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煤仓及给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8369发布日期:2020-12-04 14:0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落煤仓及给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煤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落煤仓及给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化工领域,通过落煤仓和给料机配合进行输煤。而当煤料的水分比较高时,落煤仓很容易发生堵料,从而使给料机频繁断料,生产工况运行极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煤仓及给煤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落煤仓容易堵料而造成生产工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落煤仓,包括:仓体,仓体的下端具有落煤口;第一耙煤机构,设置在仓体内,第一耙煤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耙杆以及第一耙片;第一液压缸沿仓体的高度方向竖直固定设置,第一耙杆的上端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部连接,第一耙杆的下端为自由端且沿仓体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第一耙片固定设置在第一耙杆上;液压泵站,与第一液压缸连通;其中,液压泵站工作时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耙杆沿竖直方向上下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耙片将仓体内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顺畅落下。

进一步地,第一耙杆上的第一耙片为多个,多个第一耙片沿第一耙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耙煤机构为多个,第一耙煤机构在仓体内相互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落煤口为两个,两个落煤口沿仓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多个第一耙煤机构中位于仓体中部的若干个第一耙煤机构的设置高度高于靠近仓体仓壁的若干个第一耙煤机构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地,仓体的下端为漏斗形结构,落煤仓还包括:第二耙煤机构,设置在仓体内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与落煤口相对,第二耙煤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耙杆以及第二耙片;第二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漏斗形结构的内壁上,第二耙杆的上端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部连接,第二耙杆的下端为自由端且沿与漏斗形结构的内壁平行的方向向下延伸,第二耙片固定设置在第二耙杆上;其中,液压泵站与第二液压缸连通;液压泵站工作时通过第二液压缸驱动第二耙杆沿与漏斗形结构的内壁平行的方向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第二耙片将仓体内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顺畅落下。

进一步地,第二耙杆上的第二耙片为多个,多个第二耙片沿第二耙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耙煤机构为多个,多个第二耙煤机构沿落煤口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液压泵站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油箱的回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出油口和第二液压缸的出油口均连通;液压泵,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液压泵的出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进油口和第二液压缸的进油口均连通;其中,液压泵工作时驱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工作以带动第一耙杆和第二耙杆往复运动运动。

进一步地,仓体的仓壁上开设有空气反吹口,落煤仓还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通过输气管道与空气反吹口连通,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通过空气反吹口向仓体内吹入高压空气将仓体内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顺畅落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给煤系统,包括:落煤仓,落煤仓为上述内容的落煤仓,落煤仓具有第一控制单元;给料机,给料机具有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其中,第一控制单元与落煤仓的液压泵站连接,给料机缺料时,第二控制单元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煤料疏松启动指令,第一控制单元根据煤料疏松启动指令控制液压泵站启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落煤仓,包括仓体、第一耙煤机构和液压泵站,仓体的下端具有落煤口;第一耙煤机构设置在仓体内,第一耙煤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耙杆以及第一耙片;第一液压缸沿仓体的高度方向竖直固定设置,第一耙杆的上端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部连接,第一耙杆的下端为自由端且沿仓体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第一耙片固定设置在第一耙杆上;液压泵站与第一液压缸连通;液压泵站工作时通过第一液压缸驱动第一耙杆沿竖直方向上下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耙片将仓体内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顺畅落下。从而在落煤仓内煤料水分较大时,依然可以顺畅地向给料机落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落煤仓容易堵料而造成生产工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落煤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落煤仓的第一耙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落煤仓的第二耙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给煤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仓体;11、落煤口;12、空气反吹口;20、第一耙煤机构;21、第一液压缸;22、第一耙杆;23、第一耙片;24、连接轴;30、液压泵站;31、液压油箱;32、液压泵;40、第二耙煤机构;41、第二液压缸;42、第二耙杆;43、第二耙片;50、空气压缩机;60、落煤仓;61、第一控制单元;70、给料机;71、第二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落煤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仓体10、第一耙煤机构20和液压泵站30,仓体10的下端具有落煤口11;第一耙煤机构20设置在仓体10内,第一耙煤机构20包括第一液压缸21、第一耙杆22以及第一耙片23;第一液压缸21沿仓体10的高度方向竖直固定设置,第一耙杆22的上端与通过连接轴24与第一液压缸21的活塞部连接,第一耙杆22的下端为自由端且沿仓体10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第一耙片23固定设置在第一耙杆22上;液压泵站30与第一液压缸21连通;液压泵站30工作时通过第一液压缸21驱动第一耙杆22沿竖直方向上下往复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耙片23将仓体10内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11顺畅落下。从而在落煤仓内煤料水分较大时,依然可以顺畅地向给料机落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落煤仓容易堵料而造成生产工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为了能够快速将仓体10内的煤料疏松,进一步地,第一耙煤机构20为多个,多个第一耙煤机构20在仓体10内相互间隔设置,从而能够将仓体10内不同部位的煤料疏松。另外,第一耙杆22上的第一耙片23也为多个,多个第一耙片23沿第一耙杆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耙片23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耙片23为圆锥形结构,第一耙杆22穿过多个第一耙片23的圆心线与多个第一耙片23固定连接;通过在每根第一耙杆22上设置多个第一耙片23,从而在一个第一耙杆22运动过程中能够将同位置不同深度的煤料一起疏松,从而提高疏松效率,保证煤料沿落煤口11顺畅落下。

