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37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11的容器安装部13的方式配设在检测部70的下方。在该切换阀单元76的外壳,形成有分支为作为第1通道部的支出部78与作为第2通道部的回收部79的倒Y字形状的药剂通道77。在支出部78及回收部79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药剂容器1及回收容器2的段部78a、79a。其中,位于图中左侧的支出部78的段部78a设置有可安装直径(容积)不同的3种药剂容器1的3组段部。药剂通道77内设置有将排出目的地切换为支出部78或回收部79的切换阀。本实施形态的切换阀包括以自药剂通道77的入口朝向排出部78及回收部79延伸的方式配设的一对摇动构件80A、80B。图中左侧的第1摇动构件80A是开闭支出部78者,图中右侧的第2摇动构件80B是开闭回收部79者。在该等摇动构件80A、80B彼此的对向面配设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81。又,各摇动构件80A、80B通过各自的驱动机构即驱动马达82A、82B而个别地进行摇动。在本实施形态中,可变位为图10A所示的药剂支出位置(第1作动位置)、图10B所示的暂时停止位置(第2作动位置)、图10C所示的药剂回收位置(第3作动位置)该3个位置。其中,在暂时停止位置,各摇动构件80A、80B旋动为彼此的弹性部81、81抵接而产生弹性变形的角度。再者,也可由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摇动构件80A、80B。
[0134]如图11所示,包含药剂供给装置的药剂计数装置根据中央控制部83的指令进行动作,依照处方数据对所需数的药剂进行计数而供给。
[0135]再者,如图18所示,药剂计数装置中并设有监查台。监查台中设置有监视器88、自已支出药剂的药剂容器1的开口部的上方拍摄内部药剂的第1相机89a、及拍摄药剂容器1的侧方的标签的第2相机89b。监视器88显示来自第1相机89a、第2相机89b、及设置在药剂计数装置的药剂投入口的附近而拍摄自第1旋转体23向第2旋转体35的移动部37或高度规制体41的周围的第3相机89c的拍摄图像。再者,也可设为可移动第1相机89a,使第1相机89a兼具第3相机89c的功能,而省略第3相机。
[0136]在投入药剂的前,操作员通过条形码读取器86读取印刷在药瓶的药材ID(条形码),仅在该药材ID与由处方资料所表示的药剂一致的正确的药剂的情形时,容许药剂的投入。由此,可防止错误的药剂的支出。继而,操作员读取印刷在收纳药剂的药剂容器1的处方ID (条形码),仅在该处方ID与由处方资料所表示的处方ID —致的情形时,容许药剂的支出。由此,可防止误取药剂容器1。
[0137]继而,操作员通过对操作面板84进行操作而调整第1旋转体23的倾斜角度,并且在由第1旋转体23与间隔壁18所划分的药剂投入用空间内投入药剂,并输入处方的药剂数,而开始计数处理。继而,在计数处理中,中央控制部83根据药剂对各规制体41、52执行自动调整(自动校准)步骤后,执行实际进行计数的计数步骤。再者,在该计数步骤中,中央控制部83发挥根据检测部70的检测而对所供给的药剂进行计数的计数机构的作用。
[0138]第1旋转体23的角度调整处理是根据所投入的药剂量及药剂的大小及形状而进行。即,在所投入的药剂量较多的情形时,将第1旋转体23的倾斜角度设为陡梯度(接近垂直),以使间隔壁18、第1旋转体23及第2旋转体35之间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变大。又,在即便使第1旋转体23旋转也在上表面转动(自转)而不向第2旋转体35移动的球状药剂等的情形时,将第1旋转体23的倾斜角度设为缓梯度(接近水平)。由此,将多个药剂配置在第1旋转体23上,并以使药剂可向第2旋转体35移动的方式进行调整。再者,该角度调整处理也可构成为在第2旋转体35的移动部37上等配设药剂检测机构并可进行自动调整。在此情形时,该角度调整处理在自动调整步骤的第1阶段执行。
