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雾结构及喷雾泵头、持续性喷雾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4095发布日期:2023-01-04 00:3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雾结构及喷雾泵头、持续性喷雾泵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喷雾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雾结构及喷雾泵头、持续性喷雾泵头。


背景技术:

2.喷雾泵头是一种安装于喷雾瓶上用于将液体进行雾化喷出的重要组成结构,使用时,使用者用手按压喷雾泵头,可使得喷雾瓶内的液体抽至喷雾泵头处进行雾化喷出。
3.参见图1,现有的喷雾泵头一般包括泵头壳体1、按压壳体2以及设置于泵头壳体1与按压壳体2之间的喷雾组件。喷雾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泵头壳体1与按压壳体2的塑料弹簧件3以及安装于泵头壳体1一侧且置于塑料弹簧件3内部的出水阀体4。泵头壳体1内设置有储水腔11,且塑料弹簧件3安装于泵头壳体1的储水腔11内,按压壳体2内设置有用于与储水腔11连通的出水流腔21,出水阀体4设置于出水流腔21靠近塑料弹簧件3的一侧。塑料弹簧件3驱使出水阀体4一直具有隔断储水腔11和出水流腔21的趋势。使用时,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2,使得塑料弹簧件3发生形变,使得出水阀体4连通储水腔11和出水流腔21,由此可喷出液体介质。当使用者停止按压后,塑料弹簧件3复位,塑料弹簧件3驱使出水阀体4隔断储水腔11和出水流腔21。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使用者对按压壳体2过度按压时,易使得塑料弹簧件3发生较大的形变,由此易造成塑料弹簧件3复位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塑料弹簧件发生不易复位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喷雾结构及喷雾泵头、持续性喷雾泵头。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包括泵头壳体、按压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泵头壳体和所述按压壳体之间的塑料弹簧件,所述泵头壳体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储水腔,所述按压壳体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出的出水流腔,所述塑料弹簧件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且用于连通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出水流腔;所述按压壳体靠近所述塑料弹簧件的一侧设置有出水阀体,所述塑料弹簧件驱使所述出水阀体一直具有隔断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出水流腔的趋势;所述泵头壳体在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塑料弹簧件伸缩抵接的限位凸部,所述塑料弹簧件具有与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出水流腔连通的连通腔,所述限位凸部朝向所述连通腔的内壁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介质在气压的作用下压至泵头壳体内的储水腔和塑料弹簧件的连通腔内,当使用者用手按压按压壳体时,塑料弹簧件受到挤压产生形变,出水阀体在塑料弹簧件的形变过程中,出水阀体朝向靠近储水腔的一侧滑移,使得出水阀体的端部伸入塑料弹簧件的连通腔内,由此通过出水阀体导通连通腔和出水流腔,使得按压时,液体介质经过储水腔、连通腔和出水流腔喷出,由此完成液体介质的泵出;使用者用手按压按压壳体时,且使得塑料弹簧件受到挤压发生形变,使得塑料弹簧件连通腔的内壁与限位
凸部发生抵接,由此可对使用者的按压起到限位作用,减少使用者对按压壳体过度按压,由此可减少塑料弹簧件发生过度形变以至于不易回复。
9.优选的,所述塑料弹簧件依次包括安装于所述泵头壳体内侧壁上的安装部、弹性部以及用于与所述按压壳体对接的固定部,所述泵头壳体在所述储水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抵接于所述塑料弹簧件内腔壁上的固定凸环,所述塑料弹簧件的内腔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凸环啮合的限位凸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塑料弹簧件时,塑料弹簧件安装部的边沿与泵头壳体储水腔内侧壁相抵,使得塑料弹簧件连通腔内腔壁上的限位凸环与储水腔内侧壁上的固定凸环相抵,由此可对。塑料弹簧件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塑料弹簧件一端的固定部与按压壳体相连,塑料弹簧件另一端的安装部与泵头壳体相连,由此可通过安装部与固定部之间的弹性部实现按压壳体与泵头壳体的相对挤压。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凸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塑料弹簧件抵接的导向锥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时,使得按压壳体对塑料弹簧件产生挤压,使得塑料弹簧件产生形变,且使得塑料弹簧件连通腔的内腔壁与限位凸部朝向塑料弹簧件的端部的导向锥面相抵,由此可方便塑料弹簧件的内腔壁与限位凸部相贴合,当使用者松开按压壳体时,导向锥面可对塑料弹簧件的复位起到导向作用,由此可方便塑料弹簧件进行回复。
