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紧急手动救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1634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电梯紧急手动救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安全救援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紧急手动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电梯普及率越来越高,电梯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在各类电梯事故中,电梯突然失电导致轿厢停滞,由于施救不及时,人员被困在里面所造成的人身和财产伤害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当电梯轿厢停在楼层中间时,人员不易脱困,极端情况下,当乘客强行打开轿门时,电梯锁止系统失效,造成电梯降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0003]针对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断电,产生轿厢停滞在中间层,无法动作的情况,各电梯相关厂家也开发了多种应对轿厢意外停滞时的救援装置,主要有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应急供电,但蓄电池成本较高且需要人员经常维护;在上机房内设置有手动牵引装置,通过在曳引机上增加一对齿轮副,在停电等情况时,可以通过转动设置的手轮来驱动齿轮副从而带动曳引机旋转,但此种装置成本较高,且维修人员需要进入井道内操作,且手轮需占用一定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电梯救援装置的设计缺陷,提供一种电梯紧急手动救援装置,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手动盘车机构收缩在轿厢壁上,当电梯停电时,在轿厢内的乘客可以手动旋转盘车机构,使得盘车机构内的蜗轮与设置在导轨基座上齿轮带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蜗杆盘动蜗轮在齿轮带上行走,将轿厢与某一楼层的门厅对准,打开轿门,从而完成救援过程,解决了停电时乘客不易从轿厢中脱困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电梯紧急手动救援装置,包括:
[0007]手动盘车机构,其设置在轿厢侧壁上,且所述手动盘车机构在垂直轿厢侧壁方向可伸缩,所述手动盘车机构内设置蜗轮,其径向平面垂直于所述轿厢侧壁,所述蜗轮上端啮合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延伸至所述轿厢侧壁中,且所述蜗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的带棱边的凹槽;
[0008]导轨,其垂直设置在井道两侧壁上,轿厢通过设置在所述轿厢侧壁上的导靴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0009]其中,所述手动盘车机构对应位置的轿厢内侧壁可打开,导轨基座上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有齿轮带,所述蜗轮可选择性地与所述齿轮带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手动盘车机构的具体结构为:
[0011]机体,其内设置有容置空腔,所述机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
[0012]蜗轮,其中心通过第一转轴架设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第一转轴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蜗轮径向方向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向外突出于所述机体;
[0013]蜗杆,其啮合设置在所述蜗轮正上端,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上,且所述蜗杆输入轴从所述机体向外引出;
[0014]第一导向轴,其垂直设置在所述机体侧壁的四个端角上,所述第一导向轴从设置在机体内部的加固件上向外引出;以及
[0015]第二导向套,其垂直设置在所述机体侧壁上,所述第二导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0016]优选的,所述轿厢外侧壁上开设有凹腔,所述手动盘车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内。
[0017]优选的,所述凹腔位置对应的轿厢内凹侧壁上垂直开设有四个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轴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
[0018]优选的,所述蜗杆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蜗杆输入轴从第二轴承向机体外引出,所述第一、第二轴承为滚动轴承。
[0019]优选的,所述内凹侧壁内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蜗杆输入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承中,所述第三轴承为滑动轴承。
[0020]优选的,所述内凹侧壁内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设置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中设置有第二导向轴,其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导向轴与所述第二导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轴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的带棱边的凹槽;所述第四轴承为滑动轴承,所述第二导向套通过第五轴承与所述内凹侧壁连接,所述第五轴承为滑动轴承。
[0021]优选的,所述内凹侧壁内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蜗杆、第二导向轴传动连接延伸杆和摇杆。
[0022]优选的,还包括轿厢架,其设置在轿厢长度方向中央的外围,所述轿厢架立梁和所述轿厢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平衡所述轿厢受力的拉条,所述立梁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靴,轿厢通过所述导靴活动设置在电梯导轨上。
[0023]优选的,所述齿轮带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基座上,且与所述导轨长度相同,当电梯正常运动时,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带分离;当电梯故障时,将蜗轮与所述齿轮带啮合连接,手动移动轿厢。
[0024]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5]1、电梯停电时,乘客可以自行从轿厢中脱困,减少了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0026]2、本发明的救援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0027]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发明的手动救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局部放大区域对应的手动盘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电梯正常运行时的电梯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电梯停电时的电梯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蜗轮与齿轮带间隔时的电梯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蜗轮与齿轮带啮合时的电梯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所述蜗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所述蜗轮与蜗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所述延伸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所述导轨、齿轮带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9]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40]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紧急手动救援装置,包括:
[0041]手动盘车机构1,其设置在轿厢侧壁200上,本实施例中,具体是在任意一面轿壁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一个凹腔210,所述手动盘车机构1活动设置在所述凹腔210内,所述手动盘车机构1垂直轿厢侧壁手动可控进行伸缩,所述手动盘车机构1内设置蜗轮110,其径向平面垂直于所述轿厢侧壁,如图3所示,所述蜗轮110上端啮合设置有蜗杆120,所述蜗杆120延伸至所述轿厢侧壁中,且所述蜗杆12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传动连接的带棱边的凹槽,通过转动插入到所述凹槽中的摇杆300即可驱动蜗杆120转动,从而带动蜗轮110旋转;
[0042]导轨530,其垂直设置在井道两侧壁500上,轿厢通过设置在所述轿厢侧壁上的导靴411设置在所述导轨530上,使得轿厢限制在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
[0043]其中,所述手动盘车机构1对应位置的轿厢内侧壁可打开,在内凹侧壁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蜗杆120传动连接延伸杆122和摇杆300。导轨基座510上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有齿轮带520,所述蜗轮110可选择性地与所述齿轮带520啮合连接。
[0044]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手动盘车机构收缩在轿厢壁上的凹腔内,不影响导靴在导轨上运动,当电梯停电时,电梯制动系统动作抱闸,轿厢可能停止在楼层之间,此时,打开相应位置处的内侧壁,在轿厢内的乘客可以手动旋转盘车机构,使得盘车机构内的蜗轮与设置在导轨基座上齿轮带啮合连接,保证蜗轮与齿轮带卡死,由于是蜗轮蜗杆机构,只能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因此,当蜗轮与齿轮带咬合后,可以松开制动系统,轿厢不会上升或下降,这时,乘客根据轿厢内的大概重量判断对重总重与轿厢总重的关系,判断标准可以张贴在轿厢内醒目位置,如果对重总重大于轿厢总重,则乘客通过转动蜗杆盘动蜗轮在齿轮带上向上行走,轿门直到与最邻近的某一楼层的门厅对准,打开轿门,乘客可以安全从轿厢中解救出来;如果对重总重小于轿厢总重,则乘客通过转动蜗杆盘动蜗轮在齿轮带上向下行走,轿门280直到与最邻近的某一楼层的门厅对准,打开轿门,乘客可以安全从轿厢中解救出来,从而完成救援过程,安全方便,乘客完全可以自行救援,解决了停电时乘客不易从轿厢中脱困的技术问题,避免由于停电而造成的电梯伤害事故。且此种救援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适用性更强。
[004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手动盘车机构1的具体结构为:
[0046]机体100,其内设置有容置空腔,本实施例中机体为矩形空腔结构,机体相应设置在矩形凹腔210内,所述机体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130,其与所述齿轮带相对准;
[0047]蜗轮110,其中心通过第一转轴111架设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第一转轴111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体上,从而蜗轮可以绕第一转轴111旋转,所述蜗轮110径向方向一端从所述第一开口 130向外突出于所述机体100,突出部分随着机体的移动可以选择性的与齿轮带啮合连接;
[0048]蜗杆120,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