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供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787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轮式供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吸送式或压送式气力输送装置中使用的叶轮式供料器。
《发酵工程与设备》第12页(华南工学院等编著,轻工业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公开了一种旋转加料器,在机壳内装有可以旋转的有若干叶片的转子(通常六片或八片),物料由上部料斗落下,进入转子叶片间的格子里,随同转子旋转至下部借自重落入输料管中。转子的空格子再转至上部,重新落入物料,转子就这样不断旋转送料。
《化工机器与设备》第384页(齐林祥、任省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公开了一种叶轮式供料器。它的主要构件是叶轮和机壳,叶轮上有六个叶片,将供料器分成六个空间,叶轮在机壳内旋转时,物料从上部料斗下落到空间(1)再转到空间(2)、(3),而后在空间(4)将物料排出。这样逐次进行,使供料器无论在什么时刻均能保证最少有两个叶片起密闭作用,这样就防止了输料管中的气体漏出。
上述现有技术的供料器(加料器,以下统称供料器)有共同的缺点。在正常情况下,机壳内壁与叶轮片端面的间隙是动配合,叶片起密闭作用,可以防止输料管中的气体漏出。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转,由于物料、泥沙、钢铁杂质的冲刷、摩擦作用,机壳内壁和叶片端面将被磨损,导致二者的间隙逐渐变大,直至输料管中的气体漏出而停产。由于机壳和叶轮都是整体结构,当它们被磨损达到漏气程度时,必须整件报废。生产实践表明,输送瓜干类物料的这种供料器,当机壳和叶轮的材质为铸铁时,其使用期为3-4个月。机壳和叶轮采用整体结构带来的第二个缺点是停产检修时间长。第三,混入物料中的钢铁杂质使叶片卡死或机壳划伤漏气的情况屡有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机壳和叶轮整件报废的可以调节机壳与叶轮叶片间隙的能够减少钢铁杂质进入叶片格子间的叶轮式供料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位于固定壳〔15〕中部两侧的予留孔处,对称设置两个更换壳〔10〕,通过螺栓和壳体的水平法兰连接组成机壳。予留孔的位置在机壳的容易磨损的部位,在机壳水平法兰的外侧面上装有用于调节机壳与叶轮叶片间隙的组件。在机壳上部接料口〔1〕内装有除铁装置。轮根片〔11〕和更换片〔9〕的长边端局部重叠压在一起,通过螺栓组成叶轮叶片。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祥述如附
图1所示,固定壳〔15〕是一个圆形筒体,具有上部接料口〔1〕、下部出料口〔16〕、前后端圆盘法兰〔23〕以及位于其中部两侧的予留孔。予留孔的位置设在机壳的容易被磨损部位,予留孔的短边为弧线形,直线长边旁有水平法兰,法兰上有椭圆孔。如附
图1、2所示,更换壳〔10〕是一块长方曲面板,其短边为弧线形,直线长边旁有水平法兰,法兰上有椭圆孔。更换壳〔10〕短边的长度至少等于叶轮两个叶片夹角所对应的弧线的长度。如附图3所示,调节机壳与叶轮叶片间隙的组件,由紧靠在机壳水平法兰外侧面上的压板〔7〕,和穿过压板〔7〕紧固在固定壳〔15〕水平法兰外侧面螺孔内的压板螺钉〔25〕,以及拧入压板〔7〕螺孔内其螺纹端可以顶住更换壳〔10〕水平法兰侧面的调节螺钉〔24〕组成。如附
图1和2所示,除铁装置是由固定在接料口〔1〕内壁上的支架〔5〕和卡在支架〔5〕上的夹板〔4〕以及被夹板〔4〕夹住的永久磁铁〔3〕所组成。轮根片〔11〕是一块长方形平板,它的一条长边与轴套〔13〕表面为一体,两条宽边与轴套〔13〕两端的轮盘〔19〕表面为一体,在轮根片〔11〕另一长边以及两个轮盘〔19〕面之间有一可供安装更换片〔9〕的空位置。更换片〔9〕是一块断面近似Z形的长条平板,安装就位后其宽边端面与轮盘〔19〕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祥述附
图1、2和3给出了一种叶轮式供料器的具体结构。它由机壳、叶轮、主轴和传动系统所组成。为了避免机壳和叶轮整件报废,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组合结构的机壳和叶轮。机壳由固定壳〔15〕和更换壳〔10〕连接组成,固定壳〔15〕是一个带有接料口〔1〕、出料口〔16〕、两个圆盘法兰〔23〕的圆形筒体,其中部两侧有予留孔,予留孔的位置设在机壳的容易被磨损的部位。更换壳〔10〕是一块长方曲面板,其短边(宽边)为弧线形,直线长边旁有水平法兰,法兰上有若干椭圆孔。上述予留孔的形状、结构和更换壳〔10〕的一一对应,将两块更换壳〔10〕放入予留孔处,用外壳螺栓〔6〕穿入椭圆孔拧紧螺帽便组成机壳。叶轮由轴套〔13〕和与其一体的两个轮盘〔19〕、六个轮根片〔11〕以及通过叶片螺栓〔8〕连接在轮根片〔11〕上的六个更换片〔9〕所组成。如附图2所示,两个端盖〔18〕扣在固定壳〔15〕的两个圆盘法兰〔23〕上,通过端盖螺钉〔17〕连接在一起。在端盖〔18〕的中央装有轴承〔21〕,用轴承盖螺钉〔20〕将轴承盖〔22〕紧固在端盖〔18〕上,以保护轴承。叶轮的轴套〔13〕通过套轴螺钉〔14〕固定在主轴〔12〕上,主轴〔12〕由轴承〔21〕支承,主轴〔12〕的一端通过键和传动系统连接。传动系统通过主轴〔12〕带动叶轮旋转接送物料。当物料进入料口(1)时,如有钢铁杂质,将被安放在支架〔5〕上并被夹板〔4〕夹住的永久磁铁〔3〕所吸引,在一定时间内,打开手孔盖〔2〕可将钢铁杂质取出。
