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6262发布日期:2021-01-15 11:3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泡沫泵,包括按头1、主柱2、螺牙3、本体4、大活塞5、小活塞6、网通7、弹簧8、玻璃球9、芯柱10、阀门11和副柱12,主柱2和大活塞5一体成型制成,按头1包括进液通道1a、出液通道1b和环绕进液通道的套筒1c,螺牙3包括设在顶板上设有导向套31、与导向套31相通的容置腔32和设在螺牙内的环形插接槽33,容置腔32内设有若干个轴向筋板,环形插接槽33环绕容置腔32;本体4的上端设有环形沿板41、下端设置小活塞腔42、补气孔(图中未示出)和单向阀座43;主柱与大活塞连接,大活塞和小活塞连接,大活塞与本体滑动配合、小活塞与小活塞腔滑动配合,玻璃球设在单向阀座上;按头的进液通道与导向套滑动配合。存在问题是:部件多,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沫泵,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泡沫量大的特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泡沫泵,包括按头、主柱、螺牙、本体、大活塞、小活塞、网通、弹簧和玻璃球,按头包括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和环绕进液通道的套筒,螺牙包括设在顶板上设有导向套和设在螺牙内的环形插接槽;本体的上端设有环形沿板、下端设置小活塞腔和单向阀座;主柱与大活塞连接,大活塞和小活塞连接,大活塞与本体滑动配合、小活塞与小活塞腔滑动配合,玻璃球设在单向阀座上;按头的进液通道与导向套滑动配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柱包括设在顶部的出液管、上腔体和下腔体,出液管内的上腔体顶板上设有沿出液管轴向的支撑柱;上腔体内的顶板上设有与出液管相通的上开口的筒形座和连接套,筒形座的底板中心设有中心连接孔和环绕中心连接孔的导流孔,连接套的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环形凸起;下腔体内设有下开口的环形补气槽,环形补气槽的外环壁板上设有梯级、梯级下部设有轴出导气槽;

大活塞包括双曲线形活塞体、下开口的筒形座体、设在筒形座体上部的头部、环绕头部的圆环槽体和设在头部上部的接口,头部的下端设有环形插接槽,头部内设有连接导向腔和环绕连接导向腔的圆环形导液板,连接导向腔的顶板上设有连接杆孔;圆环槽体内的筒形座体顶板上设有导气孔;接口的上端内设有挡环;

小活塞包括圆形止位板、设在圆形止位板下表面上的管体、设在管体下端的小活塞体、设在圆形止位板中心的滑动座、设在滑动座上的连接杆和环绕滑动座的滑动套,滑动座的顶部设有导液孔;

所述网通设在主柱的出液管内,下端与支撑柱支撑配合,出液管插入所述按头的进液通道内并固定在一起;小活塞的圆形止位板插入大活塞的筒形座体内并与顶板贴合,滑动座与连接导向腔滑动配合,连接杆穿过连接杆孔,滑动套与头部的下端的环形导向槽的内环壁板滑动配合;大活塞的筒形座体与下腔体滑动配合,圆环槽体插入环形补气槽内,连接套插入接口内;连接杆的上端与筒形座的中心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在管体上,上端与圆形止位板配合、下端与本体的底板配合;主柱的下腔体与螺牙的容置腔进出配合。

所述的一种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弹簧由金属线材制成,

所述本体的底板上设有上开口的下弹簧座套;所述小活塞的圆形止位板设有环绕管体的上弹簧座套;

弹簧上端与上弹簧座套和管体之间的圆形止位板配合、下端与下弹簧座套内的本体的底板配合。

所述的一种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弹簧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本体的底板上设有上开口的下弹簧座套;所述小活塞的圆形止位板设有环绕管体的上弹簧座套;

上弹簧座套插入弹簧上端内,下弹簧座套插入弹簧下端内。

所述的一种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螺牙的导向套上端设有圆环形导向板,圆环形导向板上设有空气进气槽。

所述的一种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筋板,空气进气槽与相邻二个筋板之间的间隙连通。

本发明一种泡沫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部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通过螺牙、主柱和大活塞补气,提高了泡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之二。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局部立体分解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泡沫泵,一种泡沫泵,包括按头1、主柱2、螺牙3、本体4、大活塞5、小活塞6、网通7、弹簧8和玻璃球9,按头1包括进液通道1a、出液通道1b和环绕进液通道的套筒1c,螺牙3包括设在顶板上设有导向套31、与导向套31相通的容置腔32和设在螺牙内的环形插接槽33,容置腔32内设有若干个轴向筋板321,环形插接槽33环绕容置腔32;本体4的上端设有环形沿板41、下端设置小活塞腔42和单向阀座43;主柱2与大活塞5连接,大活塞5和小活塞6连接,大活塞5与本体4滑动配合、小活塞6与小活塞腔42滑动配合,玻璃球9设在单向阀座43上;按头1的进液通道1a与导向套31滑动配合。

