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梯厢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5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梯厢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此发明涉及到装设在电梯梯厢内的照明装置的改进。
电梯梯厢是狭窄的密闭小间,乘客们经常会感到此密闭小间带来了不安情绪和喘不过气的心情。尤其是近来超高层大厦逐渐增加以及其他情况,在行车时间长或满员时会有更加不愉快之感,因而期望得到改善。
可是,梯厢内影响对密闭小间之感最大的顶棚部位,至今只限于装设单调的照明装置。
现在按照图16电梯内部结构图说明先有技术的照明装置在电梯梯厢(1)的顶棚(2)上装设金属反射板(3),构成面向梯厢的镜子。在此反射板(3)上分散装设多个光源(4),例如小电灯泡或荧光灯等等,此光源(4)射出的光线中射向反射板(3)的那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加上光源(4)直接照射的光线,汇合起来,以求提高电梯梯厢(1)内的照度。图17表示使用小电灯泡的上述光源(4)装设在上述反射板(3)上的详细剖面图。
因此,梯厢(1)内的乘客们观看先有技术中上述结构的电梯梯厢顶棚照明装置,就会看到梯厢(1)内部的物体映照在反射板(3)的镜面里;从而,作为光源而分散布置的小电灯泡(4)(如图16中虚线(4a)所示)亦分散地映照在镜面里。此时,选择光源(4)的光强一般应考虑能使梯厢(1)内达到规定的照度。总之,选定的照度应满足能够辨认电梯梯厢(1)内的物体这个实用的要求。
在上述的先有技术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中,分散地装设多个小电灯泡(4),用镜面状或表面加工成微细线条状的金属反射板(3)反射由光源(4)射出的光线,而且此光源(4)的光为白光,没有色彩变化,从而使乘客看起来感到单调且缺乏魅力。因此希望研制一种能够达到在照明上更有色调变化的照明装置。
还有,如果使用内装灯丝的电灯泡作光源,则此电灯光为灯丝部分的点光,金属反射板(3)反射的光同样也是点光,看上去面积狭窄;要想改善整个顶棚面的照明效果,那就需要分散装设非常多的电灯泡,从而带来造价高的问题。
此发明即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用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来消除乘客们的不安情绪或不愉快之感,并且可以使梯厢内的照明富有色调变化而具有魅力。
本发明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设有光源与反射板;光源发射光线,反射板反射光源发射的光线。该反射板为设有反射衍射光栅的分光反射板,也是金属镜面装饰板,在其表面上是由微细线条状的镜面反射面与无镜面反射的无光面组成的衍射光栅。
在此发明中,设在分光反射板上的反射衍射光栅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将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分光,故能使照亮梯厢的照明光变成色调优美的光谱光,提高亮度及色相。
现参考
此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符号与图16及图17所示现有技术的例子中的符号相同者表示该部分相同或类似。
图1为表示本发明方案中一个实施例的电梯内部分别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A部剖面详图;图3(a)、(b)为表示分光反射板的详图;图4(a)、(b)及图4(c)、(d)为表示其他各种分光反射板的详图,也是与图3(a)、(b)对应的附图;图5图6为表示第二、第三实施例的电梯内部结构图;图7为说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详图,图8至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分光反射板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14图15为本发明分光反射板的局部斜视详图,图16为表示先有技术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的电梯内部结构图;图17为图16中的A部的剖面详图。
图1中,(3)为装设在电梯梯厢(1)的顶棚(2)上的金属分光反射板,构成面向梯厢的镜面。在此分光反射板(3)上装有发射复合光的多个光源(4),例如分散装设的小电灯泡;因此,由分光反射板(3)表面上的反射衍射光栅使光源(4)射出的光线中入射到该反射板(3)表面的那部分复合光发生衍射,形成光谱光,然后反射出去;这种光谱光(4a)在该反射板(3)的镜面中映出。
如此,光源(4)射出的光线中射向分光反射板(3)的那部分光线经过分光被反射出来,光源(4)直接照射的光线加上上述反射出来的光谱光,汇合起来就可以达到提高电梯梯厢(1)内的照度及改善照明效果的目的。还有,图2是表示采用小电灯泡的上述的光源(4)装设在上述分光反射板(3)上的详细剖面图。
