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配件用便于存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6916发布日期:2022-02-25 22:2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配件用便于存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配件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配件用便于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2.实验室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实验器材和实验配件进行配合使用,同时经常用到一些危险性化学药剂,如硫酸、硝酸、盐酸、强碱、高锰酸钾、氰化物、乙醇等,这些物品有的易燃、有的易挥发,有的剧毒,通常在做完实验后,需要对这些物品统一存放,一方面是对此类物品进行统一存放,另一方面则是避免药剂瓶破碎,造成危险情况的发生。
3.在现有的存取装置中,其大多数的存取装置是由铁架及铁皮焊接而成,因此对于实验器材、实验配件及实验药剂的存储效果较差,实验药剂的尺寸型号多种多样,高矮不同,单一的存储装置不易将需要使用的药剂取出,同时反应器皿,如烧杯和试管,在清洗完成后叠放在一组,容易导致其破碎,同时其内部残留的水分不易流出,从而影响下一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配件用便于存取装置,具有存取效果较好、方便取出和反应器皿不易破碎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配件用便于存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底部,所述承重板和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三个活动板,三个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梯形通槽,多个所述梯形通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梯形条,多个所述梯形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存储盒,所述第三腔室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蓄水槽板,所述第三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凹板,两个所述凹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凹条,两组所述凹条内均滑动连接有镂空板,一个所述镂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杆,另一个所述镂空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杆,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凹板的一侧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穿过箱体位于第三腔室内。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筛网板。
7.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正面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二腔室的正面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三腔室的正面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三箱门,所述第一箱门、第二箱门和第三箱门均由透明型材料制成。
8.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开设有三组滑槽,三组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三组所述滑块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活动板的顶部与底部。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杆,一组所述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存储盒的底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紫外线灯,两个所述凹板的内壁均为倾斜设计。
11.优选的,所述电源开关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设置,可对不同的实验器材、实验配件和实验药剂进行分类式存放,从而提高装置的存储效果,通过梯形通槽和梯形条的设置,可对存储盒与活动板之间进行分离,从而提高装置的存取效果,通过凹条和镂空板的设置,可将镂空板从第三腔室内取出,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存取效果。
14.2、本发明,通过存储盒的设置,可对存储的药剂瓶起到限位及保护的作用,若药剂瓶内的药剂产生泄露,可对泄露的药剂进行收集,从而易于清理,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可将活动板拉出第一腔室,便于查找到需要用的药剂,通过加强杆的设置,提高存储盒的稳定性。
15.3、本发明,通过凹板、三通管和蓄水槽板的设置,可对实验器皿内残留的水分进行收集,通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设置,可对不同大小的实验器皿进行分类存放,防止实验器皿产生破损,且易于残留水分的排出,通过紫外线灯的设置,可对实验器皿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图2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2、承重板;3、隔板;4、第一腔室;5、第二腔室;6、第三腔室;7、第一箱门;8、第二箱门;9、第三箱门;10、电源开关;11、蓄电池;12、活动板;13、滑槽;14、滑块;15、梯形通槽;16、梯形条;17、固定板;18、存储盒;19、加强杆;20、筛网板;21、紫外线灯;22、蓄水槽板;23、凹板;24、凹条;25、镂空板;26、三通管;27、第一支杆;28、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配件用便于存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承重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隔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底部,承重板2和隔板3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
和第三腔室6,通过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和第三腔室6的设置,可对不同的实验器材、实验配件和实验药剂进行分类式存放,从而提高装置的存储效果,第一腔室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三个活动板12,三个活动板12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梯形通槽15,多个梯形通槽15内均滑动连接有梯形条16,多个梯形条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通过梯形通槽15和梯形条16的设置,可对存储盒18与活动板12之间进行分离,从而提高装置的存取效果,多个固定板17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存储盒18,通过存储盒18的设置,可对存储的药剂瓶起到限位及保护的作用,若药剂瓶内的药剂产生泄露,可对泄露的药剂进行收集,从而易于清理,第三腔室6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有蓄水槽板22,第三腔室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凹板23,两个凹板2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凹条24,两组凹条24内均滑动连接有镂空板25,通过凹条24和镂空板25的设置,可将镂空板25从第三腔室6内取出,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存取效果,一个镂空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杆27,另一个镂空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杆28,通过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的设置,可对不同大小的实验器皿进行分类存放,防止实验器皿产生破损,且易于残留水分的排出,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通管26,三通管2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凹板23的一侧连通,三通管26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位于第三腔室6内,通过凹板23、三通管26和蓄水槽板22的设置,可对实验器皿内残留的水分进行收集。
24.具体的,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10,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第二腔室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筛网板20,第一腔室4的正面两侧均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一箱门7,第二腔室5的正面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二箱门8,第三腔室6的正面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第三箱门9,第一箱门7、第二箱门8和第三箱门9均由透明型材料制成,通过此类设计,可直观的看到不同腔室内存储的物品。
25.具体的,第一腔室4的内壁开设有三组滑槽13,三组滑槽1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4,三组滑块14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活动板12的顶部与底部,通过滑槽13和滑块14的设置,可将活动板12拉出第一腔室4,便于查找到需要用的药剂,固定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杆19,一组加强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存储盒18的底部,通过加强杆19的设置,提高存储盒18的稳定性,第三腔室6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紫外线灯21,通过紫外线灯21的设置,可对实验器皿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两个凹板23的内壁均为倾斜设计,电源开关10与蓄电池1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源开关10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21电性连接。
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使用时,展开第一箱门7、第二箱门8和第三箱门9,拉动活动板12,活动板12带动滑块14在滑槽13内滑动,使活动板12滑出第一腔室4,然后将同一种类的药剂放入同一个存储盒18内,也可拉动存储盒18,存储盒18带动梯形条16在梯形通槽15内滑动,将存储盒18从活动板12上取下再进行存放,当活动板12上的存储盒18放满后,推回活动板12,重复上述操作,对其余两个活动板12上的存储盒18进行存放;
27.实验配件可直接放入第二腔室5及筛网板20上,放置实验器皿时,拉动镂空板25,镂空板25在凹条24内滑动,将镂空板25从第三腔室6内取出,然后根据实验器皿的大小,分别倒扣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上,存放完成后,将镂空板25推回第三腔室6内;
28.通过电源开关10,使紫外线灯21亮起,紫外线灯21对第三腔室6内存放的实验器皿进行消毒杀菌,若实验器皿内残留有水分,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水分穿过镂空板25落入凹板23内,然后经三通管26导入蓄水槽板22内进行收集,最后关闭第一箱门7、第二箱门8
和第三箱门9,当需要使用药剂、实验配件或实验器皿时,可根据需要取出相应的药剂、实验配件或实验器皿即可。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