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装货的货运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56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面装货的货运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存和公路、铁路以及水上运输的货物或货运集装箱,也涉及集装箱的构造,改进以及载荷结构。
因为一种至少局部封闭的(集装箱)储存容积与一底架和运行机构形成一体,因此本发明的许多方案也可以用于轮式(公路交通工具)平板车体或挂车、或者象棚车、四轮车一样的铁路车辆,即使带有层叠限制的附带底盘和附属运行机构的干涉。
通常,集装箱化的基本理论是通常是将货物形状和尺寸按照底板覆盖区域和(最大)总高标准化成矩形结构。
设置提升或支撑点以及具有标准特征和布局的附属锁定机构。
结构集装箱可以做成一个敞口平面,即只由一个底架,通过有或无局部填充的周围网格状的框架完全封闭起来,即,也有相对端壁以及侧壁,并用一个顶棚覆盖在一底板上。
作为周边框架的附件的一种替代物,可以在一底架上使用一种相对较薄的薄壁硬壳结构。
刚度尽管这样构造的集装箱跨距相对较开且较松散,且容易受到弯曲和扭转负载的损坏。
对于采用非强制性的柔性侧轨挡板封闭的侧面开口结构,其刚度和硬度问题就特别的突出。
由于在支承或提起时要由底板支承或从顶棚提起,省略结构(纵向侧面)壁就会在维持其整体强度和刚度方面提出要求,特别是在弯曲方面。
因此,如果在集装箱跨过顶棚被悬吊在提升点上时,集装箱就会在使用中产生显著的变形,例如塌箱或扭曲,那么,内部货物或货运负载就会处于危险状态,且不说用于装卸和堆放的(可锁紧的)悬吊和安装点的潜在的非对称性(以及随之产生的阻碍和挤压)。
因此,像GB1575508(Bell)就是典型的侧挡板集装箱构思的反映。
标准化通常,集装箱以及附属的安装配件,都按照像“ISO”或“Euro”这样的国际承认的标准来加工。
相应地,可以确定底板面积或覆盖区域、高度以及放置/提升配件的几何结构采用这种方式,具有各种出发点的集装箱就能够通过普通的起重机和装卸机很容易地嵌套、叠放、相互装配以及装卸。
多重标准有时,采用多个标准特别是两个标准的集装箱具有如下优点,即使之能够进行不同尺寸或比例的嵌套、相互装配和叠放。
因此,例如“ISO-Euro”双标准将会使具有一个标准的较长较大的覆盖区域(例如Euro,全长为13.6m或45′)从具有另一个标准(例如ISO,全长为40′)的装卸、提升或支承点上进行装卸。
这就对集装箱结构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提出了额外的要求,由于依靠不再仅仅放在角端配件上,该定位能够提供一种内在的支承。
而且,必须根据位于整个集装箱跨度中间的点来调节负载转移,且因此在传统的集装箱结构中不会制造特别的配件。
负载量必要的结构设置会妨碍将全部理论容量装满。
因此甚至角端柱在那方面也会被证明是一个障碍。
为了适于特殊货物和使空隙最小化,因此,在没有过分复杂结构的条件下,也需要获得在重新构造装载空间方面的灵活性,侧面通道就集装箱的装卸而言,侧开口结构是众所周知的,这能够容许从任何(纵向)侧面进行负载转移。
开口侧面通常通过柔性的侧轨挡板来关闭,也就是一种软板,悬挂在顶部轨道中的滚轮上,并通过一排依次间隔的张紧铁带和带扣,每隔一定间距箝制到下部轨道上。
用来从集装箱的任一纵向侧面装卸货物的侧面通道是比较好的,但如果位于相对两侧的负载空间不受到干涉和妨碍,则在每一侧对负载的定位就比较严格。
从特定的公路和铁路客运车体领域就可以明了侧面装载的基本原理。
然而,这些都没有对多种模式的集装箱提出特别的要求,也就是可以在不同的运输媒介之间进行传送的整装结构,这些媒介如公路、铁路水路以及甚至在集装箱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的空运。
端部通道通过大门或通常在两个角柱之间的铰链端壁进行端部装载也是众所周知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一个集装箱包括;一个底部甲板,通过一居中的支撑结构支撑着一个顶棚,该支撑结构位于主要跨度的中间,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性的“I”形粱断面。
