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8854发布日期:2021-02-18 14:2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0002]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在垂直高度运送乘客,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是电梯的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技术的竞争,已不仅仅停留在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上,人们对电梯轿厢内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厢内通风气流组织将显得非常重要。
[0003]
为了改善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质量,现有技术中,已有在电梯轿厢上设置用于净化空气的净化设备的方式,通过将电梯内的空气抽送至净化设备内,再将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送回电梯轿厢内。但是,现有的技术中,由于净化设备设置在轿厢顶部,所以抽风口和新风送风口一般都设置在轿厢顶部,此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即,无法令轿厢内的新风与旧风充分混合,特别是轿厢下半部分空间的空气无法得到及时更新,空气净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能够对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能够使轿厢下半部分的空气也能够及时得到净化处理,优化净化效果。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还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抽风管、空气净化器、风机、输风管和排风管,所述轿厢本体内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侧边开有置管槽,所述底板的侧壁与所述轿厢本体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排风管位于所述置管槽内,所述排风管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排风孔,所述排风孔朝向所述置管槽的内壁。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置管槽的槽壁呈四分之一圆柱面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面积大于其自身的下表面面积,所述底板从所述排风管的上方遮盖住所述排风管。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置管槽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所述排风管与之对应呈“c”字形状,多个所述排风孔均匀排布在所述排风管的管壁上。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管、空气净化器和风机均设在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抽风管穿过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伸进所述轿厢本体内,所述输风管设于所述轿厢本体的后侧壁外,所述输风管上端连接所述风机,下端穿过所述轿厢本体与所述轿厢本体内的排风管连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输风管与所述排风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排风管的两端为密封状态。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输风管通过多个抱箍固定在所述轿厢本体的后侧壁外。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为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通过设置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对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风机作为动力
装置,使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能够不断送入空气净化器内进行净化并将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送回轿厢内。在轿厢底部设置了底板,底板的侧边开设能够容纳连接风机的排风管,排风管的侧边开设朝向置管槽壁的排风孔,以此,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可经过排风孔排回轿厢内,被排出的空气冲击置管槽的槽壁,然后由底板与轿厢本体内壁之间的间隙送入轿厢内部,以此,能够将新风均匀地从轿厢本体的底部散回轿厢内,有利于轿厢内空气的混合,特别是能够使轿厢底部的空气得到及时更新;此外,由于新风只能通过底板与轿厢本体之间的间隙排出,以此不会直接对轿厢内的乘客带来明显的吹风感觉,以此避免了对乘客乘梯体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参照图1-4,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还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抽风管6、空气净化器3、风机4、输风管5和排风管7,所述轿厢本体1内的底部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侧边开有置管槽21,所述底板2的侧壁与所述轿厢本体1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排风管7位于所述置管槽21内,所述排风管7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排风孔71,所述排风孔71朝向所述置管槽21的内壁。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置管槽21的槽壁呈四分之一圆柱面状,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面积大于其自身的下表面面积,所述底板2从所述排风管7的上方遮盖住所述排风管67。置管槽21呈四分之一圆柱面状,以此能够使吹向置管槽21壁面的新风形成绕流,有利于空气的混合。利用底板2盖住排风管67,能够保证轿厢内部的美观。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置管槽21的横截面呈“c”字形状,所述排风管7与之对应呈“c”字形状,多个所述排风孔71均匀排布在所述排风管7的管壁上。以此,新风能够从轿厢本体1左右两侧以及后侧壁吹出,多个方向吹出新风,有利于轿厢底部的空气的更新。
[0022]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管6、空气净化器3和风机4均设在所述轿厢本体1的顶部,所述抽风管6穿过所述轿厢本体1的顶部伸进所述轿厢本体1内,所述输风管5设于所述轿厢本体1的后侧壁外,所述输风管5上端连接所述风机4,下端穿过所述轿厢本体1与所述轿厢本体1内的排风管7连通。从轿厢本体顶部将旧风抽出,在将新风从底部送回,以此能够使轿厢内的空气形成自下而上的空气流动,保证轿厢内的空气都能够得到净化处理。
[0023]
进一步的,所述输风管5与所述排风管7的中部连接,所述排风管7的两端为密封状态。输风管5与排风管7的中部连接,以此能够保证输向排风管7左右两侧的风的均等性,保证左右两侧的空气的均匀度。
[0024]
进一步的,所述输风管5通过多个抱箍51固定在所述轿厢本体1的后侧壁外。即,输风管5是通过抱箍51固定在远离轿厢门的后侧壁的外侧的,不用占用轿厢本体1内部空间,
也不会影响美观性。
[0025]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器3为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需要说明的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将现有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
[0026]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风机4作为动力装置,将轿厢本体1内的空气从轿厢本体1内顶部抽出,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器3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在经过输风管5输送到位于轿厢本体1底部的排风管7内,排风管7的管壁上开有排风孔71,以此新风可经各个排风孔71排出,被排出的空气冲击置管槽21的槽壁,然后由底板2与轿厢本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送入轿厢内部。
[0027]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