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杯滑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4464发布日期:2020-12-11 15: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杯滑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杯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杯滑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样本分析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测试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一种自动运输分析仪器测试所需的反应杯的输送装置。现有的反应杯输送装置通常采用整体呈倾斜设置的反应杯滑道来实现反应杯的输送。

现有技术中,反应杯滑道通常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滑道、转角滑道和第二滑道,顶杯机构将反应杯落在第一滑道的顶部,反应杯依次沿第一滑道的滑槽、转角滑道的滑槽、第二滑道的滑槽下滑到对应位置,以实现反应杯的输送。由于并不是落在第一滑道顶部的所有反应杯均能顺利落入第一滑道的滑槽内,而未落入第一滑道的滑槽的反应杯会沿着第一滑道的上表面下滑或滚动至转角滑道的上表面,由于转角滑道两侧通常没有设置阻挡结构,下滑或滚动至转角滑道上表面的反应杯会从转角滑道飞落到反应杯料仓的外部,不利于反应杯的输送,使得反应杯的输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杯滑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反应杯滑道存在反应杯容易从转角滑道飞落而脱离反应杯滑道,使得反应杯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杯滑道结构,包括:

设有一滑槽的滑道主体,所述滑道主体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滑道主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滑道、转角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滑槽贯穿所述第一滑道、所述转角滑道以及所述第二滑道;

设于所述转角滑道上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滑槽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滑道的底端相对设置;以及

设于所述转角滑道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滑槽的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反应杯滑道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角滑道的上表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滑槽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设有导向面。

优选的,所述导向面为弧面或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转角滑道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所述转角滑道的夹角为20~90°;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转角滑道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所述转角滑道的夹角为20~90°。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并用于落入反应杯的落杯腔。

优选的,所述反应杯滑道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滑道一侧并沿所述第一滑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滑道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滑道顶端的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三限位板围成所述落杯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同时与所述转角滑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道、所述转角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通过在转角滑道的一侧设置与第一滑道的底端相对的第一挡板,当未落入滑槽内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的上表面下滑或滚动至转角滑道的上表面时,利用第一挡板对反应杯的阻挡作用,反应杯与第一挡板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避免反应杯直接从转角滑道的上表面飞落,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并沿滑槽输送到对应位置,或者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同时,在转角滑道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挡板,防止与第一挡板碰撞的反应杯沿第二挡板所在方向从转角滑道上飞落,利用反应杯与第二挡板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内并沿滑槽输送到对应位置,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效率,或者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双重阻挡作用,大大降低了反应杯从转角滑道处飞落的概率,有效提升了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通过在转角滑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双重阻挡作用,以改变沿着第一滑道的上表面下滑或滚动至转角滑道的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内并沿滑槽输送到对应位置,或者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大大降低了反应杯从转角滑道处飞落的概率,有效提升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效率。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杯滑道结构,包括:

设有一滑槽10的滑道主体1,滑道主体1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滑道主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和第二滑道13,滑槽10贯穿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以及第二滑道13;

设于转角滑道12上的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位于滑槽10的一侧并与第一滑道11的底端相对设置;以及

设于转角滑道12上的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位于滑槽10的与第一挡板2相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应杯滑道结构用于输送具有杯沿的反应杯。反应杯从第一滑道11的顶部落入,反应杯在其重力作用下沿滑槽10下滑,以将反应杯输送至对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角滑道12的一侧设置与第一滑道1的底端相对的第一挡板2,当未落入滑槽10内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11的远离反应杯料仓一侧的上表面向第一滑道11的底端方向下滑或滚动,当反应杯下滑或滚动至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时,由于第一挡板2对反应杯的阻挡作用,使得落入转角滑道12上表面的反应杯不会直接从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飞落,反应杯与第一挡板2发生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转角滑道12的滑槽10内并沿着滑槽10输送到对应位置,或者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在转角滑道12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挡板3,当未落入滑槽10内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11的靠近反应杯料仓的一侧向第一滑道11的底端方向飞落时,由于第二挡板3对反应杯的阻挡作用,使得反应杯不会直接从转角滑道12处飞落,反应杯与第二挡板3发生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另外,第二挡板3可以防止与第一挡板2碰撞的反应杯从第二挡板3所在方向飞落,利用反应杯与第二挡板3碰撞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转角滑道12的滑槽10内,并沿着滑槽10输送到对应位置。通过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双重阻挡作用,改变未落入滑槽10内的反应杯的运动轨迹,大大降低了反应杯从转角滑道12处飞落的概率,有效提升反应杯的输送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滑道11设有与滑槽10连通并用于落入反应杯的落杯腔5。

本实施例中,顶杯机构(未图示)将反应杯无序的落入落杯腔5内,反应杯在其重力作用下落入滑槽10并沿滑槽10下滑,以将反应杯输送至对应位置。

在实际应用时,将滑道主体1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即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和第二滑道13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反应杯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滑槽10输送到对应位置。其中,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和第二滑道13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限,只要反应杯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滑槽10自由滑动到对应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当落入落杯腔5内的反应杯沿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以及第二滑道13正常输送时,反应杯杯沿的下部分收容在滑槽10内,以对反应杯滑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反应杯的杯沿则支撑并依次沿着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以及第二滑道13的上表面滑动,这样使得反应杯保持稳定的姿态沿着滑槽10输送到对位位置。

