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专用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7391发布日期:2021-05-11 17:1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专用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站机组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专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泵站机组大修项目一般主要包括主机组拆卸、安装、测量、耐压试验、起重吊装、焊接、培训等。专业性强、内容繁多、工序复杂。在实施期间必须严格按规程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严把监测复检重量关,把握安装重量的关键要素,如固定部分的同心度、高程,转动部分的轴线摆度、垂直度、水平度、间隙等。

泵站主厂房从上至下布置依次为电机层、联轴层、出水流道层、水泵层。叶轮室处于泵站主厂房水泵层,水泵层层高为2.22m,操作空间较小,大型叉车等机械设备无法从吊物孔进入水泵层施工作业,叶轮检修困难。叶轮直径为3150mm,重量8t,叶轮头体积大重量大,小型叉车臂长不够,没有叶轮头专用拆移工具,无法对叶轮移出泵室进行检修。

按照传统检修工艺,需要将机组电机、水泵固定部件、转动部件全部吊出后方可吊出叶轮头,使得大修周期较长、费用消耗较高、厂家技术服务费用较大,而且大修后的同心度、高程、轴线摆度、垂直度、水平度、间隙等参数需要重新调试,难度大,为解决这些困难,需加工制造专用工具对叶轮头进行移出、回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专用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以往操作空间较小大型叉车等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的问题,解决了以往维修工序复杂、大修周期较长、费用消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专用装置,包括电机层、联轴层、出水流道层和水泵层,电机层内设电动机,联轴层内设联轴法兰和顶盖,水泵层内设叶轮组件,叶轮组件下部为进水流道,上部为出水流道,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轮外壳、叶轮头、叶片、导水帽、下盖和伸缩节,电动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法兰与水泵轴顶部相连,水泵轴底部通过泵轴法兰与叶轮头相连,还包括:

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设在联轴层内,安装在联轴法兰和顶盖之间,用于对水泵轴顶进行下降和举升;

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移动托盘车和导轨组件,所述移动托盘车用于对叶轮头进行承托,所述导轨组件用于对移动托盘车进行承托,所述导轨组件安装在伸缩节上;

龙门吊,所述龙门吊设在导轨组件的另一侧上方,用于对移动托盘车和叶轮头进行起吊。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放置在顶盖开口上方水泵轴两侧的两个支撑架,两支撑架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每个支撑架上分别焊接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与联轴法兰相抵。

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根长导轨,两根长导轨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两根长导轨的一端分别放置在伸缩节上,伸缩节外的长导轨通过若干根支撑柱垫平,移动托盘车在两根长导轨上移动。

所述龙门吊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手拉葫芦。

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方法,拆掉叶轮外壳,将伸缩节下降至最低,拆除导水帽,拆除叶轮头下盖,将两根长导轨的一端分别放置在伸缩节上,伸缩节外的长导轨通过若干根支撑柱垫平,将移动托盘车放置在长导轨上并移动至叶轮头底部,在长导轨的另一端安装龙门吊,在顶盖和联轴法兰之间安装举升组件,拆除联轴法兰螺栓,举升组件带动水泵轴及叶轮头下落直至叶轮头平稳放至在移动托盘车上后停止下落,拆除泵轴法兰与叶轮头之间螺栓,举升组件再举升带动水泵轴复位,通过手拉葫芦将移动托盘车和叶轮头沿两根长导轨移动至龙门吊下方,龙门吊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手拉葫芦将移动托盘车和叶轮头提起,拆除两根长导轨及支撑柱,龙门吊再将移动托盘车和叶轮头放至地面上,拆除龙门吊,将移动托盘车和叶轮头移动至安装间吊物孔处,通过行车起吊叶轮头进行维修。

拆除导水帽,拆除叶轮头下盖时,将导水帽和叶轮头下盖放置在进水流道内暂存。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放置在顶盖开口上方水泵轴两侧的两个支撑架,两支撑架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每个支撑架上分别焊接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与联轴法兰相抵。

拆除联轴法兰螺栓后,在联轴法兰上再安装安全螺栓,所述安全螺栓的直径小于螺栓孔的孔径,安全螺栓的长度大于联轴法兰的厚度。

所述移动托盘车底部通过行走轮或若干根钢管进行移动。

所述两根长导轨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的专用装置,颠覆了传统的检修工艺,电动机和水泵轴等部件无需吊出,只需拆掉叶轮外壳,拆除导水帽,拆除叶轮头下盖,通过举升组件、平移组件和龙门吊的配合,就可将叶轮头移出叶轮室进行检修,维修工序简单,大修周期短,费用消耗低,实用方便,操作简单,使大修后的机组摆度更小、更加平稳、高效运行,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叶轮组件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举升组件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层,2、联轴层,3、出水流道层,4、水泵层,5、电动机,6、联轴法兰,7、顶盖,8、进水流道,9、出水流道,10、叶轮外壳,11、叶轮头,12、叶片,13、导水帽,14、下盖,15、伸缩节,16、水泵轴,17、泵轴法兰,18、移动托盘车,19、龙门吊,20、支撑架,21、千斤顶,22、长导轨,23、支撑柱,24、手拉葫芦,25、安全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专用装置,包括电机层1、联轴层2、出水流道层3和水泵层4,电机层1内设电动机5,联轴层2内设联轴法兰6和顶盖7,水泵层4内设叶轮组件,叶轮组件下部为进水流道8,上部为出水流道9,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轮外壳10、叶轮头11、叶片12、导水帽13、下盖14和伸缩节15,电动机5的电机轴通过联轴法兰6与水泵轴16顶部相连,水泵轴16底部通过泵轴法兰17与叶轮头11相连,还包括:

