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0673发布日期:2023-01-04 05:3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4.0不仅仅是生产环节实现智能化,更是生产与物流的高度融合,对于物流方的高效、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消费升级下的市场压力,种类繁多的产品品类的库存管理、难以控制的人力成本,已经成为制造、仓储等行业的共同困扰。这些行业对以机器人为核心、高效、准确、可靠和柔性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目前料箱机器人在进行物料出库时,只能够将料箱平放在一个地方,不能够指定立体堆放,从而导致需要堆放区域的面积比较大,造成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以解决目前料箱机器人在进行物料出库时,只能够将料箱平放在一个地方,不能够指定立体堆放,从而导致需要堆放区域的面积比较大,造成空间浪费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包括 amr料箱机器人、传送升降单元和立体货架;所述amr料箱机器人用于将料箱传送至传送升降单元,所述传送升降单元用于将传送来的料箱立体堆放在所述立体货架上;所述立体货架包括支撑柱和竖向设置在支撑柱上的若干层堆放层;所述传送升降单元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升降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传送机构进行升降并使得传送机构能够与立体货架的不同堆放层对齐;所述传送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料箱并能够将料箱传输至所述立体货架的堆放层上。
6.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架和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传送结构的传送方向对准立体货架。
7.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架和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设于支架上;所述升降结构采用液压缸、传送带组件、链轮链条组件、剪叉升降机构或滑轮拉绳组件。
8.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升降结构通过安装结构带动所述支撑架升降;所述支架的中间设有升降通道,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组安装板、连接杆和限位组件,两组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升降通道的两侧,两组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组位于支架两侧的限位部件,每组所述限位部件至少包括位于连接杆两侧的两组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滚轮均与所述支架的两侧壁接触并进行滚动。
9.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还固定有拉杆,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拉动结构,所述拉动结构包括拉动绳、导向轮和配重块,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拉动绳的两侧分别
与配重块和拉杆固定;所述拉动绳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所述导向轮用于对拉动绳进行导向。
10.进一步,每层所述堆放层包括两根固定杆和若干根支撑杆,两根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若干根所述支撑杆固定在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传送机构用于将料箱传送至支撑杆上。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第二滚轮的滚动方向和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一致。
12.进一步,所述传送升降单元还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amr料箱机器人送来的料箱传输至传送机构。
13.进一步,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立体货架的一侧设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结构上是否存在所述料箱;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4.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于传送结构的两侧。
15.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amr料箱机器人将料箱依次放置在传输机构上,传输机构将料箱依次传输至传送机构上。当料箱传送至传送结构上时,料箱的端部刚好阻碍了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信号接收。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启动升降结构,升降结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带动传送机构至预设的高度,然后关闭升降结构,打开传送结构,传送结构带动料箱朝向立体货架的其中一层堆放层移动,直至料箱完全位于支撑杆上。此时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重新恢复信号接收,控制器启动升降结构,升降结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回到原位。
16.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传送机构,能够实现料箱堆放至立体货架上,实现立体堆放,节约空间。

设置传输机构,减少amr料箱机器人的移动距离,从而加快效率。

支撑杆上设置第二滚轮,使得料箱与支撑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便于料箱的传送。

安装板上设置第一滚轮,两侧的第一滚轮能够对安装板的竖向移动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中传送升降单元的立体图;
18.图2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19.图3为图2的主视图;
20.图4为立体货架的主视图;
21.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立体货架1、支撑柱2、堆放层3、固定杆4、支撑杆5、第二滚轮6、支撑架7、传送结构8、支架9、升降结构10、升降通道11、安装板12、连接杆13、固定块14、安装杆15、第一滚轮16、拉杆17、拉动绳18、导向轮19、配重块20、传感器组件21。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5所示:一种用于料箱传送和堆放的装置,包括amr料箱机器人、传送升降单元和立体货架1;amr料箱机器人用于将料箱传送至传送升降单元,传送升降单元用于将传送来的料箱立体堆放在立体货架1上。如图4所示,立体货架1包括支撑柱2和竖向设置在支撑柱2上的若干层堆放层3。传送升降单元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升降机构、传送机构和传输机构,传输机构用于将amr料箱机器人送来的料箱传输至传送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带动传送机构进行升降并使得传送机构能够与立体货架1的不同堆放层3对齐;传送机构用于支撑料箱并能够将料箱传输至立体货架1的堆放层3上。
26.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架7和传送结构8,传送结构8安装在支撑架7上,传送结构8的传送方向对准立体货架1。支撑架7靠近立体货架1的一侧设有传感器组件21,传感器组件21 用于检测传送结构8上是否存在料箱;传感器组件21与控制器连接。传感器组件21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例如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于传送结构8的两侧。
27.传送结构8和传输机构均可以采用传送辊结构或传送带结构,并由电机进行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传输机构的传输平面与传送结构8的传输平面等高。
28.如图1-3所示,升降机构包括支架9和升降结构10,支架9上设有安装结构,升降结构 10通过安装结构带动支撑架7升降。支架9的中间设有升降通道11,安装结构包括两组安装板12、连接杆13和限位组件,两组安装板12分别位于升降通道11的两侧,两组安装板 1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3。安装板12上设有固定块14,支撑架7上设有安装杆15,安装杆 15固定在固定块14上。限位组件包括两组位于支架9两侧的限位部件,每组限位部件至少包括位于连接杆13两侧的两组第一滚轮16,第一滚轮16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固定在安装板12上;第一滚轮16均与支架9的两侧壁接触并进行滚动。安装板12上还固定有拉杆17,支架9上还设有拉动结构,拉动结构包括拉动绳18、导向轮19和配重块20,导向轮19转动连接在支架9上;拉动绳18的两侧分别与配重块20和拉杆17固定;拉动绳18 的两侧均竖直设置,导向轮19用于对拉动绳18进行导向。
29.升降结构10设于支架9上,升降结构10采用液压缸、传送带组件、链轮链条组件、剪叉升降机构或滑轮拉绳组件,本实施例中采用传送带组件,支架9的两侧设有转动轮,传送带安装在转动轮上;连接杆13固定在传送带上,支架9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轮转动。
30.如图5所示,每层堆放层3包括两根固定杆4和若干根支撑杆5,两根固定杆4固定在支撑柱2上,若干根支撑杆5固定在两根固定杆4之间;传送机构用于将料箱传送至支撑杆 5上。支撑杆5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第二滚轮6,支撑杆5的长度方向、第二滚轮6的滚动方向和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一致。
31.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2.amr料箱机器人将料箱依次放置在传输机构上,传输机构将料箱依次传输至传送机构上。当料箱传送至传送结构8上时,料箱的端部刚好阻碍了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信号接收。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启动升降结构10,升降结构10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带动传送机构至预设的高度,然后关闭升降结构10,打开传送结构8,传送结构8带动料箱朝向立
体货架1的其中一层堆放层3移动,直至料箱完全位于支撑杆5上。此时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重新恢复信号接收,控制器启动升降结构10,升降结构10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回到原位。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