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切片收集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93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所述压带轮和所述导轨前端滚轴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结构包括支架、两个滑杆、两个直线轴承、支撑轴、滑块、张紧轮及两个轴承;所述支撑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张紧轮连接,所述支撑轴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轴承外径连接并通过螺丝夹紧,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径连接所述滑杆一端使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滑杆发生相对运动,两个所述滑杆上分别套接第四弹簧,所述滑杆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张紧轮通过所述第四弹簧给张紧轮槽中的传送带施加压力使传送带张紧。。
[0013]本发明提供的超薄切片收集器机械结构简单,用户操作简便,系统便于维护,且能够长时间稳定收集超薄切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薄切片收集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薄切片收集器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带线盘结构或收带线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轮摩擦结构或供带轮摩擦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轨及位置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张紧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送带传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薄切片收集器,包括底座lc、供带轮电机8、支撑结构2、用于调整驱动轮和传送带之间压力的驱动轮机构4、用于提供空的传送带的供带线盘结构lb、用于收集传送带的收带线盘结构la、用于固定带槽压带轮33、压带轮34及导轨前端滚轴25三者的位置并调整三者与水槽的位置和入水角度的导轨及位置调整结构5、收带轮摩擦结构2a、供带轮摩擦结构2b、通过同步带啮合传动使驱动轮机构4和收带轮摩擦结构2a同步转动的同步带轮6、用于使供带线盘至导轨前端滚轴之间的传送带张紧,使传送带传动平稳的张紧结构7及用于对传送带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轮56 ;驱动轮机构4、供带线盘结构lb、收带线盘结构la、张紧结构7、第一导向轮56和导轨及位置调整结构5分别固定在支撑结构2上;支撑结构2、供带轮电机8分别固定在底座Ic上;其中,供带轮摩擦结构2b通过摩擦盘驱动所述供带线盘结构Ib旋转,并在传送带受到一定张紧力时,所述供带轮摩擦结构2b与供带线盘结构Ib打滑;收带轮摩擦结构2a通过摩擦盘驱动收带线盘结构旋转,并在传送带受到一定张紧力时,收带轮摩擦结构2a与收带线盘结构打滑;供带轮电机8与供带轮摩擦结构2b通过联轴器连接,供带轮摩擦结构2b在供带轮电机8静止时用于为供带轮线盘提供阻力,使驱动轮机构4拖动传送带时,供带线盘结构Ib不会因为惯性作用释放传送带造成张力减小;供带轮电机8运动时将大包装线盘放在收带线盘结构Ia位置,空线盘放在供带线盘结构Ib位置,可实现小包装线盘分装功能。传送带依次通过供带线盘结构lb、张紧结构7、第一导向轮56、导轨及位置调整结构5、驱动轮机构4,最终到达收带线盘结构la,从而实现对载有超薄切片传送带的收集。
[0023]参见图3,供带线盘结构Ib及收带线盘结构Ia分别包括线盘9、压带卡子10、弹簧扣13及第一弹簧11。线盘9主体一侧侧壁设有便于安装传送带和压带卡子10的开孔。线盘9主体靠近开孔的同侧还设有圆管12。圆管12的内壁一侧设有台阶。台阶设有第一定位销(图中未示出)。第一弹簧11 一端套接在第一定位销上使第一弹簧11定位。圆管12内壁另一侧为与线盘9中心孔相切,其圆形侧壁设有一通孔。弹簧扣13滑设在通孔内。弹簧扣13为一长方形结构,中间长孔一侧为圆形,圆形端长孔外侧设有一定位销。弹簧扣13侧壁设有限位销用于防止弹簧扣13脱离圆管12的侧壁,圆形端长孔外侧定位销套接弹簧另一端。弹簧扣13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套结第一弹簧11另一端。拆卸线盘时,使用者可按压弹簧扣13和线盘的圆管结构,使圆管12和弹簧扣13克服弹簧阻力发生位移,弹簧扣13圆形一侧与收带轮轴或供带轮轴脱离。安装线盘时,使用者可按压弹簧扣和线盘的圆管结构,使弹簧扣圆形一侧贴近收带轮轴或供带轮轴,当使用者不按压弹簧扣13时,第一弹簧11将使弹簧扣13与供带轮摩擦结构中的供带轮轴挤压接触,实现供带轮轴与供线盘之间传动,或第一弹簧11将使弹簧扣13与收带轮摩擦结构中的收带轮轴挤压接触,实现收带轮轴与收线盘之间传动。
[0024]参见图4,收带轮摩擦结构2a或供带轮摩擦结构2b分别包括带轮法兰41 (即当为收带轮摩擦结构2a时为收带轮法兰,当为供带轮摩擦结构2b时为供带轮法兰)、二个轴承42、同步带轮轴44、同步带轮轴套45、第二弹簧46、摩擦盘47、带轮轴43 (即当为收带轮摩擦结构2a时为收带轮轴,当为供带轮摩擦结构2b时为供带轮轴);带轮法兰41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轴承42 ;轴承42用于装载同步带轮轴44和带轮轴43 ;同步带轮轴44为中空结构且轴内侧一端设有台阶,同步带轮轴44贯穿轴承42连接摩擦盘47 ;摩擦盘47的轴一端设有台阶,使摩擦盘47在与同步带轮轴44 一起转动的同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同步带轮轴44做轴向滑动;同步带轮轴套45套接在同步带轮轴44上并通过螺丝锁紧;第二弹簧46 一端套接在同步带轮轴套45,另一端套接在摩擦盘47上,从而为摩擦盘47和带轮轴43提供压力;带轮轴43贯穿轴承42连接摩擦盘47,其一端的圆形轴肩用于与摩擦盘47摩擦传动。其中,收带轮摩擦结构2a的同步带轮轴44连接同步带轮6(参见图1,即直径较大的同步带轮)。
[0025]参见图5,驱动轮机构4包括角度调整架14、驱动轮挡板21、电机支架17、四个轴承、驱动轮长轴15、驱动轮短轴23、两个驱动轮22、四个支撑柱16、电机20、电机轴套24,第三弹簧19及六角花键18 ;角度调整架14 一端为圆孔,圆孔与收带轮摩擦结构2a中的带轮法兰套接;角度调整架14另一端为环形槽,环形槽与驱动轮挡板21连接,用于调整驱动轮挡板21上的驱动轮22与角度调整架14之间角度;驱动轮挡板21 —面通过螺丝连接角度调整架14,另一面装有两个轴承,用于连接驱动轮长轴15和驱动轮短轴23 —端;电机支架17 一侧装有两个轴承,用于连接驱动轮长轴15和驱动轮短轴23另一端;驱动轮长轴15 —端依次贯穿电机支架17、驱动轮22、驱动轮挡板21、角度调整架14连接同步带轮6 (参见图1,即直径较小的同步带轮),驱动轮长轴15另一端为花键槽;驱动轮短轴23依次贯穿连接电机支架17、驱动轮及驱动轮挡板21 ;两个驱动轮22分别套接在驱动轮长轴15和驱动轮短轴23上;驱动轮挡板21通过螺丝贯穿四个支撑柱16连接电机支架17的一端;电机20连接电机支架17另一端。电机轴穿过电机支架17另一端中心圆孔。电机轴套24套接在电机轴上且外侧设有螺纹孔,电机轴套24与电机轴通过顶丝实现位置锁紧;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