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设在联轴层2内,安装在联轴法兰6和顶盖7之间,用于对水泵轴16顶进行下降和举升;

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移动托盘车18和导轨组件,所述移动托盘车18用于对叶轮头11进行承托,所述导轨组件用于对移动托盘车18进行承托,所述导轨组件安装在伸缩节15上;

龙门吊19,所述龙门吊19设在导轨组件的另一侧上方,用于对移动托盘车18和叶轮头11进行起吊。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放置在顶盖7开口上方水泵轴16两侧的两个支撑架20,两支撑架20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每个支撑架20上分别焊接千斤顶21,千斤顶21的顶部与联轴法兰6相抵。两千斤顶21同步动作,可以带动水泵轴16下降和上升。

所述导轨组件包括两根长导轨22,两根长导轨22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两根长导轨22的一端分别放置在伸缩节15上,伸缩节15外的长导轨22通过若干根支撑柱23垫平,移动托盘车18在两根长导轨22上移动。

所述龙门吊19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手拉葫芦24。

泵站机组大修叶轮移出回装方法,拆掉叶轮外壳10,将伸缩节15下降至最低,拆除导水帽13,拆除叶轮头下盖14,将两根长导轨22的一端分别放置在伸缩节15上,伸缩节15外的长导轨22通过若干根支撑柱23垫平,将移动托盘车18放置在长导轨22上并移动至叶轮头11底部,在长导轨22的另一端安装龙门吊19,在顶盖7和联轴法兰6之间安装举升组件,拆除联轴法兰6螺栓,举升组件带动水泵轴16及叶轮头11下落直至叶轮头11平稳放至在移动托盘车18上后停止下落,拆除泵轴法兰17与叶轮头11之间螺栓,举升组件再举升带动水泵轴16复位,通过手拉葫芦24将移动托盘车18和叶轮头11沿两根长导轨22移动至龙门吊19下方,龙门吊19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手拉葫芦24将移动托盘车18和叶轮头11提起,拆除两根长导轨22及支撑柱23,龙门吊19再将移动托盘车18和叶轮头11放至地面上,拆除龙门吊19,将移动托盘车18和叶轮头11移动至安装间吊物孔处,通过行车起吊叶轮头进行维修。

拆除导水帽13,拆除叶轮头下盖14时,将导水帽13和叶轮头下盖14放置在进水流道8内暂存。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放置在顶盖7开口上方水泵轴16两侧的两个支撑架20,两支撑架20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每个支撑架20上分别焊接千斤顶21,千斤顶21的顶部与联轴法兰6相抵。

拆除联轴法兰6螺栓后,在联轴法兰6上再安装安全螺栓25,安全螺栓25防止千斤顶21失效时水泵轴16下落无法控制,以保证安全,所述安全螺栓25的直径小于螺栓孔的孔径,安全螺栓25的长度大于联轴法兰6的厚度,以预留活动空间。安全螺栓25最后需要拆除,重新更换原有螺栓。

所述移动托盘车18底部通过行走轮或若干根钢管进行移动。

所述两根长导轨22之间通过角钢焊接固连,增加整体结构强度。

拆除叶轮头准备工艺:

(1)拆卸叶轮外壳;

(2)抬升压环,拆出盘根;

(3)将伸缩节压至最底处;

(4)拆导水帽,将导水帽用手拉葫芦放至进水流道内暂存;

(5)拆叶轮头下盖,将叶轮头下盖放至进水流道内暂存;

(6)将两根长导轨沿进出水方位放至伸缩节上,通过角钢连接两根长导轨;

(7)泵室外的长导轨用支撑柱垫平;

(8)用手拉葫芦将移动托盘车移至叶轮头正下方;

(9)准备工序完成。

举升组件使用工艺:

(1)拆除联轴层填料函;

(2)将两个支撑架沿进出水方位放至顶盖开口处,用角钢连接两个支撑架并焊接牢固;

(3)安装千斤顶,焊接牢固,千斤顶的顶部与联轴法兰相抵;

(4)两个千斤顶同时顶升,受力后拆联轴法兰螺栓;

(5)安装安全螺栓;

(6)下落千斤顶,同时观察叶轮头位置,待叶轮头平稳放至移动托盘车上,千斤顶停止下落;

(7)拆除泵轴法兰与叶轮头之间螺栓;

(8)叶轮头与水泵轴脱离后,顶升千斤顶,将水泵轴升起至原位;

(9)叶轮头下落到位。

叶轮头移出工艺:

(1)将手拉葫芦连接至移动托盘车上;

(2)拉动手拉葫芦将移动托盘车连同叶轮头沿长导轨拖出叶轮室;

(3)在长导轨另一侧上方安装龙门吊;

(4)继续拖动移动托盘车连同叶轮头至龙门吊下方;

(5)在龙门吊四个方位上挂手拉葫芦,并连接移动托盘车;

(6)拉动手拉葫芦将移动托盘车连同叶轮头提起;

(7)拆除两根长导轨及支撑柱,将两根长导轨及支撑柱移除龙门吊下方;

(8)在移动托盘车下方放φ50钢管若干;

(9)放手拉葫芦将移动托盘车和叶轮头重量全部落至钢管后,拆掉手拉葫芦;

(10)拆除龙门吊,将移动托盘车连同叶轮头用钢管运至安装间吊物孔处;

(11)行车起吊叶轮头,叶轮头移出回装工具使用完成。

叶轮头回装工艺:

叶轮头按照移出工艺相反的顺序进行回装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