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深冷转运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3305发布日期:2021-10-27 18:5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深冷转运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样本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深冷转运罐。


背景技术:

2.低温样本因其实验区域和使用区域的不同,经常需要转运,又由于低温样本在低温环境才能保持应有的活性、不影响后续使用,转运时需要储存在冻存管中,并借助特殊的低温转运罐,现有的每种转运罐一般只能转运一种类型的冻存管,容积不同的冻存管长度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转运罐才能转运,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转运不同长度冻存管的便携式深冷转运罐。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便携式深冷转运罐,内部放置冻存管,其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置放组件;置放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上置放架、下置放架、上置放板、下置放板,上置放架与下置放架之间设置有上短套管;放置短冻存管时,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之间设置有下短套管,上置放板与下置放板之间设置有长套管;放置长冻存管时,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通过下短套管、长套管配合连接,上置放板贴合下置放板设置。
6.优选的,上置放架和下置放架上均开设有若干直径不小于冻存管外径的置放孔,且两者的置放孔相正对设置。
7.优选的,置放组件还包括位于下置放板下方的底板,底板设置在罐体内底面上,下置放板与底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
8.优选的,上置放板和下置放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液氮防溅孔。
9.优选的,支撑柱与下置放板可拆卸连接,下置放板与底板及罐体内底面之间设置有液氮吸附剂。
10.优选的,置放组件还包括连接柱,上短套管、下短套管、长套管均套设在连接柱上。
11.优选的,罐体顶部敞开,设置有上盖,上盖朝向罐体的一面设置有塞体、背向罐体的一面设置有盖提手,塞体位于罐体内部。
12.优选的,上盖边缘向下延伸有一圈环形凸起,上盖与罐体外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形状与上盖的环形凸起相适配。
13.优选的,罐体底部还设置有底座。
14.优选的,罐体外壁转动连接有罐提手。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放置短冻存管时,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使用下短套管连接;放置长冻存管时,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使用下短套管、长套管配合连接。由于下短套管的长度小于其自身与长条管的长度和,所以在放置短冻存管时,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之间的距离较小,放置长冻存管时,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
之间的距离较大,能够根据不同长度的冻存管调整下置放架与上置放板之间的距离,实现一个转运罐能够转运两种长度的冻存管,相对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图1为便携式深冷转运罐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纵向剖视图。
19.图4为放置短冻存管时,除支撑柱、底板之外的置放组件的安装方式图,其中安装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安装。
20.图5为放置长冻存管时,除支撑柱、底板之外的置放组件的安装方式图,其中安装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安装。
21.图6为置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下置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上置放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记:罐体1、上盖11、塞体111、盖提手112、环形凸起113、连接座12、底座13、罐提手14、置放组件2、上置放架21、下置放架22、置放孔201、第一连接孔221、上置放板23、第二连接孔231、下置放板24、液氮防溅孔202、上短套管25、下短套管26、长套管27、底板28、支撑柱29、连接柱210、液氮吸附剂3。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请参看图1至图5,一种便携式深冷转运罐,内部放置冻存管,其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内的置放组件2,用于置放冻存管;置放组件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的上置放架21、下置放架22、上置放板23、下置放板24,冻存管由上置放架21、下置放架22固定,冻存管的底部抵接在上置放板23的上表面,上置放架21与下置放架22之间设置有上短套管25,上短套管25竖直设置;放置短冻存管时,下置放架22与上置放板23之间设置有下短套管26,下短套管26也竖直设置,上置放板23与下置放板24之间设置有长套管27,长套管27同样竖直设置;放置长冻存管时,下置放架22与上置放板23通过下短套管26、长套管27配合连接,上置放板23贴合下置放板24设置。
