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37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由其自身的优势而广泛运用于船舶,公路运输等领域,具有整箱搬运、运输费用低、保障性高、冷藏保鲜等优势。早期集装箱装货是人工散装,工人要把散件逐件填装。随着技术的发展,将货物利用传送带辅助,工人再从传送带上搬运货物放在集装箱里。经过改进发明了托盘,所谓托盘就是贮运包装工具,能将许多包装件集合堆放在一起,形成运输包装单元,使运输包装的操作过程和管理过程更简洁,将货物置于托盘上一起出货,用手动或电动叉车放进去。不足之处是人工方法效率低,时间长。叉车方法局限性较大,对于长构件不适用,货物过重也不适用,且需要专业司机,前方视线是盲点,频繁进出有安全隐患。若是电动叉车每1-2年需要更换电瓶和轮胎,费用高。若是燃油叉车需要加油料和定期保养,费用高,且尾气对环境有污染。

钢构车间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钢构件体型大且不规则。钢构件的运输主要分公路运输、内陆水路运输和海上运输,极少采用航空运输。运输时尽量采用集装箱装货运输,一般的装车步骤如下:

1)根据现场场地的大小和钢结构的重量选用相宜的吊机;

2)吊装时需要采用吊装带或在钢丝绳与钢结构接触位置铺设橡胶垫,保护钢结构的涂层防止损伤;

3)装箱前,将钢结构置于预制的托架(底盘)上;

4)待构件装好后,需要对其进行绑捆牢固;

5)采用吊车调运与叉车顶推的方式将构件装入集装箱内。

当采用集装箱运输时,传统的半机械化装箱模式显然工作效率太低,如何提高装货效率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产能增加,劳动力投入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路基箱、设于路基箱尾部的卷扬机和设于路基箱表面的两条槽钢轨道,槽钢轨道内设有搬运小坦克,槽钢轨道的上方设有胎架,胎架设于搬运小坦克上,胎架上设有托架,托架用于放置钢构件;胎架的尾部设有液压油泵,液压油泵设有管路,管路连接搬运小坦克;路基箱的前端设有定滑轮,卷扬机设有缠绕方向相同的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第一钢丝绳连接于胎架的尾部处,第二钢丝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于胎架的尾部处;该自动装箱装置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产能增加,劳动力投入减少,运输成本降低的效果。

进一步,路基箱的高度与集装箱的设置高度相同。

进一步,槽钢轨道与路基箱之间采用角焊缝固定。

进一步,槽钢轨道内设有至少三个搬运小坦克,相邻两个搬运小坦克之间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胎架设有两条滑道,滑道采用倒扣槽钢,滑道与槽钢轨道相对应。

进一步,胎架设有管槽带,管路设置于管槽带中。

进一步,第一钢丝绳的端部和第二钢丝绳的端部均设有挂钩,胎架的尾部处设有耳板,挂钩连接于耳板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传统半机械化转变到现有机械化,机械化程度提高,这个转变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产品产能增加,由原本每天装箱3~5车变成现有每天装箱15车,工作效率是传统半机械化模式的3~5倍;同时使得劳动力投入也减少了,劳动者由原本需要手工参与的工作变为按钮操作工作。

2、本实用新型因工作模式的转变,物流/运输成本中搬运装卸时间节省了许多,因此物流/运输成本也降低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构件与托架打包成一体合理地放置在胎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胎架设置在路基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卷扬机设置在路基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槽钢轨道设置在路基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集装箱;2-路基箱;3-卷扬机;4-槽钢轨道;5-搬运小坦克;6-胎架;7-托架;8-液压油泵;9-管路;10-定滑轮;11-第一钢丝绳;12-第二钢丝绳;13-滑道;14-管槽带;15-挂钩;16-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构车间的自动装箱装置,包括集装箱1和路基箱2。根据集装箱1的底板的高度,在地面上放置路基箱2,路基箱2的高度与集装箱1的设置高度相同。在路基箱2表面设置两条槽钢轨道4,槽钢轨道4与路基箱2之间采用角焊缝固定。槽钢轨道4内设有至少三个搬运小坦克5,本实用新型中的两条槽钢轨道4内一共设置八只搬运小坦克5,相邻两个搬运小坦克5之间的距离相同,每只搬运小坦克5上带5吨的液压千斤顶。搬运小坦克5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以滚杠为搬运工具的搬运设备,搬运大型设备、路途较远设备时,与撬棒或爪式千斤顶配合使用,用于重型货物的移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在进行有些重型设备就位安装时可以替代龙门架。

槽钢轨道4的上方设有胎架6,胎架6设于搬运小坦克5上。胎架6设有两条滑道13,滑道13采用倒扣槽钢,滑道13与槽钢轨道4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可在倒扣槽钢相应位置上设置限位板,每只搬运小坦克5分别位于两块限位板之间,可防止搬运小坦克5与胎架6发生滑动。胎架6上设有托架7,托架7用于放置钢构件。胎架6的尾部设有40吨的液压油泵8,根据八只搬运小坦克5的位置在液压油泵8上设置八条管路9,胎架6设有管槽带14,管路9设置于管槽带14中,管路9连接搬运小坦克5。

在路基箱2尾部设置一台10吨的卷扬机3,路基箱2的前端设有定滑轮10。卷扬机3设有缠绕方向相同的第一钢丝绳11和第二钢丝绳12,卷扬机3反向转动时,胎架6从集装箱1中退出,第一钢丝绳11连接于胎架6的尾部处;卷扬机3正向转动时,胎架6从外面进入集装箱1里,第二钢丝绳12绕过定滑轮10连接于胎架6的尾部处。第一钢丝绳11的端部和第二钢丝绳12的端部均设有挂钩15,胎架6的尾部处设有耳板16,挂钩15连接于耳板16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将需要运输的钢构件与托架7打包成一体,合理地放置在路基箱2上的胎架6上。启动液压油泵8,由连接液压油泵8管路9的搬运小坦克5上的液压千斤顶将胎架6顶起。启动卷扬机3的正向转动按钮,使第二钢丝绳12通过定滑轮10的作用,使得第二钢丝绳12牵引胎架6往集装箱1方向移动,而第一钢丝绳11也向集装箱1方向移动,胎架6慢慢进入到集装箱1里面。当胎架6完全进入集装箱1后,关停卷扬机3,通过液压油泵8,将搬运小坦克5上的液压千斤顶下降,此时托架7就落到集装箱1里面,启动卷扬机3的反向转动按钮,使第一钢丝绳11向卷扬机3移动,牵引胎架6出离集装箱1,再把集装箱1里的槽钢轨道也抽出来,用吊车把集装箱1吊到汽车上运走。

本实用新型由传统半机械化转变到现有机械化,机械化程度提高,这个转变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产品产能增加,由原本每天装箱3~5车变成现有每天装箱15车,工作效率是传统半机械化模式的3~5倍;同时使得劳动力投入也减少了,劳动者由原本需要手工参与的工作变为按钮操作工作。本实用新型因工作模式的转变,物流/运输成本中搬运装卸时间节省了许多,因此物流/运输成本也降低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