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不同粘度胶管的可变换型不滴胶压胶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716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不同粘度胶管的可变换型不滴胶压胶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用于堵逢、密封等的胶管的压胶枪,特别是涉及可以在每一次压胶后释放胶管内部的压力,从而避免过量的胶滴出的压胶枪。
用于挤压膏状或塑料介质,尤其是用于一次性使用的胶管的压胶枪是众所周知的,参考专利文献中CHANG的美国专利第4,081,112号就是这类压胶枪的一个例子。这类压胶枪的结构原理为压胶枪上装有一可装卸的胶管,压胶枪的活塞推压杆作用在胶管的活塞上;扳动扳手时,通过扳手机构的作用,推压杆被向前推动,从而使胶被有控制地从胶管口挤压出来。推压杆通常只是单向地被推进。现有的各种技术设计主要是有关活塞推压杆不被向前推进时处理扳手机构受到的反作用力。
CHANG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胶枪,具有一驱动卡块和一第二卡块。在向前推进时,驱动卡块出于摩擦力的作用卡住推压杆并带动其向前运动。而第二卡块则靠摩擦力卡合推压杆以阻止推压杆向后移动,驱动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开并反向卡装在推压杆上。当扳手被松开返回其原始位置时,驱动卡块松开推压杆,当要更换胶管等需将推压杆拨出的情形,第二卡块可用手按下以松开推压杆。在许多情况下即便是停止了压胶,但由于压胶时很大压力的作用,胶管胀大或压胶枪发生形变而产生压力,导致许多不需要的胶不断地流出胶管口。当然,按下第二卡块至少可以部分地释放这一压力,但是在不少情况下,就是在压完胶后立即用力按下第二卡块,仍然会有所不希望的胶流出来。这一情形在用很大的压力压胶时特别常见。这不只是因为扳手装置在很大的作用力下难以立即释放,而是在高的压胶压力下迅速按下第二卡块要比在低的压胶压力下难许多。
我们知道,简单的不滴胶压胶枪没有第二卡块。然而,在有反冲的情况下丧失止回功能并不好,因为每一反冲都会使压胶间断。更甚的是,在高的压胶压力下,这种反冲使得活塞推压杆退回的距离差不多等于推压杆被向前推进的距离,从而导致这种简单的不滴胶压胶枪在高的压胶压力下失去作用。有些专利已公开了这类用于一般压力下具有有限摩擦阻止活塞推压杆往后运动的压胶枪。例如,D.FINNIGAN的4,461,407号美国专利,G.FINNIGAN的4,572,409号美国专利和ENNIS的4,923,096号美国专利。COSTA的4,009,804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滴胶压胶枪。该枪的止回卡块的支点用一弹簧和枪身软连接,因而止回卡块和活塞推压杆一起可随扳手机构受到的反冲力向后移动以释放胶管的压力。现有技术的每一种压胶枪设计都有至少一条以下的缺点1、由于反冲失去了大段的推进距离,不能有效的挤压高粘稠性的介质;2、对于多次扳动扳手机构,难以挤压出连续不断的胶流,尤其对中高粘稠性的介质更是如此;3、流出过量的胶,尤其是用于低粘稠性的介质时;4、橡胶的老化或被污染等会影响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胶枪,它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有效地用于各种粘稠性的介质,并在反复扳动扳手机构时能连续有效地压胶,且能很好地控制压胶过程而没有过量的胶流出,同时还能做到物美价廉。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压胶枪,包括一个用于装胶管的框架;一根可沿框架轴线移动的活塞推压杆,用于向前将压胶物质从枪中压出去;一个装在框架上可扳动的扳手机构,用于在扳动扳手机构时啮合并向前推进活塞推压杆,该扳手机构有一个放松的位置以允许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一块装在框架上可以移动并有两个取向的离合卡块,第一个取向用于卡在活塞推压杆上使其相对离合卡块只能向前不能向后运动,而第二个取向允许活塞推压杆相对离合卡块沿轴自由移动;一个使离合卡块成第一取向以