“I”形粱通常,一种“I”形粱和其变形或派生形式在弯曲和扭曲方面都具有内在的刚性。
在一种变形中,一种中间支撑件(如一种连续壁部件)通常位于中部横向跨度中间,也就是平行于且通常等距于纵向侧壁(开口)。
然而,也可以选择在横向偏离中间跨度位置用作中间支撑。
实质上,“I”形粱结构取决于作为相对法兰盘的顶棚和底板,带有中间(中心)壁作为居中腹板。
因此腹板是一个关键的部件,不仅仅是一个内部隔板或分离装置。
在传统的集装箱中,没有中间腹板,底板和顶棚比较松散,由于所给的顶棚和底板的深度和集装箱的皮重,比较而言就降低了总的货物容量。
有边挡板一侧向装载如图27A所示,是有边挡板的变形采用侧向装载状况下,中间(中心)壁支撑一部分(即一半)有效载荷而挡板支撑着其它部分(即另一半)。
比较而言,传统的集装箱轮廓就会成为棱形,如图27B所示。
因此侧面挡板以及其相配的张紧装置(皮带)只需要具有传统产品的强度的一半用于支撑所给定的有效载荷。
相对侧面轨道张紧而且,挡板侧壁张紧装置中的张紧力会在某种程度上将纵向轨道拉在一起。
由于这出现在两侧,中心壁就会起到一个(压缩)撑条的作用,并使得侧轨支撑更大的张紧力,如图28A所示。
在一种传统的集装箱中,这种挡板张紧负载比较松弛,使得集装箱轮廓凸出,如图28B所示。
这有一个较大的优点,即防止货物(断面)轮廓从预计的(卸载后的)集装箱包封处凸出来。
端部支撑件当通过标准连接配件提升或堆放集装箱时,可以使用各种辅助端部加固结构,如图29-31所示。
因此一对相对的“C”形框被用于包围着底板和顶棚的相对的两端并将端壁角支柱夹在其间,如图29所示。
或者,彼此成角度的“C”形框可以在平面内成对地布置成“V”字断面,单个“C”形框被固定在侧壁的结合部和中间(中心)壁的端部,上部或下部支臂延伸到底板和顶棚侧轨的提升点,如图30所示。
一变化的端部提升撑杆图示于图31中,采用一种整装的“I”字形框架,被安装到该总体“I”梁顶棚,中间壁和底板结构中。
这样定位的提升撑条消除了在底板和顶棚之间的采用拉索的需要,如作为辅助撑杆(如后面相对于图2的描述)偏置中间支撑件服从于某种“差别”横向装载容量,可以调整中间壁使之有一些不对称或偏离中间位置,而不会过度地破坏“I”梁结构的品质。
多个偏置中间支撑件为了抵消中间支承(壁)部分的横向位移结果,可以如下,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有一个相应的偏置量。
因此,总的来说,紧跟在平面内的多阶梯结构,可以装配依次相互偏置的中间支撑(壁)部件。
而且,至少可以局部地省掉用作装载通道的具有“I”形部件的元件或零件。
叠放的“I”字梁一“I”字梁集装箱结构的中间(即中心脊柱)分隔壁提供了用于多个特殊集装箱的叠放支撑件。
因此,能够将相对较短或较长的集装箱堆放起来,采用将上部集装箱的底板置于下部集装箱的顶棚上。
而且,即使在已知的集装箱轮廓中,也可以使用多个“I”字梁,将一个集装箱叠放在另一个上。
例如,一两层的双“I”-“I”梁可以使用一种普通的中间连接甲板,有效地构成了一底板和上覆中间甲板。
这种相关的“I”梁布置能够提供一种相邻的彼此间隔的甲板的多层堆放或挤压排列。
采用这样一种排列方式的这种特殊“I”梁可以是用于预定负载对称的或深度或甚至跨度有差别的。
混合的“I”字梁和其它断面一种特殊的“I”字梁断面或多个“I”字梁断面,能够与其它断面组合起来,例如“U”形断面、“C”形断面或“S”形断面,以适于甲板布局和负载通道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因此,例如,相邻的不同断面能够在一个集装箱(纵向)跨度内被组合起来以提供装载的灵活性和相互支撑。
波形壁部件在一种特殊的构造中,一种中间支撑件包括一个波纹壁板部件,跨过集装箱的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部分,或整个跨度。
这样的波纹件在至少一个平面内有效地加强刚度,而弹性的薄壁板则不会加强刚度。
端壁、底板以及顶棚能够类似地采用波纹板(金属,典型的是钢)加工而成,或者选择局部采用,或者在其整个跨度上采用。