现在参照图3(a)、(b)对分光反射板(3)进行说明。图3(a)中的分光反射板(3)是利用光的反射衍射现象将复合光进行分光的反射板;例如,将不锈钢板(3b)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使之光滑如镜,在此镜面上形成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的间距(P)。因而镜面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反光的不锈钢镜面(3c),另一部分是不反光的不锈钢无光面(3d),它们构成了微细条纹的反射衍射光栅表面(3e)。如果在此分光反射板(3)表面的附近设置白色的点光源(4),使其白色的复合光射在反光板上,就可以使这样的白色光经过反射衍射光栅(3e)产生反射衍射现象,从而形成光谱。用肉眼(E)观看如此形成的光谱光(4a),可以看到无数彩色的光线。图3(b)表示在使用图3(a)所示的条纹状的反射衍射光栅(3e)时形成直线形状光谱光(4a)的情况。此时的光谱光是沿着平行于反射式衍射光栅(3e)的条纹方向分光形成的。此外,图4(a)、(b)分别对应于图3(a)、(b),表示反射衍射光栅(3e)的条纹变成了格子花纹的情况。此时,形成以白色点光源(4)为中心的十字形状光谱光(4a)。此外,如果将反射衍射光栅(3e)的条纹作各式各样的改变,就可以取得与有关条纹相对应的光谱光(4a)。
还有,图4(c)、(d)分别对应于图3(a)、(b),图中表示如下情况其间距(P)与图4(a)、(b)大致相同,但不锈钢无光面(3d)的宽度比图4(a)、(b)的稍大一些,而不锈钢镜面(3c)的宽度大致相同。
因此,如果利用上述分光反射板(3)照亮梯厢(1)内部,除了能够取得光源(4)的电灯光以外还可取得利用上述分光反射板(3)进行分光产生的光谱光(4a),就能使梯厢(1)的照明做成为既明亮又富有色调的非常有魅力的照明。
还有,光源(4)采用电灯泡等点光源时,分光反射板(3)所形成的光谱光(4a)看来好象是大面积的长光带,其宽度恰好是上述点光源分布的宽度,从而增加整个顶棚面的光强,减少电灯泡数量,显著降低了造价。
另外,图5表示第二个实施例,除顶棚部分之外,在梯厢(1)的侧壁部分也固定安装了分光反射板(3a),使梯厢(1)侧面也有镜面。从装设在顶棚部分的分光反射板(3)上的光源(4)射出的光线被上述侧壁部分的分光反射板(3a)分光,其光谱光照到此反射板(3a)上形成映象(4b)、(4c)及(4d)等等,故能使得顶棚光源(4)的光谱光加宽。因此,可以成为非常豪华的照明装置。
还有,图6表示第三个实施例,在梯厢(1)的顶棚板(2)下装设分光反射板(3),同时在顶棚装饰框(5)的开口部分(6)装设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7),通过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能够看到光源(4)。于是光源(4)射出的光在分光反射板(3)与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7)之间互相反射,可以得到无数的光谱光,故能成为看上去面积宽阔,色彩变化非常丰富的照明装置。现按详细剖面图图7所示说明第三实施例,可以通过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7)直接看到光源(4)射出的光。另一方面,由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7)产生的光源(4)的虚象(a1)通过分光反射板(3)形成带有光谱光的虚象(a2),虚象(a2)再通过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7)形成虚象(a3),然后,虚象(a3)又通过分光反射板(3)形成带有光谱光的虚象(a4)。如此连续不断地无限形成带有光谱光的电源(4)的虚象,故能用肉眼看到光源(4)及无数个虚象(a2),(a4)。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了照明装置装在电梯梯厢(1)的顶棚时的情况,但这不仅限于顶棚,例如在侧壁装设该照明装置,也可取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下边,参考上述分光反射板即金属镜面装饰板的制作方法。首先如图8所示,用激光发生器(L)将激光光线(111)照射到在透明胶片(109)表面上形成的胶片感光膜(108)上。于是,如图9所示,透明胶片(109)表面受到激光(111)照射的部分变成光线能够穿透的透光胶片表面(110),未受到激光(111)照射的部分的胶片感光膜(108)成为胶片遮光膜(110a),从而形成平行的条纹,此胶片遮光膜(110a)阻止部分光线穿透。此平行条纹的间距(P)通常取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如此便可做成透光胶片(112)。
其次,如图10所示,金属镜面板(114)的表面经过研磨,形成镜面,即金属板镜面(113)。在金属镜面板(114)的表面上罩上胶片掩膜(115)。再将上述透光胶片(112)叠放在金属镜面板(114)上面,使胶片遮光膜(110a)接触此胶片的掩膜(115)。然后,从透光胶片(112)的透明胶片(109)一侧将感光光线(X)照射到整个透光胶片(112)表面,则感光光线(X)仅穿透透光胶片表面(110)的部分,然后入射到胶片掩膜(115)上,使胶片掩膜(115)感光,因而变成了硬化感光膜(115a),而在胶片的遮光膜(110a)部分,感光光线(X)被遮拦,不能够入射到胶片掩膜(115)上,故此胶片掩膜(115)不感光,变成不硬化的感光膜(115b)。
如此,如图11所示,上述胶片掩膜(115)变成金属掩蔽感光膜(115),其中交替存在因感光而硬化的感光膜(115a)与未经感光而未硬化的感光膜(115b)。用感光膜消除剂(116)去掉此金属掩蔽感光膜(115)中未硬化的感光膜(115b),从而仅留下感光硬化的感光膜(115a),形成具有平行条纹的金属掩膜(115)。
然后,如图12所示,用金属浸蚀液(117)进行浸蚀,则上述金属掩膜(115)以外的部分,即金属掩蔽感光膜(115)被去掉的部分受到浸蚀,而形成无数的浸蚀无光面(118)。浸蚀完毕之后,如图13所示,去掉金属掩膜(115);在去掉金属掩膜(115)的部分原封不动地留下当初形成的镜面,即金属板镜面(113),结果是由金属板镜面(113)与经过浸蚀加工的浸蚀无光面(118)构成平行的条纹,而且此平行条纹的间距(P)与当初激光(111)形成的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的间距(P)完全一致。
