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1332发布日期:2022-10-04 23:2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乘客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


背景技术:

2.对重装置是乘客电梯必须配置的结构功能组件,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用以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对重的本质就是配重,作用就是动态平衡,就功能方面而言,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减少曳引电动机的功率和曳引轮、蜗轮上的力矩。对重装置安装在电梯的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使轿厢的重量与有效荷载部分之间保持平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及电动机功率的耗损。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起到运行中的平衡作用。
3.目前乘客电梯用对重装置结构有多种,但不论何种对重形式,都采用对重装置的四个角上对应设置四只导靴以保证在电梯运行时沿着对重导轨垂直运行,而且在对重装置底部必须安装缓冲器,且应采用可拆式缓冲器,目的就是减少对重装置下行运动中的减震,降低对轿厢的震动影响,从而保障乘客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与舒适度。
4.目前对重装置的缓冲器安装在对重装置底部横梁中部工位,采用上下双层结构,即由定位座与支承座两部分组成,定位座通过螺栓将整套缓冲器固定在对重装置横梁底面,形成凸出状的矩形框架结构组件;支承座也就是撞击块,其顶部通过螺栓与定位座连接固定,底部平面与电梯井道中的垂直凸起的缓冲座撞击,实现筑底停止运动的作用。就目前对重装置底部缓冲器而言,结构简单,螺栓连接固定,日常使用拆装便捷;由于轿厢及对重装置质量较大,垂直下行的重力加速度对筑底结构件的强度要求较高,故采用全金属材质(q-235a热轧钢板)焊接成型,能够满足乘客电梯轿厢与对重往复运动中的筑底停止需要,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即:
5.(1)筑底稳定性不佳易震动:对重装置缓冲器与井道缓冲座都采用金属结构件,强度高、刚性好,抗屈服弯曲能力强,但刚性有余柔韧性缺失,轿厢及对重装置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依靠缓冲结构筑底止挡(停止),完全依靠缓冲结构的面接触,金属结构平面属于“硬着陆”,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乘客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度。
6.(2)缓冲接触面存在变形现象:缓冲结构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上下平面是矩形钢板,中部是方钢形制的中空立柱,方形立柱内侧抗冲击载荷能力优于外侧,尤其是四个边角区域,易出现边角局部下塌变形,既会影响筑底时的稳定性,也会降低缓冲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7.(3)双层结构连接螺栓易松动:缓冲结构采用上下双层垂直叠加形制,由4枚m106六角螺栓及螺母连接固定,因受到长时间的撞击影响,连接用的螺栓易出现螺母松动现象,虽然设置防松垫圈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螺母松动现象,尤其是井道处于长期无人值守状态,一旦螺母松动后未能及时发现处置,不仅会造成电梯故障,一定程度上引发安全隐患。
目前采用定期检查维护方式予以处置,一定程度上增加维护支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包括定位座、支承座、缓冲垫、蝶形弹簧以及紧固件;所述定位座包括上连接板、第一立柱以及下连接板;所述第一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底部以及下连接板的顶部焊接,第一立柱的内部设有内方孔;所述第一立柱是热轧方钢切削加工制成,两侧端面加工45度倒角(焊接时焊缝),第一立柱边长以矩形体边长的2/3为宜,第一立柱厚度以方孔边长1/10,且不少于15mm为宜;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端面居中加工有第一圆柱形凸台,第一圆柱形凸台厚度不少于10mm,第一圆柱形凸台轴心线与矩形体轴心线重合,且第一圆柱形凸台与第一立柱内方孔相匹配;所述下连接板远离第一圆柱形凸台的一侧端面居中加工有第一圆形盲孔,第一圆形盲孔孔径、孔深与支承座上连接板的第一圆柱形凸台相匹配,盲孔轴心线与矩形体轴心线、圆柱形凸台轴心线重合;所述下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台阶沉孔,所述下连接板为矩形体,矩形体边长相等(正方形)且四边交汇处加工45度倒角;
