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及吊轨式送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0045发布日期:2021-01-05 17:4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及吊轨式送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设备的放线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就餐,而快餐店送餐慢,送错餐,取餐排队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显然,餐品虽做的快但倘若送到顾客饭桌的过程若遇到问题,会严重影响餐馆经济效益,也会耽误顾客时间,且容易造成餐馆拥挤混乱。然而送餐机器人会限制顾客的走动,在食品送达之前会与顾客有接触,无法保证送餐安全,所以急需一种高效率安全自动送餐设备;而现在的吊轨式送餐设备,其放线结构不能很好的将钢丝绳平稳、同时的放出和收卷,尤其是某些菜品汤水较足以及火锅中的浸泡在液体中的配菜,例如:火锅中的鸭血,毛肚等;那么就必须让送餐设备在整个升降过程中不能有抖动,绕卷钢丝绳要顺滑流畅;而现在的钢丝绳放线设备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给送餐设备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包括过线架,所述过线架连接有双槽放线轮,所述双槽放线轮绕卷有两组吊线;所述过线架内设置有供所述吊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双槽放线轮的两侧,用于引导所述吊线从相对方向穿出;所述吊线用于与托盘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线架内还设置有第一转向轮组和第二转向轮组,所述第一转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槽的路径上,其中一根所述吊线经由所述第一转向轮组牵引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二转向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槽的路径上,另一根所述吊线经由所述第二转向轮组牵引呈竖直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向轮组包括有第一承接转向轮和第一出口转向轮,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和所述第一出口转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位于所述双槽放线轮上方,其中一组所述吊线经由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转向至水平状态,再由所述第一出口转向轮转向至竖直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向轮组包括有第二承接转向轮和第二出口转向轮,所述第二承接转向轮和所述第二出口转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承接转向轮位于所述双槽放线轮上方,其中一组所述吊线经由所述第二承接转向轮转向至水平状态,再由所述第二出口转向轮转向至竖直状态;且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所述第一出口转向轮、第二承接转向轮和所述第二出口转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和所述第二承接转向轮相邻设置,当所述双槽放线轮放线时;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和所述第二承接转向轮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双槽放线轮包括有吊线固定孔和底槽,所述吊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吊线固定孔内,且所述吊线绕卷在所述底槽上,所述吊线固定孔至所述底槽的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吊线穿出的缺口,所述底槽的表面在所述缺口处形成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到所述双槽放线轮的圆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端到所述双槽放线轮的圆心的距离相差所述吊线的直径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接转向轮和所述第一出口转向轮之间还设置有润滑脂涂刷块,所述润滑脂涂刷块设置有通孔供所述吊线穿过,所述润滑脂涂刷块用于均匀涂抹所述吊线上的润滑油。

作为优选,所述双槽放线轮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侧盖;所述侧盖设置有抹油孔,所述吊线绕卷在所述双槽放线轮和所述侧盖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轨式送餐设备,其包括上述的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作为优选包括两组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包括过线架,过线架连接有双槽放线轮,双槽放线轮绕卷有两组吊线;过线架内设置有供吊线穿过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分别设置于双槽放线轮的两侧,用于引导吊线从相对方向穿出;吊线用于与托盘连接;使用双槽放线轮可以在单边放出两条竖直的吊线,能够实现吊线的同步上升和下降,并且通过过线架将吊线封闭润滑,防止污染、损伤;如果使用在吊轨式送餐设备上,吊线能够稳固的连接在托盘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放线架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槽放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过线架;11、第一线槽;12、第二线槽;13、第一转向轮组;131、第一承接转向轮;132、第一出口转向轮;14、第二转向轮组;141、第二承接转向轮;142、第二出口转向轮;15、润滑脂涂刷块;2、双槽放线轮;21、侧盖;211、抹油孔;22、吊线固定孔;23、底槽;24、缺口;241、第一端;242、第二端;3、吊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在现在的一些吊轨式自动送餐设备中,送餐车虽说是连接在轨道上,并沿着轨道进行移动,但是都并未考虑到其升降过程的托盘平衡问题,都是依靠软件的调试来解决,因为现有的吊轨式餐车都是偏向式设计,并非是对称式设计,并且在吊线上也是由一根总线分出四根支线以实现托盘的连接,这样非常的不稳定,托盘在上升到吊绳节点邻近放卷机构时容易发生侧倾,从而导致托盘不稳,菜品倒出;所以需要改变吊轨式送餐设备的设计,以满足托盘的上下平稳的需求。