13.优选的,所述出水阀体包括滑移抵接于所述塑料弹簧件的所述连通腔内壁上的密封部以及安装于所述按压壳体内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内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经的连接通道,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密封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的进水通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时,塑料弹簧件发生形变,使得出水阀体朝向塑料弹簧件连通腔内滑移,密封部朝向储水腔滑移,使得进水通孔连通塑料弹簧件的连通腔和限位部的连接通道,使得塑料弹簧件连通腔内的液体介质从进水通孔流至连接通道内后通过出水流腔喷出。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雾泵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6.包括上述的喷雾结构、安装于所述按压壳体端部的喷头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泵头壳体内的单向阀组件;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泵头壳体内的固定套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套上且用于单向导入液体介质的阀体,所述固定套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吸入流道,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套朝向所述储水腔一侧且用于隔断所述吸入流道与所述储水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喷雾泵头时,通过单向阀组件将液体介质吸出,使得液体介质经过吸入流道通过阀体单向流入泵头壳体的储水腔内,由此可通过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将液体介质通过喷头组件喷出,实现液体介质的抽吸和泵出。
18.优选的,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按压壳体一端内部的出水壳体、安装于所述按压壳体端部外侧的出水轴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水壳体与所述出水轴套之间的弹性压件;所述出水壳体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压出腔,所述出水轴套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压出的出水通孔,所述液体介质经所述弹性压件的挤压从所述出水通孔流出。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介质流至喷头组件处喷出时,液体介质从出水流
腔流至压出腔内,通过弹性压件将液体介质从出水通孔内压出,由此可方便对粘性较大的液体介质进行泵出。
20.优选的,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按压壳体端部的出水喷头,所述按压壳体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供出水喷头安装的安装凹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介质流至喷头组件处喷出时,液体介质通过出水喷头喷出,安装出水喷头时,将出水喷头的边沿处卡入安装凹槽内,该安装方式较灵活且方便装卸,由此可根据不同的液体介质对出水喷头进行更换。
2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持续性喷雾泵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3.包括上述的喷雾结构、安装于所述按压壳体端部的喷头组件、设置于所述泵头壳体内的单向阀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按压壳体内的持续喷雾组件;所述按压壳体在所述出水流腔的外周侧设置有分流腔,所述按压壳体在所述出水流腔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所述分流腔内的分流通道,所述持续喷雾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分流腔内的蓄水环体、弹性环体和限位环体;所述弹性环体一侧抵接于所述蓄水环体,另一侧抵接于限位环体,所述蓄水环体设置于所述弹性环靠近所述分流腔腔底的一侧且与所述分流腔的腔底形成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蓄水腔。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持续性喷雾泵头对液体介质进行喷出时,液体介质通过单向阀组件泵入泵头壳体的储水腔内,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后,塑料弹簧件发生形变,液体介质从储水腔通过出水阀体流入出水流腔内,液体介质从出水流腔流至喷头组件处时,部分液体介质通过分流通道流至分流腔内,使得部分液体介质流至蓄水腔内,另一部分液体介质通过出水流腔流至喷头组件处喷出,当使用者松开按压壳体时,分流至蓄水腔内的部分液体介质被气压压回至出水流腔内,由此可通过出水流腔流至喷头组件处喷出,从而可持续性对液体介质泵出。