如图5所示,所述主柱2包括设在顶部的出液管21、上腔体22和下腔体23,出液管21内的上腔体22顶板上设有沿出液管21轴向的支撑柱211;上腔体22内的顶板上设有与出液管相通的上开口的筒形座24和连接套25,筒形座24的底板中心设有中心连接孔241和环绕中心连接孔的导流孔242,连接套25的下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环形凸起;下腔体23内设有下开口的环形补气槽26,环形补气槽26的外环壁板上设有梯级261、梯级261下部设有轴出导气槽262;

如图5所示,大活塞5包括双曲线形活塞体51、下开口的筒形座体52、设在筒形座体顶部的头部53、环绕头部的圆环槽体54和设在头部上部的接口55,头部53的下端设有环形插接槽531,头部53内设有连接导向腔532和环绕连接导向腔的圆环形导液板533,圆环导液板533上设有若干个导淮孔,连接导向腔532的顶板上设有连接杆孔;圆环槽体54内的筒形座体52顶板上设有导气孔;接口55的上端内设有挡环;

小活塞6包括圆形止位板61、设在圆形止位板下表面上的管体62、设在管体下端的小活塞体63、设在圆形止位板中心的滑动座64、设在滑动座上的连接杆65和环绕滑动座的滑动套66;滑动座64的顶部设有导液孔641;

所述网通7设在主柱2的出液管21内,下端与支撑柱211支撑配合,出液管21插入所述按头1的进液通道1a的下沉孔内网通7的上端与下沉孔的顶板贴合,出液管21和进液通道1a并固定在一起;小活塞6的圆形止位板61插入大活塞5的筒形座体52内并与顶板贴合,滑动座64与连接导向腔532滑动配合,连接杆65穿过连接导向腔532顶部的连接杆孔,滑动套66与头部53的下端的环形导向槽531的内环壁板滑动配合;大活塞5的圆环槽体54插入下腔体23的环形补气槽26内,连接套25插入接口55内,接口55的挡环与连接套25的外环形凸起配合止位;连接杆65的上端与筒形座24的中心连接孔24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套在管体62上,上端与圆形止位板61配合、下端与本体4的底板配合;主柱3的下腔体23与螺牙3的容置腔32进出配合,在自然状态下,如图3所示,下腔体23位于容置腔32内,上腔体22伸入螺牙3的导向套31内;在下按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腔体23与容置腔32分离,上腔体22伸入螺牙3的导向套31分离。

如图3所示,外界空气经按头1的套筒1c的下端、螺牙3的导向套31、容置腔32内的相邻二个轴向筋板321之间的间隙,再经环形补气槽26和圆环槽体54之间的间隙进入环形补气槽26、圆环槽体54内,经圆环槽体54内的筒形座体52顶板上的导气孔进入进入大活塞5的双曲线形活塞体51和本体4之间的空间内;称为补气通道13。

如图2所示,处于按压状态下,大活塞5的双曲线形活塞体51和本体4之间的空气受压,压缩的空气经圆环槽体54内的筒形座体52顶板上的导气孔、进入圆环槽体54、环形补气槽26进入头部53和下腔体23之间的间隙、接口55和上腔体22之间的间隙、接口55和连接套25之间的间隙进入连接套25内,然后进入筒形座24内;

与此同时,液体经小活塞6的管体62、滑动座64顶部的导液孔641、接口55、筒形座24上的导流孔242进入筒形座24内,空气和液体经网通7,按头1的进液通道1a、出液通道1b喷出。

所述弹簧8由金属线材制成,

所述本体4的底板上设有上开口的下弹簧座套44;所述小活塞6的圆形止位板61设有环绕管体62的上弹簧座套67;

弹簧8上端与上弹簧座套67和管体62之间的圆形止位板61配合、下端与下弹簧座套67内的本体4的底板配合。

所述弹簧8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本体4的底板上设有上开口的下弹簧座套44;所述小活塞6的圆形止位板61设有环绕管体62的上弹簧座套67;

上弹簧座套6插入弹簧8上端内,下弹簧座套44插入弹簧8下端内。

所述螺牙3的导向套31上端设有圆环形导向板311,圆环形导向板311上设有空气进气槽312;

所述导向套3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筋板313,空气进气槽312与相邻二个筋板313之间的间隙连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