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33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灌装机属灌装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液体包装袋的液体灌装机。
现有的技术多为电动灌装机,造价高,结构复杂,因采用电子线路,维修困难,操作难度大,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使用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手工操作便利的液体灌装机。
本实用新型的胶管两端分别与进液总管和灌装管连通,通过设置在灌装头连接板与弹簧架间的弹簧控制并固定灌装头的位置,实现灌装头上压板控制胶管内液体的流通与阻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灌装头及相关部件立体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机架12、进液总管1、胶管4、胶管托架6、灌装头2、灌装管8、弹簧架11和弹簧10,胶管4由无毒弹性材料制成,其两端分别与进液总管1和灌装管8相连通;灌装头2套在灌装管8外,灌装头2伸出灌装管8的一端制成锥形,目的是增加进液时灌装管8与包装袋的密封度;灌装头2的后端上方设有压板3,在机架12上对应胶管4下方是胶管托架6,当灌装头2上抬时,压板3与胶管托架6间的胶管4被压板3压住,压板3阻流胶管4内液体,实现封闭状态;在灌装头2的下部两侧设连接板5,机架12上设有弹簧架11,连接板5与弹簧架11间连有弹簧10,弹簧10可使得灌装头2在弹簧10的牵引力下以弹簧架11为轴心来回转动,并分别固定在进液和阻流两种位置上;灌装管8的灌装嘴7制成斜角,以便能快速插入液体包装袋的袋口内;在灌装头2的下面有定位螺丝9,可将位于灌装头2内的灌装管8固定住。机体硬件采用经合金化处理的防锈金属材料。
现举一具体实施例先将灌装头2上抬,使压板3在弹簧10的作用力下紧紧压住胶管托架6上方的胶管4,并固定在这个位置上,这样,就阻止了进液总管1中的流体通过胶管4流入灌装管8中,将包装袋的进口对准灌装管8的斜角管嘴7,套在灌装管8上,压下灌装头2,灌装头2又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力下固定在出液的位置上,压板3随之离开胶管4使胶管畅通,进液总管1中的流体通过胶管4流入灌装管8中,再从灌装管嘴7流入到包装袋内,因包装袋的进口与灌装管8紧密套合,所以液体不会外流,待灌满后再抬起灌装头2,压板3随之又紧紧压迫胶管4,液体阻流,随即卸下已被灌满的包装袋,套上另一支待灌的包装袋,循环重复上述动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灌装效率高,且不易漏液,使用便利,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灌装机,主要包括机架(12)、进液总管(9)、灌装头(2)、灌装管(8),其特征在于胶管(4)两端分别与进液总管(1)和灌装管(8)相连通,灌装头(2)套于灌装管(8)外,灌装头(2)的后端上方设有压板(3),在胶管(4)下方有胶管托架(6),灌装头(2)的下部两侧设连接板(5),机架(12)上设有弹簧架(11),连接板(5)与弹簧架(11)间设有弹簧(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灌装管嘴(7)制成斜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灌装头下部设有灌装管定位螺丝(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灌装头(2)伸出灌装管(8)的一端制成锥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机体硬件采用经合金化处理的防锈金属材料,胶管(4)采用无毒弹性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液体灌装机涉及一种针对液体包装物的灌装机,通过弹簧的牵引力改变灌装头的位置使压板控制胶管中液体的出流与阻流,从而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等问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灌装效率高,且不易漏液,使用便利,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B65B3/04GK2365135SQ99204209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日
发明者陆东林, 钟锡光 申请人:乌鲁木齐奶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