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4099发布日期:2021-02-20 19:3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均衡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均衡布料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糖厂饲料车间,压榨工段需要将压榨机压榨后的废丝通过皮带机输送至喂料绞龙,再由喂料绞龙运送至干燥工段进行干燥。由于需要改变干燥筒内废丝量,来平衡干燥筒出口处温度的过高或过低,现有布料器无法满足当出料装置的出料速度大时废丝供应,或者造成出料装置的出料速度小时废丝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衡布料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糖厂压榨工段布料器无法对出料装置不同出料速度完成布料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均衡布料器,包括支撑架、第二皮带机、机架、储料箱、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能由左向右输料的第一皮带机,第一皮带机左部外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方设有能由左向右输料且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的第二皮带机,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能使第二皮带机沿其倾斜方向左右移动的直线执行机构;对应第二皮带机右端右下方位置的第一皮带机右部外侧设有机架,机架上部固定安装有储料箱,储料箱呈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储料箱上部设有能由左向右输料的第一绞龙,第一绞龙左端位于第二皮带机右端下方,第一绞龙右端位于储料箱右方;储料箱下端设有能右后向前输料的第二绞龙,储料箱前侧下端设有下料方孔,机架上设有能使第二绞龙在储料箱内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
[0005]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
上述移动装置可包括前轨道板、后轨道板、前平移车、后平移车和驱动装置,对应下料方孔位置的储料箱后侧设有安装方孔,对应下料方孔下方位置的机架前侧设有前轨道板,前轨道板上设有能在其上左右移动的前平移车,对应安装方孔下方位置的机架后侧设有后轨道板,后轨道板上设有能在其上左右移动的后平移车,第二绞龙的前端安装在前平移车上,第二绞龙的后端安装在后平移车上;机架上设有能使前平移车和后平移车同步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
[0007]
上述移动装置还可包括左安装板、右安装板、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对应前轨道板和后轨道板之间位置的机架左侧设有左安装板,对应前轨道板和后轨道板之间位置的机架右侧设有右安装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从动轴、前传动链和后传动链,左安装板上前后间隔设有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从动轴安装在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内,右安装板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前侧设有前输出轴,驱动电机后侧设有后输出轴,前输出轴前端和从动轴前端通过前传动链传动连接在一起,前传动链的一端与前平移车左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前传动链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从动轴前端和前输出轴前端后与前平移车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后输出轴后端和从动轴后端通过后传动链传动连接在一起,后传动链的一端与后平移
车左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后传动链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从动轴后端和后输出轴后端后与后平移车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0008]
上述移动装置还可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对应下料方孔左端位置的储料箱上设有第一限位开关,对应下料方孔右端位置的储料箱上设有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均与驱动电机连接。
[0009]
上述移动装置还可包括主轴座,第二绞龙包括绞龙转轴、绞龙电机和绞龙叶片,对应下料方孔位置的储料箱内设有绞龙转轴,绞龙转轴前端位于储料箱前方,绞龙转轴前端外侧设有下端固定安装在前平移车上侧的主轴座,绞龙转轴绞龙转轴后端位于储料箱后方,后平移车上侧设有绞龙电机,绞龙电机的输出端与绞龙转轴后端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下料方孔和安装方孔之间位置的绞龙中部外侧设有绞龙叶片。
[0010]
上述还可包括第一轮体、第一轨道、第二轮体和第二轨道,对应支撑架中部上方位置的第二皮带机下端安装有第一轮体,对应第一轮体下端位置的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皮带机倾斜角度一致的第一轨道;对应机架左端上方位置的第二皮带机下端安装有第二轮体,对应第二轮体下端位置的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皮带机倾斜角度一致的第二轨道。