25.优选的,所述蓄水环体背离所述弹性环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分流腔连通的蓄水凹槽,所述蓄水凹槽与所述分流腔的腔底形成为蓄水腔。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环体安装于分流腔内且朝向分流腔的腔底设置有蓄水凹槽,从而可通过蓄水凹槽与分流腔的腔底形成为用于供部分介质分流流入的蓄水腔,从而可对部分液体介质进行分流和储存。
27.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体的外周壁抵紧于所述分流腔的腔壁,所述分流腔的腔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限位环体外周壁卡入的定位环槽,所述限位环体朝向所述弹性环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弹性环体端部边沿卡入的限位凹槽。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持续喷雾组件时,将蓄水环体、弹性环体和限位环体依次安装于按压壳体的分流腔内,限位环体的外周壁卡入分流腔腔壁上的定位环槽内,由此可通过定位环槽对限位环体起到限位作用,降低限位环体在分流腔内发生滑移的情况;弹性环体安装于蓄水环体与限位环体之间,弹性环体朝向限位环体一侧的边沿卡入限位环体上的限位凹槽内,由此可通过限位凹槽对弹性环体起到限位作用,由此可降低限位环体与弹性环体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的情况。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本技术的喷雾结构的泵头壳体在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塑料弹簧件伸缩抵接的限位凸部,由此可对使用者的按压起到限位作用,减少使用者对按压壳体过度按
压,由此可减少塑料弹簧件发生过度形变以至于不易回复;
31.2.本技术的喷雾泵头包括上述喷雾结构、喷头组件和单向阀组件,液体介质经过吸入流道通过阀体单向流入泵头壳体的储水腔内,由此可通过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将液体介质通过喷头组件喷出,实现液体介质的抽吸和泵出;
32.3.本技术的持续性喷雾泵头包括上述喷雾结构、喷头组件、单向阀组件和持续喷雾组件,当使用者松开按压壳体时,分流至蓄水腔内的部分液体介质被气压压回至出水流腔内,由此可通过出水流腔流至喷头组件处喷出,从而可持续性对液体介质泵出。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的背景技术的喷雾泵头的整体剖面图。
34.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喷雾结构的整体剖面图。
35.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喷雾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36.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喷雾泵头的整体剖面图。
37.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喷雾泵头的整体结构图。
38.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的整体剖面图一。
39.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的整体剖面图二。
40.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的整体结构图。
41.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喷雾泵头的整体结构图。
42.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喷雾泵头的整体剖面图。
43.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的整体结构图。
44.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的整体剖面图。
45.附图标记说明:1、泵头壳体;11、储水腔;12、限位凸部;121、导向锥面;13、固定凸环;2、按压壳体;21、出水流腔;22、出液外壳;23、握手壳体;231、让位通孔;24、安装凹槽;25、分流腔;26、分流通道;27、蓄水腔;28、定位环槽;3、塑料弹簧件;31、连通腔;311、第一通道;312、第二通道;32、固定部;33、弹性部;34、安装部;35、限位凸环;4、出水阀体;41、密封部;42、限位部;43、连接通道;44、进水通孔;5、喷雾结构;6、喷头组件;61、出水喷头;611、喷孔;62、出水壳体;621、压出腔;63、出水轴套;631、出水通孔;64、弹性压件;7、单向阀组件;71、固定套;711、吸入流道;72、阀体;73、吸管;8、持续喷雾组件;81、蓄水环体;811、蓄水凹槽;82、弹性环体;83、限位环体;831、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46.以下结合附图2-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7.实施例1:
