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6853发布日期:2022-05-11 08:1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试剂盒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2.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是利用胶体金技术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抗胃幽门螺旋杆菌抗原。
3.在检测条中硝酸纤维薄膜的测试区包被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抗原,质控区标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单克隆抗原。在样品端的玻璃纤维纸上固定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抗原胶体金颗粒。检测时,加入的样品首先与包被抗原的胶体金颗粒混匀,并因毛细管作用混合液将沿膜向检测区移动。当病人样品中含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抗原时,即与检测线(t线)上的抗原形成抗原-抗原-抗原胶体金颗粒复合物,并显示出红线。检测区不出现颜色带,表明阴性结果。质控区总会有一条色带形成,该色带出现表明加样量充足及试剂盒工作系统正常。
4.检测完成后,医护人员通常将检测条、缓冲液及其他检测物件丢置于垃圾桶内部,然而检测条上的血液中若是含有传染性病菌,则会导致清理人员及医护人员易造成感染的问题,同时向检测条内部滴加的缓冲液中含有化学成分叠氮化钠,该化学试剂呈毒性,当妥善处理,因此,有必要设计生产一种试剂盒用来对使用完成的检测物件进行收集,然后将其投放至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统一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检测完成后,医护人员通常将检测条、缓冲液及其他检测物件丢置于垃圾桶内部,然而检测条上的血液中若是含有传染性病菌,则会导致清理人员及医护人员易造成感染的问题,且缓冲液中含有化学成分叠氮化钠,该化学试剂呈毒性,不利于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
7.盒体,所述盒体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盒盖;
8.存放单元,所述存放单元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盒体内部,用于将检测物件取放于盒体内部;
9.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端及所述盒盖下表面,当所述盒盖设置有密封单元的一侧盖于所述盒体上端后,盒盖和盒体通过密封单元进行密封。
10.优选的,所述存放单元包括:
11.滑槽,所述滑槽竖直开设于所述盒体上端;
12.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滑槽底部;
13.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弹簧于远离滑槽底部的一端;
14.挡板,所述挡板周圈侧壁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滑槽相对应。
15.优选的,所述存放单元包括:
16.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物,所述收集盒设置于所述盒体底部,所述收集盒与所述盒体底部可拆卸连接;
17.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收集盒上表面中部;
18.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端,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挡板将所述盒体内部完全遮挡。
1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挡板周圈侧壁上设置的突出部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突出部相互吸引。
20.优选的,所述挡板下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未与挡板接触的表面上包覆有吸收棉。
21.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挡板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盒体内部。
22.优选的,所述密封单元包括:
23.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挡板上表面的边缘轨迹开设于所述盒体上端;
24.胶管,所述胶管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胶管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胶管内部填充有胶水;
25.插块,所述插块设置于所述盒盖于靠近盒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插块于远离盒盖一侧表面上固设有刺针,当盒盖盖于盒体后,刺针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应;
26.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开设于所述盒体内壁上,所述溢流口将所述盒体内部和所述凹槽相连通。
27.优选的,当所述盒盖未设有密封单元的侧面盖于所述盒体上端时,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通过磁性件或者连接件连接。
