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0142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
目前,食用菌塑料袋的封口常采用的是用竹子锯成的“竹子圈”和用废旧打包带烫制的“打包带圈”,“竹子圈”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有以下不足(1)易碎裂、破烂,不能重复使用;(2)锯面粗糙,易磨破食用菌袋;(3)形状大小不等,影响食用菌的生产量;(4)不卫生,易感染细菌;(5)用于捆扎塑料袋用的橡皮胶有时易滑落,“打包带圈”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有如下缺陷(1)在高温、高压下易变形,不能重复使用;(2)易感染细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该封口圈规格统一,其上橡皮筋固定稳定,在高温、高压下易破碎、变形,且无毒、无细菌感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封口圈上部制成一薄壁园筒,在园筒的下端接有一凸台,该凸台的内径与上部园筒内径相同,外径大于园筒外径,长度小于园筒长度,上部园筒与下部凸台为一整体,一次加工成型。为了使该封口圈规格统一,能重复使用,该封口圈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制成。使用时,将食用菌塑料袋两端从封口圈中间穿出,然后向后翻开盖在封口圈上,最后将橡皮筋套住食用菌塑料袋固定在封口圈凸台上。这样该封口圈的使用即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了带有凸台的薄壁园筒式结构,并选用了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材料,从而使得该封口圈具有如下优点(1)在高温、高压下不易破碎、变形,能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2)规格统一,增加了食用菌的生产量;(3)其上橡皮筋固定稳定,不易滑落;(4)食用菌塑料袋不易磨破,可多次使用;(5)无毒,无细菌感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1,图2可看出,该封口圈的上部为一薄壁园筒1,下部为一凸台2,园筒1的内径与凸台2的内径相同,外径则小于凸台2外径,园筒1的纵向长度大于凸台2的纵向长度,整个长度一般为10~15MM之间。从图2中还可看出,园筒1与凸台2为一整体,一次加工成型,凸台2的外径以其上捆扎的橡皮筋不易滑落为准。为了使封口圈规格统一,并克服长期封口圈存在的易破碎、易变形、易感染细菌的缺陷,该封口圈采用了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制成,根据各种食用菌的需要,该封口圈可制成不同直径的多种规格,以满足各种食用菌生产。
使用时,将食用菌塑料袋两端从封口圈中间穿出,然后向后翻开盖在封口圈上,将橡皮筋套在封口圈上的塑料袋上,扎于园筒1与凸台2的交界处,此时凸台2正好将橡皮筋挡住,使之不易滑落。此外封口圈上与塑料袋接触处光滑、平整,不会出现磨烂塑料袋现象,因而塑料袋可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其特征在于它的上部为一薄壁圆筒,在园筒的底端接有一凸台,该凸台的内径与园筒内径相同,外径大于园筒外径,凸台与上部园筒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其特征在于它为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制成的塑料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塑料袋封口圈,该封口圈为带有凸台的薄壁圆筒式结构,系聚乙烯材料制成。该圈规格统一,在高温、高压下不易破碎、变形,使用寿命长,且使用该圈其上橡皮筋固定稳定,整个生产过程无毒,无细菌感染。用该封口圈生产食用菌可降低成本,增加生产量。
文档编号B65D53/02GK2084457SQ9121433
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5日
发明者兰中永, 刘章元 申请人:兰中永, 刘章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