48.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一种喷雾结构。参见图2,喷雾结构包括泵头壳体1、按压壳体2、设置于泵头壳体1与按压壳体2之间的塑料弹簧件3以及安装于按压壳体2靠近塑料弹簧一侧的出水阀体4。
49.参见图2和图3,泵头壳体1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储水腔11。按压壳体2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出的出水流腔21。塑料弹簧件3设置于储水腔11内且用于连通储水腔11与出水流腔21。塑料弹簧件3驱使出水阀体4一直具有隔断储水腔11与出水流腔21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壳体2包括滑移设置于泵头壳体1一侧的出液外壳22以及上侧铰接于泵头壳体1上且用于对出液外壳22进行挤压的握手壳体23,握手壳体23向下设置且握手壳体23上开设有用于供出液外壳22穿设的让位通孔231,使用者可用手握住握手壳体23下侧,以握手壳体23上侧为中心,使得握手壳体23朝向泵头壳体1一侧作圆周运动,由此可通过握手壳体23将出液外壳22朝向泵头壳体1一侧按压。
50.参见图2,塑料弹簧件3具有与储水腔11和出水流腔21连通的连通腔31。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弹簧件3的一侧与储水腔11的内壁相抵,塑料弹簧件3的另一侧与出液外壳22的端部相抵,出水阀体4安装于出液外壳22朝向塑料弹簧件3的端部,且出液外壳22的端部伸入塑料弹簧件3的内部,使得出液外壳22端部的外周壁与塑料弹簧件3的内腔壁相抵,使得出水阀体4置于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内部。
51.参见图2,泵头壳体1在储水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腔壁伸缩抵接的限位凸部12,限位凸部12朝向连通腔31的内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部12伸入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的内部布置。使用者用手按压按压壳体2时,且使得塑料弹簧件3受到挤压发生形变,使得塑料弹簧件3连通腔31的内壁与限位凸部12发生抵接,由此可对使用者的按压起到限位作用,减少使用者对按压壳体2过度按压,由此可减少塑料弹簧件3发生过度形变以至于不易回复。
52.参见图2,限位凸部12上设置有用于供塑料弹簧件3的内壁抵接的导向锥面121。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2时,使得按压壳体2对塑料弹簧件3产生挤压,使得塑料弹簧件3产生形变,且使得塑料弹簧件3连通腔31的内腔壁与限位凸部12朝向塑料弹簧件3的端部的导向锥面121相抵,由此可方便塑料弹簧件3的内腔壁与限位凸部12相贴合,当使用者松开按压壳体2时,导向锥面121可对塑料弹簧件3的复位起到导向作用,由此可方便塑料弹簧件3进行回复。
53.参见图2,塑料弹簧件3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用于与出液外壳22端部对接的固定部32、弹性部33以及安装于泵头壳体1内侧壁上的安装部34。泵头壳体1在储水腔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抵接于塑料弹簧件3内腔壁上的固定凸环13。塑料弹簧件3的内腔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凸环13啮合的限位凸环3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部12设置为凸柱状,固定凸环13设置于限位凸环35的外周侧,使得塑料弹簧件3的端部边沿安装于限位凸部12的外周侧。安装塑料弹簧件3时,塑料弹簧件3安装部34的边沿与泵头壳体1储水腔11内侧壁相抵,使得塑料弹簧件3连通腔31内腔壁上的限位凸环35与储水腔11内侧壁上的固定凸环13相抵,由此可对。塑料弹簧件3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塑料弹簧件3一端的固定部32与按压壳体2相连,塑料弹簧件3另一端的安装部34与泵头壳体1相连,由此可通过安装部34与固定部32之间的弹性部33实现按压壳体2与泵头壳体1的相对挤压。
54.参见图2,出水阀体4包括滑移抵接于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内壁上的密封部41以及安装于按压壳体2内的限位部42。限位部42内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经的连接通道43,限位部42靠近密封部4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连接通道43连通的进水通孔4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2设置为安装于出液外壳22的出水流腔21内的柱体,密封部41设置为靠近塑料弹簧件3一侧的密封圆盘状。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包括用于供出液外壳22和出水阀体4安装的第一通道311以及用于与储水腔11连通的第二通道312,限位凸部12设置为第二通道312的内部,且第一通道311的孔径小于第二通道312的孔径。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
