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6583发布日期:2021-09-29 01:0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存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品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布匹作为纺织品的片材类产品,其在加工完成后,成品布匹原料通常卷绕为筒状进行销售和存储。织物受其面料特性的影响,许多织物布匹的存储都具有防压、防摩、防潮、通风等要求。特别是一些昂贵脆弱的布匹,更是对存放环境和方式具有较高的要求。
3.现在大部分织物布匹的存放都是基于货架进行逐层的堆叠,对于要求较多的织物最多采用单层放置的方式,并无更好的存储设施和条件。对于放置,甚至是堆叠的织物卷,其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织物卷的下部分承重受压,长时间存储对具有蓬松结构、表面有绒面等特点的面料造成明显的影响,造成布料展开后不均匀,表面的光泽度和质感在视觉上存在明显的变化。
4.其二,布料堆叠后彼此压迫,造成织物卷变形,甚至在表层织物上具有明显压痕,在后续上机的加工工艺中(例如裁片等),对加工精度和机料配合的流畅性都有不利影响。
5.其三,布料堆叠在一起,非常不利于通风,且一旦其中某一布料生霉招虫,不但难以分辨和及时发现,而且很容易蔓延到临近接触的布料,造成严重的损失。
6.其四,现有的布料卷存储方式,让堆放及拿取操作都非常麻烦和费力,特别对于翻找对应布料,或者需要拿出底层布料的情况,问题尤为突出。
7.其五,对于大量布匹卷材的存储,现有的存储设施(主要指货架)一般都是成排设置,每排存储设施之间都需要留出用于巡检、查找、堆放、取料用的必要通道,这样一来仓库的平面空间的利用效果就比较低。同时由于身高的局限,织物卷材也不能放置的过高,因此仓库的高度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存在瓶颈,造成仓库对于织物的整体存储能力无法突破现有的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储存装置,它使卷材之间存在间隔且便于调整位置,在防压、防摩、防潮、通风、防虫防霉等存储要求上均实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高质量、高容纳量的织物存储管理。
9.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纺织品储存装置,包括多个柜厢,所述柜厢的下方设置直线轨道,所述柜厢与直线轨道直线行程配合,多个所述柜厢宽度的总和至少比直线轨道的长度少0.6m,所述柜厢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前板和背板,所述前板的里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背板的里侧固定安装有配合板,所述安装板和配合板上分别固定有环形导轨机构,两个所述环形导轨机构相对对称设置,所述环形导轨机构上配合有沿其回型滑动的滑座,所述滑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外端铰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
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与安装板或配合板垂直设置,所述立杆远离摆动杆的一端固定有走珠头,所述安装板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第一回形槽,所述配合板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第二回形槽,所述第一回形槽和第二回形槽分别设置在同侧的环形导轨机构的外部,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环形导轨机构的走珠头位于第一回形槽内,固定在配合板上的环形导轨机构的走珠头位于第二回形槽内,所述第一回形槽或第二回形槽的外侧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所述安装板一侧的摆动杆末端固定有锁件,所述配合板一侧的摆动杆末端固定有芯杆,所述芯杆与安装板相邻的一端与锁件锁定配合。
10.所述连通槽设置在配合板的边侧,所述连通槽的高度为0.8m

1.5m,所述连通槽设置在摆动杆位于延伸杆上方的一侧。
11.所述直线轨道为两条,且分别设置在柜厢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位置,所述直线轨道底部的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翼板,所述翼板上设置多个贯穿孔,所述直线轨道居中的设有与其长度方向相一致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为截面是v型,所述前板的底部和背板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与轨道槽相配合的轨道轮。
12.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链轮,所述下链轮与前板上的轨道轮同轴固定,所述下链轮的上方设有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下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前板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手轮,所述下手轮与第二主动链轮同轴固定。
13.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顶侧及背板顶侧固定连接,所述柜厢的四角边缘处分别设置挂杆,所述挂杆的一端固定在背板的里侧端面,所述挂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板的里侧端面,所述挂杆上挂有挡帘。
14.所述顶板上居中的设置排风扇。
15.所述安装板与前板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配合板与背板之间设有第二挡板。