卡在活塞推压杆上的装置;一个相对框架而固定的第一接触面,以阻止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时向后移动;一个相对框架可移动的控制面以阻止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时向前移动,同时该控制面距离第一接触面有足够距离以便在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且和控制面接触的情况下将扳手机构释放回放松状态时,有选择地允许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一预定的距离E。
该压胶枪还可以包括一个具有第一非锁定状态和第二锁定状态的锁定构件,使得在锁定态时控制面限制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距离E。控制面在锁定构件处在非锁定态时相对框架是定位的。当锁定构件在锁定态时,向后的移动小于在非锁定态下向后的移动的大约百分之十。在锁定构件处在锁定态下释放扳手机构回放松状态时,能有效地阻止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距离E至少为约0.1英寸(2.54毫米)。使离合卡块成第一取向的装置包括一个压缩在框架和离合卡块之间、位于活塞推压杆和第一接触面所在边相反的一边的止回块弹簧。
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的压胶枪包括一框架;一活塞推压杆;一扳手机构;一离合卡块;一将离合卡块置于第一状态和活塞推压杆接触的装置;一第一接触面;一相对框架可以移动的控制面,以便可选择地允许离合卡块在第一状态时随活塞推压杆向前移动而向前移动;以及一个在控制面允许活塞推压杆可以向后移动的情况下,使活塞推压杆在受到当扳手机构被释放回放松态压胶物质内部所存有的压力作用时向后移动的装置。
该压胶枪还可以包括一块可移动地装在离合卡块和框架之间的转换连接片,使得当控制面提供离合卡块向前移动的空间以对应活塞推压杆向前的运动时,在第一状态下的离合卡块可和活塞推压杆一起移动一最大为E的距离;以及摩擦啮合转换连接片以使得活塞推压杆需要一预先设计大小的力才能向后移动的装置和允许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的装置。该压胶枪还可以包括一个起到控制面作用的转换棒,该转换棒从转换连接片上一对连接槽和框架上一对转换槽中穿过,从而将转换连接片和框架动态地连在一起,且可在转换槽的两端点间被有选择地转换。将离合卡块顶起及摩擦啮合转换连接片的装置可包括一个固定在转换连接片上、一端作用在离合卡块上、另一端则作用在转换连接片上使转换连接片和转换棒摩擦地啮合在一起的张力弹簧。
上述扳手推压机构还可设计包括啮合在有齿活塞推压杆的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第一棘爪装在扳手上以推压齿状活塞推压杆,第二棘爪的轴装在框架上且可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使得当扳手机构被释放时齿状活塞推压杆向后地移动不超过推压杆上和第二棘爪啮合处的齿间距离,而第二个位置使得当扳手机构被释放时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的距离大于活塞推压杆上的齿间距离。第二棘爪的轴装在框架上一对和活塞推压杆基本平行的轴槽中;第二棘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轴槽的两端。该种压胶枪还包括一个穿过框架上一对转换槽且可移动的转换棒,以及压缩在转换棒和第二棘爪之间的“过中心”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的压胶枪提供了顺畅地连续压胶作业,能够干净和准确地停止压胶而不会有过量的胶滴出,所挤压的介质可以是各种的粘稠度。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上述和其它有关本发明的特点、各种变体设计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压胶枪的分段上视图;图2是图1压胶枪的部分正视图;图3是图1压胶枪的部分上视图的放大;图4是图1压胶枪的一种变体的部分上视图;图5是图1压胶枪的另一种变体的部分上视图;图6是图1压胶枪的又一种变体的部分上视图;图7是图1压胶枪的再一种变体的部分上视图;图8是图1压胶枪的还一种变体在第一操作状态下的部分上视图;图9是图8压胶枪的第二操作状态下的部分上视图;图10是图8压胶枪的变体的部分上视图。