2时,塑料弹簧件3发生形变,使得出水阀体4朝向塑料弹簧件3的第二通道312内滑移,密封部41朝向靠近储水腔11一侧滑移,使得进水通孔44连通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和限位部42的连接通道43,使得塑料弹簧件3连通腔31内的液体介质从进水通孔44流至连接通道43内后通过出水流腔21喷出。
55.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喷雾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56.液体介质在气压的作用下压至泵头壳体1内的储水腔11和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内,当使用者用手按压按压壳体2时,塑料弹簧件3受到挤压产生形变,出水阀体4在塑料弹簧件3的形变过程中,出水阀体4朝向靠近储水腔11的一侧滑移,使得出水阀体4的端部伸入塑料弹簧件3的连通腔31内,由此通过出水阀体4导通连通腔31和出水流腔21,使得按压时,液体介质经过储水腔11、连通腔31和出水流腔21喷出,由此完成液体介质的泵出。
57.本技术实施例1还公开一种喷雾泵头,参见图4,喷雾泵头应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喷雾结构5,喷雾泵头还包括安装于按压壳体2远离泵头壳体1端部的喷头组件6以及设置于泵头壳体1内的单向阀组件7。
58.参见图4,单向阀组件7包括安装于泵头壳体1内的固定套71以及安装于固定套71上且用于单向导入液体介质的阀体72。固定套71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吸入流道711,阀体72设置于固定套71朝向储水腔11一侧且用于隔断吸入流道711与储水腔11。在本实施例中,吸入流道711与储水腔11相互垂直设置,且固定套71在吸入流道711内安装有一用于抽吸液体介质的吸管73。
59.参见图4和图5,喷头组件6包括安装于按压壳体2端部的出水喷头61。按压壳体2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供出水喷头61安装的安装凹槽24。出水喷头61可设置为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喷头61设置为均匀开设有多个喷孔611的喷洒式喷头。当液体介质流至喷头组件6处喷出时,液体介质通过出水喷头61喷出,安装出水喷头61时,将出水喷头61的边沿处卡入安装凹槽24内,该安装方式较灵活且方便装卸,由此可根据不同的液体介质对出水喷头61进行更换。
60.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喷雾泵头的实施原理为:
61.使用该喷雾泵头时,通过单向阀组件7将液体介质吸出,使得液体介质经过吸入流道711通过阀体72单向流入泵头壳体1的储水腔11内,由此可通过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2将液体介质通过喷头组件6喷出,实现液体介质的抽吸和泵出。
62.本技术实施例1还公开一种持续性喷雾泵头,参见图6,持续性喷雾泵头应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喷雾结构5,持续性喷雾泵头还包括安装于按压壳体2端部的喷头组件6、设置于泵头壳体1内的单向阀组件7以及设置于按压壳体2内的持续喷雾组件8。
63.参见图7,按压壳体2在出水流腔21的外周侧设置有分流腔25。按压壳体2在出水流腔21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分流腔25的分流通道26。持续喷雾组件8包括安装于分流腔25内的蓄水环体81、弹性环体82和限位环体83。弹性环体82一侧抵接于蓄水环体81,另一侧抵接于限位环体83。蓄水环体81设置于弹性环体82靠近分流腔25腔底的一侧且与分流腔25的腔底形成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蓄水腔27。
64.参见图6,蓄水环体81背离弹性环体8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分流腔25连通的蓄水凹槽811。在本实施例中,蓄水环体81的横截面设置呈h形,蓄水环体81一侧的蓄水凹槽811与分流腔25的腔底形成为蓄水腔27,蓄水环体81另一侧凹槽的槽底与弹性环体82的端部相
抵。蓄水环体81安装于分流腔25内且朝向分流腔25的腔底设置有蓄水凹槽811,从而可通过蓄水凹槽811与分流腔25的腔底形成为用于供部分介质分流流入的蓄水腔27,从而可对部分液体介质进行分流和储存。
65.参见图6,限位环体83的外周壁抵紧于分流腔25的腔壁。分流腔25的腔壁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环体83外周壁卡入的定位环槽28。组装持续喷雾组件8时,将蓄水环体81、弹性环体82和限位环体83依次安装于按压壳体2的分流腔25内,限位环体83的外周壁卡入分流腔25腔壁上的定位环槽28内,由此可通过定位环槽28对限位环体83起到限位作用,降低限位环体83在分流腔25内发生滑移的情况。限位环体83朝向弹性环体8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弹性环体82端部边沿卡入的限位凹槽831。弹性环体82安装于蓄水环体81与限位环体83之间,弹性环体82朝向限位环体83一侧的边沿卡入限位环体83上的限位凹槽831内,由此可通过限位凹槽831对弹性环体82起到限位作用,由此可降低限位环体83与弹性环体82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的情况。
