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06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相对面,其第一个面具有平稳的底面,而第二个面具有可隐藏内置物的凸状面,而任何一种已知型式的开启系统可配装于第一个面的容器盒。
由于保险套的使用本身意含着极亲密的肌肤行为,而在谈及时人们多少也会感到一些尴尬或不自在,所以从广告手法和销售方法而言,保险套是项非常特别的产品。
尽管保险套的用途非常的明显,而且现今社会对性的观念及风气也较以往开放许多,加上它又是一项针对大众需求为主要导向的产品,但是若想以促销日常用品的手法来如法泡制的话,将会有室凝难行的结果。
由于上述的心理阻碍,以及卫生上的安全方面的规格考虑,因此保险套在其包装上必须同时满足与行销条件不太相容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一沿周为凸边的底部和一由半球连接成圆柱型的物体所密闭方式组合成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它具有取出保险套容易且安全保存的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具有两个相对的面,第一面是平稳的底面,以利于容置盒的放置,第二个面为有隐藏内置物的凸状面,而任何一种已知型式的开启系统都可以配装于第一个而,其中;所说的开启系统凸出于平底面外部的凸出部,其底面有凸边围绕着开启系统的凸出部分,凸边顶面与底面呈平行走向,其高度至少等于开启系统凸出部分的高度;所说的容器盒,其周围为突边,该容器盒由两部分以密闭方式组合而成,一为具备有沿周凸边的底部,另一是半球连结圆柱型的物体,其开口边缘镶嵌于底部的凸边和此凸边往外弯出的部份之间。该容器的两份是金属制品,且在第二面上有纹饰和/或文字;所说的容器盒具有平稳且可方便移动的封盖,该盖子盖住第一部分上,且将该部分与开启系统遮住;该容器盒可用支撑物以固定附属于外物,如衣服、提袋或类似物;该容器盒,其中支撑物或固定器的材料,可采用磁铁、粘片、别针或类似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如此一来,既可轻易的取出保险套B且避免掉任何会使保险套受损的力道,包括拉、扭或挟等。除此,再则因为开启系统不含任何尖锐的零件,故毫无刮损保险套之虞。
只要不开启该容器盒,则保险盒可谓非常的安全,而不会遭受常见的偶发性侵害,如撕裂、包装时或之后的穿刺、污染、压坏或烧坏等等。
由于其金属结构所具备的密闭性特质,故可确保容器盒内外的完全隔离。
上述的容器虽是金属制的,但本发明实则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做成,尤其是合成材料;不过,须谨记保险套得随时保持其消毒状态,所以要防止容器盒外壳的穿透性发生。同时为了避免细菌入侵,应确保没有任何空隙存在,即使是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微小缝隙也不可以有。


图1为将此容器盒放置一个平面上时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至图3的容器盒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打开时的倒立面示意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有两个互对面面1和面2,其中面1,基本上呈平面状的,故容器盒可安稳地置放于平面A上,如桌面。
面2,相反的,则是呈凸型的,在图中是圆拱形。因此当我们把容器盒的面2错放于平面A上头时,将可发现无法稳固的安置而立刻得知如此错误的放置方法。
凸面2构成一个指错物,能让使用者本能的知道把容器盒平面向下放置以求稳固。
由于面1配装有开启系统,以及面2所具备的指错性质,故使得本容器盒在正常放置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当面1是朝下时,此开启系统是得以隐藏的。
在此,所绘出的是一个已知的开启系统器的样式,用此样式可把面1全面性的切割干净,以突显出金属所制的底10和其周边的脆弱线11,如图2所示。
此系统包括,靠近一端14以钉子13固定于底10的撬板12,而该钉子有一手指大的圆圈15,如图2所示。
撬板12紧贴底10,并且从底10,也就是从面1的外部突出,所以如果直接放置于平面A上,此突出物将会使容器盒的置放无法稳定。
为使容器盒可稳定的放置着,不仅可有高度至少等于突出物高度x的凸透,如图4所示,且此凸边须有圆圈形的设计,以及至少要围绕撬板的一部分,而凸边顶在面1的一个平面里面,可构成一个稳定的底部。
在此,底10有沿边的凸边16,是出于选择了凸面2构成,如同底10,金属部分20的一部分而且沿其周边镶嵌,此凸边的高度h比撬板12所形成的突出物的高度x还来的大些。
金属部分20的顶部是半球形的拱21,连结于边缘简单的圆柱22,此边缘用压力变形镶嵌于突边16和其弯曲至圆柱22外面的折边17。
此种组合结构可使得将保护套B放置入内以后,再把底10和部分20密接起来。
容器盒完成后,如图1放置时,就像是一个有对盖的小盒子(部分20由圆拱21和圆柱22成一体),盖子盖在一个只能见凸边(折边17)的物体上面。
