象,确保推料组件23推送物料100过程的顺利进行。

所述料盘转运组件5包括第一驱动件51、安装板52、第二驱动件53、夹持件54及第三输送件55,第三输送件55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件6的输送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输送件55设于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51滑动连接于第三输送件55,所述安装板5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53固定连接于安装板52,所述第二驱动件53驱动夹持件54取放物料盘3,第一驱动件51采用气缸结构,使得第一驱动件51及安装板52沿第三输送件55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第二驱动件53为气缸机构,控制夹持件54夹取满载的物料盘3并将该物料盘3转运至第二输送件6,完成物料盘3的转运,实现生产自动化。

所述夹持件54包括左夹板541及右夹板542,所述左夹板541及右夹板542分别位于第二驱动件53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53驱动左夹板541和右夹板542相对运动,左夹板541及右夹板542的设置,方便调整左夹板541及右夹板542的间距,适合不同规格的物料盘3,满足生产的不同要求,同时使得物料盘3相对两侧同时受力,达到均匀受力的目的。

所述夹持件54设于垫板540,所述垫板540分别设于左夹板541及右夹板542互相靠近的一侧,垫板540采用软质材质制成,减少垫板540与物料盘3之间的摩擦,提高物料盘3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