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光伏组件生产用滑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8909发布日期:2020-10-17 00:3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的光伏组件生产用滑出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生产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便于调节的光伏组件生产用滑出台。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铝边框型材生产过程中会生产出长条形,再裁切成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长度,最后使用出料装置导向输送出生产设备。出料装置主要是由依次并列设置的导向滚辊组机构、抬升输送机构和出料滚辊组机构构成,导向滚辊组机构和出料滚辊组机构均由相应的诸多滚辊并列设置用于传送,而抬升输送机构是用于转向且缓解行进速度用于冷却光伏组件型材。对此装置中抬升输送机构是重要的组成结构,其除了用于转向传递外,其通过相应的升降气缸同步对各个第一传送带进行抬升而将光伏组件型材支撑后传递出去,但是气缸或液压缸的同步性随着使用的时间的增长会减弱,若第一传送带未同步抬升支撑容易导致长条型材弯曲变形,影响其质量。

因此,设计一款无需设置一对一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抬升即可实现光伏组件型材换向出料动作,在确保输送稳定性能的基础上,简化设备结构的滑出台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光伏组件生产用滑出台,该滑出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调节的光伏组件生产用滑出台,包括由机架支撑安装且沿着光伏组件出料的方向依次并列设置的换向导料机构、排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换向导料机构包含诸多等间距转动安装的导料滚辊,所述导料滚辊的两侧边均安装有由正向液压缸驱动且贯穿安装板的连杆,所述连杆通过固接在其上方的基块铰接有用于固定支撑导料滚辊的连臂;

所述排料机构包含分别设置在相邻导料滚辊之间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进料端低于导料滚辊的上端面并且低于其出料端,相邻第一传送带之间均安装有带面高于第一传送带出料端带面1-5cm且转动方向与第一传送带相同的第二传送带;

所述出料机构包含分别设置在相邻第二传送带之间且转动安装的出料滚辊,所述出料滚辊的上端面低于第二传送带带面高度。

所述连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嵌入槽且其内贯穿有固接在安装板的限位杆,所述连臂以限位杆为定点并沿着嵌入槽移动。

所述连杆未连接正向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有逆向运行且与正向液压缸同步驱动的逆向液压缸。

所述第一传送带由连动杆、齿轮和链条配合连接到驱动其同步运行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二传送带由连动杆、齿轮和链条配合连接到驱动其同步运行的第二电动机。

所述排料机构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连接位置的外侧边均设置有用于冷却光伏组件型材的冷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结构的换向导料机构代替传统的一对一气缸驱动传送带抬升进行换向,既简化设备,减少设备成本,又确保换向的精准性和稳定性,避免光伏组件型材因换向未支撑而导致的弯曲变形的问题,并且减少能源的投入和损耗。

2)转动安装的导料滚辊由连接的连臂进行支撑设置,且连臂铰接在由正向液压缸驱动且贯穿安装板的连杆上,连杆左右移动可带动连臂转动而使得导料滚辊的上端面低于后续传送的第一传送带的带面高度进而进行换向传递。由两个同步的正向液压缸配合同步驱动,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简化设备,减少总能源的投入和损耗,并且使用便捷,提高驱动导料滚辊的同步性能和稳定性能。

3)两个同步的正向液压缸配合两个逆向驱动同步的逆向液压缸设置,不仅加强辅助驱动加强动力的同时又可使得其在任意液压缸损坏时其余液压缸均可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带面1-5cm的高度差以及运行时间的错开使得光伏组件型材并排聚集在第一传送带进行冷却处理,同时驱动时又可进行传递出料;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分别通过相应的连动杆、齿轮和链条配合连接到驱动其同步运行的电动机来确保传送带的同步运行,进而使得光伏组件型材传送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向导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一种便于调节的光伏组件生产用滑出台,包括由机架1支撑安装且沿着光伏组件出料的方向依次并列设置的换向导料机构2、排料机构3和出料机构4;所述换向导料机构2包含诸多等间距转动安装的导料滚辊201,所述导料滚辊201的两侧边均安装有由正向液压缸202驱动且贯穿安装板的连杆203,所述连杆203通过固接在其上方的基块204铰接有用于固定支撑导料滚辊201的连臂205;

所述排料机构3包含分别设置在相邻导料滚辊201之间的第一传送带301,所述第一传送带301的进料端低于导料滚辊201的上端面并且低于其出料端,相邻第一传送带301之间均安装有带面高于第一传送带301出料端带面1-5cm且转动方向与第一传送带301相同的第二传送带302;

所述出料机构4包含分别设置在相邻第二传送带302之间且转动安装的出料滚辊401,所述出料滚辊401的上端面低于第二传送带302带面高度。

所述连臂20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嵌入槽5且其内贯穿有固接在安装板的限位杆6,所述连臂205以限位杆6为定点并沿着嵌入槽5移动。

所述连杆203未连接正向液压缸202的一端连接有逆向运行且与正向液压缸202同步驱动的逆向液压缸7。

所述第一传送带301由连动杆、齿轮和链条配合连接到驱动其同步运行的第一电动机

(未标识);所述第二传送带302由连动杆、齿轮和链条配合连接到驱动其同步运行的第二电动机(未标识)。

所述排料机构3在第一传送带301和第二传送带302连接位置的外侧边均设置有用于冷却光伏组件型材的冷风机8。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光伏组件型材生产滑出出料的工作流程:

1)光伏组件型材生产后通过换向导料机构2的导料滚辊201进行传送出料;

2)待光伏组件型材传递至换向导料机构2后,正向液压缸202的活塞杆伸出,且逆向液压缸7的活塞杆同步复位带动其连接的连杆203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其连接的连臂205转动;

3)连臂205连接的导料滚辊201向右下方移动直至其上表面低于第一传送带301进料端的带面,进而光伏组件型材由第一传送带301进行支撑并向其出料端传送;

4)第二传送带302未启动,且其带面略高于第一传送带301的带面,传递的光伏组件型材被第二传送带302阻挡而无法继续传递,且并排聚集在第一传送带301的出料端,并由冷风机8进行冷却处理;

5)冷却结束后第二传送带302启动,其和第一传送带301动力相互配合下,光伏组件型材可传递到第二传送带302上并进入高度低于其带面的出料滚辊401进行出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