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装起重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689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6]第一空间191是被桅杆103、第一覆盖体105以及第一间隔壁181 (包括连接部135)包围的空间,是沿着桅杆103在上下方向长距离延伸的柱状的空间。另外空间并不意味着完全封闭的空间,意味着以使空气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移动时产生通气阻力的程度用部件包围的区域。
[0047]第二覆盖体106是形成沿着桅杆103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空间192的板状的部件,第二空间192与第一空间191被第一间隔壁181划分。
[0048]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覆盖体106如图4、图6所示,架桥状地安装于第一壁部131的行进方向的端部(图中X轴正侧的端部)与第二壁部132的行进方向的端部(图中X轴正侧的端部)之间,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安装有将空气向排气装置107引导的管道171的第二覆盖体106的部分开口,能够供第二空间192的空气通过。
[0049]第二空间192是被桅杆103和第二覆盖体106包围的空间,是沿着桅杆103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延伸的柱状的空间。
[0050]由于空气被排气装置107排出,与第一空间191 (包括第三空间193、第四空间194)相比,第二空间192是成为负压的空间。另外,在沿上下方向延伸得比较长得第二空间192的一部分第二空间192的空气被排出,但第二空间192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负压均匀化,或者大致均匀化。该原因虽然现在不明确,但是认为第二空间192与第一空间191相比体积小,能够使由于排气装置107排气而产生的负压迅速地在上下方向传播。
[0051]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空间192供传递在上下方向上驱动升降机构104的升降台141的驱动力的传动部件142通过。
[0052]排气孔136是在上下方向以分散状态设置于第一间隔壁181,连通第一空间191和第二空间192的孔。
[0053]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空间191被也作为第二间隔壁182起作用的桅杆103的基础部133划分为第三空间193和第四空间194,存在连通第二空间192和第三空间193的排气孔136,和连通第二空间192和第四空间194的排气孔136。以下,为了区别这些排气孔136,有将与第三空间193连通的排气孔136记作第一排气孔137,并将与第四空间194连通的排气孔136记作第二排气孔138的情况。
[005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排气孔137的通气阻力设定为比第二排气孔138的通气阻力高。由此能够使第三空间193的空气和第四空间194的空气均衡地或者大致均衡地排出,并且均衡地吸引尘埃。此外,设置通气阻力之差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例举将第一排气孔137的开口面积设定为比第二排气孔138的开口面积小,将第一排气孔137的数量设定为比第二排气孔138的数量少,将第一排气孔137的总开口面积设定为比第二排气孔138的总开口面积小的方法。另外,也可以使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排气孔136(包括第一排气孔137、第二排气孔138)的开口面积不同。具体而言,也可以使靠近排气装置107的排气孔136的开口面积变小,并且随着远离排气装置107而慢慢使排气孔136的开口面积变大。
[0055]这里,第三空间193是位于靠近排气装置107的吸引口 172的一侧的空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三空间193供用于向安装于升降机构104的移载机构102供给电力,授受控制用的信号的电缆等电气部件通过的空间,有电缆等摩擦而产生的尘埃浮游的情况。
[0056]第四空间194是位于远离排气装置107的吸引口 172 —侧的空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四空间194是供传递沿上下方向驱动升降机构104的升降台141的驱动力的传动部件142通过的空间,是有可能因链等传动部件142、链轮等产生尘埃的空间。
[0057]排气装置107安装于桅杆103,是在第二空间192的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对第二空间192的空气进行排气的装置。
[0058]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排气装置107是风扇过滤器单元,具备用于吸引空气的风扇173,和从吸引的空气除去尘埃的过滤器174。另外,排气装置107配置于桅杆103与架子201之间,换句话说,安装于沿着堆装起重机100的行进方向的桅杆103的侧面,用于将第二空间192的空气引导至排气装置107的管道171安装于排气装置107。
[0059]管道171是形成将第二空间192的空气向排气装置107引导的引导空间175的部件。
[0060]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排气装置107以吸引口 172的一部分从桅杆103的行进方向的端部(图中X轴正侧的端部)突出的状态安装,并且吸引口 172的其他部分成为与桅杆103对置的状态。因此,管道171成为在其与和排气装置107对置的桅杆103之间也形成引导空间175的形状。换句话说,由管道171形成的引导空间175在水平面(图中XY平面)上为钥匙形状(L字形状)。通过使管道171为以上这样的形状,即使在排气装置107被安装于与第一空间191和第二空间192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情况下,也能够尽可能低地抑制由于配置带来的排气装置107排气能力的损失。
[0061]根据以上说明的堆装起重机100,能够使通过一个排气装置107能够均衡地或者大致均衡地吸引第一空间191的空气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变长。因此,即使在堆装起重机100的桅杆103的长度变长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安装的排气装置107的数量,能够用低能量消耗高效地捕捉在第一空间191浮游的尘埃。以及能够遍及桅杆103的全长有效地防止尘埃的泄露,能够成为适于无尘室的堆装起重机100。
[0062]此外,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将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任意组合,另外,也可以把将构成要素中的几个除去而实现的其它实施方式作为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即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词句的意思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出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属于本申请发明。
