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7124发布日期:2022-10-04 22:1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料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应运而生。传统的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普遍存在垃圾桶随意摆放、垃圾倾斜过程中垃圾洒落在垃圾收集点或垃圾中转站内,密封较差,臭味、异味泄漏较为严重,对站内操作人员以及周围生活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3.其中,特别是针对新型的地埋式垃圾中转站,不管是小型卸料车卸料或是挂桶式翻转架卸料,由于顶翻盖投料口与移动压缩箱进料仓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垃圾通过顶翻盖上的投料口进入移动压缩箱的这个过程中,垃圾会洒落在举升平台上、移动压缩箱上以及基坑地面上,且反吹的零碎垃圾及灰尘充斥在整个转运站内,导致气味较重,清扫困难,兼之空间喷淋除臭系统以及抽风换气系统的效率太低,除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导料结构。
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导料结构,主要包括:溜槽;
7.所述溜槽由若干个侧面围合成两端开口的筒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开口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每一个侧边缘均装设有一个反吹胶皮。
8.上述的一种导料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反吹胶皮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9.上述的一种导料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顶翻盖,所述顶翻盖上设置有投料口,其中所述溜槽的另一个所述开口为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侧边缘与所述顶翻盖固接,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投料口相配合。
10.上述的一种导料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顶升平台,所述顶升平台上放置有容器,所述容器的容器口正对所述出料口,所述反吹胶皮搭设在所述容器口的外边缘。
11.上述的一种导料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顶升平台上方设置有框架,所述容器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顶翻盖驱动连接,所述顶翻盖远离所述投料口的一端与所述框架铰接。
12.上述的一种导料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溜槽的其中一个所述侧面倾斜设置。
13.上述的一种导料结构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倾斜设置的所述侧面的倾斜角度≥60
°

14.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料结构,通过在出料口的每一个侧边缘装上反吹胶皮,
使用时,反吹胶皮搭接在容器的容器口上,可以有效防止零碎垃圾由于卸料产生的反吹洒落到转运站内,例如顶升平台上、容器上以及基坑地面上。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提供的导料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1、溜槽;11、出料口;12、进料口;2、反吹胶皮;3、顶翻盖;31、投料口;32、铰接结构;4、顶升平台;41、框架;5、容器;51、容器口;6、顶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4.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提供的导料结构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料结构,该导料结构包括:溜槽1;
26.所述溜槽1由若干个侧面围合成两端开口的筒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开口为出料口11,出料口11的每一个侧边缘均装设有一个反吹胶皮2。
27.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溜槽1包括四个侧面。每个侧面的外边缘均装设有一个反吹胶皮2。
28.可选地,反吹胶皮2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反吹胶皮2采用pvc橡胶皮条。反吹胶皮2的一端固定在侧面的外边缘,另一端自由延伸,由于反吹胶皮2具有弹性,可以搭接在放置在溜槽1下面的结构上,放置在溜槽1下面的结构后面会详细描述。
29.该导料结构还包括顶翻盖3,顶翻盖3上设置有投料口31,其中溜槽1的另一个开口
为进料口12,进料口12的侧边缘与顶翻盖3固接,进料口12与投料口31相配合。
30.具体而言,进料口12的侧边缘与顶翻盖3焊接连接。
31.该导料结构还包括顶升平台4,顶升平台4上放置有容器5,容器5的容器口51正对出料口11,反吹胶皮2搭设在容器口51(前面所说的放置在溜槽1下面的结构)的外边缘。
3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顶升平台4上方设置有框架41,容器5放置于框架41内,框架41上设置有顶升机构6,顶升机构6的输出端与顶翻盖3驱动连接,顶翻盖3远离投料口31的一端与框架41铰接。顶升平台4可以顶升容器5上升或者下降。在顶升平台4进行顶升前,顶升机构6顶升顶翻盖3,使得顶翻盖3围绕铰接结构32旋转,当顶升平台4顶升到预设位置后,顶升机构6带着顶翻盖3下降复位,溜槽1插入容器5内,反吹胶皮2搭接在容器口51的外边缘,然后开始垃圾卸料。
33.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容器5为移动压缩箱。
34.优选地,溜槽1的其中一个侧面倾斜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侧面的倾斜角度≥60
°
。在卸料过程中,溜槽1的侧面角度≥60
°
,起到导向作用,有效的将垃圾卸至容器5内,可减缓重型垃圾对容器5的冲击,降低噪音。
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料结构,溜槽1的侧面下端直接插入容器5内部,垃圾不会外漏,上端与顶翻盖3的投料口31无缝焊接,可保证垃圾进入投料口31后无泄漏;出料口11的每一个侧边缘装上反吹胶皮2,使用时,反吹胶皮2搭接在容器5的容器口51上,可以有效防止零碎垃圾由于卸料产生的反吹洒落到转运站内,例如顶升平台4上、容器5上以及基坑地面上,改善垃圾转运站内的环境卫生。
36.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