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抽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3523发布日期:2022-10-19 07:1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抽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2.卧式或者管壳式换热器普遍应用在核电机组的技术领域,换热器需要进行定期检修的工作,检修时需要将换热器内部的管束进行抽出,检查管束以及换热器筒体。
3.现有情况下一般直接通过外力将横置的管束抽出,但是在抽出过程中,由于拉出过程无法保持管束的水平,这样在抽出过程中容易造成管束与换热器内壁的摩擦与碰撞,进而造成换热器或管束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抽芯装置,解决了现有抽取管束芯体的时候与换热器发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抽芯装置,包括底盘和托盘,所述底盘和所述托盘通过第一升降架连接,所述托盘安装在所述底盘上侧,所述第一升降架能改变伸缩高度,所述底盘上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能带动所述底盘和托盘在地面上移动,所述托盘上形成有限位框;
6.所述托盘上安装有驱动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带动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托盘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组件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在所述限位框内滚动,所述滚轮外侧面上形成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框侧边抵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换热器管束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能带动所述管束沿所述托盘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7.作为优选地,所述底盘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架转动连接;
8.所述第一升降架呈剪刀状结构,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向外伸出,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盘间距加大;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向内收缩时,所述托盘与所述底盘间距变小。
9.作为优选地,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升降架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
10.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升降架底部形成有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点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
11.作为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车轮包括四组,所述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盘两侧。
12.作为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车轮升降架,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车轮升降架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车轮升降架能相对于底盘控制所述车轮上升或者下降,所述车轮最低点能高于所述底盘。
13.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小车、马达、传动轴、从动轴和传动链条,所述马达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从动轴两侧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小车底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侧设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所述连接轴两侧安装有所述滚轮。
14.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小车前端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管束末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小车上安装有法兰升降架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带动所述法兰升降架上下移动,所述法兰升降架能带动所述法兰盘垂直于所述托盘上下移动。
15.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小车上形成有限位梁,所述法兰升降架套接在所述限位梁上,所述限位梁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限位梁的侧面上,所述驱动小车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插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法兰升降架的底面能与所述限位销上表面抵接。
16.作为优选地,所述底盘上形成有第一支撑架,所述托盘上形成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架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换热器抽芯装置还包括螺柱和螺母,所述螺柱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螺母能在所述螺柱上转动;
17.所述螺柱包括长螺柱体和短螺柱体,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呈收缩状态时,所述短螺柱体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表面相接;当所述第一伸缩杆呈伸长状态时,所述长螺柱体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下表面抵接。
18.作为优选地,所述托盘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能与拖车连接钩扣接,所述拖车能通过所述连接环拉动所述换热器抽芯装置。
19.有益效果:通过动力组件能将换热抽芯装置移动到工作位置后,通过第一升降架将连接组件与管束升降至同一水平位置,之后通过连接组件与管束进行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反向拉动连接组件将管束进行抽出,此时驱动组件沿直线移动,由于驱动组件底部两侧的滚轮与限位框的限位,使驱动组件可以沿限位框的长度方向进行直线移动,通过此步骤将管束呈直线进行抽出,降低管束与换热器抽出的概率,降低碰撞造成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主体侧视图;
21.图2是本发明主体俯视图。
22.图中:1-底盘;101-第二滑动槽;2-托盘;201-限位框;202-第一滑动槽;3-第一升降架;4-滚轮;5-第一液压缸;6-第一伸缩杆;7-车轮;8-车轮升降架;9-驱动小车;10-马达;11-传动轴;12-从动轴;13-传动链条;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连接轴;17-法兰盘;18-第二液压缸;19-法兰升降架;20-限位梁;21-第一支撑架;22-第二支撑架;23-长螺柱体;24-短螺柱体;25-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7.现有技术下在检修换热器和换热器内部的管束的时候,必须将管束从检修换热器上抽离,但在抽离过程中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抽离,但是人工并不精确,容易导致管束与换热器内壁发生磕碰,造成设备的损坏。
2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抽芯装置,包括底盘1和托盘2,底盘1和托盘2通过第一升降架3连接,托盘2安装在底盘1上侧,第一升降架3能改变伸缩高度,底盘1上安装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能带动底盘1和托盘2在地面上移动,托盘2上形成有限位框201;