至此,如图14之斜视图所示,金属镜面板(114)被加工制成金属镜面装饰板(120),在金属镜面板(114)上由金属板镜面(113)与浸蚀无光面(118)构成间距为(P)的微细线条平行条纹状的反射衍射光栅(119)。如此制成的金属镜面装饰板(120)可以按照图3(a)、(b)所示使用。
另外,上述图8至图14所示的制作方法,系指形成平行条纹反射衍射光栅(119)的过程。当反射衍射光栅为图15所示的格纹时,也可采用与上述相同的制作方法加工制造,将金属镜面板(114)加工制成金属镜面装饰板(120a),在金属镜面板(114)上形成由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金属板镜面(113a)与浸蚀无光面(118a)构成的微细线条格纹的反射衍射光栅(119a),两个方向的间距分别为(P1)、(P2)。此金属镜面装饰板(120a)可以按照图4(a)、(b),所示使用。格纹的间距(P1)、(P2)与上述平行条纹一样,例如为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另外,图15表示将金属板镜面(113a)做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将浸蚀无光面(118a)做成格形沟的情况。反之,也可以将浸蚀无光面做成正方形或长方形沟;将具有镜面的金属板镜面做成格形。
因此,利用上述图8至图15所示的制造方法,便能做到大量而又廉价地供应金属镜面装饰板。
还有,使用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将金属镜面板(114)表面进行分光反射加工的金属镜面装饰板,代替以前使用的金属镜面装饰板,(如图3(b)或图4(b)所示),用白色点光源(4)做厢内照明,则可以同时得到光源(4)的电灯光及利用上述金属镜面装饰板将灯光分光的丰富彩虹色的光谱光,故能将梯厢内的照明形成亮度及色相高而又非常有魅力的照明。
再有,光源为电灯泡等的点光源时,由金属镜面装饰板形成的光谱光看来像大面积的光带,其宽度恰好是上述点光源分布宽度,从而增加光强,可以提高少数光源的装饰效果,还能减少电灯泡,显著降低造价。
还有,金属镜面装饰板(120a)的材料除用不锈钢以外,还可采用其他材料,例如黄铜、赤黄铜、镀铬板、铝、铜、玻璃等等,用这些材料加工制作,可使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如上所述,本发明采取的结构配备有发射光线的光源与反射板,将此反射板做成分光反射板,从而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分光,可以取得提高梯厢照明的亮度及色相,而且增强整个顶棚光强的效果。
权利要求
1.电梯梯厢照明装置,此装置中配备了光源与反射板,光源发射光线,反射板将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到厢内,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为设有反射衍射光栅的分光反射板。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设在梯厢顶棚部位,反射板上开设多个开孔,在多个开孔中配置向厢内凸出的上述光源。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系设在梯厢顶棚部位,在此反射板下方配置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且与反射板保持一定的距离,该镜面滤光板的镜面朝向反射板,使上述光源的光在反射板与半透半反镜面滤光板之间互相反射。
4.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配置在梯厢顶棚部位及梯厢侧壁部位。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具有一种反射表面,该反射板由面积极小的镜面反射面与面积极小的无光面按规定的排列构成。
6.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的反射表面为反射衍射光栅,由多个微细线条镜面反射面与多个微细线条无光面交替排列而成。
7.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的反射表面为反射衍射光栅,该反射衍射光栅由按照规定间隔分散布置的多个极小镜面反射面与在这些镜面反射面之间形成的无光面构成。
8.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的镜面反射面从上述无光面上凸出。
9.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电梯梯厢照明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反射板的镜面反射面与无光面的排列间距为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
专利摘要
一种电梯梯厢照明装置设有发射光线的光源与反射此光源光线的反射板。反射板作为装有反射衍射光栅的分光反射板,即金属镜面装饰板;在板的表面上由微细线条状的镜面反射面与无镜面反射的无光面组成衍射光栅。设在分光反射板上的反射衍射光栅利用光的衍射现象将光源射出的光线进行分光,从而使照亮梯厢的照明光变成色调优美的光谱光,提高亮度及色相。
文档编号B66B11/02GK86103908SQ86103908
公开日1987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7日
发明者牧野克己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