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2649发布日期:2020-09-29 09:1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和georgea.hockham首先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的设想,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缆皮、芳纶丝、缓冲层和光纤。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和62.5μm两种,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常用的是9/125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俗称包层,包层使得光线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即涂覆层,用来保护包层。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现有的光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光纤进行绕线,将长条的光纤缠绕成圆形,方便对光纤的运输,但是现有的光纤绕线多是通过人工进行绕线,效率低下,且绕线后的光纤的线圈直径大小不一,将多个光纤线圈放置在一起时容易缠绕在一起,在拿取光纤时容易对光纤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光纤进行绕线,将长条的光纤缠绕成圆形,方便对光纤的运输,但是现有的光纤绕线多是通过人工进行绕线,效率低下,且绕线后的光纤的线圈直径大小不一,将多个光纤线圈放置在一起时容易缠绕在一起,在拿取光纤时容易对光纤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绕线装置,包括:

底座组件;

固定盖板组件,所述固定盖板组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

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盖板组件的顶部接触;

四个传动组件,四个所述传动组件呈环形等距安装在所述旋转座的外侧壁四周;

四个缠绕管组件,四个所述缠绕管组件呈十字安装在所述旋转座的顶部,四个所述缠绕管组件与四个所述传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缠绕管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底座;

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外壁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平齐;

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凹槽内,所述电机的顶部输出轴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板组件包括:

固定盖板;

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固定盖板的外壁底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盖板的底部平齐;

插槽,所述插槽开设在所述固定盖板的顶部中端,所述插槽贯穿所述固定盖板的底部中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座包括:

旋转座本体;

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呈十字开设在所述旋转座本体的前表面;

四个安装孔,四个所述安装孔呈环形开设在所述旋转座本体的外壁四周,四个所述安装孔与四个所述滑槽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槽相贯通;

四个固定孔,四个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的开设在四个所述滑槽的内侧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所述固定孔的轴心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旋转手柄;

多个弹簧珠,多个所述弹簧珠呈环形安装在所述旋转手柄的外壁底部;

螺杆,所述螺杆焊接在所述旋转手柄的底部中端。

优选的,所述缠绕管组件包括:

缠绕管;

滑块,所述滑块焊接在所述缠绕管的底部,所述滑块与所述缠绕管相垂直;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滑块的前表面中端,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滑块的后表面中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简单,能够缠绕出不同直径的光纤线圈,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凹槽内,电机的顶部输出轴在底座的顶部外侧,插槽开设在固定盖板的顶部中端,插槽贯穿固定盖板的底部中端,电机的顶部输出轴插接在插槽的内腔并且贯穿插槽插接在固定盖板的顶部外侧,旋转座本体的底部与固定盖板的顶部接触,旋转座本体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电机的顶部输出轴上,通过电机顶部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座本体旋转,缠绕管垂直安装在旋转座本体的顶部,缠绕管为圆柱体,通过旋转座本体带动缠绕管旋转,将光纤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缠绕管上,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座本体旋转,通过旋转座本体带动缠绕管旋转,将光纤缠绕在四个缠绕管上,操作方便且简单,旋转手柄通过弹簧珠安装在安装孔的内侧,旋转手柄通过弹簧珠能够在安装孔的内侧旋转,螺杆远离旋转手柄的一端通过安装孔插入到滑槽的内侧,并且插接到固定孔,螺杆通过固定孔安装在滑槽的内侧,通过旋转手柄带动螺杆旋转,螺纹孔与螺杆相匹配,滑块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螺杆的外壁上,通过螺杆的旋转带动滑块的移动(丝杠传动原理),通过滑块带动缠绕管移动,通过改变四个滑块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缠绕后的光纤线圈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盖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缠绕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组件、110底座、120第一安装块、130电机、200固定盖板组件、210固定盖板、220第二安装块、230插槽、300旋转座、310旋转座本体、320滑槽、330安装孔、340固定孔、400传动组件、410旋转手柄、420弹簧珠、430螺杆、500缠绕管组件、510缠绕管、520滑块、53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绕线装置,操作方便简单,能够缠绕出不同直径的光纤线圈,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组件100、固定盖板组件200、旋转座300、传动组件400和缠绕管组件500;