16.所述环形导轨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将环形导轨机构固定在安装板或配合板上,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回型导轨,所述回型导轨为竖直方向为长度方向的腰型,所述滑座与回型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架的顶端设有与其转动安装的驱动皮带轮,在安装架的底端设有从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上缠绕有传动皮带,所述滑座的内端固定在传动皮带上,两个所述驱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驱动轴,所述安装板背离环形导轨机构的外侧端面的上部设有上链轮,所述驱动轴的外端贯穿安装板且与上链轮固定,所述上链轮的下方设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上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前板的外侧转动安装有上手轮,所述上手轮与第一主动链轮同轴固定。
17.所述锁件包括锁套,所述锁套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一侧的摆动杆上,所述锁套内设置圆柱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垂直,所述锁套的内端端面上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内腔的内径,所述锁套的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内腔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条形孔靠近通孔的一端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沿内腔周面延伸,所述弧形孔远离第一条形孔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条形孔并列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内端位于第一条形孔的中部,所述内腔内设有与其截面大小相适应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能够沿着内腔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所述滑动块与通孔相邻的一端固定有销杆,所述销杆自通孔贯穿且外端暴露在外部,所述滑动块上设有自第一条形孔或弧形孔或第二条形孔贯穿的把手,所述内腔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销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外端抵靠在滑动块上,所述芯杆的长度方
向与底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芯杆与安装板相邻的一端设有销槽,所述销杆与销槽活动插接。
18.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装置对织物卷材进行存储,不但在高度空间、平面空间的存储容纳量得到了突破,而且基于悬挂可轮回转动的放置特点,使卷材之间存在间隔且便于调整位置,在防压、防摩、防潮、通风、防虫防霉等存储要求上均实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高质量、高容纳量的织物存储管理。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上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单个柜厢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的单个柜厢的组件拆分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环形导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图5的a部放大图。
25.图7是本发明单个柜厢的摆动杆外展状态示意图。
26.图8是本发明图7的b部放大图。
27.图9是本发明单个柜厢的摆动杆不外展状态示意图。
28.图10是本发明图9的c部放大图。
29.附图中所示标号:1、直线轨道;2、翼板;3、轨道槽;4、柜厢;5、底板;6、前板;7、背板;8、轨道轮;9、顶板;10、挂杆;11、排风扇;12、安装板;13、配合板;14、环形导轨机构;15、安装架;16、回型导轨;17、滑座;18、驱动皮带轮;19、从动皮带轮;20、传动皮带;21、驱动轴;22、延伸杆;23、摆动杆;24、立杆;25、走珠头;26、第一回形槽;27、第二回形槽;28、连通槽;29、锁件;30、锁套;31、第一条形孔;32、弧形孔;33、第二条形孔;34、滑动块;35、销杆;36、把手;37、压缩弹簧;38、芯杆;39、上链轮;40、第一主动链轮;42、第二主动链轮;43、上手轮;44、下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31.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32.实施例1:一种纺织品储存装置如图1

10所示,本装置打破了现有固定货架的局限,而设计为可移动的结构,主要包括安装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条直线轨道1,所述直线轨道1为平行设置,用以在两侧实现承重和约束行程。基于应用于存储,以低成本及耐用为出发点,使用的直线轨道1为钢轨,所述直线轨道1底部的两侧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翼板2,所述翼板2上设置多个贯穿孔,用于使用
螺栓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直线轨道1居中的设有与其长度方向相一致的轨道槽3,所述轨道槽3为截面是v型的槽,结构简单,承重好,耐用结实。
