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8060发布日期:2021-01-08 11:1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塔吊,又名“塔式起重机”,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简称“标准节”),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主要包括承台、塔身、平衡臂、起重臂、拉杆、变幅小车、回转塔身及驾驶室等结构。

塔吊在作业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拆除。传统的拆除方式是先降塔、拆除标准节,再拆除平衡重、吊钩,再通过地面汽车吊拆除起重臂、平衡臂,最后拆除塔帽、回转塔身、驾驶室、上下转台等。然而,这种拆除方式无法在狭窄空间内施工,因为在狭窄空间内,塔吊起重臂如果不先拆除的话,其臂杆无法落下,也就无法进行降塔等操作。所以,在狭窄空间内,需要在高空中直接将塔吊臂杆进行拆解,而目前市场上,没有研究出相应的装置及方法,来解决高空塔吊臂杆拆解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解决了高空中塔吊臂杆拆解的技术问题,使塔吊能在狭窄空间内拆除。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包括

把杆机构,所述把杆机构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

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连接于待拆解臂节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之间,用于为待拆解臂节提供转动连接点;

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由卷扬机和起升绳连接组成,所述起升绳绕过把杆机构后绑扎于待拆解臂节,用于下放待拆解臂节;

葫芦机构,所述葫芦机构悬挂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葫芦机构的挂钩勾住待拆解臂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把杆机构包括把杆、定滑轮、耳座和加强杆,所述把杆底端通过耳座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所述定滑轮设于把杆的顶端,所述加强杆一端连接于把杆,另一端连接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杆倾斜40-45℃安装,且与把杆形成一定夹角。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螺栓板、第二螺栓板和销轴连接部,所述第一螺栓板通过螺栓安装于待拆解臂节的下弦杆,所述第二螺栓板通过螺栓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所述销轴连接部设于第一螺栓板和第二螺栓板之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螺栓板、第二螺栓板上开有至少有两组螺栓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葫芦机构由两个葫芦组成,两个葫芦的挂钩分别勾住待拆解臂节下弦杆的两侧杆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装置,能实现塔吊臂杆的自解体,拆解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小,为塔吊在狭窄空间内的整体拆除提供了基础,且施工难度低、易于操控、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示意图;

图2至图8为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装置在使用时的不同状态图;

图中:1、把杆机构;11、把杆;12、定滑轮;13、耳座;14、加强杆;2、防脱机构;21、第一螺栓板;22、第二螺栓板;23、销轴连接部;3、起升机构;31、卷扬机;32、起升绳;4、葫芦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所示,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包括

把杆机构1,把杆机构1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把杆机构1包括把杆11、定滑轮12、耳座13和加强杆14,把杆11底端通过耳座13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定滑轮12设于把杆11的顶端,加强杆14一端连接于把杆11,另一端连接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

防脱机构2,防脱机构2连接于待拆解臂节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之间,用于为待拆解臂节提供转动连接点;防脱机构2包括第一螺栓板21、第二螺栓板22和销轴连接部23,第一螺栓板21通过螺栓安装于待拆解臂节的下弦杆,第二螺栓板22通过螺栓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销轴连接部23设于第一螺栓板21和第二螺栓板22之间。

起升机构3,起升机构3由卷扬机31和起升绳32连接组成,起升绳32绕过把杆机构1后绑扎于待拆解臂节,用于下放待拆解臂节;

葫芦机构4,葫芦机构4悬挂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葫芦机构4的挂钩勾住待拆解臂节。葫芦机构4由两个葫芦组成,两个葫芦的挂钩分别勾住待拆解臂节下弦杆的两侧杆体上。

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上述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将该装置应用于一座小型塔机的臂杆高空自解体,小型塔机高度为176.25m(47节),起重臂臂长55m,自解体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塔机的塔吊变幅小车收回至大臂根部后,拆卸起升钢丝绳,吊钩放置在引进横梁上,待臂节截至最后20m后重新装回。