这样的波纹的定位将局部负载和负载分布反映到该结构的其它部分。
因此,沿波纹的弯曲就更容易抵消。
一种普通的结构将会是从一个纵向侧面横跨到另一侧的用于底板或底面以及顶棚的波纹。
传统上,端壁会具有垂直波纹,但本发明的中间支撑壁在固定到其上时加强了端壁,也提供横向(或水平)波纹。
特别是对于中间壁,一些单个的束缚元件或撑条,例如采用一种交叉(即十字交叉对角)网格或格栅排列,可以被替换成连续的壁板,或者选择在局部替换,也可以在整个(壁)跨度内。
通道孔在中间壁内可以安装有像窗户或门道的通道孔或开口以便使操作者通过。
可以通过铰接的或可移动的门或挡板有选择性地(部分或完全)关闭这样的开口。
同样地,这种中间壁可以有选择性地降低高度或深度,或者甚至在所选择部分一起省掉。
在另一方面,可以局部地设置辅助加强件或加固件,特别是在提升或悬挂负载集中的地方,像在一个“ISO”集装箱在中间“Euro”悬挂点处被提升起来时。
通常,中间支撑件在顶棚和底面之间传送或分散负载且如果延伸到那么远,也能够强化端壁。
端壁通道端壁也可以含有用于操作和货物进出的孔。
这样的通道孔能够通过门板有选择地关闭。
同样,端部部分可以从中间支撑件移动到角柱。
因此,举例来说,端壁板可以铰接在中间支撑件上。
角门而且,角柱自身能够可以安装有端壁部分,作为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一个角门组件。
为此,角柱可以具有与垫板和顶棚有选择性地相配合的端部连接器。
同样,顶棚的选择性的局部能够移动或绕中间支撑脊柱转动。
该底板不必具有连续的甲板表面,即它可以是一种具有交叉支撑件或撑条件或连续的波纹片的部分开口网格。
顶棚也可以由连续的波纹板加工而成。
局部加密的波纹底板甚至顶棚的波纹可以在负载集中点局部地“加倍”,“加密”,或“补充”,以提供额外的刚度和硬度。
顶棚撑条(BRACING)顶棚上可以在局部设置横向撑条以适于装配另一种(较短的)结构标准。
采用与较短标准的跨度或覆盖区域相匹配的横向撑条,这就会使得具有相同或不同标准的集装箱堆放在另一个上面。
或者与上覆的较短的集装箱的端部匹配,或者与按照本发明加强的中间跨度点匹配。
对于传统的侧轨挡板,可以设置一个用于顶棚边缘内的上部挡板运行轨道的装置,例如通过一种专有的凹道断面,并该凹道带有一个用于挡板张紧装置拉杆和底板边缘的锁位轨道。
顶棚到底面的撑条为了将别样的开口顶棚固定在整个纵向侧面,可以添加跨接在顶棚和底板外侧边缘的可移动(拆卸)的加固撑条。
这种加固撑条可以(重)定位于集装箱每一侧的跨度中间,或在中部跨度点布置多个撑条。
这种加固撑条传统上是沿着导轨的侧面引导,但在顶棚的挡板轨道的宽度方向,以便使得加固撑条具有可选择的可变的定位,通过一个位于撑条上端的鹅颈管达到。
这就提供了经过加固撑条位置的连续不间断的侧轨挡板。
顶棚通道通过安装可移动(拆卸)的,即铰接的,顶棚通道板,可以制作用于顶部装卸负载的装置,例如,从一外部边缘到位于中间支撑壁的枢轴。
采用这样一种折叠到背面的顶板部件,一悬吊在上端起重装置上的悬挂负载就可以穿过伴随的顶棚开口。
多层甲板可以使本发明的“I”字梁结构集成起来以适应于多层或多平台集装箱化货物储存。
我以前申请的UK专利申请№9618703.4和№9707250.8,现在已被作为PCT国际申请№PCT/GB97/02319提出。我已经提出了一种适于通常的货物或预定的交通工具运载的多层甲板集装箱结构,。
本发明的一些方案不同地用于集成化的侧面装载和多层或多甲板“I”梁以及混合断面结构。
本发明的附属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一个多层甲板集装箱包括具有一些带有居中的支撑件的相互覆盖或重叠的负载平台或甲板,提供位于一些不同的甲板层的每一层上的从(任一)一侧进入的(负载)通道,并形成一种集成结构的、单一的、多层层叠的“I”梁结构。
在许多变形的结构中,通过横向地偏移居中甲板支撑件,提供用于相邻的甲板层的不同深度的侧面通道,。
因此,能够使用一种“交错的”、“层叠的”“I”字梁断面。
集装箱部件也可以随其长度而改变,以形成一系列适于特殊负载结构的预定部件。
举例来说,单一的“I”梁之后可以紧跟层叠的多“I”梁,接着是其它部件。
附属的多甲板支撑件也可以装配在周边框架上,使得选择甲板和壁填满。