10.所述支承座包括上安装板、第二立柱以及撞击板,材质均为q-235a;上安装板为矩形体,矩形体边长相等(正方形)且四边交汇处加工45度倒角,所述上安装板的一侧端面居中加工有第二圆柱形凸台,第二圆柱形凸台轴心线与矩形体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圆柱形凸台与第一圆形盲孔相匹配(直径间隙配合、间隙量0.2-0.5mm为宜,厚度间隙当量0.5-l.0mm为宜);所述上安装板的另一侧居中垂直加工有第二圆形盲孔,孔径与缓冲垫阻尼垫体圆柱形凸台相匹配(间隙配合,间隙量1-2mm为宜),孔深根据缓冲垫凸台高度设定,预留间隙量不少于3mm为宜,第二圆形盲孔轴心线与矩形体、圆柱凸台轴心线重合;所述上安装板上与第一台阶沉孔的对应处均加工有第二台阶沉孔,且第二台阶沉孔的孔径、孔距、沉孔深度与第一台阶沉孔相一致,且第一台阶沉孔与第二台阶沉孔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台阶沉孔与第一台阶沉孔均为同心异径台阶沉孔,且蝶形弹簧设置在同心异径台阶沉孔的大径段内;所述第二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安装板的底部以及撞击板的顶部焊接,第二立柱的内部设有内方孔,且缓冲垫设置在第二立柱的方孔内;所述撞击板居中垂直加工有圆形通孔,孔径与缓冲垫金属垫芯圆柱体凸台相匹配(间隙配合,间隙量1-2mm为宜),圆孔轴心线与矩形体轴心线重合;撞击板是矩形体,矩形体边长相等(正方形)且四边交汇处加工45度倒角。
11.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上呈矩形阵列加工有4个圆孔,圆孔孔径与对重装置底部横梁上的螺纹孔相匹配,且紧固件均与圆孔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为矩形体,矩形体边长相等(正方形)且四边交汇处加工45度倒角。
12.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以及垫圈。
13.优选的,所述蝶形弹簧的外径、厚度与第二台阶沉孔、第一台阶沉孔的大径段孔径、孔深相匹配;所述蝶形弹簧的内径与紧固件的螺栓外径相匹配,且紧固件的螺栓贯穿蝶形弹簧设置。
14.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包括阻尼垫体和金属垫芯;所述阻尼垫体采用高分子聚合材
质,是一加工台阶沉孔的矩形体;矩形体呈正方形,边长与第二立柱内方孔相匹配,且与金属垫芯的矩形边长相等;矩形体一侧端面加工圆柱形凸台,凸台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且凸台外径与第三圆形沉孔内径间隙配合,凸台高度l3小于阻尼垫体轴肩高度l4;矩形体另一侧端面芯部居中垂直加工1处同心异径的圆形沉孔,该孔是盲孔,且台阶孔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台阶孔的孔径、孔深、间距与金属垫体外圆周台阶圆柱体相一致;金属垫体有1件,材质是高强钢,是一两端加工圆柱体的矩形体;矩形体呈正方形,边长与第二立柱内方孔相匹配且与阻尼垫体的矩形边长相等;矩形体一侧加工同心异径台阶状圆柱体,圆柱体直径、长度、深度、间距与阻尼垫体的台阶孔相一致,且台阶圆柱体的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矩形体另一端加工圆柱形凸台,凸台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且凸台直径与撞击板上圆形通孔相匹配,凸台高度需大于撞击板的厚度,且凸台高度与撞击板203的厚度差为l4。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台阶沉孔设有四个,且呈矩形阵列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外形简洁、安装及日常使用维护便捷、安全可靠、实用高效,有效的满足了乘客电梯运行中对重装置筑底时减震避震的要求。
18.2.本实用新型定位座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焊接成型,顶部连接对重装置横梁,作用是整套实用新型设计的定位。
19.3.本实用新型支承座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焊接成型,顶部采用紧固件与定位座底部连接,为弹性阻尼补偿提供空间载体。
