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0596发布日期:2021-04-21 06:1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制麦卸料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


背景技术:

2.制麦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地板式、撒拉丁式、劳斯曼式以及塔式制麦四个发展阶段。自七十年代第一个塔式制麦生产线使用以来,制麦工业进入大型化和集约化时代,国外大型麦芽生产商都将塔式制麦生产工艺作为其主要制麦工艺;根据近年麦芽生产的发展形势,具有大型和集约化特点的塔式制麦工艺,是目前国内外麦芽生产新趋势和新动向。
3.目前,申请号为cn20082023323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种制麦一体机,主要应用于制麦行业的浸麦、发芽和烘干领域,它包括搅拌系统及搅拌叶的壳体,搅拌叶是由搅拌系统来驱动,搅拌叶的下方设有筛底;壳体的底部连接有通向壳体内部的通风管,上部设有排风回风管;壳体底部连接有进水管与排水管,上部的进水管处设有伸进筒体的喷淋管,喷淋管处连接有喷淋洗球;壳体的筛底处设有出料口,该实用新型虽提高了一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但底部固定筛板结构,大麦发芽结束,靠人工出料,费时费力,无法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顶部内的发芽仓,所述箱体中部和底部设有振筛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振筛装置包括筛板和设于筛板右端的震动机,所述筛板固定安装在发芽仓下端,所述筛板左端设有废料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仓和设于输送仓内的转轴,所述输送仓一端设有输送电机和出料管,所述输送电机上的输出端连接转轴,且所述转轴外侧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输送仓下端均匀设有多个筛孔,所述输送仓固定安装在筛板下端。
7.进一步的,所述发芽仓下端设有承料板,所述承料板左右两端通过滑块与箱体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承料板将大麦存放发芽仓内。
8.进一步的,所述承料板左端穿过箱体并开设有平齿,所述箱体右端设有料板电机和电机座,所述料板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上,且所述料板电机输出端连接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平齿相互啮合,通过料板电机带动承料板前后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发芽仓与筛板之间设有导料板,并固定安装在箱体左端内壁,通过导料板将发芽仓内的大麦导入到筛板右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废料口内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筛板固定连接,通过挡料板将大麦一定程度上阻挡在筛板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筛板和输送仓之间设有导料板,并固定安装在箱体左端内壁,通过
导料板将筛板上的大麦导入到输送仓右端内。
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仓右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将大麦投入到输送仓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在箱体内设置振筛装置和输送装置,通过震动机振动筛板,将发芽仓内的大麦进行初步的筛选,后通过输送仓内的螺旋叶片将其导入到出料管,在运输过程中通过筛孔进一步的过滤杂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出料,与下一个工序无缝对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料板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振筛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废料口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发芽仓;3、振筛装置;4、输送装置;11、导料板;21、承料板;22、料板电机;23、传动齿;31、筛板;32、震动机;33、废料口;41、输送仓;42、转轴;43、螺旋叶片;44、出料管;45、输送电机;211、平齿;331、挡料板;411、进料口; 412、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着重参照附图1

6,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包括箱体1和设于箱体1顶部内的发芽仓2,所述箱体1中部和底部设有振筛装置3和输送装置4,所述振筛装置3包括筛板31和设于筛板31右端的震动机32,所述筛板31固定安装在发芽仓2下端,所述筛板31左端设有废料口33,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仓41和设于输送仓41 内的转轴42,所述输送仓41一端设有输送电机45和出料管44,所述输送电机45上的输出端连接转轴42,且所述转轴42外侧设
有螺旋叶片43,所述输送仓41下端均匀设有多个筛孔412,所述输送仓 41固定安装在筛板31下端。
27.请再次着重参照附图1、2,所述发芽仓2下端设有承料板21,所述承料板21左右两端通过滑块与箱体1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承料板21将大麦存放发芽仓2内;所述承料板21左端穿过箱体1并开设有平齿211,所述箱体1右端设有料板电机22和电机座,所述料板电机22固定安装在电机座上,且所述料板电机22输出端连接传动齿 23,所述传动齿23与平齿211相互啮合,通过料板电机22带动承料板21前后移动;通过发芽仓2将大麦进行发芽处理后,根据大麦的多少将承料板21通过料板电机22缓慢的移动,将大麦投入到筛板 31上,实现自动化卸料。
28.请再次着重参照附图1、4、5,所述发芽仓2与筛板31之间设有导料板11,并固定安装在箱体1左端内壁,通过导料板11将发芽仓2内的大麦导入到筛板31右端上;所述废料口33内设有挡料板 331,所述挡料板331与筛板31固定连接,通过挡料板331将大麦一定程度上阻挡在筛板31上;所述筛板31和输送仓41之间设有导料板11,并固定安装在箱体1左端内壁,通过导料板11将筛板31上的大麦导入到输送仓41右端内;所述输送仓41右端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11,通过进料口411将大麦投入到输送仓41内,通过导料板11 将工序进行无缝连接,提高加工质量。
2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30.一种新型自动卸料制麦箱,在发芽仓2内的大麦需要卸料时,通过料板电机22上的传动齿23带动平齿211,将承料板21缓慢的向后移动,同时,导料板11将大麦导入到筛板31右端,通过震动机 32将大麦进行初步的筛选,此时,导料板11将大麦导入到输送仓41 右端内,通过输送电机45带动转轴42上的螺旋叶片43缓慢的将大麦输送到出料管44内,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筛孔412进一步的筛选杂质。
31.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