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833发布日期:2022-10-12 00: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织造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绕机。


背景技术:

2.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3.在非织造布生产的最后一步会用到卷绕机,将布卷卷绕至卷绕轴并至一定大小,现有的卷绕机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两根竖梁下部之间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两根卷绕胶辊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竖梁内侧下部且位于卷绕轴后方的进料滑道等,进料滑道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前部向下弯折至两根卷绕胶辊之间的上方,卷绕轴的左右两端设有轴承,两个轴承位于对应侧的竖梁的内侧且其能沿对应侧的进料滑道向前滚动。
4.如申请号为cn20212023724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非织造布生产的卷绕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储布结构和卷绕结构;所述卷绕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门式机架、门式机架底部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两根卷绕胶辊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和卷绕轴正上方的压辊,所述卷绕结构还包括卷绕轴上左右并排设置的多个卷绕筒、卷绕胶辊后方上下并排设置的两根分切引导辊、分切引导辊上方的进料引导辊和两根分切引导辊之间的分切机构;所述门式机架的左右两侧均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与齿条,所述齿条位于对应侧的滑轨的内侧,所述压辊的左右两端转动设有上滑座,所述上滑座滑动设于对应侧的滑轨上,所述压辊的左右两端均同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对应侧的齿条啮合,所述上滑座与门式机架对应侧之间设有使上滑座上下运动的后升降气缸;所述门式机架上且位于卷绕轴端部的正下方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侧设有向上开口且与卷绕轴配合的下半圆槽;所述滑轨上且位于卷绕轴端部的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侧设有向下开口且与卷绕轴配合的上半圆槽,所述限位块通过下滑座滑动设于对应侧的滑轨上,所述下滑座与门式机架对应侧之间设有使下滑座上下运动的前升降气缸;所述下半圆槽与上半圆槽相对设置;所述卷绕轴初始卷绕时,其端部置于对应侧的下半圆槽中;形成布卷后,所述卷绕轴向上运动且其上部嵌入上半圆槽中;所述分切机构包括非织造布前方的分切支撑辊和非织造布后方且左右并排设置的多个切刀,所述切刀能前后向运动且其为左右向设置的圆形刀片,所述切刀位于分切支撑辊的正后方且能将非织造布顶压在分切支撑辊的后侧;所述卷绕胶辊、卷绕轴、压辊、分切引导辊、进料引导辊和分切支撑辊均沿左右向设置,所述分切支撑辊和两根分切引导辊的后侧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卷绕筒可拆卸地套设在卷绕轴上;所述非织造布由进料引导辊的上侧绕入,绕过进料引导辊的前侧,依次绕过上侧的分切引导辊的后侧、切刀与分切支撑辊之间和下侧的分切引导辊的后侧,再由下侧的分切引导辊的下侧向前绕出,至压辊的上侧,绕过压辊的前侧至布卷的后侧;所述非织造布卷绕在卷绕筒上形成布卷,所述布卷置于两根卷绕胶辊的上侧之间,所述压辊顶压在布卷的上侧。
5.前述结构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6.1、结构复杂;
7.2、换卷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和换卷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1、两根竖梁1下部之间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2、两根卷绕胶辊2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3和竖梁1内侧下部且位于卷绕轴3后方的进料滑道4,所述进料滑道4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前部向下弯折至两根卷绕胶辊2之间的上方,所述卷绕轴3的左右两端设有轴承5,两个轴承5位于对应侧的竖梁1的内侧且其能沿对应侧的进料滑道4向前滚动;该卷绕机还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备用卷绕轴6、进料滑道4后部的升降放料件7、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轴承5相邻后方的后引导条8、