参见图1-3,压胶枪或挤压器10有一框架12用于装载一次性使用的胶管14,为方便起见,在图1中通常具有内径D和长度L的胶管由标号14表示;一可沿框架轴线移动的活塞推压杆16;该推压杆被来回扳动扳手机构18而向前推进;该扳手机构包括有固定轴的扳手20和套在推压杆16上的推压卡块22;推压卡块22受到扳手20和套在推压杆16上的螺旋状推压弹簧24作用。如图1实线所示,在扳手20被放松的情况下,推压卡块22的上端顶到了框架12,使得推压卡块从图1中虚线所示的紧卡状态松开来。套在推压杆16上受到偏离推压杆的止回块弹簧28作用的第二卡块或称止回卡块26被第一接触面或称第一停止面30挡住,从而起到了阻止推压杆16向后运动的作用。在图1-3所示的推压器中,第一停止面30位于固定(如焊接)在框架12上的支承架32上。
根据本发明,在装在活塞推压杆16旁边(下方)的止回卡块弹簧28的作用下,止回卡块26一直卡在活塞推压杆上;当扳手机构18驱动活塞推压杆时,可以使止回卡块随推压杆的运动从第一停止面30向前移动一距离E。这样,随着扳手机构18的放松,活塞推压杆在止回卡块26和止回块弹簧28的共同作用下向后移动,直到止回卡块26碰到第一停止面30为止。距离E等于止回卡块26从接触第一停止面30向前移动碰到一位置可变化的控制面34的距离。这样,在扳手机构18先将活塞推压杆16推进的行程不小于距离E后,随着扳手机构的放松,推压杆16回退距离E,以便有控制地释放胶管14的内压力,从而达到没有过多的胶压出(滴出)的目的。
如图1-3所示,一个可旋转调节的凸轮装置36装在支架32上以调节E至所需的距离。另外,一轴固定在框架12上的锁定构件38具有图1中实线所示的非锁定第一状态和图2中实线所示的锁定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锁定构件38顶在止回卡片26止的凹痕40里。锁定构件38的一端有一把柄伸在止回止块26的一边用以方便地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手动转换。在锁定第二状态下,锁定构件要有足够的弹力顶住止回卡块26使其靠在第一停止面30上;这样便避免了止回卡块26的反中,即做到了所期望的距离E为零;需要多次扳动扳手20不停挤压装有粘稠介质的胶管14的情形便是这一状态适用的例子。锁定构件38使得止回卡块26相对框架12没有反冲,从而能一点点地扳动板手20以达到很好地控制从挤压器10中挤压出的介质的量。另外,这也使得当需要很大的压力挤压粘稠的介质时,扳手20可以被部分或全行程地快速来回扳动以推进活塞推压杆16。
在使用挤压器10时,锁定构机38一般先放在锁定第二状态以便连续扳动扳手机构18进行连续流畅的压胶作业。当快压完胶时,锁定机构38最好放在非锁定第一状态,这样随着扳手机构18被释放,活塞推压杆16向后移动距离E,从而释放了胶管内的压力以达到没有过量介质挤出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明示,包括一凸轮片44固定在凸轮柄46上的可调凸轮装置可旋转地装在支架32上。为了调节距离E,在凸轮片44的边缘48上加工有一系列环绕凸轮柄46成幅射状排列的平面。凸轮装置36包括一弹簧垫片50和一固定环52,使得有足够的摩擦力维持凸轮片44相对支架32的取向;凸轮柄46的上端有一旋钮54以便旋定凸轮的取向。在凸轮片边缘48上的一系列平面中朝向止回卡块26的平面便形成了控制面34。如图2所示,当锁定构件38处在锁定第二状态时,控制面34移到锁定构件38与凹痕40的接触面。在支架32上有一长度为F的开口56,该开口的后端为第一停止面30;其长度F应不小于凸轮边缘48所能设定的最大距离E。
距离E大小的设定应使得当扳手机构18放松时,活塞推压杆16向后的移动能释放胶管14里面的压力。距离E被认为大约是胶管直径D的5%时,能有效地释放胶管的压力。例如,一标准的胶管的直径D大约是2英寸(50.8毫米),长度L大约是8英寸(203.3毫米)。这样,距离E大约是胶管直径D的5%,即0.1英寸(2.54毫米)。这一距离被认为足以释放具有一般粘稠度胶管14的内压力。当锁定构件38放在非锁定第一状态时,距离E的范围最好是直径D的大约2.5%到10%左右。就上面所举的例子而言,即为大约0.05英寸(1.27毫米)到0.2英寸(5.08毫米)左右。对需要大压力挤压高粘稠度介质时,距离E最好可以大到大约是直径D的15%,就上例而言,也就是0.3英寸(7.62毫米)左右。
