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9126发布日期:2021-11-15 22:0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医疗箱。


背景技术:

2.手术物品清点是医护人员配合手术时一项重要操作,它能防止手术物品遗留,保障手术患者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手术台上的无菌物品包括手术器械、敷料、纱条、纱垫以及各种需要清点的杂项物品。杂项物品是指无菌区域内需要清点的各种物品,包括一切有可能遗留在手术切口内的物品,如缝针、尿管、阻断带、悬吊带、腔镜纱布、三角纱布、鲁米尔、注射器、脑棉。如何在有限面积的手术器械台上放置、收纳这些杂项物品,进行清点,尤其在急诊手术争分多秒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清点意义重大。
3.医疗箱顾名思义是指存放药品以及医疗器材的容器,在遇到情况时可以取出使用。
4.上述技术的不足有:
5.一、目前的医疗箱内的利器和其他医用品会存放在一起,利器较为锋利,在医护人员移动医疗箱时,医疗箱内物品会晃动,利器容易刮刺其他医用品,使其他医用品损坏,从而造成医用品的浪费。
6.二、利器较为小巧,利器和其他医用品摆放在医疗箱内,其他医用品容易将利器压在下面,使医护人员不易翻找取出利器,消耗医护人员过长的时间,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能够将利器和其他医用品分开存放,避免利器刮刺其他利器而损坏其他医用品,还利于医护人员迅速取放利器。
8.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包括箱体和盖合在箱体上的箱盖,箱体内设有底腔,底腔上方设有置物盘,置物盘内设有储器腔和置物腔,储器腔内底面设有第一磁铁,医护人员能够将利器(如缝针、刀片和穿刺针头)存放在储器腔内,将其他医用品(如尿管、阻断带、悬吊带、腔镜纱布、三角纱布和脑棉)存放在底腔内和置物腔内。
9.优选的,箱体两侧设有开槽,置物盘设有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医护人员能够将置物盘移出箱体,使被置物盘覆盖的底腔被打开,便于医护人员取出底腔内的医用品。
10.优选的,箱盖朝向箱体的面设有定位槽,医护人员能够将箱盖盖合在箱体上,置物盘朝向箱盖的端部会置于定位槽内,使置物盘定位在箱体内,防止置物盘移出箱体。
11.优选的,置物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置物盘分别设于箱体两侧的开槽处,两个置物盘相互朝向的面设有第二磁铁,医护人员将两个置物盘朝箱体内移动,两个置物盘通过第二磁铁会相互吸附,直至两个置物盘覆盖在底腔上,能够防止置物盘移出箱体。
12.优选的,储器腔的内壁设有海绵层,海绵层较为柔软,能够防止储器腔内壁被利器刮刺留下痕迹,还能避免利器变钝。
13.优选的,箱盖和箱体均采用透明/半透明的材质,使医护人员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箱体的医用品,还能够直接通过紫外线照射箱体,从而对箱体内的医用品灭菌处理。
14.优选的,箱盖与箱体翻转连接,箱盖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锁块和锁槽,锁块设于箱盖,锁槽设于箱体,医护人员将箱盖朝向箱体翻转,箱盖会盖合在箱体上,锁块会置于锁槽内,使箱盖锁定,从而防止箱盖被打开。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利器与其他医用品分开存放,医护人员在移动箱体时,能够防止利器在箱体内刮刺而损坏其他医用品。
17.二、箱体有专门存放利器的储器腔,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寻找到利器,便于医护人员拿取,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18.三、医护人员将利器放置在储器腔内,能够利器会吸附在储器腔内底面的第一磁铁上,在移动箱体时,能够防止利器在储器腔内移动,还能防止利器掉出储器腔。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中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箱体;12.开槽;13.底腔;2.箱盖;20.握把;21.定位槽;3. 置物盘;30.拉把;31置物腔;32.储器腔;33.第一磁铁;34.第二磁铁;4.移动机构;41.滑块;42.滑槽;5.锁定机构;51锁块;52.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5.如图1至图4所示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底腔13,箱体1两侧均设有开槽12,底腔13上方设有两个置物盘3,两个置物盘3分别设于箱体1两侧的开槽12处,置物盘3朝向开槽12的面设有拉把 30,置物盘3还设有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包括滑块41和滑槽42,滑块41 设于置物盘3的外侧,滑槽42设于底腔13的内壁,滑槽42朝向开槽12水平延伸,滑块41在滑槽42内移动,医护人员能够抓住拉把30朝箱体1两侧拉动置物盘3,使被置物盘3覆盖的底腔13被打开,从而拿取底腔13内的医用品。