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轴承5相邻前方的前引导条9和卷绕轴3上的布卷10左右两侧的两根限位杆11;所述备用卷绕轴6位于布卷10的后方,其左右两端设有备用轴承12,其与卷绕轴3相同;所述进料滑道4的后部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且其后端向上弯折形成阻挡部13,两个备用轴承12分别滑动设于两条进料滑道4上,所述备用轴承12位于升降放料件7与阻挡部13之间且其顶靠在升降放料件7的后侧;所述后引导条8竖向设置,其下端位于进料滑道4上方且其与进料滑道4之间具有备用轴承12能通过的间隙;所述前引导条9竖向设置,其下端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其可拆卸地设于竖梁1的内侧或其能在竖梁1的前侧向外平移以运动至轴承5的外侧;所述限位杆11竖向设置,其位于卷绕轴3的后方,其下端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其能左右调整地设于竖梁1的内侧;所述升降放料件7能向下运动至进料滑道4的上表面的下方以让备用轴承12向前滚落,两个升降放料件7同步动作。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进料滑道4的下方设有进料气缸14,所述进料气缸14垂直于进料滑道4且其伸缩杆向上穿过进料滑道4形成升降放料件7,两个进料气缸14同步驱动;所述进料气缸14收缩时,所述升降放料件7向下运动至进料滑道4的上表面的下方。
1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杆11的外侧上下并排设有两根滑杆15,其外侧且位于两根滑杆15之间设有一根丝杆16;所述滑杆15和丝杆16均位于后引导条8的后方;所述滑杆15沿左右向设置,其内端固定在限位杆11的外侧,其外部滑动设于对应侧的竖梁1上;所述丝杆16的内端与限位杆11的外侧转动连接,其中部与竖梁1螺纹连接,其外端同轴设有手轮。
1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杆11为矩形管且其内侧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布卷10对应侧的相邻外侧。
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引导条9位于竖梁1的前侧且其与竖梁1之间设有能使其平移至对应轴承5外侧的平移驱动结构,两个平移驱动结构同步驱动。
14.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竖梁1顶部且斜向外设置的固定臂17、前引导条9上端后侧的连杆18、连杆18与固定臂17之间的出料气缸19和竖梁1前侧且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联动单元,所述前引导条9的上端位于竖梁1的上端的上方,所述联动单元包括竖梁1前侧外部的垫块20和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转动设于垫块20前侧的联动臂21,
所述联动臂21沿左右向设置且其内端通过前后向的转轴与前引导条9的前侧铰接,所述前引导条9、竖梁1和两根联动臂21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所述出料气缸19由上至下斜向内设置,其缸体的上端与固定臂17的上端铰接,其伸缩杆的下端与连杆18后端的球头铰接;两个出料气缸19同步驱动;所述出料气缸19伸展时,所述前引导条9位于轴承5的正前方;所述出料气缸19收缩时,所述前引导条9向上和向外运动以运动至轴承5的外侧。
1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引导条8和前引导条9均为矩形杆,所述垫块20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且其厚度大于前引导条9的厚度,所述联动臂21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和换卷方便、快捷的有益效果。具体地,换卷时,前引导条向外运动,以让布卷(根据需要可向外调整限位杆)能向前滚出,人工或者通过工具对布卷进行出料;稍等一段时间后,升降放料件下降,让备用卷绕轴向前运动至两根卷绕胶辊之间,人工快速地将换卷时输出的无纺布卷绕在备用卷绕轴以开始卷绕;前引导条向内运动以回位。
附图说明
17.图1是竖梁的内侧视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机的前视图。
19.图中:1竖梁、2卷绕胶辊、3卷绕轴、4进料滑道、5轴承、6备用卷绕轴、7升降放料件、8后引导条、9前引导条、10布卷、11限位杆、12备用轴承、13阻挡部、14进料气缸、15滑杆、16丝杆、17固定臂、18连杆、19出料气缸、20垫块、21联动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1.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机,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竖梁1、两根竖梁1下部之间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根卷绕胶辊2、两根卷绕胶辊2之间正上方的一根卷绕轴3和竖梁1内侧下部且位于卷绕轴3后方的进料滑道4(以进行进料)等,竖梁1竖向设置,卷绕胶辊2和卷绕轴3均沿左右向设置,两根卷绕胶辊2与一根卷绕轴3构成等腰三角形。