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7061发布日期:2023-03-24 14:3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工位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市场对异型烟的需求不断扩大,绿色可循环包装柔性周转箱的推广与应用,柔性周转箱包装自动化设备成了各烟草物流分拣中心节约包装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举措。各种柔性周转箱的撑箱方式和结构也得到了市场更加广泛的实践和应用。
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柔性周转箱包装设备的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一般都是采用单一工位的撑箱结构,工作过程为串行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是先在套箱工位将柔性周转箱左右撑开,然后再上下撑开,最后撑箱机构将完全撑开的柔性周转箱移动到推烟工位,等待推烟。目前的柔性周转箱撑箱技术存在工作工序串行多,撑箱过程耗时长,单工位撑箱结构造成后续推烟工序等待时间长,总体工作效率低等技术不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工位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撑箱的速度,并且各工位为同时触发的并行运动,相互之间无需等待,大幅降低了撑箱的时间。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双工位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用于将柔性周转箱撑开的撑箱组件,所述撑箱组件并列的设有两个,还包括底板,所述框架支撑在底板上并在底板上移动,所述撑箱组件在框架内升降;
7.所述撑箱组件包括用于将柔性周转箱上下撑开的上撑箱板和下撑箱板、用于将柔性周转箱左右撑开的左撑箱板和右撑箱板。
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部与底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内设有带动框架移动的皮带。
9.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内设有上撑箱横梁、下撑箱横梁,所述上撑箱横梁和所述下撑箱横梁两端与框架之间滑动连接,框架上端设有驱动上撑箱横梁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上撑箱横梁上设有驱动下撑箱板下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上撑箱横梁和下撑箱横梁上均设有驱动对应左撑箱板、右撑箱板张开的第二驱动机构。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撑箱板固定安装在上撑箱横梁上,所述下撑箱板安装在下撑箱横梁上;
11.所述左撑箱板和所述右撑箱板均安装在对应的横梁上并与对应的横梁之间滑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对称的设置在上撑箱
横梁两端,第一气缸缸体端固定在上撑箱横梁上,第一气缸活塞杆端与下撑箱横梁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对称的设置在对应的横梁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撑箱组件并列的设有两个,还包括底板,所述框架支撑在底板上并在底板上移动,所述撑箱组件在框架内升降;采用双工位撑箱的结构布局形式,相对现有的单工位撑箱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撑箱的速度。相比单工位撑箱机构理论速度提升一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包装设备的总体工作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中上撑箱板、下撑箱板、左撑箱板、右撑箱板的运动形式为同时触发的并行运动,相互之间无需等待,大幅降低了撑箱的时间,从而再次提升了撑箱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1.图中:框架1,底板2,上撑箱板3,下撑箱板4,左撑箱板5,右撑箱板6,皮带7,上撑箱横梁8,下撑箱横梁9,升降气缸10,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 1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双工位柔性周转箱撑箱机构,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内用于将柔性周转箱撑开的撑箱组件,所述撑箱组件并列的设有两个,还包括底板2,所述框架1支撑在底板2上并在底板2上移动,所述撑箱组件在框架1内升降;
24.所述撑箱组件包括用于将柔性周转箱上下撑开的上撑箱板3和下撑箱板4、用于将柔性周转箱左右撑开的左撑箱板5和右撑箱板6,所述上撑箱板3、下撑箱板4分别对应一套左撑箱板5、右撑箱板6。
25.位于中间的位置的撑箱组件位于推烟工位,推烟工位两侧为撑箱工位。工作时,人首先将柔性周转箱套设在撑箱工位的上撑箱板3和下撑箱板4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下撑箱板4下移,将柔性周转箱上下撑开,同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左撑箱板5、右撑箱板6同步反向移动,将柔性周转箱左右撑开。框架1移动到底板2中间位置的推烟工位,将烟垛推送到撑开的柔性周转箱中。此时上一推烟完成的撑箱组件位于撑箱工位,重复套箱撑开动作。采用双
工位撑箱的结构布局形式,相对现有的单工位撑箱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撑箱的速度。相比单工位撑箱机构理论速度提升一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包装设备的总体工作效率。
26.上撑箱板3、下撑箱板4、左撑箱板5、右撑箱板6的运动形式为同时触发的并行运动,相互之间无需等待,大幅降低了撑箱的时间,从而再次提升了撑箱的工作效率。
27.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1底部与底板2之间通过导轨滑轨副滑动连接,所述底板2内设有带动框架1移动的皮带7,底板2两端设有皮带轮,皮带轮支撑在底板上并底板上转动,皮带7两端绕过对应的皮带轮,底板2端部设有驱动对应皮带轮转动的电机,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通过电机皮带带动框架1左右移动,实现了推烟工位和撑箱工位的调换,同时也使得张开的柔性周转箱在水平方向正对烟垛。
28.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1内设有上撑箱横梁8、下撑箱横梁9,所述上撑箱横梁8和所述下撑箱横梁9两端与框架1之间通过导轨滑块副滑动连接,框架1 上端设有驱动上撑箱横梁8升降的升降气缸10。升降气缸10活塞杆伸缩,进而带动上撑箱横梁8、下撑箱横梁9升降,使得撑开后的柔性周转箱在竖直方向正对烟垛,所述上撑箱横梁8上设有驱动下撑箱板4下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上撑箱横梁8和下撑箱横梁9上均设有驱动对应左撑箱板5、右撑箱板6张开的第二驱动机构
29.如图1所示,所述上撑箱板3固定安装在上撑箱横梁8上,所述下撑箱板4 安装在下撑箱横梁9上;上撑箱板3后端和下撑箱板4后端均设有安装板,通过安装板与对应的横梁连接。
30.所述左撑箱板5和所述右撑箱板6均安装在对应的横梁上并与对应的横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左撑箱板5和所述右撑箱板6后端均设有滑块,滑块与对应的横梁滑动连接。
31.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1,所述第一气缸11 对称的设置在上撑箱横梁8两端,第一气缸11缸体端固定在上撑箱横梁8上,第一气缸11活塞杆端与下撑箱横梁9连接。
3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12,所述第二气缸12对称的设置在对应的横梁上,第二气缸12缸体端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第二气缸12活塞杆端与对应的撑箱板连接。
33.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升降气缸10、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还可以采用液压缸或者电动伸缩杆进行等效的替换,对此本技术不做具体的限定,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做最佳选择。
3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一侧的撑箱机构位于套箱工位时,另一侧的撑箱组件位于推烟工位,位于套箱工位的上下撑箱板处于闭合状态,柔性周转箱完成套箱工序,此刻撑箱组件升降气缸、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同时启动,底板2 种的伺服电机也一起启动,使柔性周转箱一边撑开,一边随皮带带动撑箱组件向推烟工位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柔性周转箱被上下左右撑开并运动到推烟工位,与此刚刚完成推烟动作的撑箱组件移动到另一侧的套箱工位处,进行套箱,如此循环往复。
35.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