尽管两个这样的(上覆)层表示出附加负载空间和通道的构造性复杂度与方便之间较好的协调,但在原理上,其它多平台结构也可以做得到。
可以装配一个跨过上覆平台的总体顶棚(盖)元件,例如,像从一上部框架部件伸出的支撑悬臂型。
该顶棚自身可以是一个承载负载的平台或甲板,带有交通工具的导轨,例如,三条(上覆)线或叠层线。
采用一承载负载的顶棚,可以重新调节附属(中间)甲板的位置。
作为对非必须的顶棚提供的对交通工具补充保护,可以装备侧面挡板。
仅仅以举例的方式,下面结合轮廓和示意图就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所示的是从一侧(纵向)看的一个侧开口的(封闭端部)集装箱的总的透视图,带有一本发明所述的位于底部甲板和顶棚之间中间支撑件(一连续壁的形式);图2所示的是一种从位于整个宽度中间的悬挂点上提升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装置;图3所示的是一装置,通过位于跨度中间的横向支撑条来提升叠放的、一个位于另一个上面的图1和2中所示的集装箱;图4所示的是图1到3所示的集装箱,装配有滑动挡板及底板和顶棚之间的加固条;图5所示的是,沿图4中的X-X截面线所作的,顶棚侧面顶部轨道中图4中加固条的头部安装的断面详图;图6所示的是图1到5所示的集装箱的一种变形,带有局部减小深度的中间支撑壁和用门板封闭的通道孔,与一端壁通道孔和门板封闭一起;图7A到7C所示的是用于图6所示的集装箱的不同端门通道结构的平面视图;图8所示的是用于图1到7中所示的集装箱的一个预定货物外形的中间支撑壁的平面视图,以补充特殊负载外形和在集装箱端部保存负载容量;
图9所示的是用于图1到8所示的集装箱改变的中间支撑件,将加固撑条或束缚棒与多个一致的波纹壁板部件结合起来;图10所示的是图1到9所示的集装箱的一种变形,带有一铰接的顶棚通道板;图11到17所示的是具有种种断面外形的多层甲板侧开口集装箱的变体,用于与图1到10的“I”梁结构相结合(叠放或端头相接);图11所示的是一种叠放的侧面开口集装箱盒架部件的横向断面或端视图,该部件支撑着两个具有不同侧面通道的上覆负载平台;图12所示的是图11中的纵向依次端头重叠的排成一条线的盒架部件透视图;图13所示的是用于图11中侧面开口盒架部件,它们依次反向交替地端头相接,可作为图12中对称排列顺序的一种加强替换;图14所示的是用于图11至13中的多(双)层甲板集装箱模件的多种空间框架和有选择性填充结构;图15A所示的是图11中所示的盒架模件的一种加强或加固(下部)侧面开口的变形带有一种附加的可移动的支撑撑条或支腿;图15B所示的是图16中所示的成一条线的对称加强盒架的一种端头次序;图16所示的是图11至13中所示的加强盒架的一种交替反向端头的次序,作为图15B中次序的一种加强替换;图17所示的是用于图16中的端头模件叠放的多种盒架和选择性的填充;图18所示的是一个端部开口的“I”梁集装箱框架,用于从两个相反的侧面装载货物;图19所示的是一种对称的、排成一条线的、端头叠放的次序,用于图18所示的“I”形断面框架,具有附加挡板侧壁;图20所示的是图20所示的“I”形断面框架一种变体,带有周期性的插入的横向分隔壁部件,以用于加强刚度;图21所示的是端头叠放的“I”形梁模件的多种盒架和选择性的填充,具有可从新定位的依次排列的中间壁;
图22所示的是一种图18中所示的垂直叠放的“I”形部件;图23A至23C以及相应的24A至24C所示的是一“I”形梁集装箱断面形状的中间支撑壁或腹板的各种可改变的位置,分别从中心或中间深度到在横向方向上向一侧或另一侧有些偏移。
图25所示的是一种单一集装箱壳体内的多层甲板或叠放的“I”形梁断面,是图22的一种改进;图26所示的是一种图25的变体,它具有多层不同纵向跨度甲板;图27A所示的是一种采用横向装载的“I”形梁集装箱部件;图27B所示的是一种相应的采用横向装载的传统集装箱;图28A所示的是一种具有中间壁或腹板的“I”形梁集装箱部件,这些中间壁或腹板起到一个加固反向侧挡板张紧负载的撑条的作用;图28B所示的是一种传统集装箱在反向侧挡板张紧负载作用下产生的扭曲;图29所示的是附加“C”形部件端部加固框架,用于集装箱提升,位于端部中间,这些端部成一线并与纵向侧轨和角柱连成一体;图30所示的是图29的一种变化,使附加“C”形断面端部加固框架固定成一个平面的相对的“V”字形,脊柱位于中间壁或腹板与端壁的结合处;图31所示的是附件“I”形部件端部加固框架,与“I”形断面总体集装箱轮廓连成一体。