进料滑道4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前部向下弯折至两根卷绕胶辊2之间的上方,卷绕轴3的左右两端同轴设有轴承5,两个轴承5位于对应侧的竖梁1的内侧且其能沿对应侧的进料滑道4向前滚动。前述结构与现有的卷绕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卷绕机还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备用卷绕轴6(换卷时使用)、进料滑道4后部的升降放料件7(阻挡备用卷绕轴6向前运动)、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轴承5相邻后方的后引导条8、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轴承5相邻前方的前引导条9和卷绕轴3上的布卷10(其上侧可设置能上下调整位置的压辊(沿左右向设置))左右两侧的两根限位杆11(用于对布卷10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其中,备用卷绕轴6位于布卷10的后方,其左右两端同轴设有备用轴承12,其与卷绕轴3相同。进料滑道4的后部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且其后端向上弯折形成阻挡部13,两个备用轴承12分别滑动设于两条进料滑道4上,备用轴承12位于升降放料件7与阻挡部13之间且其顶靠在升降
放料件7的后侧。前引导条9与后引导条8前后并排设置构成用于引导轴承5上下运动的凹槽。后引导条8竖向设置,其下端位于进料滑道4上方且其与进料滑道4之间具有备用轴承12(轴承5)能通过的间隙。前引导条9竖向设置,其下端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其可拆卸地设于竖梁1的内侧或其能在竖梁1的前侧向外平移以运动至轴承5的外侧(优选)。限位杆11竖向设置,其位于卷绕轴3的后方,其位于备用卷绕轴6的前方,其下端位于卷绕胶辊2的上方,其能左右调整地设于竖梁1的内侧。升降放料件7能向下运动至进料滑道4的上表面的下方以让备用轴承12向前滚落,两个升降放料件7同步动作。
22.具体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梁1的内侧且位于进料滑道4的下方设有进料气缸14,进料气缸14垂直于进料滑道4且其伸缩杆向上穿过进料滑道4(进料滑道4上设有供伸缩杆穿过的通孔)形成升降放料件7,两个进料气缸14同步驱动。进料气缸14收缩时,升降放料件7向下运动至进料滑道4的上表面的下方。
23.具体地,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杆11的外侧上下并排设有两根滑杆15(具体为光滑圆杆),其外侧且位于两根滑杆15之间(具体为中间位置之间)设有一根丝杆16。两根滑杆15分别位于限位杆11的上部和下部;滑杆15和丝杆16均位于后引导条8的后方。滑杆15沿左右向设置,其内端固定在限位杆11的外侧,其外部滑动设于对应侧的竖梁1(其上沿左右向设有与滑杆15配合的滑套)上。丝杆16的内端与限位杆11的外侧转动连接,其中部与竖梁1(其上沿左右向设有与丝杆16配合的螺纹套)螺纹连接,其外端同轴设有手轮。
2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杆11为矩形管且其内侧设有缓冲垫(具体为橡胶垫,其内侧光滑)以避免直接硬接触布卷10的两侧,缓冲垫位于布卷10对应侧的相邻外侧。
2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引导条9位于竖梁1的前侧且其与竖梁1之间设有能使其平移至对应轴承5外侧的平移驱动结构,两个平移驱动结构同步驱动。
26.其中,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平移驱动结构包括竖梁1顶部且斜向外设置的固定臂17、前引导条9上端后侧的连杆18(具体可以由前至后稍微斜向外倾斜)、连杆18与固定臂17之间的出料气缸19和竖梁1前侧且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联动单元等。前引导条9的上端位于竖梁1的上端的上方。其中,联动单元包括竖梁1前侧外部的垫块20(保证前引导条9能向外运动)和通过前后向的转轴转动设于垫块20前侧的联动臂21等,联动臂21沿左右向设置且其内端(其外端与垫块20转动连接)通过前后向的转轴与前引导条9的前侧铰接,前引导条9、竖梁1和两根联动臂21构成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出料气缸19由上至下斜向内设置,其缸体的上端与固定臂17的上端铰接(通过前后向的转轴),其伸缩杆的下端与连杆18后端的球头铰接(通过环套)。两个出料气缸19同步驱动。出料气缸19伸展时,前引导条9位于轴承5的正前方。出料气缸19收缩时,前引导条9向上和向外运动以运动至轴承5的外侧以将布卷10向前取出。
2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引导条8和前引导条9均为矩形杆,垫块20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且其厚度大于前引导条9的厚度,联动臂21为沿左右向设置的矩形板。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