如图4所示,本发明可以用于不同结构的压胶枪,图4中的挤压器10′有一压铸的框架12′;框架上有一把手13;扳手结构18′包括固定的手把13′和一压铸的扳手20′。而在图1-3中,这些是用铁皮冲压而成。该挤压器10′也有一装在压铸手把里可沿轴线滑动的活塞推压杆16′,一推压卡块22′,一推压弹簧24′,一止回卡块26′,一止回块弹簧28′和锁定构件38′。这里带有单撇号的标号的构件对应着图1-3中挤压器10里带有相同标号的类似构件。挤压器10′没有和凸轮装置36相类似的装置。所以,当锁定构件38′位于第一非锁定状态时,不可调控制面34固定在压铸构件13上。
图5所示的是另一变体的挤压器,标号为10″。该挤压器有一相应的L形止回卡块26″。止回止块伸入相应的框架12″中,标号为30″的相应第一停止面位于框架的内壁。当锁定构件38在非锁定第一状态时,控制面34位于框架12″上和第一停止面30″相对应的外壁。这样,图1-3中的支架32可以被认为和框架12结合在一起。
图6表示的是本发明在一种不滴胶压胶枪上的又一应用。这种压胶枪有一带弹性的止回卡块。如图6所示,挤压器10有一框架12及和图4中一样的活塞推压杆16′和扳手机构18′;还包括一止回卡块60。该止回卡块夹在框架12上的卡头62和顶肋64之间,且可绕被卡处摆动。止回卡块60上带有一装载块66,里面装有一套在推压杆上的橡胶O形环。由于橡胶O形环和活塞推压杆16′之间的摩擦力,止回卡块60可和活塞推压杆16′一起运动。这样,当扳手机构18′推进活塞推压杆时,止回卡块60脱离止回卡合态并随活塞推推压杆一起移动,直到止回卡块60碰到框架12上的停止凸70为止,在活塞推压杆16′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活塞推压杆和O形橡胶环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止回卡块60一直靠在停止凸70上。这样,当停止扳动并放松扳手机构18′时,由于O形橡胶环摩擦力的持续作用,止回卡块60在活塞推压杆16′的带动下往后摆回,直到再一次卡住活塞推压杆16′为止,从而阻止了活塞推压杆进一步向后退。上述的挤压器10已公开于英国第1,013,241号注册外观设计,在英国市场上称为WEXFORD 2自动压力释放压胶枪。根据本发明,一和锁定构件38相似的构件38″的轴装在框架12上,并可在非锁定第一态和锁定第二态间转换。锁定构件38″在锁定态时在推压杆与卡头62相反的一边顶住止回卡块60,使得在活塞推压杆16′向前推进时止回卡块仍维持在卡合态。锁定构件38″应用弹性好的材料制作,使得在锁定时止回卡块60可以用手按下释放卡合态;例如,在换胶管14时便需如此。所以,锁定构件38″必需有足够的强度以克服O形环的摩擦力,同时又需有较好的柔性以使在用手按下释放止回卡块60时锁定构件38″不会产生永久形变。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的挤压器10在锁定构件38″在第二锁定态时,可以提供连续流畅的压胶作业;而锁定构件38″在第一非锁定态时,在挤压停止后,活塞推压杆16′会向后移动以释放压力。
图7所示的是又一种变体的挤压器,用标号10″″表示。该挤压器包括相应的框架12,活塞推压杆16,有固定轴的扳手20,推压卡块22和推压弹簧24,以及一相应的止回卡块,标号为26。止回卡块由一位于活塞推压杆16上方的支架32′定轴固定着。一相应的止回块弹簧28″套在活塞推压杆16上位于框架12和止回卡块26之间。根据本发明,一和锁定构件38相应的零件,记为锁定构件38,其轴固定在框架12上。锁定构件38用来套住止回卡块26,使其脱离和活塞推压杆16的卡合。一弹性套环夹在框架12和推压弹簧24之间,并靠摩擦力和活塞推压杆16结合在一起。如图7中实线所示,当锁定构件38处在非套合态时,止回块弹簧28″顶住止回卡块26使其和活塞推压杆16卡合。当锁定构件38处于套合态时,止回卡块26向前摆动并和活塞推压杆16脱离卡合,从而当扳手20回到原来位置时活塞推压杆16′可以由于胶管14内向后的压力而往后移动。锁定构件38位于套合态相当于图1-3中锁定构件38位于第一状态,而锁定构件38位于非套合态则相当于锁定构件38位于第二状态。活塞推压杆16向后移动所需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套环72和活塞推压杆16之间的结合。这样,在第一态时,控制面34位于锁定构件38上;而在第二态时,控制面34则位于套环72的内壁。
