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9147发布日期:2021-01-15 11:4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索道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山地运输,大多采用卷扬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滑轮与钢索的组合,只能实现点到点的运输,运输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具有可实现山地上线到点的运输,运输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包括沿运输路线通过脚手架设置的主索道和定位钢索,所述主索道的两端分别位于运输路线的高点和低点,且主索道的两端分别在固定点固定,对应所述主索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轮毂,两个所述轮毂上绕设有来回索道,还包括通过链条驱动所述轮毂的汽油发动机;所述主索道上可滑动设有吊挂货物的吊机,所述来回索道上设有连接所述吊机的拉绳。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直径14mm-22mm的麻芯油钢丝绳1km长,两根作主索道,布置于来回索道的左右两边各一根,间距在1.5米以上;来回索道采用直径为8mm的麻芯油钢丝绳,长度根据场地要求设定,用葫芦张紧于汽油发动机鼓轮和轮毂之间,并在轮毂上绕一圈,以汽油发动机发动带动轮毂钢丝绳不打滑为准;定位钢索采用直径8mm-22mm的麻芯油钢丝绳若干根,长度不定,用于固定主索道、汽油发动机、吊机等需要固定的部件;吊机采用12v直流无线遥控电动葫芦或220v交流无线遥控电动葫芦两种,转速均为快速型,额定负重0.5t,容绳25m,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选用适合的吊机,每台吊机都配有两个无线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脚手架和定位钢索撑起主索道、汽油发动机、来回钢索并张紧所有钢索,吊机通过吊机基座用滑轮挂在主索道上,并用拉绳连接于来回索道上,通过汽油发动机正反转带动来回索道来回运转,进而拖动吊机在主索道上的来回运动,当吊机运动到需要吊运货物的位置时汽油发动机刹车,待吊机吊起货物后再启动汽油发动机,将吊机拖到需要放置的位置,即货物运输动作完成,主索道下25m高度内的货物均可吊运,本实用新型方便移动架设,循环使用,适用性广,实现了行程内线对点的运输,提高了山地运输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输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还包括转运索道,所述转运索道的输出端(低点)靠近所述主索道,所述转运索道上设有吊输货物的滑轮,设置转运索道,可以将离主索道距离远点的货物转运到主索道下,转运索道与主索道之间通过交叉架设的方式架设,转运索道是配合主索道进行转运货物的,通过固定点的高低落差使货物在转运索道上由上至下的滑行,无需动力传动,节能,灵活性强,使得该索道的运输范围覆盖了主索道角度或者行程达不到的地方,解决了山地货物运输的运输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运索道的输出端上设有圆锥形的下料定位器,所述转运索道穿过所述下料定位器所在的中心轴线,所述下料定位器的尖端朝向所述转运索道的输入端,滑轮滑至锥形下料定位器处,沿着下料定位器的斜面直接滑出转运索道,落在主索道处,适用于货物可摔打的情况,下料更加方便,解决了山地运输,因货物下料麻烦而导致运输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运索道的输出端上还设有绳长定位器,该绳长定位器为钢丝绳绳卡,用于调节下料定位器在转运索道上的位置,进而调整货物的落点,提高了转运索道的使用灵活性,解决了转运索道上货物落点不可调,导致转运索道的固定布置受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以低能耗高产出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实际场地条件,根据现场条件的不同,分了不同的架线方式。主索道和转运索道配合使用,主索道设计行程1km,转运索道设计行程0.5km,在主索道行程范围内直接用主索道运输,在主索道行程外或者在主索道左右两侧距离达到20m以上的情况下,就利用转运索道将货物运至主索道下后再由主索道吊运走,即实现了主索道行程下的线到点的运输,又提高了主索道的运输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方便移动架设,循环使用,适用性广,实现了行程内线对点的运输,提高了山地运输的效率。

2、采用转运索道和主索道配合使用,通过固定点的高低落差使货物在转运索道上由上至下的滑行,无需动力传动,节能,灵活性强,使得该索道的运输范围覆盖了主索道角度或者行程达不到的地方。