66.参见图6和图8,喷头组件6包括安装于按压壳体2端部的出水喷头61。按压壳体2的端部开设有用于供出水喷头61安装的安装凹槽24。出水喷头61可设置为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喷头61设置为均匀开设有多个喷孔611的喷洒式喷头。当液体介质流至喷头组件6处喷出时,液体介质通过出水喷头61喷出安装出水喷头61时,将出水喷头61的边沿处卡入安装凹槽24内,该安装方式较灵活且方便装卸,由此可根据不同的液体介质对出水喷头61进行更换。
67.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持续性喷雾泵头的实施原理为:
68.使用该持续性喷雾泵头对液体介质进行喷出时,液体介质通过单向阀组件7泵入泵头壳体1的储水腔11内,使用者按压按压壳体2后,塑料弹簧件3发生形变,液体介质从储水腔11通过出水阀体4流入出水流腔21内,液体介质从出水流腔21流至喷头组件6处时,部分液体介质通过分流通道26流至分流腔25内,使得部分液体介质流至蓄水腔27内,另一部分液体介质通过出水流腔21流至喷头组件6处喷出,当使用者松开按压壳体2时,分流至蓄水腔27内的部分液体介质被气压压回至出水流腔21内,由此可通过出水流腔21流至喷头组件6处喷出,从而可持续性对液体介质泵出。
69.实施例2:
70.参见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喷雾泵头除了喷头组件6的结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喷雾泵头相同。
71.本实施例中,出水喷头61设置为开设有一喷孔611的单孔式喷头。且喷孔611的直径略大,由此可用于供粘性较大的液体介质喷出。
72.实施例3:
73.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喷雾泵头除了喷头组件6的结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喷雾泵头相同。
74.本实施例中,喷头组件6包括安装于按压壳体2一端内部的出水壳体62、安装于按压壳体2端部外侧的出水轴套63以及设置于出水壳体62与出水轴套63之间的弹性压件64。出水壳体62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压出腔621,出水轴套63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压出的出水通孔631。液体介质经弹性压件64的挤压从出水通孔631内流出。弹性压件64的一端密封抵接于出水壳体62亚出腔朝向出水流腔21端部的通孔边沿处,当液体介质从出水
流腔21流向压出腔621内时,液体介质将弹性压件64的一端顶开从而可流至压出腔621内。弹性压件64的一端抵接于出水轴套63出水通孔631的边沿处,且弹性压件64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向出水通孔631的流道,由此可通过弹性压件64将液体介质较均匀的从出水通孔631处压出。出水轴套63与按压壳体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轴套63螺纹连接与按压壳体2上。且出水轴套63端部的出水通孔631可设置为多种形式,出水通孔631可设置为单孔状也可设置为多孔状,由此可对不同类型的液体介质进行泵出。
75.实施例4:
76.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持续性喷雾泵头除了喷头组件6的结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相同。
77.本实施例中,出水喷头61设置为开设有一喷孔611的单孔式喷头。且喷孔611的直径略大,由此可用于供粘性较大的液体介质喷出。
78.实施例5:
79.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持续性喷雾泵头除了喷头组件6的结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持续性喷雾泵头相同。
80.本实施例中,喷头组件6包括安装于按压壳体2一端内部的出水壳体62、安装于按压壳体2端部外侧的出水轴套63以及设置于出水壳体62与出水轴套63之间的弹性压件64。出水壳体62具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入的压出腔621,出水轴套63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压出的出水通孔631。液体介质经弹性压件64的挤压从出水通孔631内流出。弹性压件64的一端密封抵接于出水壳体62亚出腔朝向出水流腔21端部的通孔边沿处,当液体介质从出水流腔21流向压出腔621内时,液体介质将弹性压件64的一端顶开从而可流至压出腔621内。弹性压件64的一端抵接于出水轴套63出水通孔631的边沿处,且弹性压件64上开设有用于供液体介质流向出水通孔631的流道,由此可通过弹性压件64将液体介质较均匀的从出水通孔631处压出。出水轴套63与按压壳体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轴套63螺纹连接与按压壳体2上。且出水轴套63端部的出水通孔631可设置为多种形式,出水通孔631可设置为单孔状也可设置为多孔状,由此可对不同类型的液体介质进行泵出。
8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