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2172发布日期:2021-04-06 12:1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封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采用编织袋包装后需要封口,因为有些产品是粉料,采用常用的线扎封口,容易泄漏,因此生产中对于粉料一般采用热熔封口,对袋口带胶条的包装袋进行封口,而如何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热熔封口的效率,对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采用加热传送链条进行封口,封口质量好,高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包括支撑并传输包装袋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上方沿所述皮带机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初级传送链条、加热链条、定型传送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传送链条、所述加热链条、所述定型传送链条均为两条水平相对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的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传送链条、所述加热链条、所述定型传送链条通过链传动同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传送链条、所述加热链条、所述定型传送链条相对于所述皮带机的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链条的每个链结设置有电加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包括支承并传输包装袋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上方沿所述皮带机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初级传送链条、加热链条、定型传送链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对于封口内侧有胶条的包装袋,能够很好地进行热熔封口,提高了产品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皮带机、2——初级传送链条、3——加热链条、4——定型传送链条、5——电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包括支撑并传输包装袋的皮带机1,所述皮带机1的上方沿所述皮带机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初级传送链条2、加热链条3、定型传送链条4。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皮带机1向前传输包装袋,包装袋的封口进入所述初级传送链条2,所述初级传送链条2、所述加热链条3、所述定型传送链条4的速度和所述皮带机1的速度相等,当包装袋进入所述加热链条3时,包装袋封口内侧的胶条被加热,然后在所述定型传送链条4挤压作用下,软化的胶条把包装袋的封口粘在一起;为使封口美观,胶条的熔点低于包装袋的熔点。

所述初级传送链条2、所述加热链条3、所述定型传送链条4均为两条水平相对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的链条,这样就可以夹住包装袋的封口随袋前进,并利于封口进行。

所述初级传送链条2、所述加热链条3、所述定型传送链条4通过链传动同步连接,便于在同一个电机驱动下,所述初级传送链条2、所述加热链条3、所述定型传送链条4的速度相等。

所述初级传送链条2、所述加热链条3、所述定型传送链条4相对于所述皮带机1的高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包装袋。

所述加热链条3的每个链结设置有电加热板5,所有所述电加热板5通过导线串联,最后与电源连接。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并传输包装袋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上方沿所述皮带机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初级传送链条、加热链条、定型传送链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传送链条、所述加热链条、所述定型传送链条均为两条水平相对设置且转动方向相反的链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传送链条、所述加热链条、所述定型传送链条通过链传动同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传送链条、所述加热链条、所述定型传送链条相对于所述皮带机的高度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链条的每个链结设置有电加热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封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装袋的热熔封口装置,其包括支撑并传输包装袋的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上方沿所述皮带机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初级传送链条、加热链条、定型传送链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对于封口内侧有胶条的包装袋,能够很好地进行热熔封口,提高了产品包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