参见附图,一矩形的船运集装箱10具有一般的侧面开口结构,沿着其纵向侧面,且包括一具有底部甲板11、上覆顶棚12以及端壁13、14的外壳(中空),具有中间支撑件15。
在该变体中,连续的中间支撑壁安装在端壁13、14之间的整个纵向集装箱跨度上,并且安装在底部甲板11和上覆顶棚12之间的整个高度或深度上。
中间壁通常以对称的“I”形梁截面的形式位于底板11的横向跨度的中间深度上,尽管可以允许其它一些变形。
在该特殊的结构中,各种甲板和壁元件是诸如钢板之类的波纹状板材的镶板。
该波纹件横向定向,其横穿集装箱的宽度,除了中间支撑壁以外,该波纹件定向(通常直立)在底板11和顶棚12之间。
这些板被充填有周边框架结构,包括底部框架轨道16、端部框架轨道17和顶棚框架轨道19。
充填板可以是由中间壁支撑的(横向)结构件。
直立加固撑条21可拆卸地安装在底部框架轨道16和端部框架轨道17之间。
多个这样的加固撑条可以设置在集装箱10的其它开口纵向侧面上。
具有专用标准化接头锁定机构(未示出)的提升、悬挂或支撑配件27、29、31安装在框架导轨16、17和19上,用于选择性地和起重机和叉式升降机(未示出)啮合和扣住。
根据局部负载和负载分布,壁15和甲板11被局部加强,把负载分配到整个结构的其它部件上,以提供额外的刚度和坚固性,以便有助于承受细长结构的弯曲和扭曲。
通过选择性的改变波纹件的密度或节距,可以至少部分实现这种局部加强。
尤其是,局部增加波纹密度的区域25组合在中间壁15中。
相类似,局部加强件23安装在底部甲板11中。
这种局部加强设计提供了整个弯曲和扭曲刚度,允许提升、悬挂或支撑集装箱端部和角落的板内侧。
图2所示的是一种从位于整个宽度中间的悬挂点上提升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装置。
一悬挂吊索24像束缚绳索28一样在顶棚和底部甲板之间延伸,对开口纵向侧面起到附加紧固作用。
图29至31所示的是各种“C”形断面或“I”形断面端部框件紧固的安装方式,它们可以装在总体“I”梁集装箱断面轮廓中。
图3所示的是一种用于将图1中所示集装箱的装置堆放到相似结构20、30上,或者堆放到不同标准(如ISO和Euro)的集装箱上。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集装箱都是可叠放的,将一个放到另一个上。
在具有双标准的集装箱的情况下,并叠放不同类型的集装箱,按照较长的标准构成的集装箱20(底部较长)装配有横向顶棚加固件和支撑梁32,位于整个集装箱跨度的中部空间。
这就使得相同长度的集装箱30可以位于底部集装箱20上,或者使得具有较小跨度的集装箱位于底部集装箱20上。
图4所示的装有一块侧挡板36的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
图5所示的是沿图4中的截面线X-X所作的详细的断面图,该图表示的是侧挡板36和可(再)移动的加固撑条21的装配。
挡板36的头部固定在滚轮32上,该滚轮位于连续导轨41中,该导轨安装在顶棚顶梁框架轨道19的下侧。
一横向密封罩44可以防止受到天气的影响。
同样,加固撑条21的头部向内倾斜到47处,并承载着滚轮46,该滚轮安装在顶棚框架19的内侧。
采用这种方式,挡板36和撑条21可以独立地移动并且挡板能够拉过以盖住整个撑条21。
图6所示的是图1中集装箱的一种变化形式,具有各种修改和改进。
因此,中间支撑壁15在一端含有一个通道孔33,该孔可以由一可移动(拆卸)的,如铰接的,门34所封闭。
在其中间部分24上,中间壁15的局部地方在高度和深度上有所降低,从而它只有一部分从底部甲板11延伸到顶棚12。
端壁14也含有一个通道口52,由铰接式门38封闭。
图7A至7C所示的是一个比例缩小的平面图,表示出端部门口的各种结构。
因此,图7A所示的是铰接在外侧角上的相对的一对端门。
图7B所示的是铰接在邻近的或者甚至是位于端壁跨度中间的共同脊柱上的端门,该脊柱就是中间支撑壁。
图7C所示的是中心脊柱的一种变化形式,该脊柱上铰接有具有图7B结构的端门,其中,该门带有可拆卸的角部框架柱17,以使通道打开。