28.优选的,所述刺针周圈侧壁上开设有溢流槽。
29.优选的,所述刺针尖端部包裹有石蜡。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1.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通过在挡板下表面设置橡胶块,橡胶块未与挡板接触的周圈表面上包覆吸收棉,以此通过吸收棉对于试剂盒内部的缓冲液及检测血液的吸收,有效避免处理本技术试剂盒时造成其内部废弃液体四溢,同时防止盒盖与盒体之间未完全密封而导致上述溶液溢出盒体,造成工作人员感染的问题。
32.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通过在刺针尖端部包裹有石蜡,以此有效避免刺针尖端部刺破包装袋的问题,且可有效避免针头刺伤医护人员,在医护人员对本技术的试剂盒进行使用时,仅需将石蜡或者橡胶条分离刺针即可,有效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提高本技术试剂盒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4.图1是本发明存放单元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发明存放单元第一种结构剖开后的示意图;
36.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37.图4是本发明存放单元第二种结构剖开后的示意图;
38.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39.图中:盒体1、盒盖2、滑槽3、弹簧4、连接块5、挡板6、突出部61、收集盒7、连接杆8、橡胶块9、把手10、凹槽11、胶管12、插块13、刺针14、溢流口15、溢流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4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试剂盒,包括:
42.盒体1,所述盒体1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盒盖2;
43.存放单元,所述存放单元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盒体1内部,用于将检测物件取放于盒体1内部;
44.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于所述盒体1上端及所述盒盖2下表面,当所述盒盖2设置有密封单元的一侧盖于所述盒体1上端后,盒盖2和盒体1能够通过密封单元进行密封;
45.工作时,盒体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盒盖2,盒体1为上端开口内部设有置物腔的盒状结构,盒盖2与盒体1相适配,盒盖2可盖于盒体1上;
46.盒体1内部设置有存放单元,存放单元可拆卸的连接于盒体1内部,存放单元用于将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物件拿取或放置于盒体1内部;
47.盒体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部件,盒盖2可拆卸连接于盒体1上,且盒盖2正反均可盖于盒体1上(或盒盖2正反均可铰接于盒体1上),在盒盖2盖于盒体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密封部件,盒体1上端的密封部件和盒盖2表面上的密封部件共同组成密封单元;
48.当本技术的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盒在制造完成时,盒盖2盖于盒体1的一侧表面上未设置有密封单元,当医护人员对该试剂盒使用时,可将盒盖2脱离盒体1,之后通过存放单元对检测物件拿取,准备对待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待检测完成得到检测结果后,将检测物件通过存放单元放置于盒体1内部,再将盒盖2安装于盒体1上,使得安装有密封单元的一侧盒盖2表面与盒体1上端相对应,之后通过盒盖2表面及盒体1上端设置的密封部件即可有效的对本技术的试剂盒进行密封,防止检测物件上残留的血液对医护人员造成感染,且因检测物件中包含的缓冲液,而缓冲液内部含有叠氮化钠,该化学试剂为剧毒,应当妥善处理,本技术通过将密封单元将盒盖2与盒体1进行密封,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将检测物件丢置于医疗废弃箱后,试剂盒内部的检测物件的有侵害性的液体流出而造成对人们身体伤害的问题,之后即可将该密封的试剂盒送至于医疗废弃物处理站交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提高本技术对病人及医护人员身体的防护程度,同时避免不法分子对试剂盒进行回收二次利用。
49.作为本发明的存放单元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存放单元包括:
50.滑槽3,所述滑槽3竖直开设于所述盒体1上端;
51.弹簧4,所述弹簧4设置于所述滑槽3底部;
52.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设置于所述弹簧4于远离滑槽3底部的一端;
53.挡板6,所述挡板6周圈侧壁设置有突出部61,所述突出部61与所述滑槽3相对应;
54.工作时,如附图1-2所示,是本发明存放单元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滑槽3有多个,滑槽3竖直开设于盒体1上端,弹簧4固设于滑槽3底部,连接块5固设弹簧4于远离滑槽3底部的
一端,挡板6周圈侧壁设置有突出部61,突出部61与滑槽3一一对应;
55.初始状态下,弹簧4对于连接块5、挡板6的支持力大于连接块5、挡板6的重力以及连接块5与滑槽3侧壁、挡板6与滑槽3侧壁的摩擦力,以此使得盒盖2未盖于盒体1上端时,挡板6上端伸出盒体1内部;