为加强凸形部分20的指错功能,可在上面绘饰和/或印字样(以字母A象徽),如图3所示。
部分20上的绘饰,举例来说,可能是指在拱21和圆柱22等全然单色的底子上,使用一些对比较强烈的颜色,做各种特别是具广告性质的描绘。
而折边17则一贯的保持其金属底10的自然色,如此一来既可以强化部分20和底10颜色上的对比,同时也能突显出此容器盒为一个具备对盖的小盒子,且盖子遮盖于一个金属物体上。
容器盒的坚硬外表得自其所用的制造材料和部分20的鼓状,此外形是利用拱状的力学性质以抵抗压垮作用力。
此种强度和镶嵌的密闭性质可有效的保护保险套,达到最严格的标准及要求。
因此无论是已包装或未包装完成的保险套B部可以存入在真空或空气量受到控制的容器盒内。
由于其独特的形状和绘饰使得容器具备相当美丽的外观,因此让人很难联想到此为保险套的包装。
此外,由于开启系统器被隐藏住,因此此容器盒乍看之下很像是一个装放糖果、药片或口含片的普通盒子。
图1主要在表示一种可能性,外加一个能轻易拿开的底盖30,即可完全隐藏住开启系统。而此底盖可以是塑胶制的平底面,其直径大于折边17并有周边的突边31。由于弹性变形的原理,故可轻易的将底3套紧在容器盒的底部,突边31的弹性容许张开套紧在折边17的外面。
突边31稍微向中心斜,而其材料的结构特性会使它自然的束紧容器盒。
容器盒此种设计的妙处在于,即使把它倒过来也无法看见开启系统。
只需加上一个支撑物或固定器等的装备,如磁铁或粘片等,即可将容器盒摇身一变成为其他物品,如衣服或背包的附属物,以便随身携带。
在此有一举例,如用一个别针4,别针由固定在底片41的一支针40做成,从底3的中心孔32穿出。
再者,将针40穿过织物,如衣服、围巾、提包或背包等,然后再从背面套上帽盖42。然后,帽盖42里有两头的钳子(附图中并没有画出),针40插入其中,针40具有圆形槽43以防止针40与帽盖42产生相对的滑动现象。
当套上帽盖42时,可压紧有弹簧的小翼片44使两头张开,手指一放两颔就回束针40于圆形槽43里。
该容器盒的开启系统不仅须设计尽量简单化,同时也要避免损及保险套。
上述的举例符合了这些要求及条件,而此例是多数人皆知的型式。
图5显示使用者须先把撬板顺着箭头方向F1拉起,而此动作会同时产生两种作用一是撬板的尾端会离开底10,使圈子12能抓到;二是撬板另一端14大力压下底10时,会使底10局部沿着脆弱线11往下塌陷,另外也将容易引起连续的撕裂。
其次,使用者把手指放进圈子12里,再沿着箭头F2的方向轻拉,这样会引起脆弱线11沿凸边16的撕裂动作,换言之,底10会完全脱开而不留下任何的残余。将底10及固定在其上的撬板12两者一起拿掉。
以上所说的,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具有两个相对面,其特征在于,第一个面是平稳的底面,第二个面是有隐藏内置物的凸状面,而任何一种已知型式的开启系统都可配装第一个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启系统凸出于平底面外部的凸出部,其底面有凸边围绕着开启系统的凸出部分,凸边顶面与底面呈平行走向,其高度至少等于开启系统凸出部分的高度。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盒,其周围为凸边。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盒由两部分以密闭方式组合而成,一为具备有沿周边凸边的底部,另一是半球连结圆柱型的物体,其开口边缘镶嵌于底部的凸边和此凸边往主外弯出的部分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盒的两部分是金属制品。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二面上有纹饰和/文字。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盒具有平稳且可方便移动的封盖,盖子盖住第一部分上,且将该部分与开启系统遮住。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容器盒可由支撑物固定附属于外物。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说的可存置多个保险套的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物或固定器可采用磁铁、粘片、别针或类似物做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其结构为密闭型,且可以同时存置多个保险套,其特点是具有两个相对面,第一个是平稳的底面以利容器盒的放置,第二面设计成可隐藏内置物的凸状面,而任何一种已知形式的开启系统均可配装于第一个面。本发明具有取出保险套容易且安全保存的特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D17/28GK1245133SQ99119030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9日
发明者林秋兰 申请人:林秋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