20.4.本实用新型支承座与定位座之间采用圆柱形凸台与盲孔结构连接,定位作用好,避免驻地撞击时的扭动变形,提升筑底时的结构稳定性。
21.5.本实用新型缓冲垫采用金属垫芯与柔性阻尼垫体浇铸成型,整体安装在支承座的方形空腔内,通过预留间隙实现对重筑底撞击时的瞬间减震功能。
22.6.本实用新型蝶形弹簧安装在定位座与支承座的连接工位,依靠预紧后的弹性变形提升连接螺栓的抗震性,蝶形弹簧缓冲吸振能力强,对于螺栓连接的防松防逃逸作用良好。
23.7.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梯高速运行状态下筑底停止时的轿厢及对重装置晃动、抖动等不稳定现象,保障了乘客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乘用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了对重装置的故障及检修维护支出。
24.8.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对业内乘客电梯轿厢及对重装置筑底止挡类似结构组件的改进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横截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座横截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垫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垫芯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方向参数关系图;
36.图12为对重装置垂直撞击井道底部梯座图。
37.图中:1、定位座;101、上连接板;102、第一立柱;103、下连接板;104、圆孔;105、第一圆柱形凸台;106、第一圆形盲孔;107、第一台阶沉孔;2、支承座;201、上安装板;202、第二立柱;203、撞击板;204、第二圆柱形凸台;205、第二圆形盲孔;206、第二台阶沉孔;207、圆形通孔;3、缓冲垫;301、阻尼垫体;302、金属垫芯;303、第三圆形沉孔;4、蝶形弹簧;5、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包括定位座1、支承座2、缓冲垫3、蝶形弹簧4以及紧固件5;所述定位座1包括上连接板101、第一立柱102以及下连接板103;所述第一立柱102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101底部以及下连接板103的顶部焊接,第一立柱102的内部设有内方孔;所述下连接板103的一侧端面居中加工有第一圆柱形凸台105,且第一圆柱形凸台105与第一立柱102方孔相匹配;所述下连接板103远离第一圆柱形凸台105的一侧端面居中加工有第一圆形盲孔106,所述下连接板10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台阶沉孔107;所述支承座2包括上安装板201、第二立柱202以及撞击板203;所述上安装板201的一侧端面加工有第二圆柱形凸台204,所述第二圆柱形凸台204与第一圆形盲孔106相匹配;所述上安装板201的另一侧居中垂直加工有第二圆形盲孔205,所述上安装板201上与第一台阶沉孔107的对应处均加工有第二台阶沉孔206,且第二台阶沉孔206的孔径、孔距、沉孔深度与第一台阶沉孔107相一致,且第一台阶沉孔107与第二台阶沉孔206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台阶沉孔206与第一台阶沉孔107均为同心异径台阶沉孔,且蝶形弹簧4设置在同心异径台阶沉孔的大径段内;所述第二立柱202的上下端分别与上安装板201的底部以及撞击板203的顶部焊接,第二立柱202的内部设有
内方孔,且缓冲垫3设置在第二立柱202的方孔内;所述撞击板203居中垂直加工有圆形通孔207,且圆形通孔207的孔径缓冲垫3底部相匹配。
42.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101上呈矩形阵列加工有4个圆孔104,圆孔104孔径与对重装置底部横梁上的螺纹孔相匹配,且紧固件5均与圆孔104活动连接。
43.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5包括螺栓以及垫圈。
44.进一步的,所述蝶形弹簧4的外径、厚度与第二台阶沉孔206、第一台阶沉孔107的大径段孔径、孔深相匹配;所述蝶形弹簧4的内径与紧固件5的螺栓外径相匹配,且紧固件5的螺栓贯穿蝶形弹簧4设置。