[0139]在计数处理的自动调整步骤中,使高度规制体41下降,并且使宽度规制体52向内移动。由此,即便使各旋转体23、35旋动,药剂也不会被排出。在此状态下,如图10A所示,使切换阀单元76的摇动构件80A、80B分别向支出部78侧旋动,开放支出部78并且封闭回收部79,并使各旋转体23、35旋转。其后,使高度规制体41缓缓向上方移动。继而,若通过药剂检测传感器51检测到已通过高度规制体41的药剂,则停止高度规制体41的移动。继而,使宽度规制体52以缓缓变宽的方式向外移动。继而,若通过检测部70检测到药剂的排出,则停止宽度规制体52的移动。
[0140]高度规制体41与宽度规制体52的位置较佳为预先针对每个药剂加以储存。
[0141]为此,首先通过设置在药剂计数装置的条形码读取器86读取装有欲进行计数的药剂的药瓶的条形码。又,若设置在高度规制体41的下游侧的药剂检测传感器51检测到药剂已通过高度规制体41,则将此时的高度规制体41的规制高度(或位置)储存在记忆体87中。与此同时,通过第3相机89c对高度规制体41附近的药剂进行拍摄。进而,若设置在宽度规制体52的下游侧的传感器或检测部70检测到药剂已通过宽度规制体52,则将此时的宽度规制体52的输送宽度(或位置)储存在记忆体87中。在记忆体87中,将高度规制体41的规制高度、宽度规制体52的输送宽度、及通过上述条形码读取器所读取的药剂建立关联并加以储存。再者,也可为将该规制高度及输送宽度的储存信息显示在监视器88,从而操作员可进行确认,视需要进行微调整,并覆写微调整后的规制高度及输送宽度。由此,在下次将药剂供给至第1旋转体23的前,通过条形码读取器88读取印刷在药瓶的药材的ID (条形码),若储存有与对应在该ID的药剂相关联的高度规制体41的规制高度及宽度规制体52的输送宽度,则可立即调整为该等值,而开始药剂的计数。又,若如新药等般未储存与药剂相关联的高度规制体41的规制高度及宽度规制体52的输送宽度,则如上所述进行该等规制高度及相位宽度的取得动作。
[0142]在计数处理的计数步骤中,可使各旋转体23、35的旋转速度快在自动调整步骤中的速度,而以高速进行计数。继而,若支出药剂直至接近于所设定的药剂数的数,则使第2旋转体35的转速下降。由此,使自药剂导引部65的排出速度变慢。若已计数完所设定的药剂数的支出,则如图10B所示,使位于支出部78侧的摇动构件80A向回收部79侧旋动,封闭支出部78及回收部79两者。在该暂时停止位置,成为通过彼此的弹性部81、81抵接而产生弹性变形的压接状态。在此状态下,可在一对摇动构件80A、80B的上游侧暂时保持所支出的药剂。继而,如图10C所示,使位于回收部79侧的摇动构件80B向回收部79侧旋动,将回收部79侧开放。由此,暂时蓄积在一对摇动构件80A、80B的上游侧的药剂因支出部78侧的弹性部81弹性恢复而向回收部79侧被弹出。因此,可确实地防止过剩的药剂向支出部78侧支出。最后,加快旋转体23、35的旋转速度,将壳体17内的所有药剂向回收容器2排出。
[0143]通过中央控制部83的计数是根据来自检测部70的4组光传感器群(每群8个)的输入信号而进行。本实施形态的检测部70的各线传感器71A、72A?71D、72D自不同的4个方向对通过排出而因自重(恒速)落下的药剂进行检测。其结果,可通过来自受光部72A?72D的输入值,判断已通过的药剂的包含宽度及高度等形状的体积。具体而言,通过来自各受光部72A?72D的各受光组件的输入而判断来自不同的4个方向的药剂的宽度。而且,上侧框体70A的受光部72A、72B与下侧框体70B的受光部72C、72D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不同,因此考虑落下所致的检测时间差且根据由各受光部72A?72D所判断出的宽度,可准确地判断正在落下的药剂的水平剖面形状。又,通过每特定时间反复执行该判断,可判断每特定时间的水平剖面形状。而且,根据每特定时间的所有水平剖面形状,可判断落下过程中的药剂的包含形状的体积(三维形状)。又,在中央控制部83中储存有各种形状或大小不同的所有药剂信息。因此,将该药剂信息与所判断出的形状及体积进行比较,而判断(确定)所计数的药剂的种类。而且,根据该确定的药剂信息,对所支出的药剂的数进行计数。其结果,也可检测2个药剂一起通过的情形。由此,可实现高精度的计数。
[0144]若药剂的支出结束,则使药剂容器1的开口部朝向图18所示的监查台的第1相机89a,如图19(A)所示对支出至药剂容器1的内部的药剂进行拍摄,继而使药剂容器1的侧面的标签朝向第2相机8%,如图19(B)所示对处方数据进行拍摄。继而,在监视器88中,将图19㈧的拍摄图像、图19(B)的拍摄图像、及由第3相机所拍摄的如图19(C)所示的支出中途的药剂的拍摄图像同时显示在监视器88,进行是否支出与处方数据相对应的药剂的监查。
