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储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5184发布日期:2020-10-28 11:4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预制构件储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堆放架,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储存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预制构件,有pc(precastconcrete,混凝土预制)构件、钢构件、铝制构件等,利用预制构件进行拼装施工,可以加快施工工期,预制构件施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现场,这些预制构件一般就堆放在一旁,经常由于空闲场地有限给预制构件的堆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且不便于管理和使用,占用施工现场,也给施工带来了不便。

公告号为cn2094674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组装式的叠合板堆码运输架,该叠合板堆码架本体包括一支撑底座,在该支撑底座的上方安装有数个上托架,上托架是由四根彼此呈对称设置的立柱通过四根连接件相互焊接而成的立方框架主体,在该框架主体的顶部四角处设有第一吊耳,在该框架主体的上方外部设有多个锁紧安装件,在该框架主体的下方外部设有多个锁紧件。该结构中的支撑底座和上托架堆叠设置,但是在支撑座和上托架堆叠时的定位比较困难,需要人工辅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公告号为cn2090380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双层运输堆放架,该堆放架本体是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安装的上托架和底座两个部件相互拼搭连接构成,形成立方框架主体,在该框架主体内部和顶部均放置有预制叠合板。该结构中虽然上托架和底座直接可拆卸,但是拆卸后底价上依旧焊接有支撑立杆,不利于收纳,且该堆放架不易堆叠,不能解决场地占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构件储存架,该储存架解决了预制构件场地占用的问题,且储存架堆叠时式定位比较容易,无需人工辅助。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预制构件储存架,包括底架、立柱和顶架,所述底架与顶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顶架上相邻两侧边上还分别设有定位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柱的一端与顶架或者底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柱的一端设有定位柱或者孔,所述底架或者顶架的四个角部设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中部设有孔或者定位柱,四个定位柱分别对应插入四个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柱与孔之间还设有插销,所述插销贯穿定位柱与孔使两者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顶架或者底架之间铰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所述底架或者顶架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转动凸块,所述立柱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连接耳,所述凸块通过转轴设置在两个连接耳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柱沿顶架或者底架的长度方向向内翻折设置,所述顶架或者底架上还设有用来驱动立柱向内翻折的摇杆组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摇杆组件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架或者底架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摇杆组件通过传动杆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摇杆组件包括转动杆、转盘和拉索辊筒,所述转盘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且转盘上还设有把手,所述拉索辊筒固定在转动杆上,且拉索辊筒上还沿轴向设有的限位槽,以及沿轴向设有限位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柱的一端还设有用来固定拉索的固定柱,所述立柱的另一端沿顶架或者底架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斜支撑杆,所述底架上还设有多个吊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架上相邻两侧边上设置定位杆,储存架在堆叠时,吊具将储存架紧靠一侧的定位杆,然后沿着定位杆将储存架与相邻侧的定位杆靠拢,即可实现储存架的整齐堆放,操作方便无需人工干预;本实用新型在解决预制构件场地占用大的问题上,又实现了储存架堆叠方便,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架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架与立柱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摇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相关技术人员更清晰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预制构件储存架,包括底架1、立柱2和顶架3,所述底架1与顶架3之间通过立柱2连接,所述顶架3上相邻两侧边上还分别设有定位杆31。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底架1之间通过插销23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2的下端设有定位柱22所述底架1的四个角部设有连接柱12,且连接柱12的中部设有孔13,四个定位柱22分别对应插入四个孔13内。所述连接柱12的侧壁上还设有通孔14,所述插销23贯穿通孔14与定位柱22将其固定。将顶架与底架设计成可拆卸连接,这样既便于堆叠存放,又能在运输时拆下顶架,便于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同时顶架与底架之间通过孔和定位柱配合,连接更稳固,能防止储存架整体晃动,且最后用插销方式连接,简单可靠,操作便利。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立柱2的上端与顶架3之间铰接。所述顶架3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转动凸块32,所述立柱2上间隔设有两个连接耳25,所述凸块32通过转轴33设置在两个连接耳25之间。所述立柱2沿顶架3的长度方向向内翻折设置,所述顶架3上还设有用来驱动立柱2向内翻折的摇杆组件4。立柱采用与顶架向内翻折的铰接式设计,这样使得顶架拆下单独存放时占用的空间更小,更利于收纳。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摇杆组件4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架3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摇杆组件4通过传动杆5同步转动。所述摇杆组件4包括转动杆、转盘41和拉索辊筒42,所述转盘41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且转盘41上还设有把手45,所述拉索辊筒42固定在转动杆上,且拉索辊筒42上还沿轴向设有用来固定拉索的限位槽44,以及沿轴向设有限位环43,限位环使得拉动两根立柱的两根拉索具有独立的空间,避免相互缠绕打结以至于立柱的收拢释放操作困难。所述立柱2的下部还设有用来固定拉索的固定柱24。所述拉索辊筒42与固定柱24之间还设有拉索,每个拉索辊筒42转动时能同时收拢或者释放两个立柱,通过传动杆5使得两个摇杆组件4同步运动,这样摇动任意一个摇杆组件便能将四个立柱同时收拢或者释放,操作比较便利。

拉索、顶架和立柱之间还形成了三角形结构,三角结构具有更有的稳定性,使得储存架整体更加稳固。所述立柱2的上部沿顶夹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斜支撑杆21,提高了整体的支撑强度;所述底架1上还设有多个吊钩11,便于吊装至运输设备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立柱(2)和顶架(3),所述底架(1)与顶架(3)之间通过立柱(2)连接,所述顶架(3)上相邻两侧边上还分别设有定位杆(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一端与顶架(3)或者底架(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一端设有定位柱(22)或者孔,所述底架(1)或者顶架(3)的四个角部设有连接柱(12),且连接柱(12)的中部设有孔(13)或者定位柱,四个定位柱(22)分别对应插入四个孔(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2)与孔(13)之间还设有插销(23),所述插销(23)贯穿定位柱(22)与孔(13)使两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另一端与顶架(3)或者底架(1)之间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或者顶架(3)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转动凸块(32),所述立柱(2)的另一端间隔设有两个连接耳(25),所述凸块(32)通过转轴(33)设置在两个连接耳(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沿顶架(3)或者底架(1)的长度方向向内翻折设置,所述顶架(3)或者底架(1)上还设有用来驱动立柱(2)向内翻折的摇杆组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组件(4)为两个分别位于顶架(3)或者底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摇杆组件(4)通过传动杆(5)同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组件(4)包括转动杆、转盘(41)和拉索辊筒(42),所述转盘(41)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且转盘(41)上还设有把手(45),所述拉索辊筒(42)固定在转动杆上,且拉索辊筒(42)上还沿轴向设有的限位槽(44),以及沿轴向设有限位环(4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储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一端还设有用来固定拉索的固定柱(24),所述立柱(2)的另一端沿顶架(3)或者底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还设有斜支撑杆(21),所述底架(1)上还设有多个吊钩(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储存架,包括底架、立柱和顶架,所述底架与顶架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所述顶架上相邻两侧边上还分别设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架上相邻两侧边上设置定位杆,储存架在堆叠时,吊具将储存架紧靠一侧的定位杆,然后沿着定位杆将储存架与相邻侧的定位杆靠拢,即可实现储存架的整齐堆放,操作方便无需人工干预;本实用新型在解决预制构件场地占用大的问题上,又实现了储存架堆叠方便,节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邱甜;方兆文;岑超贵;金睿;尤可坚;丁宏亮;李毅;王爱国;刘泽裕;袁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