图8所示的是一个图1所示集装箱的变化形式的断面平面视图,其中中间支撑壁的波纹状断面35构成了一个展开节距,以便与较大的外围直径的负载元件轮廓互补。
因此,用其端部叠放的较大直径圆筒纸滚或辊39就以一个位于一个展开的波纹跨度中的方式装起来,且嵌套在相对的倾斜侧壁37之间。
在集装箱的一端或两端,中间壁的波纹以平板的方式终止。
这就提供了完全的(即使向内有一些偏移)负载深度,在角端支柱和中间壁之间就不会存在限制性区域。
图9所示的是图1中的集装箱的一种变化形式,具有位于底部甲板11和顶棚12之间的中间支撑件,该支撑件由具有加固张紧拉杆和撑条43的组合网格以及最小的(较密的节距)波纹壁部件48构成。
图10所示的也是图1中的集装箱的一种变化形式,具有一可移动(拆卸)的顶板49,该顶板铰接在中间支撑壁15的脊柱上并在其外侧边缘上承载着顶棚边缘框架19的相应部分。
这就提供了采用适当的提升器械从上面进行装载的通道,例如起重机或升降机(图中未示出)。
顶板铰链位置不必位于中心脊柱上,但可以位于脊柱和侧轨之间的一条线上,开口在四分之一的顶棚深度之上。
图11到17所示的是具有可选择断面外形的多层甲板集装箱的变化形式,可以用于与图1至10的“I”梁断面相结合。
因此参见图11,集装箱模件111包括一侧面开口以及顶端开口的、“折线形的”、“b”或“d”形断面的盒架部件120,具有间隔的承载平台112和114,这两平台由一个垂直壁或支腿115分开。
上部平台114具有垂直侧壁116,位于与支撑壁115相对的一侧。
对于特殊的(预定的)货物装载122和124能够分别从相对的两侧到达平台112和114。
因此,平台112和114可以独立地进行装卸。
货物的装卸可以通过具有适当升程和外伸幅度的专用叉车来进行,叉车通常在货站就有。
模件111通过可松开的连接销(未示出)可拆卸地固定,或通过将其各个盒架焊接在一起而永久性地结成一体。
在详细的结构中,模件111可以加工成具有端部相连的结构元件的空心的空框架,如图14所示,或加工成加强(采用波纹)板或者框架和板件的一些组合。
因此,在一种已知的模件111中,可以使用一种框架和填充板的混合物。
在那方面,平台112、114自身不必连续,但可以是局部填充的的开口网格。
模件垂直叠放,一个落另一个上,就需要临时将一(可折叠的)附加垂直支撑件从上部甲板上展开,位于与现有侧壁或框架相对的侧面。
位于底部侧壁115上的上部平台114从侧壁115处横向伸出,使得角部接头具有某种危险程度,特别是在集装箱中装有负载时。
在一个集装箱跨度内的端接模件111的端头叠放次序可以改变,例如,如图13所示,可以交替改变模件111的“方向”,从而一侧面开口部件后紧跟着一侧面封闭部件,因此作为一个单一的整体或实体来加强总体结构的刚度。
图15A表示出加固支腿或撑条118绕一下部侧面通道开口128展开状态,该开口用于平台112,以加强从底部侧壁115伸出的上部平台114的悬臂支撑。
图15B表示出依次端头对准的模件叠放,换句话说就是与图12中的那种相一致,用于图15的加固模件。
图16表示出一种交替反向端头对准的叠放次序,换句话说,就是与图13中的那种相一致,用于图15A的加固模件。
图17表示出了各种可替换的空间框架,开口网格和平板或加强波纹填充,用于图18所示的端头对准的叠放次序,以证明模件可以被加工成适于特殊负载的需要,在装载时具有共同的灵活性。
图18表示出一种可替换的、端部开口的“I”形断面的集装箱模件,其中上部平台或顶棚144由中心分隔壁145支承在底部平台142上。
这种“I”形断面可以加工成一个空间框架,具有选择性的填充板,和/或通过加强(波纹)薄壁板的刚度,在一盒形桁架组件中。
这种断面结构允许从两相反侧面进行装载,将负载分开置于底部平台的每一侧上。
如图19所示,多(端部开口)“I”形断面模件141可以以成一条直线的顺序140端头对准相叠放,以占据一个标准集装箱覆盖区域,并可以可拆卸地或永久地固定以用作整个结构整体。
如图20所示,永久的或可拆除的分隔端壁148可以装配在模件141之间,用来加强一端头对准叠放次序的刚度,并将每一个模件141分隔成负载隔间或槽150。
如图19所示,为了负载的安全和防护,可以装配侧面网状挡板壁143,悬挂在顶棚和底面平台144、142之间。
图21表示出多种空间框架和选择性的填充板,以提高装载货物的灵活性。