56.当对检测物件进行拿取时,首先打开盒盖2,此时挡板6上端不在受到盒盖2的挤压,在弹簧4的作用下,挡板6上端伸出盒体1内部,医护人员通过挡板6边缘将挡板6取出盒体1内部,挡板6与连接块5分离,之后将盒体1内部的检测物件拿出外部,即可对待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检测板(属于现有技术,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测的物件)放置于盒体1内部,然后,将盒盖2反转安装于盒体1上,此时盒盖2相对盒体1上端的一面安装有密封部件,通过盒盖2表面上安装的密封部件以及盒体1上端设置的密封部件即可完成对盒体1与盒盖2的密封,有效防止检测部件内部含有具有感染性的血液及毒性药液流出盒体1内部,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及待检测人员造成交叉感染,保证人体健康,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时及检测物品后处理的安全性。
57.作为本发明对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块5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挡板6周圈侧壁上设置的突出部61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块5与所述突出部61相互吸引;
58.工作时,连接块5磁性材料制成,挡板6周圈设置有突出部61,挡板6通过突出部61在滑槽3内部滑动,以实现对挡板6的限位作用,突出部61为磁性材料制成,突出部61与连接块5磁性相反,即突出部61与连接块5在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引;
59.当医护人员将盒盖2分离盒体1上端时,因弹簧4对于挡板6的作用力大于挡板6、连接块5的重力即挡板6与滑槽3内部的摩擦力、连接块5与滑槽3内壁的摩擦力,使得挡板6不在受到盒盖2的挤压力后,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挡板6向远离盒体1内部方向运动,挡板6伸出盒体1上端,此时通过设置连接块5与突出部61均为磁性材料制成,且两者之间相互吸引,可有效避免在弹簧4的作用下使得挡板6弹出盒体1,避免误伤医护人员,以此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及实用性能。
60.作为本发明对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挡板6下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块9,所述橡胶块9未与挡板6接触的周圈表面上包覆有吸收棉;
61.工作时,挡板6下表面上固设有橡胶块9,橡胶块9与挡板6下表面相适配,橡胶块9未与挡板6接触的周圈表面上包覆连接有吸收棉;
62.当医护人员将检测完成后的检测物件放置于盒体1内部后,盒盖2与盒体1通过密封单元进行密封,一般直接试剂盒丢置于医疗物品废弃箱内部,最终运输到医疗废弃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在运输本技术试剂盒的过程中,检测物件置于盒体1内部,检测物件会不断冲击盒体1内壁,以此使得检测板上的血液及缓冲液流出,且装有缓冲液的试剂瓶也可能存在流出缓冲液的可能,此时经检测物件流出的血液及缓冲液附着于盒体1内壁上,最终通过盒体1因运输颠簸而倒置,使其被挡板6下表面固设的橡胶块9表面包覆的吸收棉所吸收,以此有效避免处理本技术试剂盒时造成其内部废弃液体四溢,同时通过设置吸收棉对流出的血液及缓冲液进行吸收,可有效防止盒盖2与盒体1之间未完全密封而导致上述溶液溢出盒体1,造成工作人员感染的问题。
63.作为本发明对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封单元包括:
64.凹槽11,所述凹槽11沿所述挡板6上表面的边缘轨迹开设于所述盒体1上端;
65.胶管12,所述胶管12设置于所述凹槽11底部,所述胶管12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胶管12内部填充有胶水;
66.插块13,所述插块13设置于所述盒盖2于靠近盒体1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插块13于远离盒盖2一侧表面上固设有刺针14,当盒盖2盖于盒体1后,刺针14与所述凹槽11位置相对应;
67.溢流口15,所述溢流口15开设于所述盒体1内壁上,所述溢流口15将所述盒体1内部和所述凹槽11相连通;
68.工作时,待检测人员检测完成后,将检测物件置于盒体1内部,将挡板6通过其侧壁上的突出部61通过滑槽3放入盒体1内部,将盒盖2翻转安装于盒体1上,使得盒盖2固设插块13的一侧表面对应盒体1上端设置,之后将盒盖2下压,使得插块13及插块13于靠近盒体1一侧表面固设的刺针14进入凹槽11内部,胶管12为橡胶材质制成,刺针14端部刺破胶管12,以此使得胶管12内部填充的胶水流出,胶水蔓延至插块13与凹槽11侧壁,溢流口15设置于盒体1内壁上,溢流口15一端连通盒体1内部,另一端连通凹槽11底部,使得胶水通过溢流口15流出进入盒体1内壁上,且挡板6下端位于溢流口15下方,以此使得胶水能够将挡板6与盒体1内壁连接,使得盒体1与盒盖2之间呈现密封状态,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将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通过挡板6与盒体1内壁之间、凹槽11与插块13之间通过胶水密封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盒体1与盒盖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防止检测物件内部缓冲液及感染性液体流出,有效避免检测物件对人体造成损害,提高本技术试剂盒的使用效果。
69.作为本发明对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当所述盒盖2未设有密封单元的一端盖于所述盒体1上端时,所述盒体1与所述盒盖2通过磁性件或者连接件连接;