图8和图9所示的是另一种变体的挤压器,记为挤压器10~。该挤压器包括相应的框架12~,活塞推压杆16′,止回卡块26~。还包括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的相应于下面的部位有固定轴的扳手20,推压卡块22′和推压弹簧24。在图8和图9的结构中,推压块22′相对推压杆16′转向,扳手20延长到推压杆16′之上,推压弹簧24也位于推压杆16′的上方。根据本发明的这一变体,止回卡块26~由一位于活塞推压杆16上方的转换连接片78定轴固定着。转换连接片78通过转换棒80和框架12~连在一起。转换连接片78两侧面有一连接槽82;框架12~两侧有一对“U”形转换槽84。转换棒80从连接槽82和转换槽84中穿过;转换棒80的两端有两个螺帽86,保持转换棒不会掉出来。同时,这两个螺帽使得转换棒80可用手容易地在“U”形转换槽84两端之间移动。图8是当转换棒80被推向转换槽84的前端时的情形;此时的挤压器10~为不滴胶状态。图9则为转换棒80被移向转换槽84的后端时的情形;此时止回卡块26不能向后移动,这正象前面所讨论的距离E为零。一和止回块弹簧28相应的弹簧,记为28~,是由一铆钉88固定在转换连接片78上。弹簧28~向后作用在止回卡块26~的下方,同时向上作用在转换连接片78的前部使其向上作用在转换棒80上。在图8所示转换棒80被推向转换槽84的前端时的情形中,当活塞推压杆16向前推进时,转换连接片78随之向前移动,直到连接槽82的后端碰到转换棒80为止。连接槽的底边并非水平地和转换槽80接触,而是成一小斜角。由于转换棒80受到来自弹簧28~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转换棒80只能在转换槽84的两端转换。这些使连接槽82的底边和转换棒80之间存在摩擦力。这样,当扳手20被释放回其原始位置时,推压杆16′会根据胶管14的内压力而向后移动一段小于或等于E的距离,使活塞推压杆16′向后移动所需要的力取决于角度的大小以及使转换连接片78压在转换棒80上的弹力的大小,角度具有部分阻止受到止回弹簧28~作用的转换连接片78在没有胶管压力时向后运动的作用。这一角度可以大到15°以几乎完全阻止这种无胶管压力时的向后运动;在挤压器10~中,这一角度定在13.5°左右。由于当角度在很接近15°时会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因此该角度在大约13°到14°之间比较合适,从而使得活塞推压杆16′只在胶管14有内压力时才会向后移动。上面所讨论的角度是指转换连接片78的前仰角。需说明的是,实际角度会随转换连接片78的向后移动而稍微地减小一点;在图8和图9的构造中,这一角度从大约13.5°减小到大约12.5°。
如图9所示,相应的第一停止面30位于框架12~上,以便在和转换连接片78接触后可以防止转换棒80被转换连接片滑动转换。而转换棒80则起到了控制面34的作用。
图10所示的是前述挤压器10~的变体,记为10^。该挤压器有一和框架12~相应的部件,标号为12^;有一和活塞推压杆16相应的齿状活塞推压杆,记为16^。该齿状推压杆16^是用棘齿方式被推进的。一标号为18^的相应扳手机构包括扳手20;一受弹簧压靠、轴固定在扳手上的推压爪90。这样,推压爪啮合在齿状推压杆16^的一个齿上。齿状推压杆上的齿的齿间距为ε。根据本发明的这一变体,有一和止回卡块功能相似的止回爪块26^;该止回爪块一端的轴装在框架上一对功能和连接槽相似的轴槽82^中。止回爪块26^的轴可以在轴槽中移动,因而相对框架12^至少有两个位置。一和止回块弹簧28~对应的止回爪块28^一端套在和转换棒80相同的转换棒上,因而可相对框架12^移位。转换棒80穿过一对在框架12^上的相类似的转换槽84^,转换棒的两端同样有两螺帽86。如图10所示,转换槽84^是一对水平方向的槽。当转换棒80在转换槽的相反端点之间转换时,弹簧28^弹过中心点。弹簧28^同时还作用在止回爪块26^上以使其和齿状推压杆啮合。如图10中实线所示,当转换棒80被推向转换槽84^的前端时,止回爪块26^被顶在轴槽82^的后端。这样,轴槽82^的后端面便相当于停止面30的功能,而止回爪块弹簧28^作用在止回爪块26^上的面则起到控制面34的作用。因而,在转换棒80位于转换槽84^的前端时,挤压器10^为普通标准状态;当扳手机构释放到原状态时,在向后压力的作用下,齿状活塞推压杆16^回移的距离只能在零和ε之间。
