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煤皮带降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4925发布日期:2022-10-12 08:0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输送机降低粉尘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输煤皮带降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煤炭作业或火电厂燃料输送中,输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主要采用输煤皮带机输煤,其具有生产效率高、运行平稳可靠、输送连续均匀、工作过程中噪声小、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维修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及远程操作等特点,但是由于块状的煤炭中参杂有较多的煤灰,采用输煤皮带机输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经研究,主要是由于:一是在燃煤由煤管出口落至输煤皮带机上时,煤管中煤流下落引起的诱导风量带起的粉尘,导致煤管出口出现大量煤粉外溢,而煤粉下落时的落差越大形成的正压就越大,煤管出口处向外喷煤粉就越厉害,二是燃煤在输煤皮带机上的输送过程中,由于皮带机产生的风量带起的粉尘飞扬。粉尘浓度较高时,不但会形成粉尘污染,使粉尘残留在设备内部,进而影响到设备周边的工作环境,污染整个工作环境,更严重的是还存在煤尘爆炸的危险。因此,现有煤炭作业或火电厂燃料输送使用的输煤皮带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燃煤由煤管出口落至输煤皮带机上、以及皮带机输送时会产生煤粉外溢,易污染设备及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输煤皮带降粉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输煤皮带机存在的易产生煤粉污染,污染设备及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煤皮带降粉装置,包括包括皮带输送机、导料槽、第一循环风道、第二循环风道和挡尘帘组装置,皮带输送机的上部安装有导料槽,导料槽右部设有进煤口,进煤口上端固定安装有落煤管,导料槽的内腔内设有能够喷出水雾的喷雾头,进煤口左方的导料槽上端由右至左依次设有右下行风口、右上行风口、左下行风口、左上行风口,右上行风口、右下行风口之间安装有能使气流由右上行风口至右下行风口单向通行的第一循环风道,左上行风口、左下行风口之间安装有能使气流由左上行风口至左下行风口单向通行的第二循环风道,导料槽上端设有带若干个垂悬橡胶条的挡尘帘组装置,挡尘帘组装置包括第一挡尘帘组、第二挡尘帘组、第三挡尘帘组和第四挡尘帘组,进煤口右方的导料槽上设有第一挡尘帘组,右上行风口左方且靠近右上行风口左端位置的导料槽上设有第二挡尘帘组,左下行风口右方且靠近左下行风口右端位置的导料槽上设有第三挡尘帘组,左上行风口左方的导料槽上设有第四挡尘帘组。
5.进一步的,导料槽内部设置有不少于三个的喷架管,各喷架管均匀间隔布置在第一挡尘帘组与第四挡尘帘组之间的导料槽的上部内腔内,各喷架管上均匀间隔安装有若干个喷雾头,喷架管的进水口上连接有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能够与水箱内的水泵出水口相连接。
6.进一步的,第一循环风道呈倒厶字形,第一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上行段、第一风道斜行段和第一风道下行段,第一风道上行段的下端有第一风道进口,第一风道上行段的上端与第一风道斜行段的上端相连通,第一风道斜行段沿左上右下方向倾斜布置,第一风道斜行段的下端与第一风道下行段的上端相连通,第一风道下行段的下端有第一风道出口,第一风道进口固定安装在右上行风口上,第一风道出口固定安装在右下行风口上。
7.进一步的,第一风道上行段下部设有下杂物清理门,第一风道上行段上部设有上杂物清理门。
8.进一步的,第二循环风道呈倒v字形,第二循环风道包括第二风道上斜段和第二风道下斜段,第二风道上斜段沿左下右上方向倾斜布置,第二风道下斜段沿左上右下方向倾斜布置,第二风道上斜段的下端有第二风道进口,第二风道上斜段的上端与第二风道下斜段的上端相连通,第二风道下斜段的下端有第二风道出口,第二风道进口固定安装在右上行风口上,第二风道出口固定安装在右下行风口上。