28.请参看图6至图7,进一步的,上置放架21和下置放架22上均开设有10~20个直径不小于冻存管外径的置放孔201,且两者的置放孔201相正对设置,冻存管由上至下依次穿入上置放架21和下置放架22的置放孔201内固定。
29.请参看图3至图6,进一步的,置放组件2还包括位于下置放板24下方的底板28,底板28粘接在罐体1内底面上,下置放板24与底板28之间设置有支撑柱29,其与底板28固定连接。
30.请参看图6、图8,进一步的,上置放板23和下置放板24上均上开设有6~10个液氮
防溅孔202,用于防止液氮进入罐体1内部发生飞溅。
31.请参看图3、图6,进一步的,下置放板24中心开设有螺纹孔,支撑柱29的一端设置有与该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支撑柱29与下置放板24螺纹连接,下置放板24与底板28及罐体1内底面之间设置有液氮吸附剂3。安装时,先将底板28和支撑柱29粘接固定在罐体1内底面上,再放置液氮吸附剂3,最后将下置放板24与支撑柱29螺纹连接,将液氮吸附剂3固定在置放板与底板28及罐体1内底面之间;需要更换液氮吸附剂3时,将下置放板24与支撑柱29拆离,更换液氮吸附剂3后,再将下置放板24与支撑柱29螺纹连接。
32.请参看图3、图6至图8,进一步的,上置放架21边缘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下置放架22边缘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21,上置放板23边缘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1,连接螺纹孔、第一连接孔221、第二连接孔231三者均相正对设置,置放组件2还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柱210,上短套管25、下短套管26、长套管27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连接柱210上。第一连接螺纹孔的孔径小于上短套管25的外径,连接柱210的一端纵向开设有第二连接螺纹孔,上置放架21位于连接柱210上方,并与连接柱210通过螺纹杆连接,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221、第二连接孔231将上置放架21与连接柱210连接,上置放架21的下表面与上短套管25的一端接触;第一连接孔221的孔径大于连接柱210的直径、小于上短套管25和下短套管26的外径,连接柱210穿入第一连接孔221且与下置放架22不连接,上短套管25的另一端与下置放架22的上表面接触,下置放架22的下表面和下短套管26的一端接触;第二连接孔231的孔径大于连接柱210的直径、小于下短套管26和长套管27的外径,下置放板24始终与连接柱210的一端固定连接,放置短冻存管时,连接柱210穿入第二连接孔231且与上置放板23不连接,下短套管26的另一端与上置放板23的上表面接触,上置放板23的下表面与长套管27的一端接触。连接柱210的长度大于长套管27的长度、上置放板23的厚度、下短套管26的长度三者之和,小于长套管27的长度、上置放板23的厚度、下短套管26的长度、下置放架22的厚度、上短套管25的长度五者之和。上置放架21、下置放架22、上置放板23、上短套管25、下短套管26均能够拆卸。
33.请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的,罐体1顶部敞开,设置有上盖11,上盖11朝向罐体1的一面设置有塞体111、背向罐体1的一面设置有盖提手112,塞体111位于罐体1内部,塞体111使用泡沫类材料,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提手用于方便提起上盖11。上盖11与塞体111、盖提手112通过双头螺柱连接。
34.请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的,上盖11边缘向下延伸有一圈环形凸起113,防止冷凝水聚集在上盖11内表面上并流至罐体1底部,影响液氮吸附剂3的功效,上盖11与罐体1外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的形状与上盖11的环形凸起113相适配,上盖11外表面的冷凝水沿环形凸起113的外表面依次流至连接座12的外表面、罐体1外表面。
35.请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的,罐体1底部外壁还设置有底座13,起到二次保温隔热的作用。
36.请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的,罐体1外壁转动连接有罐提手14,罐提手14与罐体1径向旋转方向相同,便于提起罐体1。
37.请参看图4至图6,进一步的,上短套管25、下短套管26、长套管27的内径、外径均相同,上短套管25、下短套管26、长套管27均不少于三个,长套管27、连接柱210、连接孔数量相同。
38.进一步的,罐体1为真空罐体,其能够其内减少超低温介质的挥发。充装介质为液氮时,本转运罐能够在

135℃~

196℃维持一段时间,其样本冻存管的保存条件为

135℃之下。
39.本装置各个部件尺寸适用于2ml冻存管,即上述短冻存管,及5ml冻存管,即上述长冻存管。
40.本装置还能够转运冻存盒,将上置放架21、下置放架22、上短套管25、下短套管26拆离,将冻存盒放置在上置放板23上表面。
41.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