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3763发布日期:2023-12-09 07:1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车防撞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


背景技术:

1、车间行车起重设备大跑限位器采用的是断火限位器,其主要有动静触头、动作杆、基座、盖及壳体等所组成,当两台行车之间距离低于安全距离时,行车上的推杆会对另一台行车上断火限位器上上的动作杆产生推的动作,使其中一对动静触头分断,切断主电源,从而达到限位作用。当两台行车之间距离超过安全距离时,动作杆复位,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触头同时重新闭合。

2、但是断火限位器结构简单,当行车之间距离低于安全距离时,通过推动动作杆达到限位的作用。但是这种通过碰撞后才能实现限位功能,极容易造成动作杆、弹簧等零件损坏,造成限位器失去作用,一旦未及时进行检修,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行车防撞击设施,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从而导致防撞功能失去作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增加了经济损失,降低了车间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不能有效的进行智能防撞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现有的行车防撞击设施,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从而导致防撞功能失去作用,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增加了经济损失,降低了车间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不能有效的进行智能防撞击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的顶部均设置有货物,所述第一车体的顶部后方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红外线防撞限位器,所述第二车体的顶部前方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反射板,所述固定组件的内部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顶部设有提拉组件;

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竖直板、底安装架和顶锁紧架,所述第一车体的顶部后方和第二车体的顶部前方均固定连接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一侧底部两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底安装架,所述底安装架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竖直板的一侧顶部位于底安装架的正上方活动设置有两个顶锁紧架,所述顶锁紧架的内侧底部开设有定位槽;

4、所述提拉组件包括固定板、滑板、滑杆和刚性弹簧,所述顶锁紧架的外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竖直板的两端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板套设于滑杆的外周面,所述滑杆的外周面位于滑板的顶部套设有刚性弹簧;

5、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活动杆、垫板、固定杆和缓冲弹簧,所述定位槽的内部顶板上开设有空腔,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空腔的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

6、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与定位槽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尺寸与定位槽的内部尺寸相一致,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尺寸大于红外线防撞限位器的俯视横截面宽度。

7、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相对的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为丁腈橡胶材质制成。

8、优选地,所述竖直板的两端面中心处竖直方向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杆固定连接于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板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滑动槽的内部,且在滑动槽的内部滑动。

9、优选地,所述顶锁紧架的数量有四个,且两两为一组,两个所述顶锁紧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提拉手,所述提拉手的横截面呈倒u状结构,所述提拉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顶锁紧架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杆的底部穿设于活动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活动槽的内径。

11、优选地,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空腔的内部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刚性弹簧套设与滑杆的外周面,且所述刚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动槽的内部顶板和滑板的顶部。

13、优选地,所述垫板横截面尺寸小于定位槽的内部尺寸,所述垫板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垫板的底部分别与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的顶部紧密接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中,通过采用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的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上分别安装了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并设置1米的安全距离,第一车体上的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发射光束至相邻第二车体上的反射板,并有内部接收器接收,实时监测距离,当两辆行车之间的距离低于设定安全距离时,装有红外线装置的行车断电,停止运行,能够有效的进行智能防撞击,用成熟的光测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碰撞限位,有效减少了设备维修及配件更换费用,同时提高了行车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本质上减少了行车撞击等违章作业的出现。

16、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和提拉组件,对于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的安装,通过设置的底安装架,首先通过提拉手拉起,提拉手拉起时具备拉力,将顶锁紧架拉升,顶锁紧架通过固定板带动滑板在滑动槽的内部上升,同时通过滑板套设与滑杆上,能够使滑板具备限位的作用,拉升时,滑板的提升,使滑杆上的刚性弹簧进行压缩,然后分别将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放入底安装架的安装槽的内部,安装完毕后,松开提拉手,提拉手失去力的束缚,在刚性弹簧的恢复作用力下,使滑板通过滑杆推动在滑动槽的内部下降,从而通过固定板带动顶锁紧架下降,并通过定位槽将红外线防撞限位器进行包覆锁紧,从而方便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方便后期维修。

17、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当顶锁紧架下降对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进行固定锁紧时,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的顶部首先与垫板接触,垫板受到力的作用上升,使活动杆往空腔的内部移动,固定杆进入活动杆顶部开设的活动槽的内部,从而使活动杆的顶部对固定杆外周面套设的缓冲弹簧进行压缩,故而使顶锁紧架对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进行安装锁紧时,具备缓冲的效果,能够避免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安装时受到力的冲击而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所述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的顶部均设置有货物(3),所述第一车体(1)的顶部后方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红外线防撞限位器(4),所述第二车体(2)的顶部前方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反射板(5),所述固定组件的内部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顶部设有提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与定位槽(11)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尺寸与定位槽(11)的内部尺寸相一致,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尺寸大于红外线防撞限位器(4)的俯视横截面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相对的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为丁腈橡胶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6)的两端面中心处竖直方向均开设有滑动槽(14),所述滑杆(15)固定连接于滑动槽(14)的内部,所述滑板(13)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滑动槽(14)的内部,且在滑动槽(14)的内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锁紧架(10)的数量有四个,且两两为一组,两个所述顶锁紧架(10)之间固定连接有提拉手(17),所述提拉手(17)的横截面呈倒u状结构,所述提拉手(1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顶锁紧架(10)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8)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活动槽(23),所述固定杆(21)的底部穿设于活动槽(23)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1)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活动槽(23)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22)的顶部与空腔(20)的内部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22)的底部与活动杆(18)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弹簧(16)套设与滑杆(15)的外周面,且所述刚性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动槽(14)的内部顶板和滑板(13)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9)横截面尺寸小于定位槽(11)的内部尺寸,所述垫板(19)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垫板(19)的底部分别与红外线防撞限位器(4)和反射板(5)的顶部紧密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涉及行车防撞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的顶部均设置有货物,第一车体的顶部后方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红外线防撞限位器,第二车体的顶部前方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有反射板,固定组件的内部设有缓冲组件,固定组件的顶部设有提拉组件。本发明为一种行车智能防撞击设施,采用成熟的光测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碰撞限位,有效减少了设备维修及配件更换费用,同时提高了行车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本质上减少了行车撞击等违章作业的出现,能够方便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的安装和拆卸,具备缓冲的效果,能够避免红外线防撞限位器和反射板安装时受到力的冲击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丁涛,单辉,张绳昭,赵雪建,吴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宏源钢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