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绕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37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绕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成品线的缠绕,特别是改变传统的手工绕线方式的便携式绕线器。
目前家庭中使用各种线或拆线编织品,均需二人操作将其绕成团使用(或绕成“把”便于洗涤)即繁锁又费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迅速将线或编织物绕成所需“团”或“把”的一种便携式绕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下端可固定的支架上面,设置一可旋转的轴,轴的一端与操作其转动的手柄相连接,另一端与转盒座相连,连接方式均为可拆的螺纹,转盒座内装有两支可任意伸缩的齿条,两齿条中间装有相互啮合并控制齿条同步伸缩的同步齿轮,齿条外伸端装有支撑绕线用的活动支撑臂,此臂在不使用时可折叠。绕线器可水平又可垂直安装使用,即可绕线又可架线。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是构成一种可在多种工作台上固定的旋转支架式结构,所以结构上对零件加工制造较为容易实现。支撑臂同步伸缩调节时,可形成900~1700mm的四边形周长,除此之外其可拆装便携是本设计的另一个结构特征。
图面说明


图1是便携式绕线器正面剖视图比例11。
图2是A-A剖视图比例11。
图3是右视图比例11图4是水平安装时工作的视图比例11。
以下结合附图对便携式绕线器作详细说明
图1所示,该绕线器包括活动支撑臂(1)通过活动支撑臂轴(2)同步齿条(3)相绞接装入转盒座(4)上的滑道内,两齿条与同步齿轮(9)相啮合同步伸缩,扭簧(5)棘爪(6)装于转盒座(4)内的固定轴上,由复位钮(7)控制与同步齿轮的离合(参看图2),螺丝(8)将转盒座(4)与转盒盖(10)紧固为一个整体并与转轴(14)联接支承在支架(11)孔内,由垫圈(12)卡簧(13)轴向限位,转轴另一端与摇柄(15)螺纹联接,支架由紧固手轮(16)紧固螺栓(18)固定在桌边(19),支架下部与桌面接触的部位设有橡胶垫块(17)。
图2所示,活动支撑臂(1)沿图中箭头方向拔出在120°范围绕支撑臂轴(2)转动折叠,齿条(3)可沿纵向拉出或装入转盒座(4)上的滑道,复位钮(7)在8mm范围沿转盒外园往复滑动,复位钮下部设有斜面,棘爪(6)在扭簧(5)的作用下与其相接触,推动复位钮时可实现棘爪与同步齿轮(9)的离合,使齿条(3)或者双向,或者只能单向移动架在活动支撑臂上的线被绷紧。支架(11),紧固手轮(16),橡胶垫块(17),紧固螺栓(18)。
图3是右视图,在支架(11)的侧面设有拆装转盒盖(10)与手柄(15)的止转销(21)。手柄拆下可放入支架中部的空间,便于携带。
图4是水平工作时的视图。支架(11)上设有方孔,可将吸盘连杆(33)插入孔内,吸盘(31)可吸在光滑的工作台面(32)上。绕线器只作为线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绕线器,其特征在于转轴(14)上装有一转盒盖(11)、转盒座(4)、活动支撑臂(1)、齿条(3)、棘爪(6)、复位钮(7)和手柄(15),并由支架(11)、紧固螺栓(18)、紧固手轮(16)固定支撑。在非工作状态可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便于携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绕线器其特征是活动支撑臂(1)可以绕活动支撑臂轴(2)转动而折叠,转盒内对称分布两方形滑道孔,齿条(3)在滑道内与齿条(9)啮合且同步伸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绕线器其特征是由棘爪(6)、复位扭(7)控制齿条与齿轮单向或双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绕线器其特征是吸盘连杆(33)插入支架(11)的方孔内,并由吸盘固定在光滑工作台面上,实现水平工作位置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便携式绕线器。其特征是转轴和转盒由螺纹联接,转盒内的滑道上插入两根同步运动的齿条,齿条的一端装有活动支撑臂,两齿条与同步齿轮啮合,在棘爪和复位钮的控制下,可单向或双向移动,转轴支架可垂直固定在桌边也可水平工作在台面上,实现绕线或架线两种工作状态。在非工作状态,可分解为几部分方便携带。
文档编号B65H54/02GK2091847SQ9022524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杨超智 申请人:杨超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