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送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0952发布日期:2024-05-20 12:0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送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筋笼自动化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筋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筋笼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轴向拉力;在钢筋笼尤其是铁路轨枕钢筋笼及高铁轨道板钢筋笼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将纵向筋与门形筋捆扎的工序,在该工序中,需要将纵向筋穿入门形筋内并与门形筋的内侧定位捆扎,现阶段,门形筋和纵向筋在捆扎前的定位工序,几乎全部依靠人工,生产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应钢筋笼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2、因此,研发设计一种能够自动的将纵向筋输送至门形筋的预设位置,一次到位并便于捆扎的钢筋送出装置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送出装置,钢筋抓取机构包括若干设于纵梁上的抓取组件,抓取组件中的第二驱动部可以控制抓手将纵向筋抓取;钢筋抓取机构随纵梁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以将纵向筋输送至门形筋的内部;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二驱动部和纵向筋沿第二方向移动,即可将纵向筋输送并定位至与门形筋捆扎的预设位置;一步到位的实现纵向筋的输送,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门形筋内部干涉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包括悬臂架,所述悬臂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悬臂架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纵梁;所述纵梁上设有钢筋抓取机构,所述钢筋抓取机构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上具有抓手,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控制所述抓手的开关。

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抓手包括夹爪和限位座;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夹爪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限位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夹爪匹配的第一限位座和与所述第二夹爪匹配的第二限位座。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驱动部设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夹爪设于所述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限位座设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上。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轴向分布;

7、和/或,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缸竖直设置;

9、和/或,所述夹爪上具有与钢筋匹配的凹槽;

10、和/或,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设为三轴气缸。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钢筋能够放置于所述夹爪上,钢筋与所述限位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抓手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钢筋分别与所述夹爪和所述限位座抵接,所述夹爪与所述限位座将钢筋夹紧,所述抓手处于闭合状态。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设置的线性导轨,所述线性导轨上设有能够沿其移动的行走座,所述行走座与所述线性导轨之间设有驱动所述行走座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悬臂架固定于所述行走座上。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行走座上,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14、和/或,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脚杯。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根所述纵梁上设有两个所述钢筋抓取机构,两个所述钢筋抓取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纵梁相对设置的侧面上;

16、和/或,所述钢筋抓取机构的若干所述抓取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均匀分布。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设为水平直线方向;

18、和/或,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20、1、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抓取机构包括若干设于纵梁上的抓取组件,抓取组件中的第二驱动部通过控制抓手的开关可以方便的将纵向筋抓取并定位;钢筋抓取机构随纵梁沿第一方向移动,可以将纵向筋输送至门形筋的内部;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二驱动部和纵向筋沿第二方向移动,即可将纵向筋输送并定位至与门形筋捆扎的预设位置;一步到位的实现纵向筋的输送;纵梁可以方便的在门形筋内的空隙移动,在纵向筋的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门形筋内部干涉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的每根纵梁的两侧均设有钢筋抓取机构,两个钢筋抓取机构可以同时抓取钢筋,并且抓取组件的夹爪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可以同时抓取两根钢筋,使得每根纵梁上可以同时输送并定位四根钢筋,提高了排布效率,节省了工序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架,所述悬臂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悬臂架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纵梁(1);所述纵梁(1)上设有钢筋抓取机构,所述钢筋抓取机构包括若干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抓取组件(2);所述抓取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所述纵梁(1)上,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上具有抓手,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控制所述抓手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包括夹爪(4)和限位座(5);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夹爪(4)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座(5)的方向移动;所述夹爪(4)包括第一夹爪(41)和第二夹爪(42);所述限位座(5)包括与所述第一夹爪(41)匹配的第一限位座(51)和与所述第二夹爪(42)匹配的第二限位座(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部设为第一气缸(21),所述第二驱动部设为第二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1)的缸体与所述纵梁(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22)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夹爪(4)设于所述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上,所述限位座(5)设于所述第二气缸(22)的缸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41)和所述第二夹爪(42)沿所述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的轴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22)竖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钢筋能够放置于所述夹爪(4)上,钢筋与所述限位座(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抓手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时,钢筋分别与所述夹爪(4)和所述限位座(5)抵接,所述夹爪(4)与所述限位座(5)将钢筋夹紧,所述抓手处于闭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设置的线性导轨(31),所述线性导轨(31)上设有能够沿其移动的行走座(32),所述行走座(32)与所述线性导轨(31)之间设有驱动所述行走座(32)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悬臂架固定于所述行走座(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33)和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齿条(34);所述电机(33)固定于所述行走座(32)上,所述齿条(34)固定于所述底座(3)上;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34)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纵梁(1)上设有两个所述钢筋抓取机构,两个所述钢筋抓取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纵梁(1)相对设置的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设为水平直线方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筋送出装置,它属于钢筋笼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悬臂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悬臂架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纵梁;纵梁上设有钢筋抓取机构,钢筋抓取机构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分布的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固定于纵梁上,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第二驱动部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驱动部上具有抓手,第二驱动部能够控制抓手的开关;本技术的钢筋抓取机构包括若干设于纵梁上的抓取组件,抓取组件中的第二驱动部控制抓手抓取纵向筋;纵向筋随纵梁沿第一方向移动,将纵向筋输送至门形筋的内部;第一驱动部带动纵向筋沿第二方向移动,将纵向筋输送并定位至与门形筋捆扎的预设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熙,孙春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