如图22所示,如果空间允许,“I”形断面也可以自身稳定地垂直叠放,一个模件摞在另一个上面。
图23A至23C以及相应的断面24A至24C表示了变化的“I”形断面,图23A/24A中采用一种中心壁对称型式,而在图23B/24B和23C/24C中采用的中间壁偏置到一侧或另一侧。
图25表示出一种多层甲板的“I”形断面的变化形式,且图26是一种具有不同甲板跨度的多层甲板。
元件清单10(侧面开口)集装箱11底部甲板12顶棚13端壁14端壁15中间支撑壁16底部框架轨道17端部框架轨道18-19顶棚框架轨道20带有中间叠放杆的集装箱21可移动(拆卸)加固撑条22-
23局部甲板加强件24悬挂吊索25加强波纹26下降的中间壁断面27悬挂配件28束缚绳索29悬挂配件30集装箱轮廓31悬挂配件32顶棚加固杆33中间壁开口34用于33的门封闭装置35预定货物中间壁波纹件36可滑动的侧挡板37波纹件的相对倾斜侧面38可移动(拆卸)的端壁39筒或鼓形负载40集装箱轮廓41挡板轨道42挡板滚轮43中间网格撑条44侧面罩45滑轨46滚轮47鹅颈形部件48局部波纹中间壁部件49可移动(拆卸)的顶板51平面中间壁端板52端壁开口110(端头对准的)叠放序列
111模件112底部平台114上部平台115(底部)侧壁116(上部)侧壁118加固(侧面)元件122(底部)负载124(上部)负载128(侧面)通道131接头(顶部平台一底部侧壁)132结构(底部侧壁一上部平台)140(集装箱覆盖区域)叠放序列142底部平台143侧面网/壁挡板144上部平台145中心支撑壁148分隔壁150负载隔间/槽
权利要求
1.一种集装箱包括一底部甲板,通过一个位于底部跨度中间的居中的支撑结构支撑着一个顶棚,并提供从集装箱的任何一侧进入的负载通道,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I”形梁断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常位于横向跨度中间的一个中间壁。
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对的端壁,以及一中间底板到顶棚支撑壁,跨接在端壁和撑条之间。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被加工成多“I”形梁断面。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被加工成双“I”形梁断面,将一个集装箱叠放在另一个上面具有一共同的居中甲板层。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组成各种不同的横梁断面。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沿着纵向依次组成各种不同的横梁断面。
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以一种叠放序列组成各种不同的横梁断面。
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依次、相互偏置的中间支撑部件,提供一种平面的阶梯形中间壁结构,但保持总的“I”形梁断面。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中间支撑件,该支撑件包括一波纹壁板部件,该部件跨过集装箱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部分或整个(纵向)跨度。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端壁、底板和顶棚采用波纹板加工而成,或者有选择性地在局部采用波纹板,或者在其整个跨度上采用。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波纹状中间支撑壁部件,该部件的波纹定向于底板和底面之间,并固定到具有横向定向波纹的波纹状端壁上。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工成多个单一元件的中间壁部件。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通道孔、窗或门道,可以通过铰接或可拆卸的门或活门板有选择性地封闭,这些门安装在中间壁内。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高度或深度降低的,或者一起省掉的中间壁部分。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辅助局部加强件或加固件,以适于悬挂或支撑负载。