33.所述直线轨道1的上方设有能够与其配合,沿着直线轨道1实现直线行程的柜厢4,所述柜厢4的长度方向与直线轨道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两根所述直线轨道1分别位于柜厢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柜厢4的两侧为敞口的开放式结构,方便在其左右两侧进行查看和翻找,在同一组直线轨道1上的柜厢4设置有多个。
34.为了实现平面空间的最大化利用,直线轨道1的长度可以与所处仓储空间的地面长/宽相匹配,也可以与针对本装置所划分存储区域的长度相匹配,而在一组直线轨道1上的柜厢4,满足所有柜厢4的宽度之和比直线轨道1的长度小,且二者的差值应当不小于0.8m,最好是1.2

1.8m,从而可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柜厢4之间,或者两端的柜厢4的外部构成一条操作通道,满足装卸面料卷材的空间需求。
35.基于上述的双轨单排柜厢4的结构,能够自由的改变柜厢4在直线轨道1上的位置,当需要对某一柜厢4内的布料卷材进行翻找、巡检、装卸的时候,将其他柜厢4并列紧靠,仅使目标柜厢4一侧,或者两侧与相邻柜厢4间隔出可以过人和装卸的操作通道即可。这种布局方式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平面空间,可以实现对柜厢4最大容量的配置,节约了现有固定货架之间的通道空间,相比之前一架一通道的布局,本装置能实现柜厢4并列紧靠的排列,几乎能够实现翻倍的容纳量。
36.具体的,所述柜厢4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为矩形的条形板,所述底板5的长度方向与直线轨道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直线轨道1位于底板5两端的下方,所述底板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前板6,所述底板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背板7,其控制组件均安装在前板6上,这样通过将前板6暴露在走廊一侧,就可以对柜厢4进行操作,而背板7上不设置操作的组件或机构,可放置在里头,不影响使用。
37.所述前板6的底部和背板7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轨道轮8,所述轨道轮8与轨道槽3相配合,实现柜厢4沿着直线轨道1的行走。
38.所述底板5的上方设置顶板9,所述顶板9与底板5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顶板9的两端分别与前板6顶侧及背板7顶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9、底板5、前板6、背板7共同形成一个方形框结构,两侧敞开,便于查看和操作。所述柜厢4的四角边缘处分别设置挂杆10,所述挂杆10的一端固定在背板7的里侧端面,所述挂杆10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板6的里侧端面,所述挂杆10上挂有挡帘,所述挡帘为柔性布料帘,所述挡帘的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挂环,所述挂环用于套挂在挂杆10上,方便挡帘拉拽滑动,挡帘的大小与柜厢4两侧的敞口相适应,与柜厢4的框型结构一起实现了对柜厢4内部空间的全包围遮挡,相比现有的敞开式货架,能够更好的遮光挡尘,避免光照变色、积尘等不良问题。同时相对全封闭的储柜则更加简洁省料,更为优势的是这种拉帘的结构,能方便暴露出几乎所有的侧面空间,对于整根长度较长的布卷,即方便查看,也方便装卸。如果是现有的储柜结构,无论是对开门还是推拉门,都不可能具有将侧面完全暴露的敞门效果,则对于整根布卷的上下料及观察,就带来了麻烦。
39.所述顶板9上居中的设置排风扇11,用于将提高柜厢4内部的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流通,提高通风效果。
40.所述前板6的里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所述背板7的里侧固定安装有配合板13,所述安装板12与前板6之间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安装板12与前板6之间的空间封
闭,方便对内部机械传动结构及组件进行保护,所述配合板13与背板7之间设有第二挡板,同样的所述第二挡板将配合板13与背板7之间的空间封闭,美观且对行走件进行保护。
41.所述安装板12和配合板13上分别固定有环形导轨机构14,两个所述环形导轨机构14相对对称设置,所述环形导轨机构14具体包括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用于安装传动组件,并将环形导轨机构14固定在安装板12或配合板13上,所述安装架15为竖直方向为长度方向的腰型架,所述安装架15上安装有回型导轨16,所述回型导轨16为竖直方向为长度方向的腰型,所述回型导轨16上等距的设有12个滑座17,所述滑座17与回型导轨16采用现有结构常见的环形导轨结构,所述安装架15的顶端设有与其转动安装的驱动皮带轮18,在安装架15的底端设有从动皮带轮19,所述驱动皮带轮18和从动皮带轮19上缠绕有传动皮带20,所述滑座17的内端固定在传动皮带20上,通过传动皮带20带动行程。
42.两个所述驱动皮带轮18之间安装有驱动轴21,所述驱动轴21与两个驱动皮带轮18通过键连接固定,实现对两侧的驱动皮带轮18的同步转动。
43.所述滑座1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杆22,所述延伸杆22的长度方向与滑座17的行程方向垂直,所述延伸杆22的外端铰接有摆动杆23,所述摆动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杆24,所述立杆24与安装板12或配合板13垂直设置,所述立杆24的外端与摆动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24远离摆动杆23的一端固定有走珠头25,所述安装板12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第一回形槽26,所述配合板13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第二回形槽27,所述第一回形槽26和第二回形槽27分别设置在同侧的环形导轨机构14的外部,固定在安装板12上的环形导轨机构14的走珠头25位于第一回形槽26内,固定在配合板13上的环形导轨机构14的走珠头25位于第二回形槽27内。