[0011]
上述直线执行机构可为电动推杆,第一轨道右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皮带机倾斜角度一致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设有能向右伸出的推动杆,推动杆右端与第二皮带机下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
[0012]
上述还可包括下料装置、出料装置、下料板和下料斜槽,第二皮带机左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第一皮带机右端下方设有出料装置;第二皮带机呈左前右后状倾斜,第二皮带机右端位于第一皮带机后方,储料箱前侧下端设有能将物料导入第一皮带机上侧的下料板,第一绞龙右端设有能将物料导入出料装置的下料斜槽。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设置第二皮带机,将多余的物料输送至储料箱;通过设置第一绞龙避免储料箱内物料堆积,并能通过第二绞龙均匀的从储料箱内导出至第一皮带机,具有高效、快速和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1为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2为附图1中移动装置的传动示意图。
[0016]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皮带机,2为第二皮带机,3为第一绞龙,4为第二绞龙,5为支撑架,6为机架,7为储料箱,8为下料方孔,9为前轨道板,10为前平移车,11为后平移车,12为左安装板,13为右安装板,14为第一轴座,15为第二轴座,16为主轴座,17为第一限位开关,18为第二限位开关,19为驱动电机,20为从动轴,21为前传动链,22为后传动链,23为第一轮体,24为第一轨道,25为第二轮体,26为第二轨道,27为电动推杆,28为下料装置,29为出料装置,30为下料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
如附图1、2所示,该均衡布料器包括支撑架5、第二皮带机2、机架6、储料箱7、第一绞龙3、第二绞龙4和能由左向右输料的第一皮带机1,第一皮带机1左部外侧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5上方设有能由左向右输料且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的第二皮带机2,支撑架5上固定安装有能使第二皮带机2沿其倾斜方向左右移动的直线执行机构;对应第二皮带机2右端右下方位置的第一皮带机1右部外侧设有机架6,机架6上部固定安装有储料箱7,储料箱7呈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储料箱7上部设有能由左向右输料的第一绞龙3,第一绞龙3左端位于第二皮带机2右端下方,第一绞龙3右端位于储料箱7右方;储料箱7下端设有能右后向前输料的第二绞龙4,储料箱7前侧下端设有下料方孔8,机架6上设有能使第二绞龙4在储料箱7内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皮带机1左端上方设有现有公知的下料装置28,如糖厂饲料车间压榨工段压榨机向布料器输送废丝的输送带,第一皮带机1右端下方设有现有公知的出料装置29,如糖厂饲料车间压榨工段向干燥工段输送废丝的绞龙;由于压榨机出废丝量相对恒定,无法满足当出料装置29的出料速度大时废丝供应,或者会造成出料装置29的出料速度小时废丝浪费,因此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当废丝需求量少时,通过直线执行机构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左移动,即下料装置28部分物料落至第一皮带机1左端,另一部分物料落至第二皮带机2左端并输送至储料箱7储存;当废丝需求量正常时,通过直线执行机构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右移动,即下料装置28全部物料落至第一皮带机1左端;当废丝需求量大时,通过直线执行机构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右移动,即下料装置28全部物料落至第一皮带机1左端的同时,通过第二绞龙4将将储料箱7内储存的物料导入其下方的第一皮带机1上;通过设置第一绞龙3,便于将物料均匀的铺设到储料箱7内,避免物料在储料箱7左部堆积;通过设置第二绞龙4,便于将储料箱7内的物料均匀的导入其下方的第一皮带机1上。根据需求,直线执行机构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可为气缸、液缸、电动推杆27等。
[0021]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均衡布料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
如附图1、2所示,移动装置包括前轨道板9、后轨道板、前平移车10、后平移车11和驱动装置,对应下料方孔8位置的储料箱7后侧设有安装方孔,对应下料方孔8下方位置的机架6前侧设有前轨道板9,前轨道板9上设有能在其上左右移动的前平移车10,对应安装方孔下方位置的机架6后侧设有后轨道板,后轨道板上设有能在其上左右移动的后平移车11,第二绞龙4的前端安装在前平移车10上,第二绞龙4的后端安装在后平移车11上;机架6上设有能使前平移车10和后平移车11同步左右移动的驱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第二绞龙4在储料箱7内的左右移动。
[0023]
如附图1、2所示,移动装置还包括左安装板12、右安装板13、第一轴座14和第二轴座15,对应前轨道板9和后轨道板之间位置的机架6左侧设有左安装板12,对应前轨道板9和后轨道板之间位置的机架6右侧设有右安装板13;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9、从动轴20、前传动链21和后传动链22,左安装板12上前后间隔设有第一轴座14和第二轴座15,从动轴20安装在第一轴座14和第二轴座15内,右安装板13上设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前侧设有