1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一端壁中的一个通道孔。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端壁孔的可移动的封闭板。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从中间支撑件移动到角部支柱的端壁部分。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铰接在中间支撑件上的端壁板。
2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一角部支柱上安装有一个可移动的(铰接的)端壁部分,用底板和顶棚之间的可松开的端部配件承载着一个相关的角部支柱,以形成一个角门组件。
22.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可选择的可移动(拆卸)的局部顶棚部分。
2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铰接在中间支撑件的脊柱上的可移动的顶棚部分。
2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负载集中点,对底板、中间壁或端壁的波纹进行局部加倍、加密或补充,以提供附加的刚度和硬度。
2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横向顶棚撑条,用于支撑位于一叠中的具有相同或不同标准的集装箱。
2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集成的或可拆卸的轮式运行机构,以移动集装箱。
2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集成的或可拆卸的道路运行轮,以移动集装箱。
2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集成的或可拆卸的铁路或轨道运行轮或行走机构,以移动集装箱。
2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多层甲板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些带有居中的支撑件的相互覆盖或重叠的负载平台或甲板,提供位于一些不同的甲板层的每一层上的从(任一)一侧进入的(负载)通道,并形成一种集成结构的、单一的、多层层叠的“I”梁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侧面开口的集装箱(10),提供了侧面装载通道,具有一中间支撑件,例如像一个波纹壁断面(15)、撑条或拉杆(43),在底部甲板和顶棚之间,构成一个单一的、整体的“Ⅰ”形梁断面轮廓;在具有相对端壁的变体中,一中间壁撑着这些端壁;可以将几个“Ⅰ”梁一个一个的叠放起来以提供一种多层甲板;其它变体将多个“Ⅰ”梁组合起来或将“Ⅰ”梁与其它梁断面组合起来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甲板高度和负载通道。从而相互增加刚度。
文档编号B65D88/12GK1271323SQ98809449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4日
发明者马丁·克莱夫-史密斯 申请人:马丁·克莱夫-史密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