44.所述配合板13的边侧设有连通槽28,所述连通槽28为弧形槽,所述连通槽28的一端与第二回形槽27连通,连通槽28半通槽结构且其外端在配合板13的外侧侧边设置有槽口,通过连通槽28能够给出走珠头25的向外脱离第二回形槽27的通道,让摆动杆23向外翻转,离开第二回形槽27对其行程的约束。
45.所述连通槽28设置在摆动杆23位于延伸杆22上方的一侧,因为摆动杆23上的芯杆38要插入卷材而承重,在此状态下,方便摆动杆23向外翻卸料。连通槽28设置在1m左右的高度,方便人操作和用力。
46.所述第一回形槽26一侧的摆动杆23末端固定连接有锁件29,所述锁件29包括锁套30,所述锁套30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12一侧的摆动杆23上,所述锁套30内设置圆柱形的内腔,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12垂直,所述锁套30的内端端面上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内腔的内径,所述锁套30的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条形孔31,所述第一条形孔31的长度方向与内腔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条形孔31靠近通孔的一端设有弧形孔32,所述弧形孔32沿内腔周面延伸,所述弧形孔32远离第一条形孔3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条形孔31并列的第二条形孔33,所述第二条形孔33的内端位于第一条形孔31的中部,所述内腔内设有与其截面大小相适应的滑动块34,所述滑动块34能够沿着内腔的长度方向前后滑动,所述滑动块34与通孔相邻的一端固定有销杆35,所述销杆35自通孔贯穿且外端暴露在外部,所述销杆35与滑动块34一体成型,所述滑动块34上设有自第一条形孔31或弧形孔32或第二条形孔33贯穿的把手36,所述内腔内设有压缩弹簧37,所述压缩弹簧37套接在销杆35上,所述压缩弹簧37的外端抵靠在滑动块34上。
47.所述第二回形槽27一侧的摆动杆2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芯杆38,所述芯杆38的长度方向与底板5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芯杆38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摆动杆23上,所述芯杆38的另一端设有销槽,所述销杆35与销槽活动插接。
48.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通过锁套30使芯杆38的一端与安装板12一侧的摆动杆23锁定,当锁定的时候,两侧的摆动杆23与中间的芯杆38共同构成门型的支撑架结构,通过芯杆38穿入卷材实现对卷材的支撑和固定。而当解除锁定的时候,能够通过连通槽28将配合板13一侧的摆动杆23翻转到柜厢4外,从而在芯杆38上取下,或者插入卷材,实现织物货品的装卸。
49.锁件29的结构简单、锁止可靠、操作便利,用手控制把手36使其位于第一条形孔31内即可控制销杆35的伸缩,而经由弧形孔32进入第二条形孔33内后,即可使销杆35与销槽保持插入状态而锁止,同时基于压缩弹簧37的弹性力,能够将此状态限位,保持锁止状态。
50.所述安装板12背离环形导轨机构14的外侧端面的上部设有上链轮39,所述驱动轴21的外端贯穿安装板12且与上链轮39固定,所述上链轮39的下方设有第一主动链轮40,所述第一主动链轮40与上链轮39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前板6的外侧转动安装有上手轮43,所述上手轮43与第一主动链轮40同轴固定,实现对驱动轴21的驱动转动。从而控制各个卷材以环形导轨机构14为导向实现轮回转动,方便逐个的查看,方便将目标的卷材转动到连通槽28的位置实现拿取。
51.所述安装板1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链轮,所述下链轮与前板6上的轨道轮8同轴固定,所述下链轮的上方设有第二主动链轮42,所述第二主动链轮42与下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前板6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手轮44,所述下手轮44与第二主动链轮42同轴固定,实现柜厢4对行走的驱动。
52.使用本装置对布料卷材进行存储,通过将每个卷材都基于芯杆38进行悬挂支撑,让每个布卷都能够互相分隔一定距离,且承重位置位于中心的卷筒,对布料不造成任何的压叠。长时间存储对布料形态及表面质感无不良影响,能很好的保持布料卷材的圆柱形特点。
53.所有布料卷材之间均有一定间隔,能够有效避免布料接触,对霉、菌、虫、潮,均能具有很好的阻断效果,避免布料之间的快速蔓延传播。且相隔间隔能有效提高织物之间的通风,大大提高每个布料卷材周侧通风的均匀和高效。
54.本装置通过环形导轨机构14及芯杆38对卷材进行悬挂放置,不但大大方便了巡检查看,而且实现织物卷材的轮回转动效果,从而能够方便人们在舒适的高度,逐个对卷材进行清楚、完整的查看(卷材与卷材之间有间隙不遮挡,且在芯杆38上转动卷材可方便查看卷材的周圈全貌),一旦出现问题非常易于发现,能够及时干预,减少损失,保证了巡检的质量。
55.本装置基于环形导轨机构14对卷材的轮回效果,打破了现有货架高度的局限,能够根据需要将柜厢4设置的较高,对需要查看和处理的卷材通过操作转动下来即可,同时可直线移动的柜厢4的结构则打破了现有货架一排一通道的局限,能够让柜厢4紧密设置,仅余留一条至两条通道的空隙即可对所有柜厢4进行查看和操作,实现了在平面空间、高度空间上容积量的极大突破,使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容纳存储的卷材量大大增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