9.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各挡尘帘组装置配合第一循环风道、第二循环风道能够使导料槽内部空间的气流实现内循环,被喷雾头反复喷水净化,有效实现了降尘,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例:1为皮带输送机,2为导料槽,3为第一循环风道,4为第二循环风道,5为进煤口,6为落煤管,7为右下行风口,8为右上行风口,9为左下行风口,10为左上行风口,11为第一挡尘帘组,12为第二挡尘帘组,13为第三挡尘帘组,14为第四挡尘帘组,15为第一风道上行段,16为第一风道斜行段,17为第一风道下行段,18为第二风道上斜段,19为第二风道下斜段,20为下杂物清理门,21为上杂物清理门。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4.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输煤皮带降粉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1、导料槽2、第一循环风道3、第二循环风道4和挡尘帘组装置,皮带输送机1的上部安装有导料槽2,导料槽2右部设有进煤口5,进煤口5上端固定安装有落煤管6,导料槽2的内腔内设有能够喷出水雾的喷雾头,进煤口5左方的导料槽2上端由右至左依次设有右下行风口7、右上行风口8、左下行风口9、左上行风口10,右上行风口8、右下行风口7之间安装有能使气流由右上行风口8至右下行风口7单向通行的第一循环风道3,左上行风口10、左下行风口9之间安装有能使气流由左上行风口10至左下行风口9单向通行的第二循环风道4,导料槽2上端设有带若干个垂悬橡胶条的挡尘帘组装置,挡尘帘组装置包括第一挡尘帘组11、第二挡尘帘组12、第三挡尘帘组13和第四挡尘帘组14,进煤口5右方的导料槽2上设有第一挡尘帘组11,右上行风口8左方且靠近右上行风口8左端位置的导料槽2上设有第二挡尘帘组12,左下行风口9右方且靠近左下行风口9右端位置的导料槽2上设有第三挡尘帘组13,左上行风口10左方的导料槽2上设有
第四挡尘帘组14。各挡尘帘组装置配合第一循环风道3、第二循环风道4能够使导料槽2内部空间的气流实现内循环,被喷雾头反复喷水净化,有效实现了煤流下落以及皮带机输送过程中的降尘;工作时,落煤管6内的带有煤粉的块状煤炭由进煤口5落下至皮带输送机1的皮带上,因导料槽2将皮带输送机1包覆住,粉尘无法扬出至导料槽2外部,通过第一挡尘帘组11、第二挡尘帘组12的遮挡,使进煤口5与右上行风口8之间的导料槽2内部空间的气流通过第一循环风道3实现内循环,第一挡尘帘组11、第二挡尘帘组12之间的喷雾头能够喷出水雾,粉尘遇水雾因自重落至皮带上;导料槽2内剩余的粉尘随皮带继续左移,通过第三挡尘帘组13和第四挡尘帘组14的遮挡,使第二挡尘帘组12与左上行风口10之间的导料槽2内部空间的气流通过第二循环风道4实现内循环,第二挡尘帘组12与第三挡尘帘组13之间的喷雾头、第三挡尘帘组13和第四挡尘帘组14之间的喷雾头能够喷出水雾,粉尘遇水雾形成潮湿粉尘团,因自重落至皮带上,之后落下的潮湿粉尘团随着块状煤炭被皮带输送机1输送至设备左方,最终实现降尘。
15.如图1所示,导料槽2内部设置有不少于三个的喷架管,各喷架管均匀间隔布置在第一挡尘帘组11与第四挡尘帘组14之间的导料槽2的上部内腔内,各喷架管上均匀间隔安装有若干个喷雾头,喷架管的进水口上连接有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能够与水箱内的水泵出水口相连接。
16.如图1所示,第一循环风道3呈倒厶字形,第一循环风道3包括第一风道上行段15、第一风道斜行段16和第一风道下行段17,第一风道上行段15的下端有第一风道进口,第一风道上行段15的上端与第一风道斜行段16的上端相连通,第一风道斜行段16沿左上右下方向倾斜布置,第一风道斜行段16的下端与第一风道下行段17的上端相连通,第一风道下行段17的下端有第一风道出口,第一风道进口固定安装在右上行风口8上,第一风道出口固定安装在右下行风口7上。考虑到皮带输送机1的皮带实际移动的速度以及所产生的风的损失量,导料槽2右部的风量较大,因此将第一循环风道3设计为倒厶字形,导料槽2左部的风量较小,因此将第二循环风道4设计为倒v字形。
17.如图1所示,第一风道上行段15下部设有下杂物清理门20,第一风道上行段15上部设有上杂物清理门21。通过下杂物清理门20、上杂物清理门21能够比较方便地清理第一风道上行段15内部积存的灰尘等杂物。
18.如图1所示,第二循环风道4呈倒v字形,第二循环风道4包括第二风道上斜段18和第二风道下斜段19,第二风道上斜段18沿左下右上方向倾斜布置,第二风道下斜段19沿左上右下方向倾斜布置,第二风道上斜段18的下端有第二风道进口,第二风道上斜段18的上端与第二风道下斜段19的上端相连通,第二风道下斜段19的下端有第二风道出口,第二风道进口固定安装在右上行风口8上,第二风道出口固定安装在右下行风口7上。
19.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