如附图3所示,当机壳和叶片被磨损而造成输料管漏气时,可以松动外壳螺栓〔6〕,拧动调节螺钉〔24〕,使其在压板〔7〕的螺孔中前进,从而使调节螺钉〔24〕的螺纹端顶动更换壳〔10〕,使更换壳〔10〕的内壁与更换片〔9〕的端面达到动配合,以开车后输料管不漏气为度。对于一套更换壳〔10〕和更换片〔9〕来说,能够调节二者间隙的次数一般为3次,当不能调节时,可以更换已磨损的更换壳〔10〕和更换片〔9〕。调节间隙的组件共四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装有除铁装置,可以减少钢铁杂质对机壳和叶片的磨损、划伤和卡死。由于装有调节机壳与叶片间隙的组件,更换壳〔10〕和更换片〔9〕可以多次使用,延长了供料器的使用期。由于采用了组合结构的机壳,叶片,在不能调节间隙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更换壳〔10〕和更换片〔9〕,磨损报废的部件比整件报废少得多,节省材料和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在吸送式或压送式气力输送装置中使用的,由机壳、主轴和装在机壳内套接固定在主轴上具有六个或八个叶片的叶轮以及传动系统所组成的叶轮式供料器,其特征在于a.在位于固定壳[15]中部两侧的予留孔处,对称设置两个更换壳[10],通过螺栓和壳体的水平法兰连接组成机壳,予留孔设置在机壳的容易被磨损的部位,b.在机壳水平法兰的外侧面上装有用于调节机壳和叶轮叶片间隙的组件,c.在机壳上部接料口[1]内装有除铁装置,d.与轴套[13]一体的轮根片[11]和更换片[9]的长边端局部重叠压在一起,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叶轮叶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定壳〔15〕是一个圆形筒体,具有上部接料口〔1〕、下部出料口〔16〕、前后端圆盘法兰〔23〕以及位于其中部两侧的予留孔,予留孔设置在机壳的容易被磨损部位,予留孔的短边为弧线形,直线长边旁有水平法兰,法兰上有椭圆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更换壳〔10〕是一块长方曲面板,其短边为弧线形,直线长边旁有水平法兰,法兰上有椭圆孔,其短边的长度至少等于叶轮两个叶片夹角所对应的弧线的长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调节间隙组件,是由紧靠在机壳水平法兰外侧面上的压板〔7〕和穿过压板〔7〕紧固在固定壳〔15〕水平法兰外侧面螺孔内的压板螺钉〔25〕以及拧入压板〔7〕螺孔内其螺纹端可以顶住更换壳〔10〕水平法兰侧面的调节螺钉〔24〕所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铁装置,是由固定在接料口〔1〕内壁上的支架〔5〕和卡在支架〔5〕上的夹板〔4〕以及被夹板〔4〕夹住的永久磁铁〔3〕所组成。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轮根片〔11〕是一块长方形平板,它的一条长边与轴套〔13〕表面为一体,两条宽边与轴套〔13〕两端的轮盘〔19〕表面为一体,在轮根片〔11〕另一长边以及两个轮盘〔19〕面之间有一可供安装更换片〔9〕的空位置。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更换片〔9〕是一块断面近似Z形的长条平板,安装就位后其宽边端面与轮盘〔19〕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吸送式或压送式气力输送装置中使用的叶轮式供料器,其机壳和叶轮采用组合结构,把机壳和叶轮片的容易被磨损部位做成可拆卸部件,从而避免机壳和叶轮整件报废,节省材料和使用费。接料口内装有除铁装置,能够减少钢铁杂质对机壳和叶轮的危害。机壳外侧面设置有调节机壳与叶轮片间隙的组件,可拆卸部件能够多次使用,延长供料器的使用期。
文档编号B65G53/46GK2051220SQ89202598
公开日1990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7日
发明者王明义 申请人:王明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