[0063]例如,虽然说明了在无尘室内使用自动仓库200的情况,但也可以在物流仓库中作为用于临时保管各种货物的保管库等来使用。
[0064]另外,作为移载机构102的移载方式并不限定于水平多关节臂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叉式或者推拉方式。
[0065]另外,第一覆盖体105、第二覆盖体106的形状不仅是平板状,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弯折或者弯曲。
[0066]另外,排气装置107安装于行进方向(图中X轴方向)也没有关系。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定为比较靠近排气装置107的吸引口 172的第一排气孔137的通气阻力高于比与第一排气孔137相比更远的第二排气孔138的通气阻力。
[0067]另外,排气装置107并不限定于风扇过滤器单元,例如也可以是具备排气用的风扇,通过管道将排出的空气向无尘室外排出的这样的装置。
[0068]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69]本申请发明能够应用于设置于需要清洁空间的工厂的自动仓库等。
[0070]附图标记说明:
[0071]100…堆装起重机;101…行走机构;102…移载机构;103…桅杆;104…升降机构;105…第一覆盖体;106…第二覆盖体;107…排气装置;111…下部导轨;112…下部台车;113…上部导轨;114…上部台车;131…第一壁部;132…第二壁部;133…基础部;134…滑动部;135…连接部;136…排气孔;137…第一排气孔;138…第二排气孔;141…升降台;142…传动部件;151…左覆盖体;152…右覆盖体;153…狭缝;171…管道;172…吸引口 ;173…风扇;174…过滤器;175…引导空间;181…第一间隔壁;182…第二间隔壁;191…第一空间;192…第二空间;193…第三空间;194…第四空间;200…自动仓库;201…架子;202…货物。
【主权项】
1.一种堆装起重机,其具备:沿着储存货物的架子移动的行走机构;将所述货物向所述架子移动载置的移载机构;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的桅杆;以及相对于所述桅杆滑动并使所述移载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堆装起重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覆盖体,其覆盖所述桅杆与所述升降机构的滑动部,形成沿着所述桅杆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空间; 第二覆盖体,其形成沿着所述桅杆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通过第一间隔壁划分; 多个排气孔,其在上下方向以分散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隔壁,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以及 排气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桅杆,在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对所述第二空间的空气进行排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装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沿水平方向划分所述第一空间从而形成第三空间和第四空间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隔壁, 所述排气装置的吸引口配置在与所述第四空间相比更靠近所述第三空间的位置,所述排气孔具备连通所述第三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多个第一排气孔,和连通所述第四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多个第二排气孔, 所述第一排气孔的通气阻力比所述第二排气孔的通气阻力高。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堆装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开口面积比第二排气孔的开口面积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堆装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孔的数量比第二排气孔的数量少。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堆装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孔的总开口面积比第二排气孔的总开口面积小。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堆装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装置配置于所述桅杆与所述架子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装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桅杆与所述排气装置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并与所述排气装置的吸引口连通的引导空间。
【专利摘要】一种堆装起重机,具备:覆盖桅杆(103)与升降机构(104)的滑动部(134),并形成沿着桅杆(10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空间(191)的第一覆盖体(105);第二覆盖体(106)形成沿着桅杆(10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空间(192),第二空间(192)与第一空间(191)被第一间隔壁(131)划分;在上下方向以分散状态设置于第一间隔壁(131)并连通第一空间(191)和第二空间(192)的多个排气孔(136);以及安装于桅杆(103),在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对第二空间(192)的空气进行排气的排气装置(107)。
【IPC分类】B65G1/00, B65G1/04, B66F9/07
【公开号】CN105164028
【申请号】CN201480025101
【发明人】田中博, 驹田有美子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3月7日
【公告号】WO2014184990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