如图10点划线所示,当转换棒80被推到转换槽84′的后端时,由于弹簧的作用,止回爪块26^被推到轴槽82^的前端。这样,轴槽82^的前端起到了控制面34的作用。所以,转换棒80位于转换槽84^的后端时,挤压器10^为不滴胶状态;此时除了在普通标准状态下可能的反冲外,齿状活塞推压杆16^被允许向后移动一距离F。如图10所示,这一距离F大于齿间距ε。齿间距ε的典型大小大约是0.16英寸(4.06毫米),适当地前后变动轴槽82^后端相对于扳手机构18^的位置可以变化反冲距离的大小。
虽然上面相当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变体,但在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的核心和范围下可能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例如,在图8和图9中六角形的活塞推压杆16′可以是象图1中的推压杆16一样的圆形。可用图10中一样的齿状推压杆及棘齿板手机构代替图8中的活塞推压杆和扳手机构,但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及其改型、变体的限制,而应由后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压胶枪,包括(a)一个用于装载压胶物质的框架;(b)一根可沿该框架轴线移动的活塞推压杆,用于向前将压胶物质从枪中压出去;(c)一个装在该框架上可扳动的扳手机构,用于在扳动该扳手机构时啮合并向前推进该活塞推压杆,该扳手机构有一个放松的位置以允许该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d)一块装在框架上可以移动并有两个取向的离合卡块,第一个取向用于卡在活塞推压杆上使其相对离合卡块只能向前不能向后运动,而第二个取向允许活塞推压杆相对离合卡块沿轴自由移动;(e)一个使该离合卡块成第一取向以卡在该活塞推压杆上的装置;(f)一个相对框架而固定的第一接触面,以阻止该离合卡块在所述第一取向时向后移动;(g)一个相对框架可移动的控制面,以阻止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时向前移动,同时该控制面距第一接触面有足够距离以便在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且和该控制面接触的情况下将扳手机构释放回放松状态时,有选择地允许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一预定的距离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胶枪,还包括一个具有第一非锁定状态和第二锁定状态的锁定构件,使得在锁定态时控制面限制向后移动的距离小于所述预定的距离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胶枪,其中所述控制面在锁定构件处在非锁定态时相对框架是定位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胶枪,其中,当锁定构件在锁定态时向后的移动小于在非锁定态下向后的移动的大约百分之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胶枪,其中,在锁定构件处在锁定态下释放扳手机构回放松状态时,能有效地阻止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胶枪,其中,所述的预定距离E至少为约0.1英寸(2.54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胶枪,其中,使离合卡块成第一取向的装置包括一个压缩在框架和离合卡块之间、位于活塞推压杆和第一接触面所在边相反的一边的止回块弹簧。