[0145]其次,对通过药剂供给装置对作为药剂的一种的圆板状锭剂X的药剂输送动作进行具体说明。再者,该圆板状锭剂X的输送动作对于球状药剂也相同。
[0146]如图12 (A)、(B)所示,若使第1旋转体23旋转,则锭剂X载置在其上表面而进行旋转,并且通过离心力向直径方向外侧移动。继而,第1旋转体23上的锭剂X通过位于与第2旋转体35大致相同的高度的移动部37而转移至第2旋转体35上。
[0147]转移至第2旋转体35的锭剂X向药剂导引部65侧移动,且通过高度规制体41规制其向下游侧的移动。例如,以上下堆叠的状态移动的锭剂X中位于上侧的锭剂X因与高度规制体41的导引面43抵接而落下至第2旋转体35上,或者自内周部36落下至第1旋转体23上。
[0148]已通过高度规制体41的锭剂X通过与规制输送宽度的宽度规制体52的第1弯曲面部55抵接而向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侧移动。而且,由于第2旋转体35的输送宽度通过宽度规制体52的第1弯曲面部55而成为药剂宽度的1/2,故而仅与宽度规制体52接触的锭剂X可向宽度规制体52的下游侧通过。S卩,在锭剂X在直径方向上排列而呈2行被输送的情形时,内侧的锭剂X被与宽度规制体52接触的外侧的锭剂X推压,而自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向第1旋转体23上落下。又,即便锭剂X未在直径方向上排列,而是重心位于较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为内侧的锭剂X也会自内周部36向第1旋转体23上落下。因此,未与宽度规制体52接触的其它锭剂X不会向下游侧输送。
[0149]已通过宽度规制体52的第1弯曲面部55的锭剂X以稳定状态在输送宽度变宽的第2弯曲面部56的区域内输送。继而,输送至药剂导引部65的内侧导引件66与外侧导引件57之间,并以逐个整齐排列的状态向出口侧移动,而向检测部70排出。此时,成为自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向内侧突出的状态的锭剂XI通过与内侧导引件66的端部抵接而被引导至与外侧导引件57之间,或者自内周部36落下至第1旋转体23上。继而,仅已通过该药剂导引部65的锭剂X通过作为药剂排出口的药剂排出构件73而供给至检测部70。
[0150]其次,对形状或大小与圆板状锭剂X不同的胶囊剂Y的药剂输送动作进行具体说明。再者,该胶囊剂Y的输送动作对于椭圆形状等非圆形的锭剂也相同。
[0151]如图13 (A)、(B)所示,若使第1旋转体23旋转,则胶囊剂Y载置在其上表面而进行旋转,并且通过离心力向直径方向外侧移动。继而,第1旋转体23上的胶囊剂Y通过位于与第2旋转体35相同的高度的移动部37而转移至第2旋转体35上。
[0152]转移至第2旋转体35的胶囊剂Y向药剂导引部65侧移动,且通过高度规制体41规制其向下游侧的移动,以上下堆叠的状态移动的胶囊剂Y落下至第2旋转体35上,或者自内周部36落下至第1旋转体23上。
[0153]已通过高度规制体41的胶囊剂Y通过与规制输送宽度的宽度规制体52的第1弯曲面部55抵接而向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侧移动,并且以长度方向的方向性(姿势)沿药剂搬送方向延伸的方式进行修正。继而,仅与宽度规制体52接触的胶囊剂Y向宽度规制体52的下游侧通过,而未与宽度规制体52接触的胶囊剂Y自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向第1旋转体23上落下。又,由于第2旋转体35的输送宽度成为胶囊剂Y1的约1/2,故而通过与第1弯曲面部55的抵接无法修正姿势的胶囊剂Y1因重心位于较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为内侧,而无法维持平衡,自第2旋转体35的内周部36向第1旋转体23上落下。
[0154]已通过宽度规制体52的第1弯曲面部55的胶囊剂Y以稳定状态在输送宽度变宽的第2弯曲面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