3、下料定位器的设置可使得滑轮沿着下料定位器的斜面直接滑出转运索道,落在主索道处,适用于货物可摔打的情况,下料更加方便。

4、绳长定位器的设置,方便调节下料定位器在转运索道上的位置,进而调整货物的落点,提高了转运索道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运索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索道;11、吊机;20、来回索道;21、轮毂;22、拉绳;30、汽油发动机;31、链条;40、脚手架;50、固定点;60、货物;70、转运索道;71、滑轮;72、下料定位器;73、绳长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包括沿运输路线通过脚手架40设置的主索道10和定位钢索,所述主索道10的两端分别位于运输路线的高点和低点,且主索道10的两端分别在固定点50固定,对应所述主索道10的两端分别设有轮毂21,两个所述轮毂21上绕设有来回索道20,还包括通过链条31驱动所述轮毂21的汽油发动机30;所述主索道10上可滑动设有吊挂货物60的吊机11,所述来回索道20上设有连接所述吊机11的拉绳2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直径14mm-22mm的麻芯油钢丝绳1km长,两根作主索道10,布置于来回索道20的左右两边各一根,间距在1.5米以上;来回索道20采用直径为8mm的麻芯油钢丝绳,长度根据场地要求设定,用葫芦张紧于汽油发动机30鼓轮和轮毂21之间,并在轮毂21上绕一圈,以汽油发动机30发动带动轮毂21钢丝绳不打滑为准;定位钢索采用直径8mm-22mm的麻芯油钢丝绳若干根,长度不定,用于固定主索道10、汽油发动机30、吊机11等需要固定的部件;吊机11采用12v直流无线遥控电动葫芦或220v交流无线遥控电动葫芦两种,转速均为快速型,额定负重0.5t,容绳25m,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选用适合的吊机11,每台吊机11都配有两个无线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脚手架40和定位钢索撑起主索道10、汽油发动机30、来回钢索并张紧所有钢索,吊机11通过吊机11基座用滑轮71挂在主索道10上,并用拉绳22连接于来回索道20上,通过汽油发动机30正反转带动来回索道20来回运转,进而拖动吊机11在主索道10上的来回运动,当吊机11运动到需要吊运货物60的位置时汽油发动机30刹车,待吊机11吊起货物60后再启动汽油发动机30,将吊机11拖到需要放置的位置,即货物60运输动作完成,主索道10下25m高度内的货物60均可吊运,本实用新型方便移动架设,循环使用,适用性广,实现了行程内线对点的运输,提高了山地运输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输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山地多功能全线提升吊运移动式索道还包括转运索道70,所述转运索道70的输出端(低点)靠近所述主索道10,所述转运索道70上设有吊输货物60的滑轮71,设置转运索道70,可以将离主索道10距离远点的货物60转运到主索道10下,转运索道70与主索道10之间通过交叉架设的方式架设,转运索道70是配合主索道10进行转运货物60的,通过固定点50的高低落差使货物60在转运索道70上由上至下的滑行,无需动力传动,节能,灵活性强,使得该索道的运输范围覆盖了主索道10角度或者行程达不到的地方,解决了山地货物60运输的运输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转运索道70的输出端上设有圆锥形的下料定位器72,所述转运索道70穿过所述下料定位器72所在的中心轴线,所述下料定位器72的尖端朝向所述转运索道70的输入端,滑轮71滑至锥形下料定位器72处,沿着下料定位器72的斜面直接滑出转运索道70,落在主索道10处,适用于货物60可摔打的情况,下料更加方便,解决了山地运输,因货物60下料麻烦而导致运输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转运索道70的输出端上还设有绳长定位器73,该绳长定位器73为钢丝绳绳卡,用于调节下料定位器72在转运索道70上的位置,进而调整货物60的落点,提高了转运索道70的使用灵活性,解决了转运索道70上货物60落点不可调,导致转运索道70的固定布置受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以低能耗高产出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实际场地条件,根据现场条件的不同,分了不同的架线方式。主索道10和转运索道70配合使用,主索道10设计行程1km,转运索道70设计行程0.5km,在主索道10行程范围内直接用主索道10运输,在主索道10行程外或者在主索道10左右两侧距离达到20m以上的情况下,就利用转运索道70将货物60运至主索道10下后再由主索道10吊运走,即实现了主索道10行程下的线到点的运输,又提高了主索道10的运输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