70.工作时,当本技术的试剂盒在制作完成后,将盒盖2安装于盒体1上,使得盒盖2未安装有插块13及刺针14的一侧表面对应设置盒体1上端,之后将盒盖2盖于盒体1上端,此时可通过设置盒体1与盒盖2均为磁性材料制成,且两者之间相互吸引即可实现盒体1与盒盖2的连接,防止盒体1内部的检测物件在运输过程中脱离盒体1内部;相应的,可以将盒体1和盒盖2处设置连接件,如锁扣、环扣等,即可将盒体1与盒盖2进行扣紧连接的现有技术,实现方便快速的对盒体1进行组装,同时保证盒体1与盒盖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此提高本技术试剂盒在运输过程中对盒体1内部检测物件的保护效果,提高本技术试剂盒的使用效果及实用性能。
71.作为本发明对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刺针14周圈侧壁上开设有溢流槽16;
72.工作时,通过在刺针14周圈侧壁上开设多个溢流槽16,以此使得刺针14刺入胶管12后,胶管12内部胶水通过溢流槽16流出至外部,有效提高了胶水溢出胶管12的速率,使得挡板6与盒体1内壁、插块13与凹槽11内壁之间能够快速进入胶水,并能够通过胶水将其粘连,以此避免医护人员将盒盖2盖于盒体1上端将其丢置于医疗废弃箱后,因胶水未能将上述部件快速粘连而导致盒体1内部的液体流出,不利于保护人体健康的问题。
73.作为本发明对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刺针14尖端部包裹有石蜡;
74.工作时,刺针14针头尖端部包裹有石蜡,或者在制作完成后在其尖端部套设橡胶条,以此使得盒盖2合于盒体1后,具备刺针14的盒盖2一侧表面朝向远离盒体1上端,通过在端部包裹石蜡,或者在尖端部套设橡胶条,可有效避免刺针14尖端部刺破包装袋的问题,且
可有效避免针头刺伤医护人员,在医护人员对本技术的试剂盒进行使用时,仅需将石蜡或者橡胶条分离刺针14即可,有效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提高本技术试剂盒实用性能。
75.作为本发明的存放单元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存放单元包括:
76.收集盒7,所述收集盒7为上端开口的盒状物,所述收集盒7设置于所述盒体1底部,所述收集盒7与所述盒体1底部可拆卸连接;
77.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设置于所述收集盒7上表面中部;
78.挡板6,所述挡板6设置于所述连接杆8上端,所述挡板6位于所述盒体1内部,所述挡板6将所述盒体1内部完全遮挡;
79.工作时,如附图4所示,为本发明存放单元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收集盒7活动连接于盒体1底部,收集盒7为上端开口状的盒体1机构,收集盒7上表面中部固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上端固设有挡板6,挡板6与盒体1内壁相适配,挡板6置于盒体1内部时能够将盒体1内部完全遮挡;
80.当需要将收集盒7内部检测物件取出对待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首先打开并将盒盖2与盒体1分离,取出检测物件,待检测完成后,即可将检测板(属于现有技术,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测的物件)放置于收集盒7内部,通过拿取挡板6使得在连接杆8的作用下将收集盒7提起并放入盒体1内部,之后将盒盖2反转安装于盒体1上端,使得盒盖2于靠近盒体1上端的表面上安装的密封部件与盒体1上端安装设置的密封部件共同完成对盒体1与盒盖2的密封,以此实现将使用完成的医疗物件密封放置于盒体1内部,避免检测板上的血液及缓冲液溢出盒体1(待检测人员的血液中可能含有感染病菌,缓冲液内部含有叠氮化钠,该化学试剂有剧毒,当交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不能轻易的将其丢置于医疗废弃箱内部),有效保证医护人员及待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本技术试剂盒使用时及对其后处理时的安全性能,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效果。
81.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挡板6位于所述盒体1内部,所述挡板6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位于所述盒体1内部;
82.工作时,挡板6置于盒体1内部,挡板6上表面上固设有把手10,把手10同样处于盒体1内部,当需要对盒体1内部的检物件进行拿取时,可用过把手10向上拉动挡板6,挡板6通过连接杆8带动收集盒7向上运动,收集盒7外壁与盒体1内壁相适配,以此使得置于收集盒7上的检测物件被拉出盒体1,通过设置把手10固设于挡板6上表面,且当盒盖2合于盒体1上端后,盒盖2下表面恰好同把手10上端相接触,以此使得盒体1在储存、运输时能够被密封的同时,在使用时也可通过把手10快速将检测物件拉出盒体1内部,避免挡板6难以取出盒体1内部的现象,提高本技术试剂盒的使用效果。
83.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84.待检测人员检测完成后,将检测物件置于盒体1内部,将挡板6通过其侧壁上的突出部61通过滑槽3放入盒体1内部,将盒盖2翻转安装于盒体1上,使得盒盖2固设插块13的一侧表面对应盒体1上端设置,之后将盒盖2下压,使得插块13及插块13于靠近盒体1一侧表面固设的刺针14进入凹槽11内部,胶管12为橡胶材质制成,刺针14端部刺破胶管12,以此使得胶管12内部填充的胶水流出,胶水蔓延至插块13与凹槽11侧壁,溢流口15设置于盒体1内壁上,溢流口15一端连通盒体1内部,另一端连通凹槽11底部,使得胶水通过溢流口15流出进入盒体1内壁上,且挡板6下端位于溢流口15下方,以此使得防止检测物件内部缓冲液及感
染性液体流出。
8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