前输出轴,驱动电机19后侧设有后输出轴,前输出轴前端和从动轴20前端通过前传动链21传动连接在一起,前传动链21的一端与前平移车10左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前传动链2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从动轴20前端和前输出轴前端后与前平移车10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后输出轴后端和从动轴20后端通过后传动链22传动连接在一起,后传动链22的一端与后平移车11左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后传动链22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从动轴20后端和后输出轴后端后与后平移车11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第二绞龙4在储料箱7内缓慢的左右移动。根据需求,驱动电机19为现有公知的双轴正反电机,其型号可为xwd5-17-7.5kw;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外侧均可设有安装在右安装板13上的轴座,由此增强稳定性。
[0024]
如附图1、2所示,移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17和第二限位开关18,对应下料方孔8左端位置的储料箱7上设有第一限位开关17,对应下料方孔8右端位置的储料箱7上设有第二限位开关18;第一限位开关17和第二限位开关18均与驱动电机19连接。在使用过程,上述第一限位开关17和第二限位开关18均为接触式限位开关;驱动电机19正转时前平移车10和后平移车11同步缓慢向右移动,当第二限位开关18与前平移车10右端接触,使驱动电机19反转,此时平移车和后平移车11同步缓慢向左移动,当第一限位开关17与前平移车10左端接触,使驱动电机19正转,由此实现第二绞龙4在储料箱7的左右往复移动;即实现第二绞龙4在储料箱7内缓慢的左右往复移动。
[0025]
如附图1、2所示,移动装置还包括主轴座16,第二绞龙4包括绞龙转轴、绞龙电机和绞龙叶片,对应下料方孔8位置的储料箱7内设有绞龙转轴,绞龙转轴前端位于储料箱7前方,绞龙转轴前端外侧设有下端固定安装在前平移车10上侧的主轴座16,绞龙转轴绞龙转轴后端位于储料箱7后方,后平移车11上侧设有绞龙电机,绞龙电机的输出端与绞龙转轴后端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下料方孔8和安装方孔之间位置的绞龙中部外侧设有绞龙叶片。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第二绞龙4更加稳定可靠的工作。
[0026]
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第一轮体23、第一轨道24、第二轮体25和第二轨道26,对应支撑架5中部上方位置的第二皮带机2下端安装有第一轮体23,对应第一轮体23下端位置的支撑架5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皮带机2倾斜角度一致的第一轨道24;对应机架6左端上方位置的第二皮带机2下端安装有第二轮体25,对应第二轮体25下端位置的机架6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皮带机2倾斜角度一致的第二轨道26。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直线执行机构实现第二皮带机2沿其倾斜方向左右移动。
[0027]
如附图1、2所示,直线执行机构为电动推杆27,第一轨道24右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皮带机2倾斜角度一致的电动推杆27,电动推杆27上设有能向右伸出的推动杆,推动杆右端与第二皮带机2下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当废丝需求量少时,通过电动推杆27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左移动,即下料装置28部分物料落至第一皮带机1左端,另一部分物料落至第二皮带机2左端并输送至储料箱7储存;当废丝需求量正常时,通过电动推杆27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右移动,即下料装置28全部物料落至第一皮带机1左端;当废丝需求量大时,通过电动推杆27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右移动,即下料装置28全部物料落至第一皮带机1左端的同时,通过第二绞龙4将将储料箱7内储存的物料导入其下方的第一皮带机1上。
[0028]
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下料装置28、出料装置29、下料板和下料斜槽30,第二皮带
机2左端上方设有下料装置28,第一皮带机1右端下方设有出料装置29;第二皮带机2呈左前右后状倾斜,第二皮带机2右端位于第一皮带机1后方,储料箱7前侧下端设有能将物料导入第一皮带机1上侧的下料板,第一绞龙3右端设有能将物料导入出料装置29的下料斜槽3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下料板,便于储料箱7内的物料通过下料板导入到第一皮带机1上;当储料箱7内物料堆积满后,可通过第一绞龙3将储料箱7内的物料沿下料斜槽30导入出料装置29中;另一方面,当第一皮带机1出现故障后,通过电动推杆27使第二皮带机2整体沿其倾斜方向左移动,即下料装置28全部物料均落至第二皮带机2左端并输送至储料箱7储存并由第一绞龙3将物料经下料斜槽30导入出料装置29。
[0029]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