步骤二、如图2所示,从臂节4(左起开始数第4节,下同义)前端两侧下弦杆拉结两根直径20mm双倍钢丝绳至塔顶固定,并利用两个5t葫芦分别稍微预紧,稍微抬起大臂上扬。

步骤三、如图3所示,拆卸吊钩,待张紧拉杆主卷扬滑轮缠绕完毕,回收小车钢丝绳,拆卸平衡重,拆卸长拉杆与塔顶拉板连接销轴,利用葫芦倒链将长拉杆放入大臂卡槽内。

步骤四、分解长拉杆成最短单节,并利用小直径钢丝绳将每一节拉杆牢固绑扎在大臂斜腹杆上。

步骤五、如图4所示,利用小车运输把杆机构至臂节5前端,停车;如图5所示,在离臂节6(待拆解臂节)末端4m处绑扎起升绳,点动,拆卸下弦杆销轴,并安装防脱机构;如图6所示,利用两个1t葫芦机构溜住臂节6下弦杆并稍微预紧,拆卸上弦杆销轴;如图7和图8所示,两侧1t葫芦机构继续溜住,放起升绳,直至起升绳不受力,拆除起升绳至上图7所示位置并固定在臂节6弦杆节点位置,调节葫芦与起升绳,确保臂节稳定后,拆卸防脱机构销轴,臂节6与臂节5分离,启动起升机构下放臂节6。

步骤六、利用步骤五中的方法拆卸10m长臂节5重1.23t及5m长臂节4重0.7t、10m长臂节3重1.33t,留下两个臂节1和2用于自降。其中,臂节3和臂节4合计长度15m,重量2.03,一次性下放,起升绳由塔尖直接预紧后拆卸销轴,下放时利用工装,工装安装在臂节2前端。

通过上述方法拆除完剩余长拉杆臂节后,在臂节2前端安装小车行走限位及臂节10,重新缠绕起升绳并安装吊钩,利用臂节1、2正常降塔作业,该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详细介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杆机构(1),所述把杆机构(1)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

防脱机构(2),所述防脱机构(2)连接于待拆解臂节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之间,用于为待拆解臂节提供转动连接点;

起升机构(3),所述起升机构(3)由卷扬机(31)和起升绳(32)连接组成,所述起升绳(32)绕过把杆机构(1)后绑扎于待拆解臂节,用于下放待拆解臂节;

葫芦机构(4),所述葫芦机构(4)悬挂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葫芦机构(4)的挂钩勾住待拆解臂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杆机构(1)包括把杆(11)、定滑轮(12)、耳座(13)和加强杆(14),所述把杆(11)底端通过耳座(13)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所述定滑轮(12)设于把杆(11)的顶端,所述加强杆(14)一端连接于把杆(11),另一端连接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4)倾斜40-45℃安装,且与把杆(11)形成一定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2)包括第一螺栓板(21)、第二螺栓板(22)和销轴连接部(23),所述第一螺栓板(21)通过螺栓安装于待拆解臂节的下弦杆,所述第二螺栓板(22)通过螺栓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所述销轴连接部(23)设于第一螺栓板(21)和第二螺栓板(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板(21)、第二螺栓板(22)上开有至少有两组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机构(4)由两个葫芦组成,两个葫芦的挂钩分别勾住待拆解臂节下弦杆的两侧杆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吊臂杆高空自解体的装置,装置包括把杆机构,所述把杆机构安装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前端;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连接于待拆解臂节与非拆解臂节的下弦杆之间,用于为待拆解臂节提供转动连接点;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由卷扬机和起升绳连接组成,所述起升绳绕过把杆机构后绑扎于待拆解臂节,用于下放待拆解臂节;葫芦机构,所述葫芦机构悬挂于非拆解臂节的上弦杆,葫芦机构的挂钩勾住待拆解臂节。利用该装置,能实现塔吊臂杆的自解体,拆解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小,为塔吊在狭窄空间内的整体拆除提供了基础,且施工难度低、易于操控、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罗会田;罗胜;张云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7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