一种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请参阅图1-图3,包括过线架1,过线架1连接有双槽放线轮2,双槽放线轮2绕卷有两组吊线3;过线架1内设置有供吊线穿过的第一线槽11和第二线槽12;第一线槽11和第二线槽12分别设置于双槽放线轮2的两侧,用于引导吊线从相对方向穿出;吊线用于与托盘连接。一个放卷轮同时放出两根钢丝绳,能够保证钢丝绳的同步上升下降,同时从方向不同的两个方向延伸出去,可以在实际装配时连接在托盘的一条棱边的两个角上,装配有对称设置的放线结构时,就可以实现四根钢丝绳连接在托盘的四个角,连接稳定。同时第一、第二线槽设置在过线架内,能够将钢丝绳全封闭在槽内,封闭润滑,防止污染损伤。在实际装配在吊轨式送餐设备上时,可以利用电机和联轴器连接两组放线结构中的双槽放线轮,实现四根吊线同时升降;放线时可以利用吊线末端吊着的托盘自身重力进行吊线拉直。

在本实施例中,过线架1内还设置有第一转向轮组13和第二转向轮组14,第一转向轮组13设置在第一线槽11的路径上,其中一根吊线3经由第一转向轮组13牵引呈竖直状态;第二转向轮组14设置在第二线槽12的路径上,另一根吊线3经由第二转向轮组呈竖直状态。竖直垂下的钢丝绳可以保证对托盘的拉动是垂直的,不会引起托盘的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轮组13包括有第一承接转向轮131和第一出口转向轮132,第一承接转向轮131和第一出口转向轮132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承接转向轮131位于双槽放线轮2上方,其中一组吊线3经由第一承接转向轮转向至水平状态,再由第一出口转向轮转向至竖直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向轮组14包括有第二承接转向轮141和第二出口转向轮142,第二承接转向轮和第二出口转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承接转向轮位于双槽放线轮上方,其中一组吊线经由第二承接转向轮转向至水平状态,再由第二出口转向轮转向至竖直状态;且第一承接转向轮、第一出口转向轮、第二承接转向轮和第二出口转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承接转向轮和第二承接转向轮相邻设置,当双槽放线轮放线时;第一承接转向轮和第二承接转向轮转动方向相反。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保证收放线的长度是一致的,让吊线末端也能出于同一水平面上。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利用了另外一种转向方式,在左侧的转向中利用了两个承接转向轮进行转向,右侧利用了一个承接转向轮进行转向,但是在实际验证中发现,这种方式因为吊线的绕卷程度不一致,所以在疲劳测试中右侧吊线的使用寿命只有左侧的一半,所以选择本申请中的方式最为恰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转向轮131和第一出口转向轮132之间还设置有润滑脂涂刷块15,润滑脂涂刷块15设置有通孔供吊线穿过,润滑脂涂刷块用于均匀涂抹吊线上的润滑油。防止吊线上可能过厚的润滑油。

在本实施例中,双槽放线轮2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侧盖21;侧盖21设置有抹油孔211,吊线绕卷在双槽放线轮和侧盖之间。能够在维修和定期检查时直接通过抹油孔进行润滑油添加和观察。

实际工作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共同配合放下四根吊线吊起餐盘。在实验中发现,在双槽放线轮2的地槽23为圆形时,升降过程中吊线在第一圈的结束与第二圈的开始处,既吊线穿出的缺口24处会有鼓包。且两个双槽放线轮2多次使用过程中很难将两个双槽放线轮2的吊线穿出的缺口24控制在同一位置。会造成餐盘先向一个方向倾斜,紧接着向反方向倾斜,最终导致有液体的菜品荡出。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双槽放线轮2包括有吊线固定孔22和底槽23,吊线3一端固定在吊线固定孔22内,且吊线绕卷在底槽上,吊线固定孔至底槽的表面设置有供吊线穿出的缺口24,缺口将底槽的外表面阻断,形成了第一端和第二端,虽然底槽的表面是平滑过渡的,但是底槽并非是正圆形,请参阅图4,第一端241处的表面低于第二端242处的表面,也就是说第一端241到双槽放线轮圆心的距离小于第二端242到双槽放线轮圆心的距离;且两者之间相差一根吊线的直径大小。通过这样的设计,在使用时吊线从缺口处伸出,然后从第一端绕卷到第二端形成第一圈,因为第一端低于第二端,使得第二圈绕线开始时在缺口处不会有凸起,能够平滑过渡;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将底槽设置为常规的圆形,那么绕卷完第一圈后,第二圈的吊线覆盖在第一圈的表层,那么在缺口处就会有小的凸起,而将第一端设置成低于第二端,那么绕卷时就不会有凸起;放线已经到了最后一圈时,就不会出现晃动;能够平稳过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轨式送餐设备,其包括上述的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组用于吊轨式送餐设备的钢丝绳放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双槽放线轮可以实现两根钢丝绳的同步上升下降;

2、侧盖装置可以实现观察部件内部,又可以良好将润滑油封闭起来;

3、第一、第二线槽将钢丝绳全封闭在槽内,封闭润滑,防止污染,损伤。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