8.一种压胶枪,包括(a)一个用于装载压胶物质的框架;(b)一根可沿该框架轴线移动的活塞推压杆,用于向前将压胶物质从枪中压出去;(c)一个装在框架上可扳动的扳手机构,用于在扳动该扳手机构时啮合并向前推进该活塞推压杆,该扳手机构有一个放松的位置以允许该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d)一块装在框架上可以移动并有两个取向的离合卡块第一个取向用于卡在活塞推压杆上,使其相对离合卡块只能向前不能向后运动,而第二个取向允许活塞推压杆相对离合卡块沿轴自由移动;(e)使离合卡块成第一取向以卡在该活塞推压杆上的装置;(f)一个相对框架而固定的第一接触面,以阻止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或称第一位置时向后移动;(g)一个相对框架可移动的控制面,以阻止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即第一位置时向前移动,同时该控制面距第一接触面有足够距离以便在离合卡块在第一取向且和该控制面接触的情况下将扳手机构释放回放松状态时,有选择地允许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一预定的距离E;(h)一个在控制面允许活塞推压杆可以向后移动的情况下,使活塞推压杆在受到当扳手机构被释放回放松态压胶物质内部所存在的压力作用时向后移动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胶枪,还包括一个可移动地装在离合卡块和框架之间的转换连接片,使得当控制面提供离合卡块向前移动的空间以对应活塞推压杆向前的运动时,在第一状态下的离合卡块可和活塞推压杆一起移动一最大为所述预定距离E的距离;一个摩擦啮合转换连接片,以使得活塞推压杆需要一预先设定大小的力才能向后移动的装置,以及一个允许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胶枪,还包括一个起到控制面作用转换棒,该转换棒从转换连接片上一对连接槽和框架上一对转换槽中穿过,从而将转换连接片和框架动态地连在一起,且可在转换槽的两端点间被有选择地转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胶枪,其中,将离合卡块顶起及摩擦啮合转换连接片的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在转换连接片上、一端作用在离合卡块上、另一端则作用在转换连接片上使转换连接片和转换棒摩擦地啮合在一起的张力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胶枪,其中,所述扳手机构包括啮合在有齿活塞推压杆上的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第一棘爪装在扳手上以推压齿状活塞推压杆,第二棘爪的轴装在框架上且可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使得当扳手机构被释放时齿状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不超过齿状推压杆上和第二棘爪啮合处的齿间距离,而第二个位置使得当扳手机构被释放时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的距离大于活塞推压杆上的齿间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胶枪,其中,所述第二棘爪的轴装在框架上一对和活塞推压杆基本平行的轴槽中;第二棘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轴槽的两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胶枪,还包括一个穿过框架上一对转换槽且可移动的转换棒,以及压缩在转换棒和第二棘爪之间的“过中心”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压胶枪具有一固定的接触面和一离合卡块,使得活塞推压杆只能向前运动而不能向后运动。在放松枪的扳手机构以停止推进活塞推压杆后,可选择让活塞推压杆向后移动一定距离以释放胶管内向后的压力。而在转换到另一操作状态时,活塞推压杆几乎不能向后移动,以便连续流畅地将胶压出。
文档编号B65D83/16GK1143039SQ9511615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2日
发明者彭跃南 申请人:彭跃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