请参阅图1和图2,底座组件100包括:

底座110;

第一安装块120设置在底座110的外壁顶部,第一安装块120与底座110的顶部平齐,第一安装块120的顶部呈环形等距开设有六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贯穿第一安装块120的底部;

电机130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110的顶部凹槽内,电机130的顶部输出轴在底座110的顶部外侧;

请参阅图1和图3,固定盖板组件200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组件100的顶部,固定盖板组件200包括:

固定盖板210覆盖在底座110的顶部;

第二安装块220设置在固定盖板210的外壁底部,第二安装块220的底部与固定盖板210的底部平齐,第二安装块220的顶部呈环形等距开设有六个第二安装孔,六个第二安装孔和六个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通过螺栓贯穿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并且通过螺母将第二安装块220与第一安装块120固定在一起,通过第二安装孔220与第一安装块120的配合使用将固定盖板210固定安装在底座110的顶部;

插槽230开设在固定盖板210的顶部中端,插槽230贯穿固定盖板210的底部中端,电机130的顶部输出轴插接在插槽230的内腔并且贯穿插槽230插接在固定盖板210的顶部外侧;

请参阅图1和图4,旋转座300的底部与固定盖板组件200的顶部接触,旋转座300包括:

旋转座本体310的底部与固定盖板210的顶部接触,旋转座本体310通过花键连接安装在电机130的顶部输出轴上,通过电机130顶部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座本体310旋转;

四个滑槽320呈十字开设在旋转座本体310的前表面;

四个安装孔330呈环形开设在旋转座本体310的外壁四周,四个安装孔330与四个滑槽320一一对应,安装孔330与滑槽320相贯通;

四个固定孔340一一对应的开设在四个滑槽320的内侧远离安装孔330的一端,固定孔340的轴心与安装孔330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请参阅图1和图5,四个传动组件400呈环形等距安装在旋转座300的外侧壁四周,传动组件400包括:

旋转手柄410安装在安装孔330的内侧;

多个弹簧珠420呈环形安装在旋转手柄410的外壁底部,旋转手柄410通过弹簧珠420安装在安装孔330的内侧,旋转手柄410通过弹簧珠420能够在安装孔330的内侧旋转;

螺杆430焊接在旋转手柄410的底部中端,螺杆430远离旋转手柄410的一端通过安装孔330插入到滑槽320的内侧,并且插接到固定孔340,螺杆430通过固定孔340安装在滑槽320的内侧,通过旋转手柄410带动螺杆430旋转;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四个缠绕管组件500呈十字安装在旋转座300的顶部,四个缠绕管组件500与四个传动组件400一一对应,缠绕管组件500与传动组件400连接在一起,缠绕管组件500包括:

缠绕管510垂直安装在旋转座本体310的顶部,缠绕管510为圆柱体,通过旋转座本体310带动缠绕管510旋转,将光纤的一端通过透明胶带固定在其中一个缠绕管510上,通过电机130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座本体310旋转,通过旋转座本体310带动缠绕管510旋转,将光纤缠绕在四个缠绕管510上,操作方便且简单;

滑块520焊接在缠绕管510的底部,滑块520与缠绕管510相垂直,滑块520与滑槽320相匹配,缠绕管510通过滑块520与滑槽320的配合使用安装在旋转座本体310的顶部,缠绕管510通过滑块520与滑槽320的配合使用在旋转座本体310的顶部的移动;

螺纹孔530开设在滑块520的前表面中端,螺纹孔530贯穿滑块520的后表面中端,螺纹孔530与螺杆430相匹配,滑块52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螺杆430的外壁上,通过螺杆430的旋转带动滑块520的移动(丝杠传动原理),通过滑块520带动缠绕管移动,通过改变四个滑块520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缠绕后的光纤线圈的直径。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