当落入落杯腔5内的反应杯中有反应杯未顺利进入第一滑道11的滑槽10内时,即反应杯非正常输送时,未进入滑槽10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11的上表面向第一滑道11的底端下滑或滚动时。由于第一挡板2的阻挡作用,使得滚动到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的反应杯不会直接从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飞落,反应杯与第一挡板2发生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10内并沿着滑槽10正常输送到对应位置,或者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同时,第二挡板3防止反应杯从第二挡板3所在方向从转角滑道12飞落,同样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10内,并沿着滑槽10正常输送到对应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滑道11、转角滑道12、第二滑道13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同时与转角滑道12一体成型,使得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与转角滑道12一次性加工成型,便于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反应杯滑道结构还包括设于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的凸起结构4,且凸起结构4与第一挡板2位于滑槽10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当未落入第一滑道1的滑槽10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11的上表面滚动至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时,反应杯与凸起结构4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同时降低了反应杯的动能,防止反应杯从垂直于第二滑道13的方向飞出,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10内并使反应杯沿滑槽10正常输送到对应位置,进一步降低了反应杯从转角滑道12处飞落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反应杯的输送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起结构4靠近滑槽10的一侧设有导向面41。当未落入第一滑道11的滑槽10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11的上表面滚动至与凸起结构4碰撞时,反应杯沿着导向面41向上运动,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反应杯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导向面41落入滑槽10内,使反应杯沿滑槽10正常输送到对应位置,进一步防止反应杯从转角滑道12处飞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起结构4与转角滑道12一体成型。凸起结构4由转角滑道12的上表面凸起形成,便于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起结构4的高度小于第一挡板2的高度,避免反应杯与凸起结构4碰撞时越过第一挡板2而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向面41为弧面或斜面,便于反应杯沿着导向面41落入滑槽10内,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滑槽10内,并沿着滑槽10正常输送到对应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滑道11与第二滑道13反向平行设置。其中,第一滑道11与第二滑道13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角滑道12分别与第一滑道11和第二滑道13相互形成夹角,通过设置转角滑道12,利用转角滑道12卸载反应杯沿着滑槽10滑落过程中的惯性势能,降低输送速度,避免前后反应杯剧烈碰撞而造成姿态不正,确保反应杯的正常输送。

请参照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滑道11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α为20~90°;第二滑道13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β为20~90°,这样可有效降低反应杯的下滑速度,防止反应杯下滑速度过快,降低了反应杯从垂直于第二滑道13的方向飞落的风险。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11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α为90°,第二滑道13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β为90°,即第一滑道11和第二滑道13分别与转角滑道12垂直设置,这样既有效降低了反应杯的下滑速度,进一步降低了反应杯飞落的风险,且便于该反应杯滑道结构的加工。

再次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反应杯滑道结构还包括固定于第一滑道11一侧并沿第一滑道1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板6、固定于第一滑道11的另一侧并与第一限位板6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板7、以及固定于第一滑道11顶端的第三限位板8,第一限位板6、第二限位板7以及第三限位板8围成落杯腔5。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6、第二限位板7以及第三限位板8围成落杯腔5,防止反应杯从第一滑道11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滑道11和第二滑道13还设有加强块9,第一滑道11和第二滑道13通过加强块9连接,以提升第一滑道11和第二滑道13连接的稳固性,提升了滑道主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滑道11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α为20°,第二滑道13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β为20°,可以使得反应杯从第一滑道11稳定进入转角滑道12,并从转角滑道12稳定进入第二滑道13,使得反应杯的输送稳定性能好,且同样可降低反应杯飞落的风险。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滑道11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α为60°,第二滑道13与转角滑道12连接的一端的延长线与转角滑道12的夹角β为60°,可以使得反应杯从第一滑道11稳定进入转角滑道12,并从转角滑道12稳定进入第二滑道13,使得反应杯的输送稳定性能好,且同样降低了反应杯飞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杯滑道结构通过转角滑道的一侧设置与第一滑道的底端相对的第一挡板,当未落入第一滑道的滑槽内的反应杯沿着第一滑道的上表面下滑或滚动至转角滑道的上表面时,利用第一挡板对反应杯的阻挡作用,反应杯与第一挡板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避免反应杯直接从转角滑道的上表面飞落,使得反应杯尽可能落入转角滑道的滑槽并沿滑槽输送到对应位置;同时,在转角滑道的另一侧设置第二挡板,防止与第一挡板碰撞的反应杯沿第二挡板所在方向从转角滑道上飞落,利用反应杯与第二挡板碰撞以改变反应杯的运动轨迹,使得反应杯落入滑槽内并沿滑槽输送到对应位置,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效率,或者使得反应杯落回至反应杯料仓内,提高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双重阻挡作用,大大降低了反应杯从转角滑道处飞落的概率,有效提升了反应杯输送的稳定性和输送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