29.托盘2上安装有驱动组件和连接组件,驱动组件能带动连接组件沿托盘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驱动组件上安装有滚轮4,滚轮4在限位框201内滚动,滚轮4外侧面上形成有限位板,限位板与限位框201侧边抵接,连接组件与换热器管束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能带动管束沿托盘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30.通过拖车将上述换热器抽芯装置带到指定位置,同时调节第一升降架3,使托盘2上端的连接组件与管束能进行对齐,并通过驱动组件将连接组件带至管束一侧,通过人工将换热器内部的管束与连接组件上的法兰盘17进行连接,再驱动组件进行反向移动进而带动管束抽离换热器,由于滚轮4上的外侧面能与限位框201抵接,从而使驱动组件只能沿直线进行移动,这样能使管束与换热器内壁的磕碰概率降低,提升安全性。
31.本发明的第一升降架3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底盘1和托盘2的前后两侧,这样使托盘2在升降过程中更为稳定。
3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底盘1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与底盘1转动连接,第一液压缸5与第一液压缸5内设置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与第一升降架3转动连接;第一升降架3呈剪刀状结构,当第一伸缩杆6向外伸出,托盘2与底盘1间距加大;当第一伸缩杆6向内收缩时,托盘2与底盘1间距变小。
33.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5内部第一伸缩杆6的伸出,可以将第一升降架3向上端推起,由于第一升降架3为剪刀机构,所以第一液压缸5也会跟随第一升降架3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一液压缸5支撑托盘2保持稳定。
34.通过剪刀机构作为第一升降架3的机构,在收缩状态下可以节省体积,使托盘2能与底盘1能最大限度的靠近,进而使换热器抽芯装置在第一液压缸5内的第一伸缩杆6处于收缩状态下时,可以缩小体积,节省设备所占用的空间。
35.如图1至图2所示,托盘2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槽202,第一升降架3上端形成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与托盘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点在第一滑动槽202内滑动;
36.底盘1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01,第一升降架3底部形成有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第三连接点与底盘1转动连接,第四连接点在第二滑动槽101内滑动,由于第一升降架3为剪刀状的伸缩结构,所以当处于托盘2处于低位使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的间距会变大,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槽202,防止第一升降架3出现限位,第二滑动槽101与第一滑动槽202的作用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37.本发明的动力组件包括车轮7,车轮7与底盘1连接,车轮7包括四组,车轮7分别设置在底盘1两侧,通过上述车轮7可以在拖车的带动下进行自由的移动,灵活性与便捷性大大升高,机动性更强。
38.本发明的动力组件还包括车轮升降架8,车轮7通过车轮升降架8与底盘1连接,车轮升降架8能相对于底盘1控制车轮7上升或者下降,车轮7最低点能高于底盘1。
39.当换热抽芯装置进入到工作位置时,通过车轮升降架8将车轮7升高,进而使车轮7的最低点高于底盘1的底面,使底盘1能直接放置在底面上或者基准定位面上,进而提升换热抽芯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管束在抽取过程中与其他零件磕碰的概率。在检修完成后,将车轮7下降,使车轮7重新与地面接触。
40.本发明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小车9、马达10、传动轴11、从动轴12和传动链条13,马达10通过第一齿轮14带动传动轴11转动,传动轴11两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5,从动轴12两侧安装有从动齿轮,传动链条13分别与第二齿轮15和从动齿轮啮合,驱动小车9底部安装有连接轴16,连接轴16两侧设有连接齿轮,连接齿轮与传动链条13啮合,连接轴16两侧安装有滚轮4。
41.驱动组件内通过马达10提供源动力,并通过马达10带动第一齿轮14旋转,进而带动第二齿轮15旋转,使连接在第二齿轮15和从动齿轮上的传动链条13发生转动,传动链条13便能带动连接齿轮旋转,通过连接齿轮带动滚轮4进行滚动,通过马达10的正转与反转进而带动齿轮的滚动,使驱动小车9通过滚轮4沿限位框20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可以通过法兰盘17拉动或者将管束送入到换热器的腔体内,通过传动链条13带动连接齿轮转动稳定性更高,管束不易发生抖动。
42.本发明的驱动小车9前端安装有法兰盘17,法兰盘17与管束末端可拆卸连接,驱动小车9上安装有法兰升降架19和第二液压缸18,第二液压缸18带动法兰升降架19上下移动,法兰升降架19能带动法兰盘17垂直于托盘2上下移动。
43.通过第二液压缸18可以对法兰盘17的位置进行再次调整,此时的托盘2已经通过长螺柱体23进行限位,通过第二液压缸18对法兰盘17的位置进而高度方向上的微调,使法兰盘17与管束连接的更为精确,从而降低管束与换热器内壁在抽出过程中发生磕碰的概
率。
44.本发明驱动小车9上形成有限位梁20,法兰升降架19套接在限位梁20上,限位梁20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沿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在限位梁20的侧面上,驱动小车9还包括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插接在限位槽内,法兰升降架19的底面能与限位销上表面抵接。
45.由于管束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防止第二液压缸18承受力低于抽出管束的自重,通过限位销对法兰升降架19在高度方向上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液压缸18托举的法兰升降架19和管束出现掉落的风险,并使管束的抽离过程更为稳定。
46.本发明的底盘1上形成有第一支撑架21,托盘2上形成有第二支撑架22,第一支撑架21与第二支撑架22一一对应,第一支撑架21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架22形成有第二通孔,换热器抽芯装置还包括螺柱和螺母,螺柱能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螺母能在螺柱上转动,通过螺柱与螺母的限位使托盘2在低位和高位不同状下时,能够进行限位,如果第一升降架3发生断裂或者抖动无法提供稳定的支撑时,通过上述螺母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提供限位,使托盘2不会脱离设定位置。
47.螺柱包括长螺柱体23和短螺柱体24,当第一伸缩杆6呈收缩状态时,短螺柱体24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螺母与第二支撑架22上表面相接;当第一伸缩杆6呈伸长状态时,长螺柱体23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螺母与第二支撑架22下表面抵接。
48.通过上述短螺柱体24,可以在第一伸缩杆6处于收缩状态下时,通过螺母与托盘2第二支撑架22上表面的限位,防止托盘2脱离预设位置,使换热抽芯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提升空间利用率。
49.当第一伸缩杆6处于伸出状态下时,更换长螺柱体23使其仍能同时穿设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为了防止第一升降架3出现抖动或者无法承受管束与托盘2的重量而下滑的情况出现,通过长螺柱体23上的螺母与第二支撑架22底面的限位,防止托盘2掉落,使管束在抽取过程中更为稳定。
50.本发明的托盘2一侧设置有连接环25,连接环25能与拖车连接钩扣接,拖车能通过连接环25拉动换热器抽芯装置,使换热器抽芯装置的运输更为方便。
51.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换热器抽芯装置并不局限于抽取管束,还可以对大型法兰进行装卸。
5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