4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3包括阻尼垫体301和金属垫芯302;所述阻尼垫体301采用高分子聚合材质,是一加工台阶沉孔的矩形体;矩形体呈正方形,边长与第二立柱202内方孔相匹配,且与金属垫芯302的矩形边长相等;矩形体一侧端面加工圆柱形凸台,凸台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且凸台外径与第三圆形沉孔303内径间隙配合,凸台高度l3小于阻尼垫体301轴肩高度l4;矩形体另一侧端面芯部居中垂直加工1处同心异径的圆形沉孔,该孔是盲孔,且台阶孔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台阶孔的孔径、孔深、间距与金属垫芯302外圆周台阶圆柱体相一致;金属垫芯302有1件,材质是高强钢,是一两端加工圆柱体的矩形体;矩形体呈正方形,边长与第二立柱202内方孔相匹配且与阻尼垫体301的矩形边长相等;矩形体一侧加工同心异径台阶状圆柱体,圆柱体直径、长度、深度、间距与阻尼垫体301的台阶孔相一致,且台阶圆柱体的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矩形体另一端加工圆柱形凸台,凸台轴心线与矩形体长度方向轴心线重合,且凸台直径与撞击板203上圆形通孔207相匹配,凸台高度需大于撞击板203的厚度,且凸台高度与撞击板203的厚度差为l4。
4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沉孔107设有四个,且呈矩形阵列设置。
47.工作原理:现场使用时,需按照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具体要求进行安装。安装时,首先采用紧固件5中螺栓将定位座1中的上连接板101与对重装置底部横梁上的螺纹孔固定牢固,紧固件5中的垫圈防松;随后需校正定位座、支承座的垂直轴心线,符合同轴度技术要求后将原先预紧的4件螺栓及螺母紧固到位,蝶形弹簧4处于工作预紧状态;此时需测量缓冲垫3中金属垫芯302伸出支承座2底部撞击板203的长度,需符合长度要求(详见图8)。乘客电梯运行中,当对重装置处于运行状态时,缓冲垫3因重力影响金属垫芯302轴肩平置于支承座2撞击板203内侧平面上,底部圆柱形凸台伸出撞击板(l4)。支承座2顶部与缓冲垫3的阻尼垫体301均有一定量的间隙(未受垂直撞击工况下阻尼垫体301轴肩底部平面与支承座2的上安装板201底平面的垂直间隙l2、垫体顶部圆柱凸台与上安装板圆形盲孔间隙l1)。当对重装置筑底与井道底部梯座撞击瞬间,缓冲垫3受到正面垂直挤压上台,l1处间隙消失、接触面贴合,l4大幅减少甚至归零(凸台端面与撞击板203底平面平齐),l3也同步减少但仍保留适当间隙,此时缓冲结构组件的减震、避震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日常使用过程中,当对重装置底部缓冲器发生破损故障后,可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整体更换、维护处置。
48.一种用于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的立式减震缓冲座是针对目前乘客电梯对重装置缓冲结构的技术改进,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外形简洁、安装及日常使用维护便捷、安全可靠、实用高效,有效的满足了乘客电梯运行中对重装置筑底时减震避震的要求。定位座1采用矩
形框架结构焊接成型,顶部连接对重装置横梁,作用是整套实用新型设计的定位;支承座2亦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焊接成型,顶部采用螺栓与定位座1底部连接,为弹性(柔性)阻尼补偿提供空间载体;支承座2与定位座1之间采用圆柱形凸台与盲孔结构连接,定位作用好,避免驻地撞击时的扭动变形,提升筑底时的结构稳定性。缓冲垫3采用金属垫芯302与柔性阻尼垫体301浇铸成型,整体安装在支承座2的方形空腔内,采用矩形体两端圆柱形凸台结构,导向性形好;通过支承座2顶部圆形盲孔的预留间隙与缓冲垫3两端轴肩,通过预留间隙的弹性变形实现了对重筑底撞击初始工况与驻地撞击时瞬间的缓冲功能,减震避震作用持续稳定。缓冲垫3采用高分子聚合垫体耐冲击、耐腐蚀、抗变形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蝶形弹簧4安装在定位座1与支承座2的连接工位,依靠预紧后的弹性变形提升连接螺栓的抗震性,蝶形弹簧4缓冲吸振能力强,对于螺栓连接的防松防逃逸作用良好。本实用新型设计应用后有效的减少电梯高速运行状态下筑底停止时的轿厢及对重装置晃动、抖动等不稳定现象,保障了乘客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乘用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对重装置的故障及检修维护支出,具有一定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作用。通用性强,对业内乘客电梯轿厢及对重装置类似结构组件的改进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