26.其中,两个置物盘3相互朝向的面设有第二磁铁34,医护人员将两个置物盘3朝箱体1内移动,两个置物盘3通过第二磁铁34会相互吸附,直至两个置物盘3覆盖在底腔13上,能够防止置物盘3移出箱体1。
27.箱体1设有箱盖2,箱盖2与箱体1翻转连接,箱盖2背向箱体1的面设有握把20,医护人员抓住握把20便于提拿箱体1,箱盖2朝向箱体1的面设有定位槽21,箱盖2设有锁定机构5,锁定机构5包括锁块51和锁槽52,锁块 51设于箱盖2上,锁槽52设于箱体1上,医护人员将
箱盖2朝向箱体1翻转,箱盖2会盖合在箱体1上,置物盘3朝向箱盖2的端部会置于定位槽21内,锁块51会置于锁槽52内,使箱盖2锁定,从而防止箱盖2被打开和置物盘3移出箱体1。
28.其中,箱盖2、置物盘3和箱体1均采用透明/半透明的材质,使医护人员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箱体1的医用品,还能够直接通过紫外线照射箱体1,从而对箱体1内的医用品灭菌处理。
29.置物盘3内设有储器腔32和置物腔31,医护人员能够将利器(如缝针、刀片和穿刺针头)存放在储器腔32内,将其他医用品(如尿管、阻断带、悬吊带、腔镜纱布、三角纱布和脑棉)存放在底腔13内和置物腔31内,医护人员在移动箱体1时,能够防止利器在箱体1内刮刺而损坏其他医用品。
30.其中,储器腔32内底面设有第一磁铁33,第一磁铁33的形状为长条状且向上凸起,使在利器吸附在第一磁铁33上时存在便于医护人员拿取利器的空间,储器腔32的内壁设有海绵层,海绵层较为柔软,能够防止储器腔32内壁被利器刮刺留下痕迹,还能避免利器变钝。
3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盖合在箱体(1)上的箱盖(2),所述箱体(1)内设有底腔(13),所述底腔(13)上方设有置物盘(3),所述置物盘(3)内设有用于存放利器的储器腔(32)和用于存放其他医用品的置物腔(31),所述储器腔(32)内底面设有用于吸附利器的第一磁铁(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设有开槽(12),所述置物盘(3)设有用于置物盘(3)移出箱体(1)的移动机构(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朝向箱体(1)的面设有用于防止置物盘(3)移动的定位槽(21),当箱盖(2)盖合在箱体(1)上时,所述置物盘(3)朝向箱盖(2)的端部置于定位槽(2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置物盘(3)分别设于箱体(1)两侧的开槽(12)处,两个置物盘(3)相互朝向的面设有用于防止置物盘(3)移动的第二磁铁(34),当两个置物盘(3)相互靠近时,两个置物盘(3)相互吸附,两个置物盘(3)盖合在底腔(1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器腔(32)的内壁设有海绵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和箱体(1)均采用透明/半透明的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与箱体(1)翻转连接,所述箱盖(2)设有用于防止箱盖(2)被打开的锁定机构(5),锁定机构(5)包括锁块(51)和锁槽(52),所述锁块(51)设于箱盖(2),所述锁槽(52)设于箱体(1),当箱盖(2)盖合在箱体(1)上时,所述锁块(51)置于锁槽(5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台上杂项物品存放盒,包括箱体和盖合在箱体上的箱盖,箱体内设有底腔,底腔上方设有置物盘,置物盘内设有储器腔和置物腔,储器腔内底面设有第一磁铁,医护人员能够将利器(如缝针、刀片和穿刺针头)存放在储器腔内,将其他医用品(如尿管、阻断带、悬吊带、腔镜纱布、三角纱布和脑棉)存放在底腔内和置物腔内,能够将利器和其他医用品分开存放,避免利器刮刺其他利器而损坏其他医用品,还利于医护人员迅速取放利器。还利于医护人员迅速取放利器。还利于医护人员迅速取放利器。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芝 周宁宁 张明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07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