进一步地,落煤口11为两个,两个落煤口11沿仓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仓体10下端靠近落煤口11的位置均为漏斗形结构,两个落煤口11之间形成锥形结构,多个第一耙煤机构20中位于仓体10中部的若干个第一耙煤机构20的设置高度较高一些,避免运动过程中碰到下方的锥形结构,多个第一耙煤机构20中靠近仓体10仓壁的若干个第一耙煤机构20的设置高度较低一些,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尽量将靠近落煤口11附近的煤料疏松。

为了能够进一步将落煤口11处的煤料疏松,如图3所示,落煤仓还包括第二耙煤机构40,第二耙煤机构40设置在仓体10内靠近下部的位置并与落煤口11相对,第二耙煤机构40为多个,多个第二耙煤机构40沿落煤口1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耙煤机构40包括第二液压缸41、第二耙杆42以及第二耙片43;第二液压缸41固定设置在落煤口11上部漏斗形结构的内壁上,第二耙杆42的上端与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部连接,第二耙杆42的下端为自由端且沿与漏斗形结构的内壁平行的方向向下延伸,第二耙片43固定设置在第二耙杆42上;第二耙杆42上的第二耙片43为多个,多个第二耙片43沿第二耙杆42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可选地,第二耙片43为半圆锥形结构,第二耙杆42穿过多个第二耙片43的圆心线与多个第二耙片43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耙片43均朝向漏斗形结构的中心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液压泵站30包括液压油箱31和液压泵32,液压油箱31的回油口与各个第一液压缸21的出油口和各个第二液压缸41的出油口均连通;液压泵32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31的出油口连通,液压泵32的出油口与各个第一液压缸21的进油口和各个第二液压缸41的进油口均连通;液压泵32工作时驱动各个第一液压缸21和各个第二液压缸41工作以带动第一耙杆22和第二耙杆42往复运动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耙片23和第二耙片43将仓体10内以及落煤口11附近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11顺畅落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料疏松效果,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仓体10的仓壁上开设有空气反吹口12,空气反吹口12为多个,多个空气反吹口12沿仓体10的高度方向和周向均间隔开设,落煤仓还包括空气压缩机50,空气压缩机50通过输气管道与各个空气反吹口12连通,空气压缩机50工作时通过各个空气反吹口12向仓体10内吹入高压空气从而将仓体10内的煤料疏松以使煤料沿落煤口11顺畅落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给煤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落煤仓60和给料机70,落煤仓60为上述实施例的落煤仓,落煤仓60具有第一控制单元61,给料机70具有第二控制单元71,第二控制单元71与第一控制单元61连接;落煤仓60的第一控制单元61与落煤仓60的液压泵站30的液压泵32以及空气压缩机50均连接,给料机70的感应机构感应到缺料时,表明落煤仓60内发生煤料堵塞,煤料无法顺畅通过落煤口11落下,此时,给料机70通过第二控制单元71向落煤仓60的第一控制单元61发送煤料疏松启动指令,第一控制单元61根据煤料疏松启动指令控制液压泵站30的液压泵32以及空气压缩机50同时启动,从而驱动各个第一液压缸21和各个第二液压缸41启动工作对落煤仓60煤料进行疏松,同时在空气压缩机50高压空气的作用下,使煤料疏松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使落煤仓60内的煤料能够顺畅从落煤口11落下进而快速恢复落料。当给料机70感应机构缺料来料恢复时,通过第二控制单元71向落煤仓60的第一控制单元61发送煤料疏松停止指令,从而控制液压泵站30的液压泵32以及空气压缩机50同时停止工作,停止对落煤仓60内的煤料疏松。

给料机70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感应机构如果一直未感应到缺料,说明落煤仓60工作正常,则第一控制单元61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启动液压泵站30的液压泵32以及空气压缩机50对落煤仓60内的煤料进行疏松,避免发生堵塞。设定的时间间隔可以是0.5小时、1小时或2小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